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以後,父母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給孩子一定的自主和自由,這有益孩子嗎?

老左心理工作室


其實不單單是孩子上小學以後,給孩子一定的自主和自由,越早越好,在父母能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


講講我自己的個人經驗。


今年我們女兒3歲,剛剛上幼兒園。在她幾個月剛會爬的時候,我就會週末經常帶她去人不是很多的遊樂場,然後讓她自己在地上充分的爬,去探索她自己 感興趣的東西,我會在後面跟著,只要保證她的安全,當她需要的時候扶她一把。


而且在她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她自己買的衣服,還是吃東西,或者選擇其他的東西,我都會盡可能的給她表達需求的空間,如果適當的就會尊重她的選擇。


現在我就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精細化程度很高,她已經經過了兩次語言的爆發期,很早就會跟我們聊天,而且說話的複雜度,越來越趨向於成年人。


而且她很會表達自己的需求,膽子也很大,幼兒園入園之前,我一直忐忑,孩子會不會有分離焦慮,結果沒想到,除了第一天去幼兒園,中午睡覺的時候,非常驚訝的問:為什麼要在這裡睡覺?還有老師喂別的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她會撇著嘴有點委屈的說:為什麼沒人餵我?之外,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每次送她去的時候,都高高興興的,特別期待去幼兒園,而且交了很多好朋友。


所以孩子獨立的空間,和自主性的培養,越早越好,父母要相信孩子,只要保護好大的安全,其他的父母多觀察,控制住自己就好。


婚姻諮詢師範俊娟


能夠教育出、讓自已放心的孩子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能夠獨立自主不被大人擔憂的孩子是優秀的孩子。

孩子獨立性的鍛鍊,從上幼兒園時就已經開始了,那時,也就四五歲吧,孩子離開父母,能夠聽老師的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玩樂,回到家還能記著老師安排的簡單作業,認真地完成,雖然,時不時需要父母的輔導與幫助,但不難看出,大部分的孩子,他們純真、好奇,沒有壞心眼,他們總是儘可能的想自己完成些事情,比如弄玩具,他們自己在玩的時侯,許多時候連父母都不讓插手。事實證明,一個人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從很小的時候其實就開始了,只是我們的父母愛子心切,不善於發現罷了,及至到了七八歲,孩子們上了小學,許多的習慣與性格已成雛形,這時侯,細心的父母應該對自己的兒女有了初步的瞭解,他們怎樣花零錢,愛找哪個玩伴玩,是否與小朋友愛爭吵、打架,如果自己的孩子懂事、有禮貌,父母儘量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活動的空間,使他們在不受大人干擾的場所盡情玩耍。

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往往是聽話的孩子,給孩子空間,給孩子自由,才能教育出獨立、自覺的孩子,總是不放心,一方面是我們教育不到位,另一方面則是擔心的有點多餘,我們都是做父母的,讓我們共同探討,共同懂得教育孩子的有效辦法,使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





劉丙午1


作家尹建莉老師曾經說過:自由的孩子更自覺。深以為然。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上,照顧得很細心,甚至是代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孩子兩歲的時候,你擔心孩子將飯灑得到處都是,害怕他吃不飽,總是給孩子餵飯。孩子形成了讓大人餵飯的習慣,再大一點,不肯自己吃飯,父母會生氣,為什麼這麼大了還要人喂。

孩子第一次想幫助父母做家務,父母總會嫌孩子太小,不讓他做,大了自然就會了。結果孩子大了既不會也不願意做。

孩子寫作業,父母總在旁邊盯著,寫慢了、寫錯了、父母會在旁邊嘮叨。結果孩子對作業越來越排斥了,父母不在身邊,乾脆不寫。

當孩子需要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習慣了父母的安排,和監督,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下手。父母說,按你的想法做。孩子說,我沒想法,以前不都是你們說怎麼辦,我就怎麼做的嗎?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著慢慢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首先,要教孩子怎麼做。其次,要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體驗挫折,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學會修正自己的錯誤。同時要懂得欣賞孩子,及時表揚孩子、鼓勵孩子。試著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家長懂得適時放手,會讓孩子成為一個自覺的人。懂得欣賞孩子,會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把決定權交給孩子,會讓他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九月鈴蘭


要想做一個好家長,須給孩子提供兩樣東西:愛和自由。充裕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滿足他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而自由則是孩子髮長展的需求。網上有一句話:想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那就是管他管他使勁管他。雖誇張但也不無道理。事實上,孩子在幼兒園不管是“背古詩”還是“學認字”都是遊戲狀態下的。上小學就變成工作性質的事情了。兒童的認知思維也有變化,意味著他的世界正在逐步放大,這個時候適當給孩子自由,有助於開發他的認知能力,幫他建立良好的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在他以後面對嚴苛的學習挑戰時就相對容易一些了。而且,上學後,孩子的活動中心已由家庭擴展到社會,父母能鉗制孩子的年齡是前六年,即0-6歲,6歲前孩子總掛在嘴邊“我媽媽說”,6歲到12歲,管用的是“我老師說”,12-18歲變成了我同學說,同伴影響還是挺大的。雖然在大人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但不能違背了心理發展特點,想那個網上明星飾演《奮鬥》裡面華子那個朱雨辰。媽媽控制慾太強了,什麼都干涉,吃飯喝水談戀愛。給孩子帶來多大痛苦,影響一輩子。父母的愛,既能載舟,又能覆舟,所以最好的愛要有邊界,就在於給予和表達的方式適時適度。有愛又有自由。




媽媽幫哦


非常有益!

現在的家庭孩子少,基本上都是一個寶貝,有二胎的也是老大和老二相差年齡比較多。所以,孩子的事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最重要的事。

我見過很多個慣上天的孩子,該抱著的年齡抱著,該走路的年齡依然抱著,上了幼兒園必須等到開飯時,喂吃喂喝後家長才離開(孩子已經朝胖墩兒隊伍發展了),即便是孩子們集體活動也要跟前跟後的,別的孩子稍微碰一下就哇哇叫,養孩子養到了玻璃花瓶的境界,就是用來“炫”的。有多少娃娃就是這樣被不願放手的家長養廢的,“媽寶男”就是這樣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

上了小學的孩子,如果還揹著抱著拉著拽著跟著看著不肯放手,若干年後,要麼家長流不完的淚,要麼孩子吃不盡的苦。在該放手的年齡,慢慢放手吧,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自己走吧,讓他自己操心吧,讓他自己經歷風雨吧。少年強則家強國強民族強!


種豆得福


當然了,要不然怎麼會有上大學把衣服快遞迴家讓父母洗好再快遞回來。吃雞蛋不會剝皮。大學報道第一天晚上因為不會鋪床,在床上坐了一夜。



MM先sen


非常理解想讓孩子們跑的更快,又怕他們跌倒的心情。孩子的成長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當孩子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確要他們自己親自去做很多事情,培養動手的能力和自主能力,同時要給他們一定的空間,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他們這個年紀沒有足夠能力分辨事情的界限,所以家長和老師的教導更為重要。用心做父母,才能成就孩子。



俗人馬師傅


有意義


茉莉花


謝謝,上小學以後,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進步應該逐漸放寬給予孩子一些自由,和一定的社會知識。


用戶7177212438103


小海鷗總久是要到大海里的,鷗媽是一步一步訓練小鷗們的技能的,最終讓他們在大海里自由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