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有哪些违背现实的神逻辑?

电影基本法


电视剧嘛,肯定不是现实,部分夸大演绎是很正常的操作,具体到都挺好这部剧,已经做的很好了,要是很明显不符合逻辑的那就是赵美兰这么对明玉,完全不符合人之常情,一般家庭中最小的一个如果是闺女,那都是像宝一样备受疼爱的,这里倒好,母亲虐待,哥哥打骂,父亲旁观,除非不是亲生的,但明玉又确实是亲生。第二个不服逻辑的是把明玉设计的这么有钱,年纪轻轻的豪车豪宅,而且到美国旅游一趟顺便就能给哥哥的工作问题,而明哲名牌大学高材生自己却找不到,在国内也是明城两口子工作问题都是一句话解决,但她只是一个公司的销售分公司经理,能量未免太大,,下一个不和逻辑的是蔡根花宝贝,既然是骗子,为什么苏大强带着三十万去找她,她不把三十万骗完再赶他走呢,其他的像蒙太出场那么威风,后面让一个虚开增值税吓得不知所措,苏大强死赖着不回老宅住不要老宅的东西,明城打人已经到刑事立案标准了但明玉一撤诉就不追究了,反正细看槽点还是挺多的,但是在当下中国神剧当道,宫斗剧泛滥的情况下,都挺好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剧,反应了当今社会许多问题,像重男轻女,家庭兄弟姐妹矛盾,夫妻矛盾,养老,空巢老人,房价,还顺带了一下职场,真是正午阳光只出精品。


俊谈峻法


《都挺好》是最近比较火热的一部电视剧了,涉及到很多家庭和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可以说是引发了全民讨论的热潮。

往往很多电视剧都来源于现实的题材,但却高于现实,《都挺好》里也有一些的思想也是有点不符和正常人的逻辑。(我这里所说的是正常人的逻辑,如果是少数不正常的逻辑就另当别论了)。

首先要说的是苏母的重男轻女,电视剧里是比较夸大了这个点,感觉那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重男轻女了,感觉已经像是在虐待女儿了。现实生活中,我想只要是自己亲生的女儿,正常的父母哪里会有像苏母般的做法呢?我想说正常的父母是没有那样的逻辑的,只能说苏母有着不正常的逻辑思维。

其次苏大强,《都挺好》里把他刻画的自私,刻薄,没责任感,在子女面前一味的作,倚老卖老。都说父爱如山,电视剧里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识。

还有明玉离家后开挂式的人生,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社会背景关系却能轻易的就成功了,只能说是她太幸运,遇到那样好的伯乐。现实生活中有那样幸运的吗?真的是寥寥无几吧。看看我们的周围,没背景没关系的又有几个是真的能出人头地呢?

《都挺好》里把苏家男人都刻画的很差,但把苏明哲,苏明成的老婆都刻画的很好。这也有一点不着调,俗话都说了,龙配龙凤配凤,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得来说电视剧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还是大众化的多,像《都挺好》里那样的家庭只能是小众吧。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爱护,理解自己的子女,天下子女也能善待,尊重自己的父母。





影视聊聊吧


1:明玉遇见蒙总

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好的事,都是要靠自己一点一点起来的。


2:苏大强变得太快。

虽然我很喜欢苏大强变好的那几集,但是没有过渡,就不知道为什么苏大强突然这么快就变好了,很疑惑。

3:石天冬这么快就收俘小蒙

小蒙本想去打架,但是石天冬让其等一下,之后再他们打游戏时,自己去帮他们打而且技术很好,很快就收买别人了。


你若安好娱乐扒


《都挺好》是一部非常好的现实社会情感剧,演员演技均在线,虽剧己终,但对该剧的热评仍未衰减,甚至剧中借用的“苏家老宅”、“食荤者歺馆”等民居都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故该剧当属现象级好剧,名附其实。


天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都挺好》剧情在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上有些逻辑不通。 该剧第一、二集以苏母去逝,苏家为其办理丧事开篇,对苏家的苏爸、三个子女两个儿媳和一个孙女七个成员均做出交待。这其中在苏母的墓碑上刻的碑文是:生于一九五六年七月 赵美兰 逝于二零一七年十月。从碑文分析苏母属于50后的一代人,她与苏父结婚生子应该在80年代。我们都知道,八十年代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最严苛时段,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娃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执行了30余年。苏家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怎么会有三个子女呢,逻辑很是不通。
以上个人看法,请好共评。


悦过2018


转微信朋友圈华哥发表的看法:第一次看完长达46集的电视剧,《都挺好》无论从剧本、摄像、还是后期的剪辑,无论从演员的表演还是场景的选择,都很不错。看完还是有点疑问,我要对年轻人说,世上没有这么“作”的父亲,我要对父亲们说,苏明玉这么全优的女儿只会在电视剧里有,还是自己的小棉袄最保暖。编剧肯定太年轻,缺乏社会知识。1955年出生的苏大强,今年才64周岁,64岁的人会这么作吗?会得海姆尔滋综合症吗?现实中这个年龄段的人“年轻得很呢”,再说国家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苏大强才23岁,他能有三个孩子?苏明玉出生受到了超生的处罚,那么她的大哥哥最起码应该出生在1975年或者是1976年,苏大强作为学校的教师,可能20岁或者21岁就生孩子了吗?因此如果把苏大强说成是1945年出生的,今年74周岁了,整个电视剧就没有缺憾了!


我佛慈悲13775555469


苏母即使夫妻感情不好,也不会那么过分的对待女儿,这个孩子怎么说也是她的血肉,她作为一个女人,不会纵容哥哥暴打女儿,她自己也许会打骂女儿,但是不会看着二儿子打妹妹。如果明玉真的那么优秀,她妈妈也会很好地培养她生造,只是会要求她要回馈家庭。第二,明玉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手伸得那么长,到美国去替哥哥谋一个职位,美国人不吃这一套。第三,三个子女不会有一个这么去迁就父亲,买房雇保姆,除非父亲卖了老房子,拿卖房子的钱买新房子,再由父亲自己掏钱雇保姆。第四,明玉那么聪明的人,肯定不会放弃工作嫁个厨师,在家伺候老人,她不会习惯这种生活。第五,作为企业主动请求审计,审计公司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年轻女人,而二嫂与小姑子就这么个关系,不会推翻整个审计程序,最多换个人了不起。

《都挺好》就是这样,好看是好看,不合理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也就是随便这么一说吧。


兴海亭


神逻辑1.苏明玉太有钱了,以他的年龄、家庭背景在现实生活中有点神。

神逻辑2.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那个年代怎么可能有三个孩子。

神逻辑3.明玉的伤没有剧中说的那么重

神逻辑4.明成念忏悔书的杀伤力太夸张了

神逻辑5.朱丽所在的公司不太专业


九思205195563


最不敢看的是苏明玉与两个男人的纠缠,哟哟!又一个玛丽苏来了!这女人有多好啊,连比她小许多的集团公子也热爱上了她,呵呵,这情节真让人忍俊不禁!

看看吧,这个剧里就没有她不能解决的问题,小到哥嫂的工作,大到家族集团矛盾,怎一个能人啊?......,但是这么出众的人儿,丝毫看不出她的能量自何处而来。学历吗?经历吗?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啊……只能归于天生使然了。说白了就是剧情人设。这样讲故事过瘾是过瘾,就是剧情不过硬啊!


Mari藤田边


苏妈这样对女儿,夸张了吧,两个儿子,女儿不当个宝才怪???两个哥哥,都这么聪明,能这样对妹妹???舅舅一家也太夸张了吧???明玉年纪不大,这么有钱???苏大强以前闷棍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后来也太能折腾了,变化太突兀???大儿子混得这么差???两个儿媳屁事没有一样,白莲花???


绝地双喷


呵呵呵,细品这部电视剧,反映出来的可真不少。第一,清华学子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去美国留学拿绿卡才好;第二,中国私人企业内部的利益斗争,是存在的,有时是激烈的。私营企业,是不健康的、危险的经济因素;第三,脱离实际,不是中国普遍百姓的生活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