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哪些问题?

谷原明


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大的问题是有可能产生新的心律失常,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心律失常。


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心律起源部位以及心脏电冲动传导的过程任何一项发生的异常。有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率过快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有些心律失常甚至会影响血压,所以人们常常需要服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例如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慢心律、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等。但是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后,最大的问题是有可能产生新的心律失常。

一些患者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后,可能会出现原有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增加,或者出现新的心律失常,这种现象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多见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的几天或者药物加量后,其发生率约为5%~10%。比如原来一个早搏的患者,为了抗早搏服用普罗帕酮,结果服用后却出现了新发的房颤,或者早搏比原来更多,这个就是普罗帕酮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在用这些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该用的药物就不要乱用,比如心肌梗死者不应应用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

其次,长期应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可能对某些器官造成损害。比如临床上很常用的胺碘酮,虽然有较好的控制房颤、早搏等诸多作用,但长期应用后可能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肺间质改变、心脏QT间期延长等,所以长期服用胺碘酮后要随访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最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也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等诸多不适,或者引起焦虑情绪等。

所以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要充分评估是否有用药的必要性,即使需要用药,也要注意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随访等。


医患家


你好!

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I类:Na+通道膜抑制剂(Ia类程度中等、Ib类程度较弱、Ic类程度强)

II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III类:K+通道膜抑制剂

IV类: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如下:

Ia类:

1.奎尼丁:低血压,抑制心肌收缩,室内传导阻滞、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

2.普鲁卡因胺:低血压、心室内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长期服用发生红斑狼疮样表现

3.丙吡胺:抑制心脏传导和心肌收缩、胃肠道反应、口干、尿潴留

4.安他唑啉:嗜睡、恶心、呕吐

5.阿义马林:嗜睡、呕吐、肝功能障碍、粒细胞减少、静脉给药可有灼热感

Ib类:

1.利多卡因: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嗜睡、言语吞咽障碍、四肢抽动

2.苯妥英钠:头晕、嗜睡、粒细胞减少、静脉给药有局部刺激,低血压、呼吸抑制、窦性停搏、室性心律失常等

3.美西律:心动过缓、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

Ic类:

1.恩卡尼:头晕、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严重心律失常

2.氟卡尼: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神经过敏、感觉异常、严重心律失常

3.普罗帕酮:恶心、呕吐、头痛、眩晕、体位性低血压、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

4.莫雷西嗪: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共济失调、低血压

II类

1.普萘洛尔: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力衰竭、哮喘等

2.阿替洛尔:同上类似

3.美托洛尔:同上类似

4.比索洛尔:同上类似

5.艾司洛尔:同上类似

III类:

1.溴苄胺: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

2.胺碘酮:心动过缓、皮肤变色、角膜微沉淀、甲状腺功能失调、延长QT间期、严重心律失常、肺纤维化

3.索他洛尔:类似普萘洛尔的不良反应,偶有神经系统反应和严重心律失常

4.维纳卡兰: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禁用

5.决奈达隆:胃肠道、房室传导阻滞、头痛

6.伊布利特:延长QT间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速)

7.多非利特:延长QT间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速)

IV类:

1.维拉帕米: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力衰竭

2.地尔硫卓:类似维拉帕米的不良反应,可致皮疹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双分支阻滞等均为上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禁忌症。此外,某些药物尚有其特有的禁忌症,如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末梢循环灌注不良、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及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胺碘酮则慎用于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史或已有功能异常、碘过敏、QT间期延长者。另外,由于负性肌力等原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只能选择II类和胺碘酮,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禁用Ic类药物(CAST试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对于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对于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虽然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并未改善其预后。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能增加患者生存率,有时还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只有对于症状严重者方可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应选择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其它心律失常也有相应的最优推荐,但往往需配合药物治疗。


心血管守护者贡鸣说


心律失常是一个大家熟悉的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心律不齐”大家在体检的时候碰到较多。

心脏搏动就像一条电路一样,心脏的搏动部分依靠心脏电传导进而有序进行,心脏搏动起源和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异常。

如果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心脏传导会无法正常进行,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的感觉,因此,需要将整个电路修补好。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作用于电路不同的地方,使心电正常传导。然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常常会致不良反应(副作用)。

我们看看这些药物在治疗时存在的问题:

1.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反而易致心律失常。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即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使用心律失常药物易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和室速。所以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该在病理生理正常情况下、部分药物在心脏功能正常情况下使用。

2.副作用较易发生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遵医嘱服用药物之外,应定期监测一些指标,如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必要监测胸片等。最常用的药物如胺碘酮,副作用也较多,如消化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肝炎和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异常,角膜色素沉着,QT间期延长等。所以为了防止肺纤维化,在服用胺碘酮前以及服用半年后一定复查胸片查看肺部功能有无变化。

3.联合用药易使不良反应叠加 在抗心律失常时,可能存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联合用药往往会使不良反应叠加,比如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会使心律减慢,2种或3种药物联用就会使心律更加慢,就是心动过缓,而且可以使QT间期延长,而且和喹诺酮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QT见间期延长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甚至晕厥和猝死。所以用药后应定期监测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必要时进行胸片、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致心律失常,因此严格把握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正确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滥用。选择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首先在正常的病理生理基础上使用,如果血钾低,就应该纠正电解质水平,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联合用药,使用时应该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其次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该定期进行监测,比如心电图、肝肾功能等,不同药物监护指标均有不同,在服用时应该要有所了解。再次提醒,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加强监护,总体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应该停用抗心律药物。


药事健康


看了95%这位专家讲得都是几十年来世界医学和心血管内科医生从当医生第一天起就学过N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和付作用。世界上没有付作用的药物是没有的,包括日常生活中吃的东西。关键是1利大于敝还是敝大于利。2是否须要用或必须用?3怎么正确使用?(包括书本和指南科学、合理、謹慎地结合医生个人既往的经验来应用、也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和承受力。这就是完整的循診医学)。指南不是上方宝剑,有些出台的背景很复杂。今天的指南可能是明天的拉圾。

仔细一看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满篇付作用,作用确省略了。最后看到ICD和作者出处,原来是心脏外科付主任医师!怎么一个外科医生会对药理那么清楚?原来全是抄来的,目的只有一个用药付作用太大,披着指南大旗宣传《帶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好傢伙15万以上的起搏器来治疗心律失常!ICD原是为治疗反复发作室颤病人的“核武器”,拿它来代替付作用吓死人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太过了,连胡大一也要认不得回家的路了。本来按装ICD是心内科医生很无奈又很慎重的一种选择,好了现在心脏外科医生刀少了也来抢生意了,哪么病人算什么?在医学上他们是绝对的弱势群体,拿几个频发室性早搏会促发室颤发生心源性猝死来吓唬一下有銭又想保命的人(这里要强调一下因室性早搏而发生室颤的既率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反正现代社会有钱人太多了,銭越多越怕死,十几、几十万算啥,当然命要紧!医德何在?良心何在?看完供大家一笑吧。


我想说点真话


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以下问题:有明显的心脏和/或心外副作用,尤其是长期应用;对于冠心病心梗后和慢性心衰患者,除β受体阻滞剂外,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降低死亡率。临床试验证实,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作为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药物。值得提出的是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等。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