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漢姓,你知道幾個?

管理縱橫5156天馬行空


看過清宮劇的人,應該對於八旗姓氏並不陌生,同絕大多數,一個字的漢族姓氏不同,八旗的姓氏一般都是多音節姓,也就是不止一個字,例如我們較為熟悉的完顏氏、瓜爾佳氏、鈕祜祿氏、佟佳氏、寧古塔氏、葉赫氏等等,都是有多個音組成的姓氏。

八旗

八旗的姓氏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一種是以居住地為姓,例如,鈕祜祿氏、葉赫氏、完顏氏、寧古塔等,是都是此類,寧古塔、完顏、葉赫等,原意也是地名。一種是受漢族影響,借用漢族姓氏加以滿化,例如馬佳氏、佟佳氏、戴佳氏、趙佳氏等等。

第三種八旗的姓氏來源就比較任性了,如果說根據地名和漢姓,來源上尚有規律、有據可考的話,那麼,八旗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姓氏讓人完全摸不住頭腦。姓氏的意思也五花八門。例如,他塔喇,滿語的意思是非常多;伊爾根,原意是平民;輝和,意思是沒有長尾的小雞,毫無規律可言,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崛起於東北地區的八旗

整個清朝時期,滿族,也就是八旗子弟,作為特權階層,自然以滿姓為榮,哪怕是漢人出身的漢軍旗,也往往加上一個“佳”字,改為滿姓,以示身份“尊貴”。不過,這個局面在清朝滅亡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12年,清廷退位之後,原來享受種種特權的八旗子弟地位再次發生了鉅變,然而這次,卻不再是作為特權階級,而是直接跌落了深淵。清朝滅亡之後,原來不事生產的滿清八旗子弟們,一方面擔心自己在清朝時期對於廣大人民的欺壓遭到報復,另一方面,失去生活來源之後,也迫切需要融入社會。因此,大量的八旗子弟開始將滿姓改為漢姓,也有許多人就此以漢人自稱。

清廷退位詔書

我們以滿族八大姓氏為例。滿族的八大姓氏,其中的一個說法是,它們分別為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鈕鈷祿氏。這八大姓氏在八旗之中一直擁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也走出了許多高官大將。不過,在清朝滅亡之後,這曾經高門大戶的八大姓氏自然也不能倖免。

佟佳氏被改為了漢姓佟、瓜爾佳氏為關、馬佳氏為馬,索綽羅氏為索、齊佳氏為齊、富察氏為富、那拉氏為那、鈕鈷祿氏為郎。當然,還有滿清皇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愛新覺羅氏,滿清皇族一部分人改成了漢姓金。又少部分人仍然堅持著愛新覺羅的叫法。例如,新中國成立後被特赦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他的身份證上的全名為愛新覺羅·溥儀。

清末末帝溥儀

當然,這樣的對照並不是絕對的,並不是所有的滿姓都改為了同一個漢姓。仍以清朝皇族愛新覺羅氏為例,除了仍堅持本姓的愛新覺羅氏之外,很多愛新覺羅氏改為金姓,但並非所有愛新覺羅氏都改為漢姓金,愛新覺羅氏改為的漢姓,還有肇、趙、艾、德、海、羅等等姓氏。

而且,哪怕是被改最多的金姓,也不是愛新覺羅氏的專屬,例如同屬滿姓的金佳氏,也有許多人改變了金姓。同時,也有許多漢族大姓,同時被多個滿姓選中,例如,原來的八旗姓氏烏拉喇、烏蘇、烏靈阿、吳雅、烏蘇佔、吳拉、烏扎庫等等,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吳姓。

八旗鎧甲

由於滿姓改漢姓是在民國戰亂時期,由八旗子弟自發進行的,因此,很難統計滿姓改為漢姓的種類,也很難統計到底有多少滿姓改為了漢姓,一個滿姓到底改成了多少個漢姓。以瀋陽的滿族為例,在1990年,全國第4次人口普查中,瀋陽擁有28萬多滿族人。這28萬滿族人的姓氏共有207個。如果將範圍擴展至全國的話,滿族改為的姓氏顯然會更多。


鳶飛九天2018


滿族總人口約為1000萬左右,其人口數量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位居第二。

現當代名人中,除去漢人外,數目最多的少數名族也是滿族。

滿族名人奇多,書法家啟功、歌星那英、影星吳京、作家老舍和王朔等、相聲演員于謙和侯耀文、配音演員趙忠祥、李敖前妻胡因夢、俏江南集團執行董事汪小菲等均是滿族人,而他們的姓氏也均為漢姓。
胡因夢


而他們之所以全是漢姓,而不是複雜的滿族姓氏,乃是因為大清滅亡民國建立後,滿清的八旗子弟被百姓唾棄,於是為了順應時代,他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改名換姓的方式隱居以求安穩。

據滿族文化研究專家統計,滿清八旗子弟在改姓前,其姓氏可考者共有993個。

其中又以愛新覺羅、瓜爾佳氏、鈕祜祿氏、那拉氏、富察氏等八大姓氏人數居多。

大清被推翻民國建立後這些姓氏中的大多數人都改為了漢姓,以下是以現當代名人為切入點講講滿清姓氏改動的規律和相關。

中國曆來講究文化傳承,而在文化傳承上姓氏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正因此,滿清子弟在改名時,也遵循了一定規律,而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便於最終“尋根”(認祖歸宗)。

總的來說,滿清子弟改名遵循的規律主要有以下七個。

第一種:諧音取姓,代表是吳京。

所謂的諧音取姓便是依滿族的多音節姓氏,取其中一個音節作為姓氏,或與某漢姓音相近而取以為姓,或數音節相切求其相近漢字作為姓氏。


影星吳京為滿族正黃旗人,其本姓為烏扎那拉氏,其祖輩便取“烏”諧音“吳”為姓。在滿族改漢字姓氏中,這種情況最為常見

其中,“瓜爾佳”改姓“關”、“烏勒錫氏”改姓“呼”;“棟鄂氏”改姓“董”;“布爾察氏”改姓“卜”;“富察氏”改姓“傅”、“付”、等均是如此。

第二種:直接在原姓氏中取一字為姓,代表是那英、老舍。

這個很容易理解,拿那英來說,她的的“那”姓,便是其本姓“葉赫那拉氏”中的“那”字為姓。

作家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他本姓為滿族姓氏“舒穆祿氏”。

其中,“敖濟氏冠”改姓“敖”;“文札氏”改姓“文”便是如此。

另孫爾佳氏——姓孫;鄭佳氏——姓鄭;崔佳氏——姓崔;龐佳氏——姓龐;蘇爾佳氏——姓蘇;蔣佳氏——姓蔣;範佳氏——亦是如此。

第三種:沿用金代時所冠漢姓,代表是王鳳山。

王鳳山是著名相聲藝術家,他本姓完顏氏。

其中,尼瑪哈氏姓俞或於姓;溫特赫氏姓溫姓;鈕祜祿氏姓郎姓;都善氏姓杜姓等,均是沿用金代所冠漢姓而來。


第四種:沿用明朝所賜姓氏,代表為歌唱演員李志希。

明朝時期,女真人首領多有被賜姓,這在當時是了不得的殊榮。其中,尤以李、張、郭等姓氏為多。

這些姓氏,後來仍舊被一些滿族人沿用之。

第五種:譯義求相近字為姓氏,代表為于謙。

于謙為著名相聲演員,據傳(未考)他本姓為尼瑪哈,而尼瑪哈在滿族語裡的意思是“魚”,魚又同“於”,滿清子弟的于姓便是由此而來。

其中,如巴顏意為富有之意,取富字為姓;倭赫為石頭之意,取石字為姓;哈斯呼為左右之左,取左字為姓;畢拉為江河之意,取何字為姓等都是以此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列中,皇族愛新覺羅氏清亡後多以“金”為漢姓也是以此改姓而來。“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是“金”的意思,所以姓愛新覺羅多改為了“金”姓。如影星金巧巧。

第六種:以父祖輩的名字為姓氏,代表無。

以父祖之名字為姓氏,取名字的第一個字作為本家族的姓氏。如 西林覺羅氏姓鄂;伊爾根覺羅氏姓顧等。

第七種:亂改,代表啟功等。

書法家啟功本姓“愛新覺羅”,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真正的皇親國戚。


但啟功一直排斥“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曾有人寫信給他上書“愛新覺羅”字樣,他看到後只答“查無此人”。

這背後原因已不得而知,唯一可知的是,他和其他隨便抓個姓用的滿清子弟一樣,屬於不那麼在乎姓氏的一群。

從以上可知,滿清子弟改為漢姓後基本是很難區分了,說不定你身邊的某位普通姓氏的朋友就如啟功一樣曾是滿清皇族呢!不信,問問看!


記者李滿


只說皇姓和八大貴族吧。

愛新覺羅

“愛新”有金的意思,後裔改“金”姓。

齊佳氏

人口少卻最顯貴,多改姓“齊”。

鈕枯祿氏

鈕、郎

一部分按姓氏第一字,改姓“鈕”;

滿語“鈕枯祿”=“狼”=“郎”

那拉氏

那拉氏改姓“那”、“南”兩姓。如:那英

佟佳氏

佟、童、董、趙、高。

瓜爾佳氏

大部分人改姓“關”,關之琳便是瓜爾佳氏的後代。

其餘有“石”、“鮑”、“汪”、“李”、“高”、“顧”。

富察氏

富、付、傅。

馬佳氏

改姓“馬”、“麻”。

索綽羅氏

“索”、“曹”和“石”。


古今通史


相信你一定有所瞭解,許多明星例如關曉彤等都是滿族人。那麼你知道關曉彤的滿族姓氏是什麼嗎?

答案是,瓜爾佳氏。在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改了漢姓,此後,滿族人散落在全國各地。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以旗統人”,是清代滿族人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

在清代絕大多數滿族人都隸屬八旗組織,因此,人們也稱滿族人為“旗人”。

清太祖就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他曾經將滿洲軍隊分為四旗,為正黃、正紅、正白、正藍四旗。

後來,隨著軍隊人數的增加,又加上鑲黃、鑲紅、鑲白、鑲藍四旗,這便形成了我們說的八旗。

八旗人的後代就是八旗子弟。

由於孫中山先生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等其他原因,八旗子弟將姓氏紛紛改為漢姓,到目前,滿族已基本使用漢姓。

還記得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嗎?在新中國成立後,多數皇族紛紛改漢姓,溥儀的戶口本上寫的仍然是“愛新覺羅·溥儀”。

“愛新覺羅”在滿族的語言中是“金”的意思,因此,大多數皇族愛新覺羅氏改 “金”為漢姓。

我們以改漢姓的方式來分別說明八旗子弟改漢姓的情況:

一、根據諧音來改漢姓

還記得人們將英語中的名字翻譯成中文時使用的是什麼方法嗎?對了,就是諧音法。

的確,在人們看來,改姓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根據諧音來更改,這也是八旗子弟改漢姓使用最多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滿族的姓氏跟我們漢族的姓氏不同,漢族的姓只有一兩個字,而滿族的姓氏一般是由三四個字組成。因此取其中一個音節作為漢姓,或數音節相切後取其諧音漢字作為漢姓。

說起“富察氏”,相信許多人會想到最近大熱的《延禧攻略》中溫柔的富察皇后,可是你知道“富察氏”後來改為什麼了嗎?

“富察氏”便是用了這個取諧音的方法,後來改為“富”,同樣使用諧音法改姓氏的還有“瓜爾佳”改為“關”。

這下你就明白了關曉彤的“關”的由來了吧!同樣的情況還有“墨克勒氏”根據諧音改為“孟”,“都勒氏”根據諧音改為“杜”等等。

二、八旗子弟根據滿族姓氏的意義來改漢姓。

剛才我們講到了,“愛新覺羅”皇族大多改為 “金”以外,還有很多的八旗子弟都通過這樣的方式改漢姓。這樣又簡便又容易理解。

例如“沙拉”是“邊角的邊”的意思,於是便改漢姓為“邊”。

我有一個姓“邊”的朋友,他就是滿族人,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的滿族姓氏,甚至只有家裡的老人才知道一家人的滿族姓氏是什麼了。

這也不難理解,滿族人改了漢姓,滿族姓氏並不常用,加之與漢族的通婚情況頻繁,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漢族與漢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少數民族的人們為了生活與工作的方便,逐漸走向主動漢化的道路。

而根據滿族姓氏的意義來更改漢姓,則有“換湯不換藥”之意,能最大程度保留姓氏的文化與內涵。

在姓氏的更改中,不僅僅會看到民族文化,還會感受到時代的更迭與風起雲湧。

三、其他方式

除以上兩種情況以外的更改方式,其他的方式在字音和字義上的規律性都較弱,側重歷史姓氏的作用。

有的八旗子弟使用父祖的名字作為姓氏,這樣簡便又不會完全失去血緣特色。

例如 “西林覺羅氏”改漢姓為“鄂”,“伊爾根覺羅氏”改漢姓為“顧”。

或是沿用金代時所冠漢姓。例如:“完顏氏”改漢姓為“王”,“伊喇氏”改漢姓為“劉”“溫特赫氏”改漢姓為“溫”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改漢姓有利於民族融合,有利於人民的團結與社會的和諧。

八旗子弟改了漢姓後,散落在全國各地,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們,說不定就有八旗子弟的後裔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八旗改漢姓並不是清亡後才開始的,最早在唐朝時的靺鞨、渤海時期就已有記載,金朝中後期和清亡前後的清末民初最為盛行。

據滿族文化研究專家統計,滿洲八旗的姓氏可考者共993個,其中的皇族愛新覺羅氏清亡後多以“金”為漢姓(因為“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是“金”的意思),還有以趙、羅、艾、肇、毓、駱等為姓的。

但是皇族並沒有全都改姓,還有不少保留愛新覺羅姓氏的,比如溥儀在新中國成立後,戶口本上寫的仍然是“愛新覺羅溥儀”。

至於滿族其他姓氏,幾乎全部改成了漢姓,大體有如下幾種規律。


1.沿用金代時所冠漢姓。

完顏氏——王姓;

伊喇氏——劉姓;

尼瑪哈氏——俞或於姓;

溫特赫氏——溫姓;

鈕祜祿氏——郎姓;

都善氏——杜姓。

2.諧音取姓。即依滿族的多音節姓氏,取其中一個音節作為姓氏,或與某漢姓音相近而取以為姓,或數音節相切求其相近漢字作為姓氏。在滿族改為漢字姓氏中,這種情況是最多的。

他塔拉切——唐;

瓜爾佳——關;

達爾充阿氏——戴;

墨勒哲埒——葛;

烏勒錫氏——呼;

墨克勒氏——孟;

錫瑪喇氏——紀;

布雅穆濟氏——閻

都勒氏——杜;

西克特哩氏——西;

棟鄂氏——董;

倭徹赫氏——魏;

輝和氏——何;

富察氏——富;

舒穆祿氏——徐、舒、宿等;

赫舍哩氏——何、赫等;

烏蘇氏——吳;

葉赫那拉氏——葉、那等;

敖濟氏冠——敖;

布爾察氏——卜;

文札氏——文;

奇德哩氏——祁;

珠錫哩氏——朱;

恆吉哩氏——恆;

佟佳氏——佟、董;

馬佳氏——馬。

3.以父祖輩的名字為姓氏。以父祖之名字為姓氏,取名字的第一個字作為本家族的姓氏。

西林覺羅氏——鄂;

伊爾根覺羅氏——顧。

4.譯義求相近字為姓氏。根據滿語姓氏的含義,以求相近之漢字或漢姓作為姓氏。

如巴顏——富有之意——富字為姓;

倭赫——石頭——石字為姓;

沙拉——邊角之邊——邊字為姓;

哈斯呼——左右之左——左字為姓;

畢拉——江河的河——何字為姓;

阿克佔——雷電之雷——雷字為姓;

敖託——槽盆——曹字為姓;

薩察——盔甲之盔——隗字為姓;

尼瑪哈——魚——於或俞字為姓


5.複用原漢姓。早期加入滿族共同體的漢族人早已滿化,反映在姓氏上,也慕效滿族的多音節姓氏,在自己原姓後加上“佳”字或“爾佳”字,後來滿族盛行冠以漢字姓時,這些人又去掉“佳”或“爾佳”字,而複姓其原姓氏。

如孫爾佳氏——姓孫;

鄭佳氏——姓鄭;

崔佳氏——姓崔;

龐佳氏——姓龐;

蘇爾佳氏——姓蘇;

蔣佳氏——姓蔣;

範佳氏——姓範;

姜佳氏——姓姜;

陳佳氏——姓陳;

方佳氏——姓方;

豐佳氏姓——姓豐。



6.明朝所賜姓氏的沿用。15世紀後,明朝對女真人首領多有賜姓,如李、張、郭等姓氏,當清代滿族人盛行冠以漢字姓時,一些滿族人就會沿用之。

薩克達氏——冠以李、羅等姓

費莫氏——冠以馬、麻姓;

伊爾根覺羅氏——冠以趙、佟等姓;

佟佳氏——冠以佟、董、高等姓;

那木都魯氏——冠以那、南等姓。


7.亂改。清亡以後,有些滿族人比較任性,隨便找了一些漢字作為姓氏,完全不符合冠姓規律,無跡可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是的,清朝是有八大貴族姓氏。

這八大貴族姓氏中,當頭排在第一的當然是帝姓愛新覺羅氏啦。

其他七大貴族姓氏則是世代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的後族姓氏,分別為: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鈕鈷祿氏、赫舍里氏。

這些姓氏家族裡的女子,在清朝歷代都充當陪王伴駕的后妃宮嬪;男子也都是出將入相的駙(郡)馬人選。

清朝統治者沾沾自喜,以為這麼做,可以保證帝系血統的純正性。

殊不知弊端多多。

最顯著的結果是,交配圈子太小,近親結婚現象越來越嚴重,後世人種弱化,一代不如一代。

舉個例子:入關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兩代,父子兄弟個個都是身強體健,剽悍善戰;入關後康熙、雍正、乾隆幾代,也都是身格出眾,康熙和乾隆兩位,還是歷史上著名的生育大王,後宮妃嬪像母雞下蛋,嘰嘰呱呱,下了一大窩子。但是,我們看清朝歷代帝王畫像,明顯可以感覺到,到道光以後,這些帝王的身子骨越來越趨於弱不禁風。生育上,咸豐止生同治一子,而之後的同治、光緒、溥儀,都沒有生育。

另外,由於政治上傾斜於八大貴族姓氏,人才也越來越匱乏,政權也就越來越腐朽而趨於沒落了。

正所謂天作孽不可違,自作孽不可恕啊。

那麼,清朝滅亡後,這八大貴族姓氏出於政治上的因素,為了保護好自己,紛紛改姓了。

都改什麼姓了呢?

下面以大家熟悉的知名明星為例,簡單盤點一下。

佟佳氏中,比較著名的歷史人物有佟佳扈爾漢、佟佳隆科多,後來改漢姓為佟,佟大為即為其族裔。

瓜爾佳中的歷史名人有瓜爾佳鰲拜、瓜爾佳榮祿,後改漢姓為關、周、白、石、(包)鮑、汪等氏。自稱旗人出身的關之琳、周海媚應該擁有共同的祖上。

馬佳氏的歷史名人有馬佳圖海, 馬佳升寅,後改漢姓為馬、麻等,演清宮戲的常客(演過努爾哈赤、多爾袞等等角色)馬景濤就來自這一族。

富察氏的歷史名人有富察傅恆、富察福康安,後改漢姓為富、傅氏。不用說,富大龍和傅衝也應該擁有一個共同的祖上。

那拉氏的歷史名人有慈嬉太后、納蘭明珠、納蘭性德。這個姓改漢姓為那、南、葉、白氏。歌壇大姐大那英就來自這個族群。

鈕祜祿氏的歷史名人有鈕祜祿和珅,後改漢姓為郎、鈕氏,郎平、郎朗和鈕承澤即為其族裔。

赫舍里氏的歷史名人有赫舍裡索尼、赫舍裡索額圖父子,後改漢姓為英,英若誠、英達父子即源自這一族。

帝姓愛新覺羅原意為“金”的意思,後多改為金,帝姓愛新覺羅原意為“金”的意思,後多改為金,另外也改有王、孫、艾、羅、肇、範、鄂、李等多種。知名明星有金巧巧、李宗翰、肇俊哲等等。


覃仕勇說史


誰說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俗話又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兩個俗話碰到一起,其實,前一句更管用。

比如,八旗子弟,在滿清改民國後,也紛紛在姓氏上革故鼎新。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滿人特別是皇族,怕成為革命對象,趕緊改了姓,算是換門庭的一種表示吧。

先說說大家都特別熟悉的:愛新覺羅氏。

這四個在滿語裡的意思是:金。所以他們都改成了金姓。

比如,美女金巧巧,就是皇族後人。

那拉氏,慈禧太后是這一支,他們的後人改姓了那,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那英、那威。

佟佳氏,比較牛的是康熙皇帝的生母,這一支的後人改姓了佟,比如佟大為。

鈕鈷祿氏,這是滿足最古老的姓氏,清朝開國元勳很多都是鈕鈷祿氏,改為姓朗或鈕的最多,比如鋼琴王子郎朗,以及最近攤上大事的鈕承澤。

瓜爾佳氏,比較有名有慈禧的相好,榮祿,後來他們改姓了關,比如大美女關之琳、關曉彤等等。

現在特別流行給自己找個有名的祖宗,比如郭德綱說他是郭子儀的後人,給小兒子起名叫郭汾陽,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像李世民非要說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人,自己感覺好就好。

現在人喜歡在自己姓氏上做文章,而真正的高人則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東西。

比如國學大師、書畫大家啟功先生。

他其實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孫,按說他的全名應該叫:愛新覺羅·啟功。

但他一生反對這樣叫,曾經有人寄信給他,寫愛新覺羅·啟功。

老先生非常生氣,把信退了回去,說:查無此人。

他一生自稱:姓啟名功。

這才是真正的高人!


飲水君


滿族,全稱滿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個支系,人口僅次於壯族和回族。目前滿族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以散居為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

根據乾隆年間編纂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滿洲姓氏多達1114個。滿族八大貴族姓氏是清代社會地位較高的滿族姓氏,因居住地域等差異,版本上也莫衷一是。清朝統治期間,為了防止姓氏漢化,不提倡滿洲取用漢姓,一經發現,會遭到皇帝斥責。但是辛亥革命之後,很多的滿族人改了漢姓。

瓜爾佳氏

因其名列《八旗滿洲氏族通譜》首位,被稱為“滿族第一大姓氏”、“滿洲巨族”。辛亥之後,瓜爾佳氏主要以關為漢姓,其餘使用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昌、喜、侯、森、佟、唐、榮、恆、門、吳等。

鈕祜祿氏

清朝有六位皇后出自該姓氏,分別為孝昭仁皇后、孝聖憲皇后、孝和睿皇后、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孝貞顯皇后,其中孝聖憲皇后為乾隆帝生母,孝貞顯皇后即同治年間兩宮聽政之一的慈安太后。辛亥之後,鈕祜祿氏多以郎、鈕、劉、浪、和、楊、林、邵、趙、福、仇、侴、明、常、許、梁、姜、錢、金等為漢姓。

舒穆祿氏

其先世為回鶻述律氏,遼太祖阿保機之皇后述律平即出自該氏,曾用漢姓為蕭。辛亥之後各支系主要以舒、徐、宿、鄭、方、關、尚、滿、耿、薩、衡、霍、顏、水、揚、楊、宋、萬、肖、蕭、孫等為漢姓。

赫舍里氏

可追溯至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代稱紇石烈氏。辛亥之後,赫舍里氏多以赫、何為漢姓,其餘多使用高、康、赫、張、蘆、賀、索、英、郝、黑、佟、普、李、滿等。

他塔喇氏

又作他塔拉氏、他他拉氏,為滿洲著姓。清末著名的珍妃亦出自他塔喇氏。辛亥之後,各支系主要以唐、譚、舒、松、邦等為漢姓。

覺羅氏

覺羅為滿洲著姓,內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阿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覺羅、察喇覺羅等氏。清朝皇帝也將一些有功之臣或新附部眾賜姓覺羅氏,因此還衍生出“瓜爾佳覺羅”等氏。辛亥之後,各支覺羅氏多以“趙”為漢姓。

佟佳氏

本為地名,以地為氏。清朝時期,各支重要世家貴族、文臣武將等著名人士甚多,有“佟半朝”之稱。清太祖元妃、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的扈爾漢、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雍正年間重臣隆科多等皆出自該氏,尤以康熙一朝勢力最大。辛亥之後,佟佳氏主要以佟為漢姓,其餘使用仝、同、童、董、高、趙、俞、惠等。

那拉氏

漢字亦寫作納喇氏、納蘭氏等。清朝時期,那拉氏世家貴族、文臣武將等著名人士甚多,其中家族出身葉赫地區的慈禧太后甚至掌握實權達四十餘年。辛亥之後,那拉氏多使用那、葉、南等為漢姓。

以上所說的八大姓氏,還有其他幾種說法,列舉如下: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納喇氏、棟鄂氏、馬佳氏、伊爾根覺羅氏、輝發氏;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氏、烏喇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

鈕祜祿氏、瓜爾佳氏、舒穆祿氏、那拉氏、完顏氏、富察氏、費莫氏、章佳氏;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覺爾察氏、棟鄂氏、佟佳氏、兆佳氏、伊爾根覺羅氏、他塔拉氏;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赫舍里氏、章佳氏、馬佳氏、寧古塔氏、扎拉里氏、伊爾根覺羅氏;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氏、烏拉氏、伊爾根覺羅氏;

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


詩書君


滿清起兵前將部族分為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後來由於地盤擴大,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其中正黃、鑲黃、正白由皇帝或王爺擔任旗主,所以又有“上三旗,下五旗之說”。

後努爾哈赤收服蒙古各部落設置蒙古八旗,皇太極當政時,又設置漢族八旗。我們今天所指的八旗子弟,特指滿人八旗。八旗子弟改姓,也是滿清滅亡後,為了掩人耳目苟活的手段。

1、愛新覺羅(覺羅是姓,愛新是部落名字),清朝滅亡之後,大部分愛新覺羅的後人改姓金,影星金巧巧就是愛新覺羅家的人。還有改姓啟的,著名的書法家啟功大師就是雍正帝的九世孫。




2、那拉氏,那拉氏分為葉赫那拉氏和烏拉那拉氏。改姓為葉或者那。現在那拉氏的後人主要是改姓葉和那,如著名的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和歌壇天后那英。



3、鈕祜祿氏,這個姓氏的人後來都改姓為郎或者鈕,比如臺灣導演鈕承澤,鋼琴家郎朗都是鈕祜祿氏後人。


4、瓜爾佳氏,後來瓜爾佳氏改姓關了,十三姨關之琳和小傾城關曉彤都是瓜爾佳氏的後人。



5、佟佳氏,佟佳氏改姓佟,大家喜歡的暖男佟大為就是就是滿清第一大姓氏佟佳氏的後人。


6、富察氏,中華民國建立後,八旗取消。隨漢習俗改姓富、傅、付。



7、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改姓赫,當今代表有內地男演員巴圖和他老爸英達。


清朝滅亡之後,滿洲八大姓氏改為 佟、關、馬、索、赫、富、那、郎。說不定你的身邊就隱藏一個“皇親貴族”奧。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老兵小猿


清末,因為各種原因,八旗子弟等紛紛將滿族姓氏改為漢姓,如皇族愛新覺羅改為金姓、趙姓等姓氏。也有很多學者進行過研究,如劉慶華著有《滿族姓氏綜錄》一書(遼寧民族出版社,2012年),對滿族姓氏及所改姓氏包括世居地等都有詳細的統計,可以參考。

《滿族姓氏綜錄》

一般而言,一個滿族姓氏所改的漢姓遠不止一個,如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葉赫納拉氏等,所改漢姓均有多個,大概列入如下:

瓜爾佳氏所改的漢姓有關、石、葉、白、汪、羅、廣、馬、鮑、伊、李、高、顧、胡、豐、蘇、常、侯等;

鈕祜祿氏改為郎、鈕、楊、林、邵、卜等;

赫舍里氏改為高、康、赫、張、何、盧等;

董鄂氏改為董、何、席、成、唐、彭、鄂、齊、紀、趙、許等;

葉赫納拉氏改為葉、那、錢、施、南、姚、羅、何、趙、張、陳、黃、傅等。

當然,也有滿姓所改漢姓只有一兩個,如李佳氏一般改為李姓。

通過上述羅列,又能看出另外一個問題,即同一個漢姓可能會有多個滿姓改,像李姓,可以是瓜爾佳氏,也可以是李佳氏,赫舍里氏、董鄂氏、葉赫納拉氏均改有何姓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