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亏数十亿,是什么导致一代“女王”下马?

曾今我们能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上看到达芙妮的门店,但从2015年起,达芙妮便开始连年亏损,四年时间亏损数十亿,门店从7000家锐减到不足3000家,2018年一年就关掉了1016家门店。作为曾经的“鞋王”,达芙妮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况?

四年亏数十亿,是什么导致一代“女王”下马?

达芙妮在希腊神话中是月桂女神,而这个被赋予神话色彩的品牌于1990年成立。成立之后达芙妮就进入了快速扩张的征程,1995年便上市,但过快的扩张也给达芙妮带来了隐患,这个隐患在90年代末终于爆发,让达芙妮陷入危机,业绩严重下滑,后来通过重新定位品牌、树立新的品牌形象以及一系列促销、去库存活动方才起死回生。

四年亏数十亿,是什么导致一代“女王”下马?

之后达芙妮以中档品牌形象迅速发展,并在2002年开始代理阿迪和耐克。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达芙妮渐渐放弃了阿迪和耐克的代理,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自主品牌上。最巅峰时期,达芙妮的门店开到了近7000家,市值涨到170亿。

但好景不长,达芙妮再次因快速扩张而业绩下滑。同期达芙妮的创始人之一张文仪因为个人原因被判刑。到2015年的时候达芙妮开始面临亏损。

四年亏数十亿,是什么导致一代“女王”下马?

一方面是因为快速扩张,导致库存压力,人力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电商冲击也对达芙妮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刚开始达芙妮因为不错的品牌形象,设计简洁大方而受人们喜爱。但随着品牌发展,其供应链也渐渐露出了弊端。达芙妮的存货期越来越长,到2018年,达芙妮的存货期已经长达198天。加上鞋子的设计和生产时间,满打满算,将近一年,这么长的时间,鞋子款式自然就不是最新颖的了。这也是被消费者吐槽的一点,很多人都觉得达芙妮的鞋子越来越“土”,越来越不符合当下人的需求。

四年亏数十亿,是什么导致一代“女王”下马?

达芙妮的主要用户群是年轻人,鞋子售价一般在三百以下,在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群体,往往对价格和品质都很敏感,又追求时尚,而且他们都是淘宝等网购平台的忠实用户。同样的价格,他们会将实体店的与网上的进行对比款式,同样的款式他们也会将实体店的与网上对比价格。显然,从款式而言,达芙妮由于存货期太长已经跟不上时尚的潮流,价格方面,达芙妮似乎也并不占什么优势。

四年亏数十亿,是什么导致一代“女王”下马?

而达芙妮对于2018年业绩的解释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欲下降……表示对此将引入合伙人制度,将全力更多放给电商部门,跟达芙妮的设计部门和供应链部门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达芙妮还表示会将重点放在社交媒体营销上,进行更多的产品推广。

纵观达芙妮的发展,达芙妮走的似乎有点急,两次都因为快速扩张而业绩下滑。此外,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达芙妮似乎也没有积极转变策略以应对电商冲击,这些都为它的业绩下滑埋下了伏笔。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