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合肥的橋文化源遠流長,幾乎每一座古橋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或驚天動地,或纏綿柔長。如赤闌橋、飛騎橋,不僅有古橋故事,更有詩賦留名。南宋著名詩人姜夔的《送範仲訥往合肥》,唐代詩人吳資的“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佳句,都與古橋有關,且美名遠揚。

如果有時間,如果有心情,不妨輕鬆愜意地走訪合肥任何一座古橋,都會有一番悠遠的思古情懷,每一份情懷,都會讓自己增愛一分合肥。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一座橋就是一段歷史縮影 ……

赤闌橋 孝肅橋 飛騎橋 拱辰橋……

“我家曾住赤闌橋,鄰里相過不寂寥。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南宋才子姜夔在這首《送範仲訥往合肥》,以及《淡黃柳》詞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等詩詞中多次提到,他曾居住在合肥南城的赤闌橋,並留下了一段讓他刻骨銘心的悽婉愛情。如今80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赤闌橋已不復存在,但這座橋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並被譽為“最浪漫的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赤闌橋邊看銀河景色

據瞭解,關於赤闌橋的名字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認為,這個名字是專名,橋本身就叫“赤闌橋”;另外一種說法,這個橋是紅色的欄杆,是通名,所以也稱為“赤欄橋”。解放後合肥市區道路建設將通過此橋的路命名為桐城路,故將橋更名為桐城路橋,2006年大橋附近進行改造,結合姜夔的詩句,再次將橋更名為更有歷史意義的赤闌橋,成了桐城路上的標誌性景點。

經有關人員考證,赤闌橋具體位置確定在今桐城路的月潭庵北側,45中門口的位置。2002年,合肥市政府在45中(當時是合肥師範附小)門口立了一塊“赤欄橋”石碑,並將姜夔的《送範仲訥往合肥》刻於碑上。

現在的赤闌橋建於1981年12月,起初就叫桐城路橋,因為橫跨護城河銀河段,所以又叫銀河橋,當時還是拱橋,以後加寬成了今天的規模。站在赤闌橋上,可一覽橋兩邊的秀色全貌,人工造景與自然景色巧妙搭配,不遠處河坡上的“迎曦亭”隨地形的起落而建,水天一色,讓人感慨難怪當年姜夔流連忘返,捨不得離開赤闌橋。

古廬州水多,自然橋也多,而一座橋和一位歷史名人包公聯繫在一起的,這可能是絕無僅有。孝肅橋就是這樣一座橋,它位於合肥市蕪湖路,東邊連接南淝河,橋西與巢湖路交口,橋東接壩上街交口處,是合肥市東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橋之一。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孝肅橋

孝肅橋歷史上幾度修復,幾度重建,幾度易名。史料記載,孝肅橋始建於宋代,1309年重修,1496年復修,清康熙六年(1667) 和道光四年(1824)又兩度復修。嘉慶八年(1803)的志書上記載該橋名為通津橋。光緒十三年(1887)再度續修。為紀念宋朝名臣包孝肅公,該橋被命名為孝肅橋。

1936年,曾將原橋改建成木結構車行梁式橋,《廬州府重修三橋記》稱:“……跨於城之東南者為浮橋……”因與我國傳統石拱橋結構不一樣,民間又稱之為大洋橋,後於抗日戰爭中被毀。1945年抗戰勝利後再次重新建設孝肅橋,但至解放初期已經破爛不堪。1950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出資將橋面板更換。1952 年孝肅橋又被洪水沖毀,後建新橋為鋼筋混凝土樁基、雙排架橋墩,上部為下承式貝雷式鋼架木樑木面,橋長52.32米,橋寬11.5米。

到了1963年,因使用多年,木質的橋面已經腐朽,行車十分危險。1964年合肥市政府改建該橋,命名為“蕪湖路橋”,中間曾改名“延安路橋”,1990年合肥市政府將該橋名恢復為孝肅橋。

孝肅橋橫跨合肥南淝河已近千年,可謂經歷了滄桑歷史,見證了淝河兩岸的巨大變化。孝肅橋曾入選合肥“十佳老地名”,其入選理由是,最能體現包拯精神的老地名,“孝於人民,肅於律己”成為今人的“座右銘”。

千年古城合肥究竟建了多少橋,如今已難以計數,但歷史上合肥最著名的橋當數飛騎橋。該橋之所以能名揚天下,本身就承載著一個神奇的故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逍遙津公園裡的飛騎橋

三國時,逍遙津水上有座西津橋,一名逍遙津橋。建安二十年(215年),東吳孫權乘曹操在漢中征討無暇東顧之機,率十萬大軍兵抵合肥。魏將張遼遵曹操留下的“錦囊妙計”,乃以八百勇士深夜出城,奇襲吳營。次日,孫權撤退時,又遭張遼偷襲,猝不及防,倉皇奪路而逃,至逍遙津橋,橋已被拆斷,坐騎卻飛跳而過,使孫權脫離險境。留下“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的詩句。之後,逍遙津橋即改名為“飛騎橋”。唐人吳資詩曰:“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宋朝李育《飛騎橋》詩更是值得稱道:“魏人野戰如鷹揚,吳人水戰如龍驤。氣吞魏土惟吳王,建旗敢到新城旁。霸王身當萬夫敵,麾下倉皇無羽翼。途窮事變接短兵,生死之間不容髮。馬奔津橋橋半撤,洶洶有聲如地裂。蛟怒橫飛秋水空,鶚驚徑度秋雲缺。奮迅金羈汗沾臆,濟主艱難天借力。艱難始是報恩時,平日主君須愛惜。”

斗轉星移,當年的飛騎橋早不見蹤影,但這裡卻留下了一個飛騎橋巷,據說這條巷子原來是條河,飛騎橋就建在河上。

好在今天的逍遙津公園裡,一座“飛騎橋”還能夠引起人們對遙遠的古戰場的遐想。此橋當初是一條單通道的小石橋,名叫逍遙津橋。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有關部門將此橋改造成漂亮的三通道寬橋,並改名為飛騎橋。

提起“拱辰橋”這個名字,大多數合肥年輕人會感到陌生。這曾是老合肥北城門外的一條著名的古橋,如今雖然已不復存在,可80年前發生在這座橋樑上,由侵華日軍所犯下的令人髮指的惡行,讓老一輩的合肥人至今無法忘懷。

據有關資料記載,舊時的合肥城共有德勝門、威武門等七道城門,其中“拱辰門”是城北邊唯一的一道門,而城門外有一條跨越南淝河的橋樑,稱為拱辰橋,又名北門石橋,是當時市民出城北行的一條重要通道。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拱辰橋死難者紀念碑,2006年建於環城北路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翌年5月合肥也慘遭淪陷,那座原本平凡的拱辰橋,也就此被烙上了不平凡的歷史印記。

據瞭解,1938年5月14日,日本侵略者在12架飛機的轟炸掩護下,從城南攻入並佔領了合肥,當時城內無數合肥子民紛紛向西門和北門逃走。由於北面只有“拱辰門”這一座城門,當時狹窄的拱辰橋上,聚集了大量逃難的居民,變得擁擠不堪。

就在此時日本侵略者尾隨而來,對橋面上那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開槍射擊,一時間橋上橋下“屍體枕藉,血流飛濺”,上千名合肥人在此慘遭屠殺,在合肥歷史上被稱為“拱辰橋慘案”。從此,拱辰橋成為合肥人心目中永遠的痛,承載著一段無法被忘卻的血淚史。

在老拱辰橋遺址附近,合肥市環城北路的公園內,如今矗立著一座“拱辰橋死難者紀念碑”。它建立於2006年,一座長約2米、寬約3米的石碑上,用浮雕記錄了當年日軍在此製造的暴行,畫面上的殘垣斷壁與血肉橫飛的慘烈場景,彷彿把人們帶到了那狼煙四起的年代。

許多大城市濱江臨河,小城鎮也不例外,充分說明人類是逐水而居的。在合肥的很多縣市區,主要古鎮均據河而興。而在這些古鎮中,隨處可見被稱為“歷史活化石”的古橋遺產。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一座橋見證百年歲月風貌

肥東、肥西境內

肥東古鎮石塘以橋得名,在清乾隆年間,又名石塘村,柳樹店。清乾隆時,因這裡有座石拱橋和三口大塘而更名為石塘橋。不過也有人說石塘鎮古稱石塘橋,是因為楚霸王項羽的愛人虞姬而得名的。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石塘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春節龍燈走過石塘橋

相傳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垓下,與虞姬走散。虞姬被漢兵追至今石塘鎮附近,飢乏交加,癱倒在一家蹄角行的屋簷下。掌櫃的清晨起來開門一看,一個絕世美人楚楚可憐地依偎在門墩上,雖然是滿面灰塵、衣衫襤褸,但渾身上下還是透著高貴的氣息。店主頓時心生憐惜,將其扶至屋內。只奈虞美人命中註定難逃此一劫,劉邦的軍隊追至鎮上,手起刀落,虞美人一頭栽倒在小河裡,順水而流。

從此小鎮就有了一個悽楚的名字:屍淌鎮,那座小橋也被稱作“屍淌橋”。後來,鎮上的人覺得名字不雅且晦氣,於是據此諧音,改叫石塘鎮,那座橋改叫石塘橋,連小河也改名叫石塘河。

傳說總是神奇的,按道理河水應該是從高處往低處流。可虞美人的屍體卻是逆流而上,最終被這座小石橋擋住。傳說故事和歷史事件虛實相生,浪漫與現實交相輝映,令古鎮石塘猶如一罈窖藏多年的佳釀,歷久彌香。無不演繹出歷史的悠久和百姓的睿智,平添古鎮石塘的神秘與滄桑。

肥西三河,是著名的溫柔水鄉,三條河流束腰。自從有了三河,這水就為她梳洗打扮,伴隨她亭亭玉立、風姿綽約。水多自然橋就多,因為有了橋也就演繹了許多曲折動人的故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肥西縣三河鎮三縣橋

三河鎮地處原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三縣交界處,古老的三縣橋取名“一橋跨兩岸,雞鳴三縣聞”。此橋是一座用蛋清、糯米和石灰粘連而成的橋,全橋沒有一根鋼筋,沒有一滴水泥,但堅固異常,堪稱一奇。它始建於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代修葺,最後一次修復是民國十五年,距今也將近百年。橋上雕龍畫鳳、石獅威風凜凜,橋肚花草蟲魚栩栩如生;橋面青石板光滑圓潤,青石裡的紋理被磨得一清二楚,像和田玉石那樣晶瑩剔透。據說三縣橋是一個人用一生的辛勞換來的。過去那裡沒有橋,只有一個兇狠的擺渡人,霸佔渡口,強收渡費,百姓苦不堪言。一個包和尚和他鬧翻後,打賭發誓要在此修橋停他的渡。自此用畢生的精力風裡來雨裡去、踏破鐵鞋去化緣,在橋修到只剩下一方石的時候生命垂危,臨終託付商會會長完成他的心願,替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雪中的三河二龍橋

相傳位於三河古城牆邊的二龍橋卻有一番驚心動魄的故事。那是五代十國時,悍夫爭戰,各自立帝,當時的後唐皇帝怕再有新帝,夜觀天象,推斷天成二年有天子出世,於是下令凡天成二年懷孕和出生的男孩,一律殺死。趙匡胤、趙匡義父親為躲避殺戮,用一副籮筐挑著他們兄弟倆躲難。這天來到三河鎮東街的河邊,剛剛歇腳,忽見河東那邊哭天喊地,一隊追兵來清查人員,趙父心頭一驚,眼前的一條河流,湍急而下,一條小渡船還在對面。當他沮喪的時候,忽然眼睛一亮,河邊不遠處有口小井,來不及多想,他把兄弟倆放到一個籮筐裡,用繩子放到井下,抓點荒草爛葉斷樹枝把井口蓋好,自己背上另一隻籮筐在河邊打樹枝和草,裝扮成拾荒人。追兵過來了,看看四周就一個漢子,盤問幾句就走了,讓兄弟倆躲過一劫。為了紀念三河這塊福地,兄弟倆做了皇帝后,下令修座橋感謝三河,後來因兄弟倆先後都做了皇帝,人們稱之為二龍橋。

巢湖流域

巢湖烔煬鎮的麒麟橋以古樸、端莊、精緻著稱。該橋集當地交通運輸、村落下水系統、村民洗涮用水等多項功能為一體,設計精巧、建造精良、美觀大方,既歷史悠久又雕刻精美。可以說,麒麟橋的品相,在巢湖古橋之中堪稱第一,是當地獨具個性的古代橋樑遺存。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巢湖市烔煬鎮麒麟橋

麒麟橋位於烔煬古鎮東面的河道上,為烔煬古代十景之一,相傳始建於唐。光緒《廬州府志》 記載:“咸豐同治年間,楊先培字彬裕,巢縣人,孝有克敦,不墜先人遺訓,烔煬東路,久雨泥滑,培倡指砌石,人稱坦途。鳳橋傾圮,復指募董修之,以便旅行。”現存麒麟橋是不完整的。當地人介紹說,1991年巢湖發大水,水漫烔煬,古橋受損傾圮,三孔的大石橋僅僅剩餘東側一孔。現在所能看到的,僅僅是東橋頭與東橋孔。但從殘橋上仍能管窺古橋風采。“橋孔正上方有鎮水獸、分水橋墩上方有龍首雕塑、橋頭有橋東村下水道出水口……”這些特徵是本地其他古橋所不具備的。麒麟橋可謂巢湖獨一無二的古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抱書橋

巢湖市還有座“抱書橋”,因“書”揚名傳世,其中還有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早在北宋哲宗紹聖(1094—1098年)年間,朝中出了蔡確、蔡卞、呂惠卿、章惇四個佞臣,他們把持著朝政,欺上壓下,結黨營私,千方百計地禍害黎民百姓,朝廷內外都罵他們是“四害”。

當時,亞父鄉之西有個小村,出了個名賢呂士元。此人讀古人書,存聖賢心,立志要以天下為己任,常為國事焦慮,真所謂位卑未敢忘憂國。他不斷上疏彈劾“四害”,欲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但這在當時是難以實現的。其後,他便三更燈火五更雞,想憑藉發憤苦讀,走仕途為民辦事。

呂士元苦苦連考了幾科,均空手而返。回到家鄉後,他對前途更感茫然。一日,他整理好視若珍寶的書,又拾掇起奏章原稿,把那書那稿全抱在懷裡,當著鄉親的面憤然說道:“當今四害不除,必然民患日深。吾生亂世,不能匡濟時艱,我等與其老死田園,也於世無益,不如早早去死。”說罷便效法先賢屈原,從橋上縱身跳河身亡。人們把他打撈上岸之後,見他雙手仍緊緊抱著書稿。

好一位壯志難酬的孤憤之士!“唯愛國憂民,非屈子亦能千古;只吟風弄月,來斯橋應愧三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稱此橋為“抱書橋”。

據史載,抱書橋原為一木橋,始建年月不詳。經過幾度被毀、重建,歷經數百年的風吹雨打,至上世紀30年代,木橋已難以承受歲月的沉重,地方民眾再籌善款,將木橋改建成一座全長約9米、寬約3米的3孔大石橋,橋墩系巨石壘砌,橋面由大石板鋪墊。橋兩端還各有一座巍然大石獅,氣宇軒昂,雄立橋頭。在日軍侵華期間,石獅竟被侵略者劫走。現今,當地政府正在規劃對此橋進行重新修建。

廬江諸橋

廬江有座以“孝義”為名的古橋,名為捧檄橋,位於廬江縣城東門外文昌河,長百餘米,為五孔青石橋,橫跨文昌河上。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捧檄橋

安徽合肥:廬州橋文化,歷史活化石

拍笑橋

明宣德九年(1434年),廬江知縣馬驥在重修此橋時,曾在橋下掘得碑石一塊,上刻“臨仙橋”三字,始得知此橋之古名。後更名為“捧檄橋”,乃源於我國曆史上著名孝子毛義的故事。

毛義,字少節,東漢末廬江人。自幼喪父,母子相依為命。其家境貧寒,年少便以為他人放牧為生,簞食瓢飲,奉養其母。母病伺候湯藥,曾割股療疾。逐以孝行稱著鄉里,舉為賢良。朝廷得知,送檄文賞封他為安陽縣文字令,為了安慰母親,毛義迎至“臨仙橋”喜接檄文。然時隔不久母親病逝,朝廷派人專車前來看望,豈知毛義卻跪拜於“臨仙橋”上,將原賞封安陽縣令的檄文雙手捧還,“躬履遜讓”,不願為官。葬母后隱居山野。毛義孝行且不貪利祿,世人稱道,便改“臨仙橋”為“捧檄橋”,並刻碑石記之。明萬曆年間,邑人又在“捧檄橋”西南地建“毛公祠”(晚清又將該祠移建於縣城北門,遺址尚存),春秋奉祀。

經過數次重修、改建,上世紀80年代,為進一步保護此橋,在319省道擴建時,便改道在此橋上游東100米處新建公路橋一座為交通要道,“捧檄橋”由此專為人行橋而得以保存完好至今。

在廬江縣馬廠村村部西邊烏井村民組邊,還有一座橋,名字挺怪的,叫“拍笑橋”。此處原為渣巴山流向縣河的一條季節性溪流。沿途均為橫溪截路,無橋無渡。相傳在明朝成化年間,溪旁一村中,有張、李二姓村民,為宅基地發生爭訴至縣衙。一日縣衙傳雙方到庭對質,適逢山洪暴發,溪水陡漲,張姓村民強行泅渡,被山洪捲走,眼看其生命危在旦夕,李姓村民見狀奮不顧身救其脫險,張被救上岸後,向李拍肩致謝,李笑稱應當。拍笑之際化怨為友,當場決定撤訴息訟,協商和解,並共同倡議在此處建橋一座,為周邊十里八村往來縣城提供方便,為紀念這段佳話,鄉民稱此橋為“拍笑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