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共享發展 走向共同富裕

—分享—

——《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成果發佈暨研討會綜述

2019年4月2日,《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成果發佈暨研討會在長沙召開,來自北京、湖南的7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出席並講話,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劉學與會並講話,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致辭,會議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建武主持,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暉作成果發佈報告。研討會聚焦《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圍繞共享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一、成果發佈

李暉:共享發展研究與時俱進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李暉,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成果發佈現場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下面,受共享發展理論與實踐團隊的委託,我將從四個方面對《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進行發佈介紹。

一是共享發展報告的主要架構與內容。《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共分4大部分8個章節及附錄,全報告共計30萬字,按內容層次可分為理論及技術方法、案例評價、結論、高峰論壇論文附錄4個板塊。

二是共享發展報告研究的背景與意義。我省共享發展存在其自身優勢與短板,從基本省情出發,評估我省共享發展當前的階段和進程,查找各區域板塊、各市州共享發展的特點和短板,並提出建議與對策,極具現實意義。

三是共享發展報告研究的作用與價值。本報告的發佈,重點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如何構建一套範疇相對完整、數據可以採集,既反映共享發展內涵與共性且又能體現我省區域特色的評價指標體系?二是當前我省整體、分區域、分市州共享發展水平究竟如何,哪些地區在哪個領域相對領先,短板又在哪裡?三是未來我省推動共享發展的著力點和對策有哪些?從評價體系構建來看,本報告率先提出了省域共享發展量化評價的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的總目標分解為經濟發展普惠度、社會保障公平度、減貧脫貧實現度、生態環境和諧度和人民生活幸福度的實現。從評價的實證研究來看,本報告率先對我省及各區域、市州共享發展水平實施了定量化評價。從報告提出的總體結論上看,我省共享發展已經脫離低谷期,進入上行快速增長區間,區域板塊和市州梯隊相對穩定。

四是共享發展報告研究的未來展望。本報告的發佈,是省社科院共享發展團隊相關研究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標誌。下一步我院將在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數據來源的基礎上,深入開展相關調研,並廣泛藉助學界力量,開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共享發展部分專題領域的深入探討,以進一步加強報告的理論或應用價值。

二、領導講話

張大方:為新時代湖南共享發展貢獻智庫力量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張大方,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智庫建設要把重點放在提高研究質量、推動內容創新上。”《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將研究目標聚焦於五大發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清晰的勾勒出湖南共享發展的輪廓,既實現了滿滿的收穫,也承載了殷切的希望。

《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的研究工作做得紮實。具體說來,有四點做得比較好。

第一是用理論說話。報告不僅對新時代共享發展理念的學術背景、現實意義和主要特徵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將共享發展理念滲透在了裡面,還對共享發展若干重要問題進行了探索,既有一個很完美的理論體系,又有一種觀點。

第二是用事實說話。報告在研究過程中緊密結合湖南的四大區域,指標反映的內容與實際非常吻合。從5年來的發展歷程也充分說明湖南省共享發展加快推進,各個地市、各個方面都在進行高度發展,呈現了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態勢。

第三是用數據說話。報告針對湖南省特色構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指標體系,這是一個創新。在此基礎上,報告用這套評價指標體系對我省整體、分區域、分市州共享發展水平進行了精準分析,用很多的數據來說話,獲得了有價值的信息。

第四是用對策說話。做完評價工作之後,針對怎麼來做的問題,報告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這對我省、包括地市的社會發展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張大方強調,實現共享發展非朝夕之功。“入之愈深,其進愈難”。希望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繼續把共享發展研究做細、做活,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兩點意見。

一是進一步完善共享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一方面,更好地去完善共享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增強指標的可區分性,提高指標權重的合理性和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另一方面,用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去完善共享發展評價方法。

二是發揚“經世致用”精神,將報告的成果真正應用起來。一方面,繼續拓展評價指標體系的適應性,儘早佔領研究高地,將報告的成果不僅在湖南,還有兄弟省市以及全國層面應用起來。另一方面,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將報告的成果對接到市縣一級,特別是市這一級,促使共享發展指數成為各地州市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甚至考評的有效參考。

劉學:社科研究應立足與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劉學,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建設要以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路和任務目標,一方面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就是要實現共同富裕。改革開放40年後,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共享發展則是破解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參加《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的成果發佈及研討會我深感榮幸,這本報告內容豐富,著重信息素養,散發著思想芬芳和學術情感溫度,確實有一種“共享”的快樂,名副其實的“共享”。這是我們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們省社科院推出的學術研究智庫建設的重大成果,對這部著作的出版表示祝賀,也向建武院長領軍的研究團隊,兩年多的潛心研究表示由衷的敬意,也向我們社科文獻出版社,對我們省里社科研究成果的關心、重視和推薦表示衷心的感謝。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界、社科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劉學對如何做好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提出三條建議。一是要以人民為中心,多研究民生問題。脫離了人民,社科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二是要用心服務實踐,多研究發展難題。開展社科研究,就要強調經世致用,中心思想就是要求理論指導實踐,智庫服務現實。三是要緊跟時代步伐,多研究時代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正進行著一系列偉大實踐。我們不僅要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為時代畫像立傳,更要立足偉大實踐,關注時代命題、研究時代命題、回答時代命題,為時代發展添磚加瓦。

劉建武:共享發展研究意義深遠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劉建武,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教授

共享發展研究團隊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共產黨的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它的本質究竟該如何體現?所以,當時這個問題提出來,可以說僅僅只是提出問題,直至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新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這使團隊研究有了更充分的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把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統一起來。據此,“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把“兩個同步”表述為“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率同步提高”。這個表述就是共享發展理念的題中之意。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就是團隊正在做的研究。

共享發展的研究本應從全國視角展開研究,稱為《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但是研究團隊感到難度很大,所以暫且完成了湖南篇,目的就是要讓這個研究持續下去,因此共享發展研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湖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共享發展理論與實踐智庫團隊編寫的《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希望為當代中國共享發展社科工作者貢獻微薄的力量,以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立足於新階段新形勢新起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將“共享”作為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歸宿,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發展價值取向,為中國道路的未來探索指明瞭正確方向。《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抓住共享發展這樣一個話題,重點探討了我們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正是對我們應該“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根本問題的及時回應。

“五大發展理念”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到共享,前面四個都是圍繞著發展本身來說的,講的是如何發展好的問題;最後一個則涉及到了我們發展的目的,也就是為什麼發展的問題。這也是這份報告的重點所在。尤其是在十九大提出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以後,對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解決,包括髮展的不平衡問題。一直以來,我們都反覆強調共產黨人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初心是什麼?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人民群眾的幸福不是一部分人的幸福、一個階層的幸福,是要讓全體中國人民甚至以後更廣範圍內的民族都能夠擁有共享的幸福生活。所以在這個時候來研究共享發展的問題,真的是恰逢其時。

三、專家觀點

吳金明:堅持扶貧攻堅 邁向高層次共享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吳金明,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教授

通讀《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有三個重要感受。第一個感受,整個《報告》通篇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這本書以人民為中心,它的指標體系設計的各方面中,把人民為中心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因此立論立得準確。第二個感受,從第三章開始,直至第八章的結論出現,測算湖南四個板塊共享發展的程度,測算結果比較切合湖南的實際。在區域板塊研究的策動中,尤其是要打破三個二元領域,第一個是城鄉二元,第二個是區域發展二元,第三個是文化的二元,共享發展最終的目標是要破解這些二元難題。第三個感受,這本書充分體現了創新的思想。《報告》把共享理念分解到一級、二級、三級指標,最後能夠把它進行量化,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一個創新的過程。

另外兩個方面的建議或思考。第一,下一步研究的過程中,要深入研究如何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說怎麼樣真正共享發展?現在全面小康的目標很快就要實現了,但是離富裕式或者富強式的共享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最關鍵的還是體現在城鄉之間,那麼鄉村振興是實現共享的關鍵途徑。第二,從區域板塊上,“胡煥庸線”怎麼破解?其研究難度係數更大,這個領域中也將是我們實現共享發展這個目標領域中要研究的一個重點或者是難點。最後一個小建議就是《報告》中湖南這四個板塊劃分還需要微小的調整,以便研究成果被更好地採用、引用。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唐宇文,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省社科院團隊推出的《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是深入學習和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成果,我認為這個成果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報告對共享發展理論的探討,準確把握了全面共享、全民共享、共建共享和漸進共享這四個核心特徵,對共享發展水平的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和完善了共享發展評價體系的定量研究;第二,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尤其對湖南的應用價值非常大。一方面真實反映了湖南省共享發展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準確把握了湖南省共享發展存在的問題;第三,該報告是一個非常好的團隊成果。

最後,我期待省社科院的共享發展研究團隊,在未來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目前,就我所看到的有關共享發展的研究成果而言,只有零散的研究,還沒有形成每年做一次或者每兩年做一次的系列成果。此外,現在全國好像沒有發佈共享發展指數,至少常規化、制度化的發佈還沒有。因此我覺得省社科院的共享發展研究團隊,不僅要做湖南四大區域板塊的指數,還要做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共享發展指數,要搶佔先機並不斷拓展、深化和完善,比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合理調整指標的選取,合理增加反映政治領域共享水平的指標,擴大在全國的影響,唱響湖南省社科院“共享發展指數”的品牌。

羅雲壽:更加精準地對共享發展進行評價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羅雲壽,省委財經辦副主任

我覺得該報告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站位高,省社科院的團隊緊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研究和撰寫該報告;二是視野廣,該報告兼具歷史視野和全球視野,並對黨內有關共享發展理念的思想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深入研究;三是實踐性強,該報告對共享發展的理論探討和對共享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構建,最終運用到對湖南四大板塊和14個市州的全面評價之中;四是系統性強,該報告中的指標體系包含了“五位一體”的各個方面;五是開拓性強,湖南省共享發展指數的構建和運用具有一定的開拓性。

我提幾個研究的建議。第一,將科技作為共享發展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與傳統社會相比,當今社會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科技的高度發展,因此應該重視科技對共享發展的作用。把科技的力量滲透到共享發展研究之中,就是研究科技與共享發展之間有什麼關係、科技怎麼與共享發展相結合、科技為共享發展提供了哪些實現的途徑和方法。第二,對指標體系的研究和設計可以更加精準一些。一個指標體系,評價一件事物,如何設置指標是非常有難度的事情,而且評價共享發展水平又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該報告設計的指標評價體系是科學的,但是還可以設計得更加精準一些。在指標的選取方面,進一步增加一些政治方面的指標和反映農村生態環境的指標;在指標的設計方面,進一步加強指標用詞的精準性;在指標權重的設定方面,注意市州與區縣之間的差異,進一步對權重的設定進行斟酌。

劉茂松:共享發展與包容發展的學術邏輯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劉茂松,湖南師大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是全國第一本深入系統研究共享發展的高端著作,其成果發佈暨研討會也系國內首次,是關於習近平總書記五個發展理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共享發展理論研究、共享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和湖南共享發展的評價工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共享發展與包容發展有著重要的聯繫,理清兩者的學術邏輯,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共享發展的研究。共享發展與包容發展都是關於發展的理論,但是兩者的理論視角有所不同。共享發展主要是立足於分配領域的公平、公正、共享和共富,包容發展它更多的是講人的權利,強調權利的公正公平和自由民主。共享發展與包容發展都把扶貧脫貧作為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並有著相同的關注點。包容發展提出的相對貧困、能力貧困和權利貧困的扶貧脫貧問題,正是當前共享發展需要解決的。基於共享視角的包容發展,是對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基於共享發展的包容發展是以高水平和公平的包容發展促進高水平和高質量的共享發展。

該書是深入研究共享發展理論並將其應用於湖南發展實際的一本重要著作,是貫徹習總書記的五大發展理念,四個全面的重大戰略佈局的一個重要成果。建議以專報的形式呈送給省委省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同志,更好發揮這個成果的社會作用、諮詢作用。

吳家慶:落實共享理念 促進社會發展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吳家慶,湖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第一,這份報告有高度。一個就是抓住了發展的價值取向問題,就是我們共產黨人領導發展是為了什麼,這個發展的落腳點就是共享。另外一個就是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共享的問題。第三是體現了將學術追求和社會責任較好地統一起來。第二,這份報告有難度。從理論認識層面來講,共享發展理念提出時間不長,理論認識有侷限性,認識不一定很全面、到位;從實踐層面來講,如何真正地在實踐層面落實發展理念,我認為比較難。第三,這份報告有突破。系統的以報告的形式來研究共享發展是有突破性的貢獻,可以說是有開拓性的。報告對共享發展的研究不是純學術的研究,是落地的研究,而且選取湖南省作為研究的對象,並且構建指標體系,這些都是帶有突破性的。第四,這份報告有權威。無論是報告的內容還是報告的研究團隊都是具有權威性的。

總的來說,報告在學術與實踐層面都體現出了較高的價值,學術上為怎麼樣開展學術研究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標杆和示範;實踐上對於湖南省各個地區、各級領導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有很好的諮詢價值。我建議進一步深化共享發展內涵的研究,加強突破性與精準性;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的研究,爭取做到更加全面、更加科學,在指數、測量這些方面做得更好。

陳湘文:走在全省前列的智庫研究成果品牌

坚持共享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

陳湘文,省委宣傳部社科規劃辦副主任

《新時代共享發展報告(2018)·湖南篇》是一部有創新、有新意的理論著作。共享發展的理念提出來之後,省社科院以高度的政治理論性、學者的使命感,及時抓住創新理念的亮點,迅速組織並展開研究,研究不僅深入,而且全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它是一本系統完整的學術專著,是一部社會科學界對黨的創新理論進行研究闡釋的標杆性著作;其次,它是一項有價值的智慧成果,尤其是四大板塊、14個市州及全省的共享指數研究。《報告》是最早發佈的,在全國是首創,填補了空白,有新意。省社科院的共享發展研究在全省走在前列,是黨政部門的重要決策支持,是有價值的原創性智庫成果品牌。

陳湘文副主任從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角度歸納兩條想法:一是深化理論。共享發展不是獨立的發展,“共享”與其餘四大理念有著怎樣的關係、如何樹立全面的發展觀、怎樣與創新協調發展和開放發展,都是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話題。二是注重實踐,對研究成果進一步宣傳、推廣價值,結合現實的發展狀況,及時應用成果,增強指導性和利用價值,凸顯研究成果的社會意義。

(本綜述由楊順順、楊瓊、史常亮、李詹、肖欣等研討會發言內容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