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曾經,他一襲軍裝,將青春獻給部隊。

如今,他一襲綠衣,奔波在四方手術間。

每一次凝神操作,都飽含著對生命的負責,

他以精湛的麻醉技術,

為患者撫慰疼痛,為手術保駕護航。

鄭醫好醫生,李紅軍!

“鄭醫好醫生”李紅軍的頒獎詞

他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只有不斷努力,不驕不躁,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心懷大愛,才能溫暖別人。未來的路上,我將繼續追求我熱愛的事業,繼續服務好我的患者。”

他就是麻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紅軍。

麻醉無大小,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1987年,18歲的李紅軍來到部隊開啟軍旅生涯,在軍校他學習的是西醫臨床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153醫院從事麻醉工作,2005年他轉業來到鄭州人民醫院繼續從事麻醉工作。

他說:“雖然最初是被隨機分配到麻醉科的,但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我對麻醉產生濃厚的熱情。”憑著這份堅持與熱愛,他一干就是24年。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與其他臨床醫生相比,麻醉醫生的工作相對單純,卻也承擔著“人命關天”的重任,所以李紅軍總是將全部精力專注於患者的麻醉,他說:“手術有大小,但麻醉無大小,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不同的患者有著不同的麻醉方式,手術前一天,他都會照例提前與手術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溝通,查看病例、檢查是否完善,患者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充分評估患者是否適合麻醉。

李紅軍說,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後,麻醉醫生就要全程監護,從麻醉到手術過程中患者生命體徵的保障以及術後的甦醒都與他們密切相關,整個手術下來他們甚至比手術醫生陪伴患者的時間還要久。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除了手術現場的保駕護航外,術後李紅軍都會照例親自將患者送回病房或重症監護室,並隨訪患者有無麻醉併發症,時刻警惕麻醉風險。

遇到肝移植等病情重的患者,麻醉風險也會相應提升,一次手術全程守護十多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兒。

“一些高齡患者、肥胖患者的麻醉難度和風險都很大,所以特別考驗麻醉醫生的技術和心理。”李紅軍說,麻醉不僅需要謹慎,還要特別有耐心,有時遇到低體重先心病手術患兒,由於血管細、發育差,穿刺穿兩三個小時都很正常。

“當你全身心投入的時候,就感覺不到累,越是高難度的麻醉,越要保持正常心態,著急是沒有用的。”

手術室是他的“第二個家”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在中心手術室,總能看到李紅軍忙碌的身影,其他麻醉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總會請他過去幫忙,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要跟6臺手術,即使如此他依然熱情飽滿,保證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作為麻醉醫生,吃飯常沒固定時間,對此李紅軍說:“一切以患者為主,有時候手術正好是飯點兒,手術醫生、護士都很辛苦,為了配合他們的工作,晚點兒吃飯不是啥大事兒。”

晚上七八點下班、週末加班是李紅軍的常態,同事們都說“感覺李主任每天像是住到了科室一樣”。只要有危重患者做手術,他總會特別操心,不論是不是他負責麻醉、不論有多晚,他都會親自參與,保證患者的麻醉安全。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他常對科室的醫護人員強調麻醉安全,每週都進行科室業務學習,對疑難病例進行討論,目的就是“認真做好每一例麻醉”。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患者有需要,李紅軍都會風雨無阻立刻從家趕到醫院,參與到患者的救治當中。

2015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一位腰椎內固定椎體的患者術中出現生命體徵不平穩,接到電話後李紅軍立即趕到醫院,憑藉過硬的臨床經驗及技術,半個小時後患者的血壓等指標均穩定。

有一次凌晨12點,一位急需手術的患者傷勢嚴重,出血量大,氣管斷裂且已處於休克狀態,麻醉風險和難度都極高,患者隨時可能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已經休息的李紅軍接到電話後以最快速度趕到手術室,通過快速大量的輸血、輸液以及血管活性藥物等措施,患者的手術才得以順利完成,而此時天已矇矇亮,他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對於忙碌的工作,李紅軍從來沒一句怨言,他說:“既然幹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盡全力做好,患者永遠是最重要的。”

雖然缺少了對家人的陪伴,但妻子和兒子都特別支持和理解他的工作,使他能夠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科室和患者。

工作嚴謹、任勞任怨、技術過硬,

他是同事眼中的“暖男”

“李主任業務水平高,技術過硬,經驗豐富,工作任勞任怨,經常加班加點。我們麻醉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都是隨叫隨到,親自參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當其他大夫家裡有事請假時,他還主動參與到一線值班。平時在生活上也很關心我們,是我們眼裡的‘暖男’。”

中心手術室副護士長王燕說:

“作為科主任,他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工作一絲不苟,遇到困難都是首當其衝,科室最難最重的工作他都親自幹。晚上科室有大手術他都會自願留下來,保障麻醉安全,他的付出我們有目共睹。”

麻醉護士王豔秋說:

“主任特別辛苦,以科室為家,週末有重大手術他都會過來指導,在別人看來很辛苦的工作在他這裡都變成了常態,而他卻絲毫沒有怨言。這可能因為他是軍人出身,身上有一種特有的吃苦耐勞精神。”

幕後英雄:麻醉無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李紅軍說:

“三十年前,我帶著夢想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部隊,軍旅生活錘鍊了我的身體,磨練了我的意志,脫下軍裝,來到醫院,我始終牢記軍人使命,聽黨指揮,吃苦在前。醫院就像是軍隊陣營,院領導為我們創造優越的工作環境,我們在臨床一線努力打拼,和醫院一起成長。我會像愛家一樣愛單位,把醫院的榮辱記在心頭,發揚軍人優良作風,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為醫院的發展多做貢獻。”

供稿: 畢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