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合肥的桥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一座古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或惊天动地,或缠绵柔长。如赤阑桥、飞骑桥,不仅有古桥故事,更有诗赋留名。南宋著名诗人姜夔的《送范仲讷往合肥》,唐代诗人吴资的“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佳句,都与古桥有关,且美名远扬。

如果有时间,如果有心情,不妨轻松惬意地走访合肥任何一座古桥,都会有一番悠远的思古情怀,每一份情怀,都会让自己增爱一分合肥。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缩影 ……

赤阑桥 孝肃桥 飞骑桥 拱辰桥……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南宋才子姜夔在这首《送范仲讷往合肥》,以及《淡黄柳》词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等诗词中多次提到,他曾居住在合肥南城的赤阑桥,并留下了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凄婉爱情。如今8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赤阑桥已不复存在,但这座桥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并被誉为“最浪漫的桥”。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赤阑桥边看银河景色

据了解,关于赤阑桥的名字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这个名字是专名,桥本身就叫“赤阑桥”;另外一种说法,这个桥是红色的栏杆,是通名,所以也称为“赤栏桥”。解放后合肥市区道路建设将通过此桥的路命名为桐城路,故将桥更名为桐城路桥,2006年大桥附近进行改造,结合姜夔的诗句,再次将桥更名为更有历史意义的赤阑桥,成了桐城路上的标志性景点。

经有关人员考证,赤阑桥具体位置确定在今桐城路的月潭庵北侧,45中门口的位置。2002年,合肥市政府在45中(当时是合肥师范附小)门口立了一块“赤栏桥”石碑,并将姜夔的《送范仲讷往合肥》刻于碑上。

现在的赤阑桥建于1981年12月,起初就叫桐城路桥,因为横跨护城河银河段,所以又叫银河桥,当时还是拱桥,以后加宽成了今天的规模。站在赤阑桥上,可一览桥两边的秀色全貌,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色巧妙搭配,不远处河坡上的“迎曦亭”随地形的起落而建,水天一色,让人感慨难怪当年姜夔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赤阑桥。

古庐州水多,自然桥也多,而一座桥和一位历史名人包公联系在一起的,这可能是绝无仅有。孝肃桥就是这样一座桥,它位于合肥市芜湖路,东边连接南淝河,桥西与巢湖路交口,桥东接坝上街交口处,是合肥市东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桥之一。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孝肃桥

孝肃桥历史上几度修复,几度重建,几度易名。史料记载,孝肃桥始建于宋代,1309年重修,1496年复修,清康熙六年(1667) 和道光四年(1824)又两度复修。嘉庆八年(1803)的志书上记载该桥名为通津桥。光绪十三年(1887)再度续修。为纪念宋朝名臣包孝肃公,该桥被命名为孝肃桥。

1936年,曾将原桥改建成木结构车行梁式桥,《庐州府重修三桥记》称:“……跨于城之东南者为浮桥……”因与我国传统石拱桥结构不一样,民间又称之为大洋桥,后于抗日战争中被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次重新建设孝肃桥,但至解放初期已经破烂不堪。1950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出资将桥面板更换。1952 年孝肃桥又被洪水冲毁,后建新桥为钢筋混凝土桩基、双排架桥墩,上部为下承式贝雷式钢架木梁木面,桥长52.32米,桥宽11.5米。

到了1963年,因使用多年,木质的桥面已经腐朽,行车十分危险。1964年合肥市政府改建该桥,命名为“芜湖路桥”,中间曾改名“延安路桥”,1990年合肥市政府将该桥名恢复为孝肃桥。

孝肃桥横跨合肥南淝河已近千年,可谓经历了沧桑历史,见证了淝河两岸的巨大变化。孝肃桥曾入选合肥“十佳老地名”,其入选理由是,最能体现包拯精神的老地名,“孝于人民,肃于律己”成为今人的“座右铭”。

千年古城合肥究竟建了多少桥,如今已难以计数,但历史上合肥最著名的桥当数飞骑桥。该桥之所以能名扬天下,本身就承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逍遥津公园里的飞骑桥

三国时,逍遥津水上有座西津桥,一名逍遥津桥。建安二十年(215年),东吴孙权乘曹操在汉中征讨无暇东顾之机,率十万大军兵抵合肥。魏将张辽遵曹操留下的“锦囊妙计”,乃以八百勇士深夜出城,奇袭吴营。次日,孙权撤退时,又遭张辽偷袭,猝不及防,仓皇夺路而逃,至逍遥津桥,桥已被拆断,坐骑却飞跳而过,使孙权脱离险境。留下“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的诗句。之后,逍遥津桥即改名为“飞骑桥”。唐人吴资诗曰:“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宋朝李育《飞骑桥》诗更是值得称道:“魏人野战如鹰扬,吴人水战如龙骧。气吞魏土惟吴王,建旗敢到新城旁。霸王身当万夫敌,麾下仓皇无羽翼。途穷事变接短兵,生死之间不容发。马奔津桥桥半撤,汹汹有声如地裂。蛟怒横飞秋水空,鹗惊径度秋云缺。奋迅金羁汗沾臆,济主艰难天借力。艰难始是报恩时,平日主君须爱惜。”

斗转星移,当年的飞骑桥早不见踪影,但这里却留下了一个飞骑桥巷,据说这条巷子原来是条河,飞骑桥就建在河上。

好在今天的逍遥津公园里,一座“飞骑桥”还能够引起人们对遥远的古战场的遐想。此桥当初是一条单通道的小石桥,名叫逍遥津桥。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部门将此桥改造成漂亮的三通道宽桥,并改名为飞骑桥。

提起“拱辰桥”这个名字,大多数合肥年轻人会感到陌生。这曾是老合肥北城门外的一条著名的古桥,如今虽然已不复存在,可80年前发生在这座桥梁上,由侵华日军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恶行,让老一辈的合肥人至今无法忘怀。

据有关资料记载,旧时的合肥城共有德胜门、威武门等七道城门,其中“拱辰门”是城北边唯一的一道门,而城门外有一条跨越南淝河的桥梁,称为拱辰桥,又名北门石桥,是当时市民出城北行的一条重要通道。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2006年建于环城北路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翌年5月合肥也惨遭沦陷,那座原本平凡的拱辰桥,也就此被烙上了不平凡的历史印记。

据了解,1938年5月14日,日本侵略者在12架飞机的轰炸掩护下,从城南攻入并占领了合肥,当时城内无数合肥子民纷纷向西门和北门逃走。由于北面只有“拱辰门”这一座城门,当时狭窄的拱辰桥上,聚集了大量逃难的居民,变得拥挤不堪。

就在此时日本侵略者尾随而来,对桥面上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开枪射击,一时间桥上桥下“尸体枕藉,血流飞溅”,上千名合肥人在此惨遭屠杀,在合肥历史上被称为“拱辰桥惨案”。从此,拱辰桥成为合肥人心目中永远的痛,承载着一段无法被忘却的血泪史。

在老拱辰桥遗址附近,合肥市环城北路的公园内,如今矗立着一座“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它建立于2006年,一座长约2米、宽约3米的石碑上,用浮雕记录了当年日军在此制造的暴行,画面上的残垣断壁与血肉横飞的惨烈场景,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狼烟四起的年代。

许多大城市滨江临河,小城镇也不例外,充分说明人类是逐水而居的。在合肥的很多县市区,主要古镇均据河而兴。而在这些古镇中,随处可见被称为“历史活化石”的古桥遗产。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一座桥见证百年岁月风貌

肥东、肥西境内

肥东古镇石塘以桥得名,在清乾隆年间,又名石塘村,柳树店。清乾隆时,因这里有座石拱桥和三口大塘而更名为石塘桥。不过也有人说石塘镇古称石塘桥,是因为楚霸王项羽的爱人虞姬而得名的。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石塘桥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春节龙灯走过石塘桥

相传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垓下,与虞姬走散。虞姬被汉兵追至今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瘫倒在一家蹄角行的屋檐下。掌柜的清晨起来开门一看,一个绝世美人楚楚可怜地依偎在门墩上,虽然是满面灰尘、衣衫褴褛,但浑身上下还是透着高贵的气息。店主顿时心生怜惜,将其扶至屋内。只奈虞美人命中注定难逃此一劫,刘邦的军队追至镇上,手起刀落,虞美人一头栽倒在小河里,顺水而流。

从此小镇就有了一个凄楚的名字:尸淌镇,那座小桥也被称作“尸淌桥”。后来,镇上的人觉得名字不雅且晦气,于是据此谐音,改叫石塘镇,那座桥改叫石塘桥,连小河也改名叫石塘河。

传说总是神奇的,按道理河水应该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可虞美人的尸体却是逆流而上,最终被这座小石桥挡住。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虚实相生,浪漫与现实交相辉映,令古镇石塘犹如一坛窖藏多年的佳酿,历久弥香。无不演绎出历史的悠久和百姓的睿智,平添古镇石塘的神秘与沧桑。

肥西三河,是著名的温柔水乡,三条河流束腰。自从有了三河,这水就为她梳洗打扮,伴随她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水多自然桥就多,因为有了桥也就演绎了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肥西县三河镇三县桥

三河镇地处原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交界处,古老的三县桥取名“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此桥是一座用蛋清、糯米和石灰粘连而成的桥,全桥没有一根钢筋,没有一滴水泥,但坚固异常,堪称一奇。它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代代修葺,最后一次修复是民国十五年,距今也将近百年。桥上雕龙画凤、石狮威风凛凛,桥肚花草虫鱼栩栩如生;桥面青石板光滑圆润,青石里的纹理被磨得一清二楚,像和田玉石那样晶莹剔透。据说三县桥是一个人用一生的辛劳换来的。过去那里没有桥,只有一个凶狠的摆渡人,霸占渡口,强收渡费,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包和尚和他闹翻后,打赌发誓要在此修桥停他的渡。自此用毕生的精力风里来雨里去、踏破铁鞋去化缘,在桥修到只剩下一方石的时候生命垂危,临终托付商会会长完成他的心愿,替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雪中的三河二龙桥

相传位于三河古城墙边的二龙桥却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是五代十国时,悍夫争战,各自立帝,当时的后唐皇帝怕再有新帝,夜观天象,推断天成二年有天子出世,于是下令凡天成二年怀孕和出生的男孩,一律杀死。赵匡胤、赵匡义父亲为躲避杀戮,用一副箩筐挑着他们兄弟俩躲难。这天来到三河镇东街的河边,刚刚歇脚,忽见河东那边哭天喊地,一队追兵来清查人员,赵父心头一惊,眼前的一条河流,湍急而下,一条小渡船还在对面。当他沮丧的时候,忽然眼睛一亮,河边不远处有口小井,来不及多想,他把兄弟俩放到一个箩筐里,用绳子放到井下,抓点荒草烂叶断树枝把井口盖好,自己背上另一只箩筐在河边打树枝和草,装扮成拾荒人。追兵过来了,看看四周就一个汉子,盘问几句就走了,让兄弟俩躲过一劫。为了纪念三河这块福地,兄弟俩做了皇帝后,下令修座桥感谢三河,后来因兄弟俩先后都做了皇帝,人们称之为二龙桥。

巢湖流域

巢湖烔炀镇的麒麟桥以古朴、端庄、精致著称。该桥集当地交通运输、村落下水系统、村民洗涮用水等多项功能为一体,设计精巧、建造精良、美观大方,既历史悠久又雕刻精美。可以说,麒麟桥的品相,在巢湖古桥之中堪称第一,是当地独具个性的古代桥梁遗存。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巢湖市烔炀镇麒麟桥

麒麟桥位于烔炀古镇东面的河道上,为烔炀古代十景之一,相传始建于唐。光绪《庐州府志》 记载:“咸丰同治年间,杨先培字彬裕,巢县人,孝有克敦,不坠先人遗训,烔炀东路,久雨泥滑,培倡指砌石,人称坦途。凤桥倾圮,复指募董修之,以便旅行。”现存麒麟桥是不完整的。当地人介绍说,1991年巢湖发大水,水漫烔炀,古桥受损倾圮,三孔的大石桥仅仅剩余东侧一孔。现在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东桥头与东桥孔。但从残桥上仍能管窥古桥风采。“桥孔正上方有镇水兽、分水桥墩上方有龙首雕塑、桥头有桥东村下水道出水口……”这些特征是本地其他古桥所不具备的。麒麟桥可谓巢湖独一无二的古桥。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抱书桥

巢湖市还有座“抱书桥”,因“书”扬名传世,其中还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早在北宋哲宗绍圣(1094—1098年)年间,朝中出了蔡确、蔡卞、吕惠卿、章惇四个佞臣,他们把持着朝政,欺上压下,结党营私,千方百计地祸害黎民百姓,朝廷内外都骂他们是“四害”。

当时,亚父乡之西有个小村,出了个名贤吕士元。此人读古人书,存圣贤心,立志要以天下为己任,常为国事焦虑,真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不断上疏弹劾“四害”,欲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这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其后,他便三更灯火五更鸡,想凭借发愤苦读,走仕途为民办事。

吕士元苦苦连考了几科,均空手而返。回到家乡后,他对前途更感茫然。一日,他整理好视若珍宝的书,又拾掇起奏章原稿,把那书那稿全抱在怀里,当着乡亲的面愤然说道:“当今四害不除,必然民患日深。吾生乱世,不能匡济时艰,我等与其老死田园,也于世无益,不如早早去死。”说罢便效法先贤屈原,从桥上纵身跳河身亡。人们把他打捞上岸之后,见他双手仍紧紧抱着书稿。

好一位壮志难酬的孤愤之士!“唯爱国忧民,非屈子亦能千古;只吟风弄月,来斯桥应愧三分。”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称此桥为“抱书桥”。

据史载,抱书桥原为一木桥,始建年月不详。经过几度被毁、重建,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至上世纪30年代,木桥已难以承受岁月的沉重,地方民众再筹善款,将木桥改建成一座全长约9米、宽约3米的3孔大石桥,桥墩系巨石垒砌,桥面由大石板铺垫。桥两端还各有一座巍然大石狮,气宇轩昂,雄立桥头。在日军侵华期间,石狮竟被侵略者劫走。现今,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对此桥进行重新修建。

庐江诸桥

庐江有座以“孝义”为名的古桥,名为捧檄桥,位于庐江县城东门外文昌河,长百余米,为五孔青石桥,横跨文昌河上。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捧檄桥

安徽合肥:庐州桥文化,历史活化石

拍笑桥

明宣德九年(1434年),庐江知县马骥在重修此桥时,曾在桥下掘得碑石一块,上刻“临仙桥”三字,始得知此桥之古名。后更名为“捧檄桥”,乃源于我国历史上著名孝子毛义的故事。

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庐江人。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其家境贫寒,年少便以为他人放牧为生,箪食瓢饮,奉养其母。母病伺候汤药,曾割股疗疾。逐以孝行称著乡里,举为贤良。朝廷得知,送檄文赏封他为安阳县文字令,为了安慰母亲,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然时隔不久母亲病逝,朝廷派人专车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躬履逊让”,不愿为官。葬母后隐居山野。毛义孝行且不贪利禄,世人称道,便改“临仙桥”为“捧檄桥”,并刻碑石记之。明万历年间,邑人又在“捧檄桥”西南地建“毛公祠”(晚清又将该祠移建于县城北门,遗址尚存),春秋奉祀。

经过数次重修、改建,上世纪80年代,为进一步保护此桥,在319省道扩建时,便改道在此桥上游东100米处新建公路桥一座为交通要道,“捧檄桥”由此专为人行桥而得以保存完好至今。

在庐江县马厂村村部西边乌井村民组边,还有一座桥,名字挺怪的,叫“拍笑桥”。此处原为渣巴山流向县河的一条季节性溪流。沿途均为横溪截路,无桥无渡。相传在明朝成化年间,溪旁一村中,有张、李二姓村民,为宅基地发生争诉至县衙。一日县衙传双方到庭对质,适逢山洪暴发,溪水陡涨,张姓村民强行泅渡,被山洪卷走,眼看其生命危在旦夕,李姓村民见状奋不顾身救其脱险,张被救上岸后,向李拍肩致谢,李笑称应当。拍笑之际化怨为友,当场决定撤诉息讼,协商和解,并共同倡议在此处建桥一座,为周边十里八村往来县城提供方便,为纪念这段佳话,乡民称此桥为“拍笑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