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甘肃华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甘肃华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甘肃华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甘肃华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甘肃华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袁鹏

■ 王晶

“村里限制彩礼和婚宴标准的这个规定真是特别好,不仅让我们家省了一大笔钱,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把村里铺张浪费、跟风攀比的歪风邪气刹住了,两家老人也都很认可这个节俭的婚礼!”

2月22日,在甘肃庆阳市华池县怀安乡坪庄村,不久前刚刚结婚的小伙刘光焕和媳妇袁静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谈起他们的婚礼时,两人都觉得节俭的婚礼很划算。

今年元旦前,刘光焕的父母刘祥宝、张永香老两口原计划给唯一的儿子刘光焕在县城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但按照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要求,计划的宴席标准超过了村里定的标准。经过驻村工作队、包村领导和村“两委”成员对政策进行详细解释后,刘祥宝夫妇欣然接受了村里的意见,按村上的规定两家人高高兴兴为一对新人办了个节俭且很有意义的婚宴。

曾几何时,“高价彩礼”等旧习陋俗是华池男女青年通往幸福婚姻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动辄高达十几二十万的彩礼也成了该县脱贫致富路上最大的阻碍。为此,华池县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有关抵制高价彩礼和婚俗改革的号召,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特别是2018年开展工作以来,成效初显,探索出了一条移风易俗的好路子。

定政策、出实招,向婚嫁陋习宣战

“从去年以来,我们村里定了一条规定,但凡谁家有婚丧嫁娶时席水标准要向村‘两委’报备。我的婚宴报备时,因为超标,最终我还是按照村里定的每桌菜品不超过300元、烟不超过10元,酒水不超过50元的标准席办了婚宴。”刘光焕告诉记者。

“红白喜事自觉进行申报登记备案,不大操大办,不攀比斗阔,不铺张浪费,做到贺喜庆祝有分寸,礼尚往来有尺度,人情世故讲法纪”“严格遵守村民代表大会和村级协商民主管理议事会讨论通过的相关规定,不举办违反规定的宴席,每桌菜品不超过300元……” “如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将取消其享受的低保、临时救助等惠农政策,并在道德评议红黑榜上予以曝光”。

在坪庄村,记者看到了以村委名义向村民们颁布的这样一份通知,通知就村上红白喜事的举办等各种事项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个规定的颁布,在驻村第一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凯看来,这是他驻村以来开展精神扶贫的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据了解,2018年年初,华池县组织开展了“高价彩礼大调研”工作,此次调研通过采取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抽取全县111个村近三年已婚青年401户家庭的婚嫁彩礼,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婚嫁彩礼大多集中在10万元至15万元之间,婚礼总费用集中在20万元以上。高价彩礼成为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深深困扰着广大农村群众。

为了抵制、杜绝高价彩礼的蔓延,消除“谁家女子彩礼高谁家就有面子”这一怪象,华池县委、县政府发声“亮剑”,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华池县整治解决高价彩礼问题的工作方案》《华池县移风易俗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推出移风易俗工作举措,要求宣传、民政、妇联等部门担担子、出实招,向婚嫁陋习宣战。记者在这些意见办法中看到,华池县把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纳入乡镇及县直单位工作考核内容,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指标。并制定工作目标,要求到2019年底,全县农村红白喜理事会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婚丧嫁娶新风尚基本形成,到2020年底,移风易俗成为村民行动的自觉。

为了引导群众抵制不良陋习旧俗,拥有正确的婚恋观和简约、文明、节俭的婚俗习惯,华池县从群众的思想源头上还做了大量工作。

华池县把“抵制高价彩礼”纳入党员干部教育中,让他们带头签订承诺书,主动劝导亲属拒绝高价彩礼,勤俭节约,带头践行村规民约,自觉宣传落实移风易俗有关政策和要求;用“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等正面事例加以引导,用自力更生、辛勤劳动的脱贫致富典型事例教化、影响、带动群众勤劳富家,这些都是华池县从群众思想源头上遏止旧习陋俗,防止因高价彩礼导致经济贫困现象发生的举措。

“作为党员干部,我首先要求我的亲属做到抵制高价彩礼,自觉落实移风易俗有关政策和要求,引导群众管好自己的钱袋子、脑瓜子。在我驻点的坪庄村,90%以上的群众都能做到自觉遵守村上的规定。”刘建凯告诉记者。

广泛宣传、协商引导,从群众思想源头树新风

2018年4月的一天,华池县妇联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及驻地企业在柔远镇柳湾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企青年联谊植树”活动,活动通过认种、认养等方式,广泛种植“纪念树”“爱情树”“希望树”,积极创建“同心林”“爱情林”,在广大单身男女青年中营造了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观念;还组织6对优秀准婚男女青年参加全市集体婚礼,引导广大家庭和男女青年树立“低价彩礼不丢人”“嫁爱情不嫁金钱”的新时代婚嫁新风尚。

华池县妇联主席董凤玲告诉记者,华池县妇联作为县上抵制高价彩礼的成员单位之一,2018年来,县妇联先后开展了多种有效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的活动,助推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比如县妇联把“抵制高价彩礼”与举办集体婚礼、青年联谊、寻找“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母亲讲堂乡村行”等活动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新媒体及广播电视、报刊、展板、文化墙、村史馆、妇女之家、乡村舞台、新时代文明站所等群众身边的教育阵地,线上线下开展高频次、多渠道的宣传、倡导、动员,引导广大家庭和妇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

同时,华池县各级妇联组织还充分发挥妇女协商议事点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围绕“如何抵制高价彩礼”全员开展协商议事,对适龄未婚青年家庭和有高价彩礼苗头的家庭提前介入开展教育引导。议事点还协助村委会建设红白理事大厅为群众义务提供红白喜事场地,积极开展村规民约宣传,教育引导村民,让妇女群众真正参与到村级事务当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有效促进了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随着舆论宣传环境的变化引导、社会风气逐渐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华池县五蛟镇刘阳洼村槐树畔村民马雍的爷爷因病去世后,马雍到村委会报备填写红白喜事审批表。因为所报标准超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负责人对马雍耐心讲政策、讲道理,让他放下虚荣心,树立厚养薄葬观念,马雍欣然接受。最后,光酒席花费就比他定的原标准节约一万多元,前来“赶事”的亲朋好友人人都赞说“虽然酒席标准降了,但感觉不到酒席的寒酸,反而还避免了奢侈浪费”。

据了解,华池县自“亮剑”婚嫁陋习以来,诸多农村家庭以奢侈浪费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的舆论氛围初步形成。据统计,华池县50%以上的农村红白事办理费用基本控制在场均3~6万元,高价彩礼的风气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婚俗陋习形成有其深刻社会背景以及历史原因,目前的治理虽然有一些成效,但也是进展不平衡,还需我们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通过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移风易俗,既减轻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也解放了农民群众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得老百姓在守规矩、知敬畏的同时,也真正拥有了尊严,有了面子。”董凤玲说。

今天也别忘记点“好看”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