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過高炮的人

檢修過高炮的人

《漣水日報》記者 楊海燕

編者按:1969年4月1日,數百名漣水青年應徵入伍,成為某高炮十三師的一名戰士,隨部隊來到青海某核武器研製基地服役。50年後,部分“涉核”的退伍軍人相聚五港,大家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代,感謝地方政府對他們的關心。本報記者對他們中的部分代表進行了採訪。

檢修過高炮的人


2019年某高炮十三師部分蘇北戰友在漣水五港合影。前排右一為汪子松 (趙 姐 攝)

在汪子松家的庭院裡,記者被一盆盆充滿盎然生機的花草吸引,看著在一旁忙碌的主人,不覺感嘆他退休後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汪子松今年69歲,生於我縣高溝鎮。1968年,初中畢業的他下放到五港參加勞動。一年後,嚮往綠色軍營生活的他應徵入伍,隨部隊來到青海某核武器研製基地。

家鄉的同齡人聽說他在核武器研製基地當兵,一個個羨慕得兩眼發綠,紛紛寫信給他,要他講講自己的見聞,或是寄一張照片回來,可令汪子松洩氣的是,自己只是個新兵蛋子,跟核武器根本挨不上邊。

一次,站崗歸來的汪子松發現,部隊的鄭技師提著個工具箱,走到一門出了故障的高炮旁邊,因為自己對鄭技師的手藝很佩服,所以平時一直有意無意地跟著,現在沒有什麼任務,汪子松趕緊又來到鄭技師旁邊。

鄭技師這裡敲敲那裡敲敲,很快發現了這門高炮的毛病,他拿來工具,認認真真地拆了起來,很快,身邊就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零部件。

排除完故障後,鄭技師又有條不紊地把那些零部件像變魔術似的原樣裝回去。

汪子松佩服得不得了:“您太有本事了,拆了大幾十個零件,居然又輕輕鬆鬆地讓它們歸了位。”

鄭技師抬起眼看著汪子松說:“我發現我每次修高炮的時候,你都會在一旁看,是不是也想學呀?”

汪子松嘿嘿地一笑:“我只有初中文化,就怕你看不上。”鄭技師看他眼裡透著機靈,就拍拍他的頭:“我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只要肯下功夫,就沒有學不會的。”

很快,在鄭技師的推薦下,汪子松被送到了部隊的學習班,學習檢修高炮技術。

在學習班,原先一竅不通的汪子松除了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外,他在技師的陪同下還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拆開高炮再重新安裝起來,以熟悉高炮的內部結構。

有時部隊有出了輕微故障的高炮,技師也會主動請他“搭把手”,實際上是給他練習的機會。

當時他所在的高炮十三師有一些老式高炮,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或解放初生產的,非常容易出現故障。

技師一聽說要檢修這些炮就頭疼:老式高炮電路多,如果出了電氣故障,排查就複雜多了。

汪子松卻獨獨喜歡檢修這些老式高炮,不管多難,他都要想方設法排除故障。

部隊有一門高炮的指揮儀和炮身之間的聯繫出現時斷時續現象,因為技師們都沒有查清故障原因,導致維修工作一直無法進行。1973年,高炮十三師抽調一個營進駐西藏組建成高炮獨立第一團,這門炮也隨之被帶到了西藏。

到西藏後,汪子松在打靶訓練時發現這門高炮再次出現故障。他當即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故障排除掉。這門高炮的電纜有碗口粗,裡面共有25根電線,汪子松抱起電纜線慢慢晃動,在晃到離接頭處還有一米多長時,他發現故障出現的頻率開始增加,於是,便將這一處的電纜線切開,終於查出故障原因。

還有一次,部隊首長要來八連、九連視察,連隊在做高炮檢查時,大家發現炮頭不能指向同一方向。兩個連隊技師掌握的理論知識雖然較多,但實踐比較少,他們查不出原因,只好請汪子松來。

經過仔細檢查後,汪子松發現這幾門高炮有的保險絲斷了,有的電打火出現問題……

他細心地一一維修好,連隊的士兵再試著打了幾炮,嘿,原來的問題竟然都沒有了。

……

1976年退伍後,汪子松被分配到淮陰市(現為淮安市)軍分區工作,成為一名軍械員。工作期間,他仍像在原部隊時一樣刻苦鑽研業務,將老式的三七單管炮改造成雙管炮,把老式的槍改造得能打新型子彈……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汪子松過著養花種草、伺弄信鴿的生活。但他一刻也沒有忘記曾經的崢嶸歲月,他有個“高炮十三師”的微信群,裡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戰友,一年中大家總會找個藉口聚一聚。只要戰友們想來漣水,他總是熱心地參與接待工作,讓他們好好看看自己的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