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马歇尔在二战中的关系和职位大小是怎样的?

紫郁深葵


首先要说明的是,他们三个人都是在1944年12月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一批晋升五星上将的(元帅)。当是他们的职务分别是艾森豪威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统领在欧所有海陆空盟军军队。马歇尔当时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实际是美国陆军最高军事长官。麦克阿瑟的职务当时最小,担任美国远东军司令以及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就军衔而言,三人都是五星上将。而就职务而言,无疑马歇尔最高,艾森豪威尔次之。麦克阿瑟最小,三人封五星上将的时候,马歇尔64岁,艾森豪威尔54岁。而麦克阿瑟与马歇尔同庚64岁。但就资历而言,无疑麦克阿瑟最高,父子都是职业美国高级将领出身,其父是美国准将身份退役,麦克阿瑟自己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而马歇尔则是三个人里个人能力最高的一个。马歇尔无疑是美国历史上绝对的国士无双的人物,文武双全,为将是陆军参谋长,为官是美国国务卿(外交部长)。艾森豪威尔却是三人里面地位最高的一个,他成为美国总统,他是既开国总统华盛顿之后,第二个现役军官而成为美国总统的。在1952年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时年62岁,1956年蝉联总统。

在1944年的时候,二战已经进入尾声,三个人也在为未来的政治前途做准备,马歇尔最轻松,他想回家种地,当农场主,但被杜鲁门总统所拒绝,在1945年前往中国处理调停事务,但以失败告终。在1947年1月被杜鲁门任命为国务卿,当年六月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美国拿出相当于今天500多亿美金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就此彻底将西欧和美国结合在了一起,至今提及马歇尔,西欧国家也就念念不忘。在1949年1月辞去国务卿职务。改任美国国防部长。根据美国宪法十年之内,以及现役军官不得担任国防部长,马歇尔当时是唯一打破惯例的人。可见能力之高,在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在1959年去世,终年79岁。

但艾森豪威尔自打二战结束以后,就开始为他的政治前途做准备,凭借着二战的巨大的威望共和民主两党都希望他代表本党竞选美国总统,但艾森豪威尔却没有急于竞选总统,而是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作为一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出任美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实在是有些“搞笑”。在1950年出任第一任北约司令。两年以后,艾森豪威尔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在1952年以共和党的身份两度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当1960年艾森豪威尔卸任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国年纪最大的总统了,时年70岁,9年以后去世,终年79岁。

在美国十个五星上将里,最无能,最做作的就是麦克阿瑟,此人桀骜不驯,志大才疏。作为一个高级将领,不听从总统与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的调遣,实在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将领。他更是适合去做好莱坞名星(莱西语)。在菲律宾战役期间差点做了俘虏。1944年收复菲律宾的时候,就指挥水平的而言,实在是不高明。死伤无数,完全是拿尸骨推出来的胜利。盟军方面伤亡高达52万余人。就麦克阿瑟个人而言,具有个人英雄浪漫主义、过于为我独尊。太爱显摆。狂的都没有边的,目无余子。他日后就败在这个地方。1964因胆结石去世,终年84岁。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先掌握第一个知识点,美国军队在二战期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谋长联席会议”,1942年建立的同名机构只是陆海军参谋总长的简单碰头会,二战期间盟军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且不设主席一职,参谋团共同向美英两国首脑负责;再掌握第二个知识点,美国空军原附属于陆军而存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正式成为独立军种。



(马歇尔)

正是基于以上二点,马歇尔将军在二战时期的美国军队中,是近乎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首先,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是罗斯福总统全球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是战争期间一日离开不得的亲信幕僚;其次,尽管在传统上美国海军的地位似乎略高,但二战期间扩充起来的庞大陆军和地面作战,使马歇尔在“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成为主导人物;最后,由于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都是文官,马歇尔实际已成为战争期间美国军队的现役一号人物。这个局面直到杜鲁门时期才被打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拥有了实质性权力,首任参联会主席是1949年就职的布莱德雷将军。



(艾森豪威尔)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高潮阶段,亦即1944年盟军展开全面大反攻时,问题中这三位美国名将的关系是大略的等腰三角形: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身在华盛顿,站在军队中枢和罗斯福的身旁,是顶层的战争决策团队成员;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美国军队”的老大,职务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而麦克阿瑟时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是亚洲战场“美国陆军”的老大。

注意区别,艾森豪威尔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不仅统领着欧洲战场上的美国陆海军所有部队(含空军),还指挥着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盟国军队,在欧洲战场拥有绝对统帅权;但麦克阿瑟却只享有亚洲战场一半左右的权力,因为同时还存在着尼米兹将军任司令的太平洋战区,他与麦克阿瑟互相没有隶属关系,通通直接向罗斯福和参谋长会议负责。



其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性格大度的马歇尔确实有意让麦克阿瑟跟艾森豪威尔一样,出任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但提案遭到了海军参谋长金上将的坚决反对,他坚持认为太平洋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海战,他无法接受由一位外行的陆军将领指挥海军舰队,于是才有了上述的折衷方案。结果是,麦克阿瑟的司令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负责西太平洋方向上对日作战;尼米兹的司令部设在夏威夷,负责中太平洋方向上对日作战。

麦克阿瑟对这个战区划分严重不爽,他怒斥道:“(美国军方)在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令人费解的恐怕就是没有在太平洋战场建立统一指挥,其结果是分散了力量,增加了伤亡和费用”。但鉴于美国陆海两军复杂的历史关系,麦克阿瑟是无力改变这一决定的。即便是日本投降时,特地将受降地点安排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而非东京,也是为了平衡海军的不满。



(尼米兹)

也就是说,二战美国军队在全球两大战场上共有三位前方军事统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尼米兹,在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格局下,拥有欧洲战场绝对权力的艾森豪威尔显然更具份量;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则是共同位于太平洋战场上,麦克阿瑟指挥陆军部队,两栖作战时由海军提供舰船支援;尼米兹指挥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时拥有海军陆战队。理论上说,他们都是马歇尔的下级,尤其是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两位陆军将领,本身就直接隶属于陆军总参谋长指挥。

纳粹德国和日本分别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的职权才算彻底拉平,因为战争结束就没有海军什么事了,艾森豪威尔出任驻德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任驻日美军总司令。1945年11月马歇尔提出辞职,而以艾森豪威尔继任陆军总参谋长,又成为了麦克阿瑟的上级,没办法,马歇尔就是器重和欣赏艾森豪威尔。



(罗斯福)

在1944年授予的首批六名五星上将中,罗斯福的特别顾问莱希(海军)排位第一,马歇尔第二,然后依次是欧内斯特·金(海军)、麦克阿瑟、尼米兹(海军)、艾森豪威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排名,更多考虑的是陆海军之间的平衡和将领的资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时,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正式军衔不过是少将(临时上将),艾森豪威尔正式军衔才是个上校,1933年还曾在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手下打杂;而麦克阿瑟1925年就已获得少将军衔,是西点军校校长和前任陆军参谋长,1941年恢复现役时任美国远东军中将司令官。



怎奈罗斯福信任马歇尔,马歇尔又重视艾森豪威尔,因此在二战中两人迅速脱颖而出,职务直追并反超了麦克阿瑟。

1950年麦克阿瑟赶上了战争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而另外二位又升官了,马歇尔已任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则出任北约欧洲盟军统帅,两人地位其实还是高于麦克阿瑟。


度度狼gg


如果论资历,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跟麦克阿瑟根本没法比。麦克阿瑟的资历之老,是非常夸张的。老到什么程度呢?1930年麦克阿瑟担任临时四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的时。

马歇尔还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当助理校长,军衔只是个中校。后来马歇尔被调到斯克雷文堡带兵,结果还遭到了排挤,被排挤到了伊利诺斯州担任国民警卫师的师长,远离了一线作战部队。后来在潘兴等人的帮助下才始回正轨。在1936年8月,才由中校正式晋升为准将。

艾森豪威尔则是麦克阿瑟的助理,帮助起草文件,撰写报告。后来麦克阿瑟调到菲律宾任军事顾问时,他仍是麦克阿瑟的助手。离开麦克阿瑟后,他在陆军第三师任中校参谋长。没看错,就是个中校。

至于威名赫赫的巴顿,当时他还在陆军参谋学院进修,根本排不上号。

这里额外插一句,当年麦克阿瑟脱离部队离开菲律宾时,其实并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他的资历实在太老了。当时大批美国陆军高级将领都是他曾经的下属,美国政府如论如何也不能让他这个陆军老资历就这么战死或被俘在菲律宾,否则对美国来说,就是奇耻大辱了。

因此论资历来说。麦克阿瑟、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三位,麦克阿瑟就是大牛,另外两位根本没法跟他比。



但是如果只以二战期间的职务做对比,那么麦克阿瑟跟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就没法比了,他反倒是重要性最低的一位。

从二战时的地位来说,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指挥整个欧洲地区盟军(包括海陆空军);而麦克阿瑟只不过是太平洋战区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从实际指挥权限来说,他就算要想调动战区内的海军,也是需要跟另一位最高指挥官尼米兹协商的。所以从二战期间地位和声望来说,艾森豪威尔可以说完胜麦克阿瑟。

至于马歇尔当时的地位,那就更高了。用一人之下(罗斯福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都不过分。

因为,马歇尔当时是罗斯福总统全球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是罗斯福在战争期间一天都离开不得的亲信幕僚。并且,马歇尔还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的主导人物,很多决策性的东西都是有他来策划的。这两点,明显是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比不了的。

因此,二战期间的马歇尔,实际上就是当时美国军队的现役一号人物。(总统和国防部长都是文职)

这里再跑个题。其实麦克阿瑟能在1944年就荣升五星上将,他是沾了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的光的。


1944年12月18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五星上将。从他的资历来说,他升五星上将没有问题。但当时的时间点很有意思,因为麦克阿瑟并没有收复菲律宾,他指挥的部队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胜利。

也就是说,当时并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升他为五星上将。

在他升五星上将后又三个月后,美军才光复马尼拉。然后,麦克阿瑟上演了那场著名的涉水上岸戏。这个时候的麦克阿瑟,才有足够的理由升五星上将。

那么为什么麦克阿瑟在没有足够令人服气的战功下,会被升为五星上将呢?答案是,他恰好赶在风口上了。

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军的军衔普遍都要比美军高一点。比如太平洋战争初期,英国参谋长团的帝国参谋长艾伦布鲁克,海军统帅杜德利庞德,空军元帅查尔斯门特,分别是陆军元帅、海军上将和空军元帅的军衔,都相当于是美国的五星级上将。


而美国这边的马歇尔、欧内斯特金、亨利阿诺德,顶多就是四星上将。

英美两军的高级首脑做在一起开会,英国人都是五星,美国这边都是四星。这个感觉明显就不大对啊!貌似有英国骑在美国头上的意味在里面。

一开始,美军高层对此都忍了。但是到了1944年9月1日,英国授予了蒙哥马利陆军元帅的军衔后。这一下,美国不能忍了:因为蒙哥马利隶属于艾森豪威尔指挥,而艾森豪威尔的军衔是四星上将,居然比蒙哥马利还低了一级,这还怎么指挥?



于是,罗斯福就怒了。他立刻指示马歇尔授衔的事宜,要求立刻封五星!先提了艾森豪威尔再说!反正不能让蒙哥马利骑在艾森豪威尔的头上。然后等艾森豪威尔提了,其他人再一起提。

很快,晋升五星上将的法案就在12月12日通过了国会的审核。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内,从12月15日到21日期间,莱希、马歇尔、金、麦克阿瑟、尼米兹、艾森豪威尔和阿诺德六人,集体封为五星上将。因此麦克阿瑟也就这么幸运的搭上了封五星上将的顺风车。

所以,说麦克阿瑟沾了老下属的光(沾了艾森豪威尔和莱希的光),恰好在封官潮期间捡了一个五星上将,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最后,说说麦克阿瑟、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三人之间的关系。

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的关系非常好,艾克能被提拔和重用(从准将提到五星上将只用了三年时间),离不开马歇尔对他的提拔。艾森豪威尔一直把马歇尔当做自己的老师和父亲一样的尊重;马歇尔也一样把艾森豪威尔当做自己最好的学生看待。后来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丘吉尔首相访问美国,在白宫举行欢迎宴会,艾森豪威尔还特地邀请了马歇尔前来参加。在双方举杯,分别先为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干杯庆祝之后,艾森豪威尔又特意站了起来,举起酒杯为恩师马歇尔也干了一杯。据说当时马歇尔感动的脸都红了。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的关系也好好,毕竟艾克当年做过麦克阿瑟的助理,两人的私人关系是杠杠的。麦克阿瑟对于艾森豪威尔的评价很高,并且还给他写过推荐信。据说艾森豪威尔离开菲律宾之前,麦克阿瑟曾经极力挽留,并许诺授予他菲律宾军队的少将军衔(当时艾克只是美军少校),但是艾森豪威尔善意的拒绝了。回到美国担任了一个陆军中校。


但是,麦克阿瑟和马歇尔的私人关系就不怎么样了。当年马歇尔被调到国民警卫队,被调离一线部队,就是时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搞的鬼。为了此事,马歇尔还找过潘兴将军,希望自己这位老长官能说说话。于是潘兴将军就找到了麦克阿瑟的上司德恩,希望他能够从中做个和事佬。不料麦克阿瑟敷衍德恩,依旧把马歇尔给整了,调到了国民警备队去养老了。

一直到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满了,跑去菲律宾当军师顾问后,马歇尔才迎来了翻身的机会,重新被调回陆军担任准将旅长的职务。

之后,马歇尔在潘兴的推荐下,又被罗斯福重用。最终成为美国在二战期间最有权势的现役军人。

总的来说,这三个人按美国官方对五星上将的排序,麦克阿瑟排在艾森豪威尔之上,但还是在马歇尔之下。当时,马歇尔负责运筹帷幄统筹全局;艾森豪威尔率领当时最多的军队,负责统筹最大的战役;而麦克阿瑟则相对要逊色一些,他的优势在于年纪在三人中排最高,资历在三人中也是最老的。

不过,麦克阿瑟是三个五星上将中,拥有自由发挥的权限最大的一个。因为马歇尔的官位虽然高,但他不直接掌握军队,并且他身在美国国内,身边都是同级的同僚或是必须服从的上司,他的权限很受限制;艾森豪威尔统帅的部队虽多(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但他身在欧洲,要受到欧洲盟国的掣肘。也有诸多的限制。

反观麦克阿瑟,他在二战之后的官职虽然只是驻日盟军总司令,但他实际上就是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太上皇。并且日本远离美国本土,麦克阿瑟一向又是胆大之人。因此,他的实际权限其实是很大的。


Mer86


马歇尔和麦克阿瑟是宿仇。当年麦克阿瑟依靠其父老麦克阿瑟的余威,出任西点军校校长,50岁出任陆军参谋长,一直压制着马歇尔。麦克阿瑟和马歇尔一般大,马歇尔50岁了还是个中校。公认的最有才华的军官去到国民警卫队任职。

艾森豪威尔是马歇尔在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助理时“小黑本”上记载的人才之一。艾森豪威尔具备管理才能,组织计划出色。是一个天生的司令官。当初成立欧洲盟军司令部,马歇尔想自己去当司令,解放西欧。但是罗斯福觉得离不开马歇尔,马歇尔只好让艾森豪威尔出任最高指挥官。

罗斯福年轻时当过海军部长助理,总把自己当成海军人,开会时张口我们海军,闭口我们海军。马歇尔对罗斯福总统偏爱海军很不以为然。有一次公开说,你是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不是海军司令。要平等对待海陆军。

麦克阿瑟好大喜功,离开陆军参谋长之位后,跑到菲律宾当司令,弄了个元帅头衔。直到坐着鱼雷艇从科雷吉多逃出菲律宾。两年后涉水重返菲律宾莱特岛,让新闻界大肆报道。

马歇尔从未难为麦克阿瑟。即使是杜鲁门决定解除麦克阿瑟职务,时任参联主席布莱德雷,国务卿艾奇逊都支持,国防部长马歇尔在杜鲁门决心后才表态。

按照美国战时指挥体制,总统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指挥海陆军。同时有文职官员担任的海军部长和陆军部长作为内阁成员负责海陆军的管理。海军作战部长实际指挥海军,陆军参谋长指挥陆军。

二战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兼任陆军副参谋长,也是联席会议成员。

美国在欧亚战场设立战区司令部,对日作战有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中国战区司令是蒋介石,参谋长史迪威,东南亚战区司令是蒙巴顿。

欧洲战场的盟军最高司令是艾森豪威尔,下辖四个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利,第21集团军群司令蒙哥马利,第15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后克拉克接任,第6集团军群司令德弗斯。

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美国几个有名的将军在干啥?

小乔治巴顿出任影子部队第一集团军群司令,旋即出任第三集团军司令。

马修·李奇微,第82空降师师长,

马克斯维尔·泰勒,第101空降师师长,

范佛里特,第4步兵师第8步兵团团长,在马歇尔知道自己错怪了他之后,100天不到,范佛里特从第9步兵师师长、第23军,第3军长。


天明遥遥山海关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以此来说明将领和领导者的重要性。关于选将的论述还有许多。比如:中国古代兵家说过的“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法国的拿破仑也比喻过:“一支由驯鹿统帅的狮军,决不可能再是狮军。”等等。可见,选将的重要性得到了古今中外人们的普遍认同。

尤其是在一些大规模的战役中,选将更是慎之又慎。例如,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谁来担任反攻欧洲近288万人的总指挥,让盟军司令部颇费一番心思,以至于美英两国首脑还要顾虑到斯大林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1942年,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可以说是苏联人最困难的时候。当斯大林提出由英国登陆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牵制一下攻势正旺的德军,减轻一下苏军的压力。但丘吉尔满口答应,扭头就反悔,这让他从此对英美两国的信任感打了折扣。

随着苏联冬天的到来,苏德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反转,苏军的战略反攻取得显著胜利。从陆地打到柏林,解放欧洲,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成了斯大林这段时间,越来越“清晰”的战略构想。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时,英美坐不住了,晚登陆一天,就会使战后英美两国争夺利益的话语权少一分。尽快打到柏林,是西线英美两军最要紧的事。同时,也为了显示英美两国对盟友的友好,在德黑兰三国首脑会议上,罗斯福保证将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对英美首脑的伎俩早已习以为常,不想领他们的“情”。

“ 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请问担任这次战役的指挥官是谁?”斯大林的这句话一出,瞬间“打”了罗斯福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哑口无言。这其实就是说,苏方根本不相信西方盟国对此次行动是认真的。好一会儿,罗斯福承诺说,三四天后会确定人选。

可是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

既然已经答应,就要说话算数,他不想成为第二个“丘吉尔”。罗斯福的初定人选是参谋长乔治.马歇尔,给他一个树名立威的机会,让艾森豪威尔返回华盛顿担任陆军参谋长。可是,在里面就有一个尴尬的问题,马歇尔将成为他的下级。

而更糟糕的是艾森豪威尔将对他过去的上司,现任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指挥官麦克阿瑟发号施令。这个“官二代”可是一个难对付的人,他极有可能撂挑子不干。不过大敌当前,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要尽快确定人选。

当罗斯福征求马歇尔意见时,他表示不愿意毛遂自荐。其实就是不愿想降低身份。由于他的弃权,艾森豪威尔拿到了人人都渴望的战争指挥棒。英国的蒙哥马利也曾想跃跃欲试,可英军的兵力只有美军的1/4,争位置是要凭实力的。所以,这个指挥官必须是美国人。

当然,选择艾森豪威尔是正确的选择。首先,从美国开始参战并协助英军光复地中海、非洲时,他就是盟军总司令。一连串的胜利,使其在英美军队中的声望很高。由他担任,是“民心所向”。

其次,他有着丰富的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经验。他曾成功的指挥过三次三军联合进攻,虽然有或多或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取得的经验是宝贵的。而此次登陆是盟军首次大规模三军联合作战,更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将领来统帅。

更为关键的是,他是美军中为数不多的,能与英国人相处融洽的人。能在地中海、北非指挥美英联军取得接连胜利,团结英国人是他最成功的做法之一。当然,他的“友好”也得到了英军的认可和支持。

当斯大林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相信西线盟军这次是来真的了。他由衷笑了笑,攻入纳粹德国指日可待了。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这三个人中,麦克阿瑟的资格最老,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西点军校,4年之后以98.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西点军校的分数记录,破格晋升为上尉。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1918年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该校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1922年年底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司令。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上将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32年不惜亲自披挂出马镇压华盛顿的美国退伍军人“退伍金进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而艾森豪威尔则在二战前地位非常低,1911年考入美国西点军校。一战爆发后艾森豪威尔他在美国国内负责训练新兵的工作。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1935-1939年,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高级助理。

在二战爆发前,艾森豪威尔一直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而军衔在二十年的时间里(1916-1936)一直是少校。

二战爆发后,马歇尔成了艾森豪威尔的贵人,1942年5月,马歇尔命令艾森豪威尔前往英国作实地考察,在英国设立了一个美军指挥所,为日后实施计划提出建议。6月,他返回华盛顿提出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意见,任命艾森豪威尔为驻伦敦的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1943年2月,艾森豪威尔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军衔上将军衔,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1943年11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最后于1953年任美国第34届总统。

马歇尔将军在二战时期并没有指挥作战,一直在罗斯福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但是他的重要性是最高的。1897年9月, 不满17岁的马歇尔跨入了维吉尼亚军事学院。与著名的西点军校的最大不同,是它的毕业生并不能保证都可以成为美国陆军军官。1904年2月3日,在马歇尔毕业四年后,马歇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少尉。1906年他被选进利文沃思堡进修班进修。一年后晋升为中尉,1916年。这时他已36岁,晋升为上尉。

一战爆发后,马歇尔任第一步兵师参谋,第1步兵师在潘兴将军的美国远征军编内,最先在欧洲登陆。马歇尔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潘兴将军。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后,马歇尔被调到这位总司令的身边,当他的助手。并晋升为上校。1936年8月,55岁的马歇尔由中校正式晋升为准将。1938年夏,马歇尔准将被任命为陆军部副部长。1939年9月1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正式授予他少将军衔,暂领上将军衔。在二战期间,他从未亲自带兵打仗而一直留在罗斯福身边,为太平洋战争和北非,欧洲的战争出谋划策。为二战盟军的胜利做出非常大的贡献。1944年底,马歇尔和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一起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所以这三个人在二战中,麦克阿瑟起点最高,艾森豪威尔晋升最快,而马歇尔作用最大。但是三人最终的结局不同,麦克阿瑟因为朝鲜战争晚节不保,艾森豪威尔当上了总统,并结束了朝鲜战争。而马歇尔主导了对欧洲的援助计划,让整个西欧最终恢复元气。





医药猎头李


三个人都是美国陆军体系里的大佬,关系肯定是必不可免的,可以说是错综复杂。为了能够讲明白,我就从一战开始讲了。

一开始麦克阿瑟可以说是最大的,军人世家,他老爹也是战争英雄,那个升官可快了。他自己本人还是西点军校的第一名,前途无量。三个人的故事,也是因为他才串联在一起。

一战的时候是美国第42的师长,参与对德军的作战。结果因为军令不当,被马歇尔手底下的人教育了一顿。这个时候,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助理,麦克阿瑟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颇高,还帮他写了推荐信。

这个仇哪能忍?更不用提麦克阿瑟在回国之后,很快就爬上了陆军参谋长这个职位。想报复马歇尔还不是顺手拈来?但是马歇尔抱上了铁锤潘兴的大腿。潘兴找到了马克阿瑟的上司德恩调解。

结果麦克阿瑟敷衍德恩,继续报复马歇尔(调到国民警备队去,养老的地方)。潘兴觉得脸上挂不去,铁了心要保马歇尔。再次和德恩告状。德恩也觉得面上过不去,就提拔了马歇尔,把他从国民警备队调出来。

马歇尔终于脱离苦海,开始平步青云之路。因为铁锤潘兴的关系,接任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克格雷对马歇尔委以重任。新任总统罗斯福也同样如此。马歇尔的可以说是瞬间做上了火箭。

所以说,有个贵人是多重要。

再说说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任满之后,到菲律宾去当司领去了。临走的时候突然想起艾森豪威尔,就打报告把他一起带走了,两人一起去远东去度假去了。

请注意,这真的是度假。可以再拿美国薪水的同时,再拿一份菲律宾的薪水,而且所有花销都由菲律宾报销,等于过去当了个太上皇。

舒服的日子过久了,二战爆发了。艾森豪威尔也是呆不下去,对麦克阿瑟说:我都50岁了,再这样下去,我的军事生涯就要结束了。在麦克阿瑟的挽留下,依然打报告走人。

这个时候很巧,马歇尔是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又是以参谋能力出名,就到了他手下,经过了考察期之后,也是平步青云。

这个时候的麦克阿瑟还活在梦里,菲律宾是守不住了,他本人也被日军包围了。如果不是马歇尔计划用潜艇把他运出来,那真的是要到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战俘营里走一圈了。

艾森豪威尔,这个时候是幸福的。因为他可能做到上了光。升官速度令人不敢相信,短短几年就变成了一个少将,从伦敦走一圈又变成了中将。再走一圈又变成了北非盟军总司令。恕我直言,他下面的不少将军军衔都比他高。但是马歇尔帮他压住了场子。他也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再次回到麦克阿瑟,二战末期他成功的反攻了日本,血洗了耻辱。然后参与了朝鲜战争,和民主党的杜鲁门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被免职。

结果被共和党利用,来打击民主党。他本人自我感觉良好,想竞选总统。结果共和党推出来的候选人居然是艾森豪威尔。完全不理麦克阿瑟。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马歇尔的提拔之恩。三人的恩恩怨怨,真的是堪比大剧。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马歇尔在二战中的关系和职位大小是怎样的?

二战虽然让无数人感觉到了悲痛,但同样也让人们感觉到了记忆深刻。在这场战争当中,有很多经典的战役,也有很多能力出众的将领。今天来谈的是三位美国将领,他们身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曾经创造过不少的第一成绩。这三个人就是艾森豪威尔,马歇尔以及麦克阿瑟。


这三个人能力都挺强的,最初同样都是做的参谋员,又都在潘兴手下工作过。麦克阿瑟与马歇尔这两个人曾经是同班同学,但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彼此还有很多恩怨。当初马歇尔在军中担任中校,本有升迁机会,却因为麦克阿瑟的暗中阻碍,最终导致他并没有升职。



马歇尔的第一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拿下了诺贝尔奖的美国五星上将,也是唯一拿下这个奖项的美国国务卿。麦克阿瑟的第一是说他是美军中最年轻的一位陆军参谋长,准将,以及西点军校的校长,说白了,他的第一是胜在年龄上。艾森豪威尔就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创造了第一,他是晋升最快的第一人,从上校升到了上将的高位,仅用了4年的时间,这真可以说是坐飞机都赶不上的速度。



艾森豪威尔比起他们两人小了10岁,曾在这两个人手下工作过。起初他是在麦克阿瑟手下任职,两人关系不好也不坏,麦克阿瑟虽然比较欣赏艾森豪威尔的能力,但因为他们理念不同,处事方法不同,所以艾森豪威尔也并没有得到麦克阿瑟多大的重用。

之后他调回美国就遇到了马歇尔,马歇尔这个人公私分明,看人眼光又很准。他并没有因为艾森豪威尔在他的老对手下面任职过而打压他,反而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对他处处提携。最后还为了他扛下众多压力,让他担任了盟军部队中欧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官。由此看得出,艾森豪威尔有多么被马歇尔信任,也是因此,艾森豪威尔对于马歇尔极为爱戴,将他看成自己的师傅,无比尊重他。

这三个人最后都是五星上将,马歇尔成为了国务卿。艾森豪威尔最后任职了美国总统。至于麦克阿瑟,他在战争后也曾经去竞选过总统,但是败给了他曾经的部下艾森豪威尔。不管怎么样,这三个人都算是美国优秀的将领人物,他们在二战的时候为自己国家立下过极大的功劳,是美国当代有名的英雄人物。


紫禁公子


在美军历史上,这三位大将关系复杂却又很有意思!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同一年出生,两人曾是利文沃斯堡军官学校的同学。麦克阿瑟在1899年进入西点军校,12年后艾森豪威尔进入西点军校,再过8年后麦克阿瑟为西点军校校长。

在这里要提一个人,那就是美国的六星上将潘兴,他们三个人都曾在潘兴手下工作过。

先说一说麦克阿瑟,他可是多项历史第一位,最年轻的美国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可谓是浑身都是胆!年轻就是资本!

再来说说马歇尔,马歇尔在这三个人中具有智慧性,头脑应该上最聪明的。他曾是二战美军的组织者,还为欧洲复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唯一一位即是五星上将也是国务卿!

而艾森豪威尔可谓是成名最快,他从上校到上将只用了4年时间,真的是时势造英雄。

在这里我们理清一个关系,麦克阿瑟在卸任参谋长后,马歇尔才有机会升职。直到1939年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而这个时候艾森豪威尔还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随着二战和欧洲大战,艾森豪威尔才有机会调回美国,并且遇到了马歇尔。


后来艾森豪威尔不断受到马歇尔的提拔,并且让他当欧洲指挥官。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就明白他们三个人在二战的关系!


话说小王子


马歇尔的时任军职最高,是陆军参谋长;

麦克阿瑟是三人中算是资历最老的,虽然和马歇尔的年龄相仿,但是麦克阿瑟50岁的时候便出任了美军陆军参谋长一职,是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任陆军参谋长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是他的副官,而马歇尔那会也才是个中校;麦克阿瑟在二战时先后任美军驻菲律宾部队司令、盟军西南太平洋司令、盟军太平洋陆军总司令、盟军司令;

艾森豪威尔是美军中出生第一穷,晋升第一快的人,二战任欧洲盟军司令。

众所周知这三位都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其实在晋升陆军五星上将时,并不是同一天晋升的,由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海军渊源颇深,所以当时第一位晋升五星上将的是美军海军将领莱西,紧接着第二天晋升了马歇尔为陆军五星上将,第三天又晋升了美军海军将领欧内斯特金为海军五星上将,第四天晋升麦克阿瑟为陆军五星上将,最后一天才晋升艾森豪威尔为五星上将。

这种晋升模式,人们普遍认为,反应了这些将领当时在美军中和军种的地位,按此来看,这三人在美国陆军中的地位是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