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生現狀調查

一提到職場,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西裝革履的精英、寬敞明亮的寫字樓,然而還有一群不能被忽視的,職場精英們,就是我們最可愛的白衣天使。

80年代末出生,這批與我同齡的天使們,現在基本上都奮鬥在臨床一線,人們口中的醫生有著高尚的社會地位、不錯的收入,然而各種心酸,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真正知道。

青年醫生現狀調查

剛剛步入而立之年,基本上都是已經走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隊伍。說的光明點,家裡有可愛的兒女,父母也已經退休,開始享受生活,看起來其樂融融的一家人。但是真相是,30出頭的年輕人,大部分還需承擔房貸車貸,加上家裡新添的人口,父母退休工資待遇不如從前,所以總是覺得入不敷出。

按理說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們,應該是朝氣蓬勃,身強力壯,但是日益增加的經濟壓力、無休無止的夜班、越來越嚴酷的職稱晉升制度,無一不促使著這些曾經祖國的花朵,加快向中年油膩方向轉變。


急診科小陳醫生:“每次上夜班前都要在家大哭一場,因為壓力真的太大了,急診的夜班太難上了。其他門診都關門了,所有的病人都來急診了,必須得接診,有時候急診留觀室住滿了,其他醫生晚上都不願意收病人,想把病人轉入相關的科室真的太難,病人家屬也很不理解,我們真的很為難。遇到喝酒、打架、不講理的家屬就更心塞了,幾乎沒有不被打過的急診醫生。感冒發燒生病也必須堅持,根本沒辦法堅持,因為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走了你的班就沒人上了。”

心內科小張醫生:“病人很多,經常加班,從來沒有按時下過班,每次值夜班都是噩夢,寒冷的冬天,外面幾乎沒人,但我要不斷的去各個科室會診,有時候走在去會診的路上會感到莫名的心酸。心內科急症很多,突發心梗、嚴重心衰,每時每刻都必須提起十二分精神。兒子2歲了,養在婆婆家,每次下夜班去看望一次。”

ICU小戴醫生:“病房裡全是重病人,一聽到監護儀想就條件反射性的揪心,在家的時候聽到路上就救護車駛過也條件反射性的揪心,週末老公叫起床,第一反應就是護士叫我,哪個病人又出事了。一到晚上更恐怖,各個科室的重病人都會送到ICU來,24小時連軸轉是家常便飯,足不出戶也能步數過萬。身體上的勞累只是一部分,心裡承受的壓力更是誇張,從前週末能睡到十點,晚上也是倒頭就是,現在上夜班老被叫醒,睡眠特別輕,總是失眠,早上也不睡懶覺了。”

骨科小賈醫生:“病人很多,每天都有手術,還要寫病歷,有時候一天收8個病人,病歷寫到頭都大了。夜班3天一個,基本上沒有休過週末。老大3歲了,老二剛5個月,租房子實在麻煩,搬了好幾次了,今年終於買房了,每個月還要還房貸。”

神經內科小李醫生:“畢業後一直在神內工作,之前身體一直不錯,工作後身體心理壓力都大,身體越來越差,經常感冒發燒。有半年時間,輪到神經內科ICU工作,工作壓力更大了,夜班也更忙,感冒後覺得心慌難受,做了檢查是心肌炎,實在沒辦法上班了,請假休息了3個月身體才基本上恢復。”

普外科小段醫生:“普外科本來就病人比較多,工作以後一直管的病人比較多,白天收病人、寫病歷、手術,晚上值班時遇到急診病人也必須手術,遇到複雜的手術一做就是十幾個小時。都是首診負責制度,不管是週末還是節假日,每天都要來看自己的病人,國慶小長假、過年都不例外,365天每天都得來醫院。”

新生兒科小呂醫生:“3天一個夜班,沒有周末,沒有假期,就這樣3天的週而復始。產房一打電話就要去接患兒,都是有問題的小孩,無時無刻都必須關注,有時候一晚上要收7、8個危重小孩。去年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膽囊息肉,今年準備再複查一下,實在不行就要儘快手術了。”

超聲科醫生小王:“早上門診開之前就到診室了,所有東西準備好,一坐就是一整天,超聲診室一般都光線特別暗,有時候一天都見不上陽光。病人總是一個接著一個,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夜班次數不多,但是強度超大,不但要做門診的病人,還要管病房的病人,經常一個人推著超聲機全院跑,有時候病人太多做不過來,病房的不斷打電話催,門診的病人等太久也十分不樂意。長期久坐,科裡很多醫生都得了腰椎間盤突出。”

……


這基本都是現在年輕醫生的現狀了,身心壓力俱大,潛在的健康隱患。還有好多過了而立之年的單身狗,曾經都是優秀的學生,是家裡的希望,碩士博士畢業後都已經接近30歲,工作後也太忙,沒有時間談戀愛,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覺得醫生這個行業太忙,沒法顧家,甚至不願意找醫生作為終身伴侶。

不知道這些年輕的白衣天使還能堅持多久,希望大家多多理解醫療行業的醫護人員,也希望這些天使們可以關愛自己健康,勞逸結合,繼續造福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