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杜甫(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上一篇说道因为史上最荒唐科举,三十五岁的杜甫决定留在长安,杜甫已经是相当贫困了,与其说留在长安其实是困在长安,没有土地也没有产业像杜甫这样的文人也只有在长安这样的大城市讨口饭吃。

科举不成杜甫决定改变战略,他也和李白一样想用干谒的方式求举荐。

天宝十年杜杜甫向唐玄宗献上《三大礼赋》唐玄宗看后觉得不错,就命待制在集贤院,而用不用杜甫不是李隆基决定的,全看李林甫。

既《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於南郊赋》。三大礼是指唐玄宗祭祀太清宫,太庙和祭天地的活动。

圣人杜甫(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朝享太庙赋》中写

臣闻之于里曰:“昔武德已前,黔黎萧条,无复生意,遭鲸鲵之荡汨。荒岁月而沸渭,衮服纷纷,朝廷多闰者,仍亘乎晋魏。”

就是说当今时已经不似当日,民生萧条,而朝廷里的人却都过的很滋润,现在就像是晋魏时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九品中正制有权有钱家族的永远有,百姓永远是百姓),隋唐开科举给了天下文化人机会,但李林甫却打压这些文人使科举失去了意义!

李林甫这种小心眼看到这样的文章肯定是不会给杜甫机会的,他自己就是官官相互的伞架子,杜甫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是他们圈子里的人,所以这人不能用!

就如在《朝享太庙赋》所写一样,身居长安的杜甫没有看到我们心中的盛唐,看到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杜甫看着这些无能为力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讽刺当下的诗句,尤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警示着名朝各代的当权者不要腐败!

圣人杜甫(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宝十四年,杜甫得到了一个河西尉这样的小官,但杜甫不愿屈就这小官,于是朝廷就给他换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其实就是个看门的,但刚有了个职位同年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杜甫在长安的十年见证了盛唐的衰败,但深居大明宫的李隆基估计还以为国泰民安,自从李隆基封杨玉环以后民间就流传开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说法,天下事都是李林甫说了算!当长安城破后,李隆基和李林甫造下的孽却让一个柔弱女子在赎罪!

圣人杜甫(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下一篇说安史之乱时的杜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