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一直都没科举制度吗,那么元朝是如何选官的呢?

金莎江朵


先说一下元朝官吏的管理制度,可大致分为三等,即官、首领官、吏。官是部门或地方长官,首领官是协助官员管理吏的层级,吏就是办事人员,官和首领官有品级,吏无品级。以御史台为例,御史大夫、中丞是官,经历、都事属于首领官,下面的译史、通事、文书属于吏。元朝的官吏非常复杂臃肿,路府州县管理混乱,直到泰定帝时期,比较重视汉文化,祭祀孔子、开设经筵进讲、拒接废黜科举、还有任用汉官进行改制,官场稍有效果时泰定帝挂了,又重蹈覆辙。

耶律楚材,蒙古帝国重臣,担任宰相14年。

而元朝的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种,世袭、推举、科举。蒙古贵族、王公大臣都是世袭罔替的,路府州县都分封给蒙古诸王、功臣,这些人自己任命官员,向自己封地派驻官员,与地方官共同管理,形成体制混乱,耶律楚材等朝官曾坚决反对,但被窝阔台拒绝,并且蒙古大汗一登位就会大封一次,导致全国达鲁花赤满天飞,,当时汉地110万户,就有70%被分封。

元朝怯薛军,普通士兵相当于千户,为元朝入仕一大途径。

推举,这个制度来源已久,蒙古大汗都是各个王推选出来的,所以推举制在蒙古王公贵族内深入人心,元朝官员选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地的推荐,当然推荐的肯定是自己人,有才无才次要的,比如元朝的禁卫军,也称为怯薛军,最早由成吉思汗组建的部队,只要是这个部队出来的,不仅享受一系列的特权,推荐到地方起步就是首领官;然后是设立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由各地推荐王公贵族子弟入学,毕业后充任各级官吏。

元仁宗时开科举,汉人应试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用书。

科举,这里主要把元朝科举讲一下,前面讲过蒙古宰相耶律楚材曾建议减少世袭,起用科举,虽办过几次,但选拔的举子仅仅是户口等级提升、免除部分徭役,根本没机会入仕做官,一直到元仁宗时才恢复科举,分成蒙古、色目、汉人三个考场,题目、要求不相同,考试后各取100人,共300举人,再从300里取100人为进士。

刘伯温,元末科举进士,初授8品县丞,止于6品副提举。

从以上可以看出,元朝虽然曾恢复科举,但规模非常有限,每3年一次科举仅录取百人,整个元朝陆续的科举共录用1300人左右,在元朝官员队伍中,靠科举入仕的非常少,很多为官一辈子也只混个七品,担任一些教授、文学侍从等低级官吏,咱们熟悉的施耐庵就是元朝进士,派到钱塘当个小官,还被排挤,最后辞官隐居写水浒,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元朝进士,封8品县丞,受排挤辞官回乡。


图文绘历史


元朝其实是有科举制度的,窝阔台入主中原时举行过一次,共录取了四千名汉族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就一直借口不举行科举,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仁宗时期,才把科举提上了章程。

元朝对金朝的科举制度借鉴之处较多,而且里面透露着浓浓的民族歧视味道。


元朝科举制

元朝将当时统治下的民众分为四等,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少数民族);第三等为汉人(原先在北方从辽、金接手过来的汉族人士);第四等为南人(原宋朝区域: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少数民族)。

并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只需考两场,第一场是经问五条(从四书中出题,用朱熹章句集注),第二场考策(以时务出题,五百字以上即可)。而汉人(不论南北)要考三场,第一场是明经经疑二问(同样是四书出题,朱熹章句集注),第二场是古赋、诏诰、章表一道,第三场考策一道(从经史时务出题,但需要一千字以上)。


我们先不论考试内容有多难写,单从考试场数、考试要求就可以看出:元朝对汉人入仕的制约程度。而且规定:若蒙古人、色目人去参加汉人的三场考试内容并通过者,所授予的官职可以提高一等。

以第一名赐进士及第来说,汉人所能授予的官职是从六品,但如果蒙古人或者色目人考中的话,则授予正六品的官制,第二名、第三名以此类推。

不过即使给自己人开了一路绿灯,可元朝一共举行了十六次科考,录取人数超过百人的只有两次,终元朝九十七年,所录取的进士也只有1133人,完全不能和唐宋相比,甚至连辽金也比不上。(值得一提的是,元朝是第一次把程朱理学推上科举考试的,并成为明清两朝的主要考试内容)。

而除了科举选士之外,元朝也同样有学校贡举配合,这和汉朝的举孝廉差不多,都是地方直接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做法。但贡举制并不是定制,也没有经常性的进行,只是作为科举制的附属,偶尔用之而已。
上图为元朝元统元年,考中进士的刘伯温



狐史首丘


首先,元朝并不是一直都没有科举制度,在元朝初期确实废除了科举制度,但到了1313年,推崇汉化的元仁宗正式下诏恢复科举制度,前后共举行了16次科举。所以元朝是有科举的,只不过是断断续续进行!



那么,在元朝选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世袭。在元朝统治者等级制度非常明确,甚至将人归为“四等”,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多为西域人)、汉人、南人(最后征服南宋境内的南方汉人),整个制度还有部分奴隶社会的形态,统治者并没有将整个社会融入到一起,仍然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小圈子内,所以在官员的选拔,尤其是重要高官的利用上,主要以世袭制为主,确保统治阶级内部的“纯洁”!



二是恩荫制。主要就是祖辈父辈立下大公或则有特殊的地位,而使得子辈在入学入仕方面享有特殊的待遇,这个有点类似于世袭制,本质上还是年轻一辈“啃老”,对国家的发展难以有多大贡献。

三是推举制。这个从子面上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想要通过推举制当官,首先得有“关系”,而且这个关系还肯定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政治地位的,基本上就是达官贵人了,要获得他们的推荐,一个普通老百姓的难度可想而知了,而且以元朝官员的素质本身就将人分高低贵贱,碰上个好的,能识才的,那真是幸运,遇上不好的,就只有被埋没的命!

四是循胥吏(小公务员)升进为官僚。在宋朝,官是官,胥厉是胥厉,分开明确,但元朝由于没有科举,官员短缺,就以推举或考试的方法晋升为官。

最后就是科举考试。科举在元朝断断续续的进行,也是文人从政的主要途径,元朝存在的时间是1271年到1368年,不足百年,而正式实行科举制则是在1313年元仁宗时期,此时建国都近50年了,1314年既在全国设置17个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在大都举行复试和殿试,作为元朝以来的首次科举,称之为“延祐复科”。



这基本上是元朝期间主要的选官方式,从这些方式中就可以看出,难以为国家选出有用之才,整个社会的结构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倒退,只能一步步走向衰落,历史这证明了世界上曾经最强悍的一个国家仅存了不足百年!


木子夏锦论史


元朝是有科举制度的,但是他的官制制度十分操蛋,它规定汉人和蒙古人一同为官,并且汉人就算是尧舜禹转世也当不了地方官的一把手,同时科举制度在选取官员上也是为自己族人量身定制的,能考上的汉人少之又少!说白了,有这个制度,但跟你没什么关系!所以也会跟人一种错觉,觉得元朝没有科举制度。其实就是民族政策歧视严重!当时把人分为四等,汉人是最低等!并且始终用各种政策来压制汉人,在前期的时候蒙古人认为宋朝和金朝的文人误国,认为科举虚诞,所以没有设立科举。但在中后期重新开启了科举考试,但刚刚我说了,开启了,汉人也根本得不到重要!形同虚设。





小兵读史


元朝有科举的,总共举行了十六场。施耐庵和刘伯温都是元朝进士


北漂叔叔


前期没科举,也没办法,元朝少数民族太多,他们强烈反对科举,做官主要靠出身、军功、恩荫和推举。

中后期开始科举,分民族考,普通汉人一组、蒙古人和各族怯薛歹一组,其他少数民族一组。基本上考上的都是汉人或汉化的人,纯种少数民族基本重在参与。


等等我15541896


出身高贵的色目人,蒙古贵族,还有征战天下时的蒙古优秀军人。


华夏通考


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汉人被称作汉狗,毫无地位。官员都是蒙古人自己,语言也不通,这些蒙古人除了杀人就是忙着混血播种,把蒙古基因传遍半个亚欧大陆,其它没啥


玉蝶551


山西就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