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总说"你真棒”好吗?对此你怎么看?

启明付食


1 其实现在育儿专家不主张说“你真棒”。

总是说孩子你真棒,看起来是在鼓励孩子,其实呢,孩子不知道自己哪里棒,做了什么事情都说棒,孩子容易认不清事实,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受不了挫折。

现在主张是事实性,具体的表述。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

比如说,孩子画了个苹果。你就说,我看你观察了苹果,然后用画笔认真地画出来,你这种做法我很赞赏。这样说孩子既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又能够正确归因到观察和认真上来。

比如孩子拍球拍得好,你就说:你一直在拍,没有因为累停下来。专注而且努力,为你点赞。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已因为努力而做得好。

久而久之孩子就对自己有个明晰的认识,我努力,我观察,我认真,我专注。这是我的优点,只要坚持这样我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只是说“你真棒”孩子还以为自己哪里都好,不利于孩子成长。

2 阿德勒心理学不主张表扬也不主张批评,主张鼓励,让孩子有贡献感

表扬和批评都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关系。我们没有把对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所以才会使用批评和表扬。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平等。

那么不表扬,用什么方法呢?用鼓励、感谢。如果孩子做的比较好,可以说恭喜你,你又为自己的人生大厦添了块砖。

或者是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谢谢孩子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贡献感,从而寻求持续的贡献感,约束自己的言行。

3 以上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实行

第一种还比较好理解,但是要求父母不偷懒。思考一下再回答。

第二种比较难理解,但是管用。平等和感谢,肯定孩子的贡献。

家长可自行琢磨,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小禾慧育


不好 总是肯定他 会骄傲的 适当的鼓励还是要的。而且每个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样的,得区分。

现在好多父母都是溺爱孩子,不责罚,还护着。

前两天去万达买了杯咖啡坐在广场上,玩手机时,一讨人厌的小鬼上来就是狠狠的一脚把咖啡踢了,弄得到处都是,裤子也湿了。旁边的人都说这孩子没教养。那小鬼还兴冲冲的,他父母也不以为然,直到我过去找他们才说要赔我一杯。哼,穿的人模狗样,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一句话都不说。谁缺一杯咖啡钱。

这种人碰到其他厉害的绝色,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不要一味对孩子说棒,该打该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wanglisuhualian


如何教导孩子务实地面对现实

些父母,没头没脑地天天给孩子当加油队,孩子就是最棒、最好的,这也是在残害孩子(是的!)。

这孩子长大以后,会特别讨厌挫败、挫折、打击,容易罹患抑郁症,别人不理解,还觉得你父母对你都这么好、这么支持你,你怎么会得抑郁症。

其实,那个满口赞美、捧高孩子的父母,就是在告诉孩子:你不可以输,不可以平庸,不可以比别人差。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着实可怜,压力得有多大啊。

那么,我们就不赞美孩子了吗?孩子成绩好、钢琴弹得好、体育运动出色,不能赞美他?当然需要赞美,否则你又跑到另外一个极端——“永远不够好的父母”那里去了。

怎么赞美?你可以和他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优秀的成果,但是,要赞美的是他的努力、付出、过程,而不是赞美他的天赋、表现。

让他的焦点也是放在“我是有不错的天赋,但是练习、努力和机运更重要”,非常实在地让孩子了解自己所处的地方,不会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

从《心态致胜-全新成功心理学》这本台版书里面,我也看到一个很棒的故事。

九岁的小伊参加她喜欢的体操比赛,几个项目都表现不错,但是其他参赛者也非常有实力,最后总决赛的时候,小伊没有赢得任何奖牌。如果你是小伊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1.告诉她,你认为她是表现最好的一个。

2.告诉她,她被夺走了理当赢得的奖牌。

3.告诉她,体操其实不是那么重要。

4.告诉她,她有能力,下次再接再厉就可以胜出。

5.告诉她,她的表现确实没有资格胜出。

孩子挫败了,一定觉得难受,她的情绪你是需要去认同、抚慰的,但是,任何不适当的言语处置,可能在长期效应来说,是有害的。

选1的话,其实你在说谎

,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

选2,这是归咎其他人,这个模式习惯可千万别让孩子养成。孩子需要自我负责,她的表现不错,但不足以赢得奖牌是事实,不能养成把自己的不足归咎于他人的习惯。

选3,这是在教导她,当没有立即把一件事情做好时,就贬低这件事,或是放弃,你觉得这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帮助吗?

选4,这是最可怕的一个反应。你在鼓励她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高估了自己,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终其一生,她都会在和这个较劲、奋斗。

你想让孩子这样吗?除非你自己就是“需要”孩子出人头地为你争光,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

选5,似乎这样说有点残酷,但是你可以委婉一点的表达。

正确的方式是:

“亲爱的,我知道你的感受,你抱了很大的希望,又做出了最佳表现,但没能得奖,当然会非常失望。

但你知道吗?你其实还没到可以得奖的火候,有很多其他人训练的时间比你长,先天条件也可能比你好,远比你还努力。

如果这是你非常喜欢的事,就尽力去做,享受这个过程,再多努力一些。”

意思就是,如果是为了兴趣,胜负就不重要,如果想要得奖,那么,她需要更加地努力。

这是教导孩子如何务实地去面对现实,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大,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想要的事。

最后,小伊尽更大的努力,在下一次的比赛当中拿了多面的奖牌。最重要的是,她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提升。

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吗?

还是只是拿他来当做为你加分的工具?

或是把你的恐惧投射在他身上给他增加心理负担?

做个明智的父母吧!


张德芬


表扬孩子的方式太单一了,比如,孩子自己吃饭,我们就可以说,宝宝的小手太厉害了,可以自己吃饭了,那妈妈也学宝宝自己吃饭。再比如,孩子吃饭掉饭了,我们可以在刚才鼓励的基础上说,宝宝慢点吃不掉饭就更了不起了呢,不说孩子的不足,哪怕只是进步了一点点我们都要鼓励,或者没有进步我们也要找到一个点(可不是瞎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我们不敷衍搪塞,可是这要父母有稳定的情绪,因为孩子很调皮,我们难免会抓狂,切记,一定要息怒



不矫情的大宁


在网上看到好多专家说对小孩子不要用这个。我孩子2岁半,我在他做了对的事时我会说,孩子虽小但也需要鼓励,有时我家宝宝自己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后还会问我,我棒吗?肯定的必须鼓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