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聪明一世的和珅为何不早做打算?

二米空间


嘉庆为何匆忙杀和珅——因为要夺权

从1788年到1799年,和珅是名副其实的权臣。阿桂和福康安常年在外,在朝中的王杰、范衷和钱沣难以抗衡和珅。特别是和珅在军方的依靠弟弟和琳在世时,和珅朝中有权,军中有将,地方有和珅党羽。

在1797年10月,阿桂去世后,和珅地位等同摄政。根据1793年来访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回忆录:

“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当时虽然乾隆帝禅位给嘉庆帝,但乾隆帝依然没有放权给嘉庆帝,依然抓权。乾隆帝因为年老的原因,只有和珅才听明白乾隆帝说什么,因此,上朝时和珅和嘉庆帝平等站在乾隆帝身边。从某种意义来说,和珅的话就代表了乾隆帝的旨意。名义上的皇帝的嘉庆帝,还不如和珅有权力。

一个皇帝,被父亲架空就算了,但被一个大臣架空,没有人能够忍受!

从1797年10月,到1799年1月,合计15个月,算得上是和珅的摄政时期。

和珅不是没有防备而是嘉庆帝利用乾隆丧事拖住和珅进而夺权

现在来看乾隆帝死后嘉庆帝如何利用丧事困住和珅夺权:

1、1月3日,乾隆帝去世,刘墉即可弹劾和珅,嘉庆帝让和珅办理丧事,并不准和珅离开宫中;

2、1月4日,嘉庆帝以剿灭四川白莲教起义不力为由,解除和珅盟友福长安的军机大臣职务,同时削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命令二人在宫中守灵,不得离开;

3、1月8日,嘉庆帝下令逮捕和珅入狱;

4、1月10日,嘉庆帝下旨彻查和珅一案;

5、1月11日,嘉庆帝下旨抄和珅家;

6、1月13日,嘉庆帝公布和珅20条大罪;

7、1月14日,嘉庆帝下令判处和珅死刑;

8、1月15日,和珅儿媳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建议让和珅在狱中自尽;

9、1月18日,嘉庆帝让和珅在家中以白绫自尽。

乾隆帝死的当年,嘉庆帝就利用办理丧事困住和珅,就算和珅做好了防备,也不可能在乾隆帝死的当日和嘉庆帝反目。

嘉庆帝等乾隆帝死的这天,等了3年,对于嘉庆帝来说,日子太漫长。

和珅和唐朝太监李辅国非常类似

和珅和李辅国都深受乾隆帝、唐肃宗宠信;

嘉庆帝、唐代宗二人都因为和珅、李辅国的支持才得以即位;

和珅、李辅国二人都没有谋逆之心、且都有施展心中宏图治理天下的理想;

和珅、李辅国都是被嘉庆帝、唐肃宗突然拿下而杀。

和珅在会见马戛尔尼中处理手法成熟

和珅和马戛尔尼有8次见面:

第一次:9月8日,和珅故意让马戛尔尼空等一个早上,才派人以膝盖受伤为由,让马戛尔尼晚上参加他的晚宴,但马戛尔尼不去,只让副使去;9月10日,和珅“强”请马戛尔尼到自己府邸会面,态度冷漠而傲慢;——这是双方争夺主动权,摆下马威;

第二次:9月11日,和珅再次会见马戛尔尼,态度非常客气,并相互问候对方国君的身体健康;

第三次:9月13日,英国使团到热河避暑山庄,向和珅递交国书,双方达成以单膝跪拜礼仪觐见乾隆帝;

第四次:9月15日,和珅和马戛尔尼游览避暑山庄东园,在完毕时,和珅问有何感想时,马戛尔尼说东园反应了康熙帝的智慧,和珅震惊之余,后向乾隆帝说:

“此夷不可不防”

第五次:9月17日,和珅和马戛尔尼游览西园,这次和珅开始防备马戛尔尼,只介绍景点,不多说话;

第六次:10月1日,和珅在圆明园接见马戛尔尼,以没有先例为由全部拒绝马戛尔尼的七个条件——如果没有马戛尔尼说出东园反映康熙智慧的话,导致和珅警戒马戛尔尼,进而一概拒绝马戛尔尼的条件;

第七次:10月7日,和珅向英国使团呈送了给乔治三世的回信和回礼。

在马戛尔尼回忆录中,马戛尔尼几次称赞和珅,称呼和珅为:“中国首相”,称赞和珅是:

“成熟的政治家”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和珅是清朝乾隆帝的第一宠臣,也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巨贪。他出身并不显贵,却因容貌俊雅、风度翩翩、精明能干、极擅逢迎而深受乾隆皇帝的青睐与宠爱。

和珅极度崇拜权力与金钱,终其一生,他为追求这两样东西而费尽心机,获得乾隆独宠后,更是恃宠生娇、擅权揽政、势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专权长达二十余年,不断培植党羽,扩充势力,他大开竞奔之门,大肆聚敛钱财,恨不得将天下财富都搜括到自己囊中。和珅在官场浮沉几十年,因背靠乾隆这座大靠山,多次化险为夷,始终屹立不倒。乾隆死后,他立即被刚继位的嘉庆帝赐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随着他的败亡,其使尽手段聚敛下的泼天也似的家私也都便宜了他人。

在乾隆的庇护下,和珅一人得志,家里的鸡犬都跟着升天。他的弟弟和琳,官至总督,死后被加封一等公;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乾隆的掌上明珠和孝公主为妻,还任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和珅之女嫁给了康熙的重孙;和琳的女儿嫁给了乾隆的孙子。和皇室联姻巩固了和家的地位。和珅的家人倚仗其权势,大肆搜刮,横行霸道。

史载,和珅大权在握,各级官员们为保住头上的顶戴花翎争相向和珅进贡。即便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行贿,也会受到和珅和其手下人的百般刁难。至于升迁,则更需要用金钱铺路 。在和珅那 里,所有的官职按大小都明码标价,出得起多少钱就能做多大官。

和珅利用权力攫取了惊人的财富,是当之无愧的大清首富,史料中说他“奢侈富丽拟于皇室”,和富甲宇内的皇室一样过着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据记载,和珅吃腻了山珍海味,每天要用价格昂贵的上等珍珠一粒磨粉服食。这些珍珠都是各地达官显贵以每粒八千至两万两白银的价格买来孝敬他的。和珅妻妾成群,很多美人都是下属、商人为巴结他而花大价钱从江南等地买来送给他的,还有从宫里发遣出来的宫女。和珅的府邸富丽堂皇,极尽奢华,古董珍玩琳琅满目 ,在京城权贵中也是无人能比的。

和珅以权谋私、骄横跋扈的行为,引起了彼时还是太子的颙琰(后来的嘉庆帝)的极大不满。

颙琰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被立为太子的。乾隆皇帝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身体又非常健旺。时光匆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颙琰还呆在储君的位置上。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他被封为嘉亲王,由一个弱冠青年变成了一个油腻中年。乾隆六十年(1795),自诩为“十全老人” 的乾隆帝终于感到自己敌不过岁月风霜,垂垂老矣的他决定举行内禅让出帝位,自己做太上皇。1796年正月,颙琰好不容易熬成了皇帝,改年号嘉庆。然而,他登基后的最初几年,因为太上皇乾隆依然贪恋君权,而且身体依然健康,每天都不知疲倦的处理政事。所以一切军国大事都由太上皇说了算,嘉庆根本谈不上有何作为,只能“打打酱油”。直到嘉庆四年(1799) 正月,89岁高龄的乾隆一命归天,嘉庆才得以亲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之主。

嘉庆早已洞悉和珅的奸佞贪婪,只是有父皇罩着,自己手中无权,动不了他。和珅对颙琰对自己不满已有所察觉,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他不仅不去巴结、取悦未来的天子,反而在乾隆面前说他的坏话,颙琰知道后更加恼恨。

嘉庆从父皇手里接过了一副烂摊子。乾隆朝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限于篇幅,在此不作叙述)。 嘉庆从乾隆手中继承的,不但有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还有夕阳西下、盛极而衰的动荡时局......

乾隆的去世给西风摇落的政局带来了一场转机。因为嘉庆对和珅的不满由来已久,碍于乾隆帝之面,他一直强为容忍。如今已是名实俱符的一国之主,终于无须再忍了。

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就迫不及待地动了手。和珅被削去了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位,还勒令他的死党福长安昼夜在乾隆殡殿外值守,不得擅自离开。初八日,嘉庆帝下旨革除和珅、福长安的所有职务,并将两人软禁起来。

御史王念孙、广兴等人此时纷纷站出来揭发和珅贪赃枉法的罪行,请求皇上将其严加惩处。嘉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半月之内,他宣布了和珅所犯的二十大罪状,并下令将其逮捕下狱,随后又将他赐死(自缢)。和珅的一帮亲信死党,如福长安、苏凌阿、吴省兰等人也被严惩。

和珅聚敛的巨额家产也被嘉庆抄没入库。和珅在他权势煊赫的二十多年里,巧取豪夺,费尽心机广蓄家私。《清史稿》载, 他被抄没的家产共有109处,有83处没有估价,仅算已经估价的26处,其价值就已达到2.2亿两白银。还有堆积如山的金银珠玉、藩国贡品、古董字画没有计算在内。

据梁启超先生估算,和珅的所有家产加在一起可以折银八亿两之巨。而清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七千万两左右,和珅一人的财产就相当于朝廷十几年的财政总收入还有富余,真是财力惊人、富可敌国啊。

据说查抄和府财产清单公布后,朝野瞠目,举国哗然,甚至彼时在坊间流传起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辛苦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和珅是乾隆留给儿子的“新手大礼包”。
其实嘉庆把和珅给办了,是出乎很多人预料的。和珅还没来的及安排后路就被嘉庆给抓了。嘉庆其实是和很本分的皇帝,不说碌碌无为,跟他的爸爸,爷爷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抄和珅个人觉的这是历史必然事件,只是迟早的是,和珅自己也清楚,就是和珅自己没想到嘉庆抄他抄的那么快。乾隆刚死呢,嘉庆就马上把他父亲的重臣给查抄了。
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有四:

第一、和珅钱多

我的上一篇回答是关于和珅贪了多少钱的问题,大概计算他贪的现金有2.5亿两黄金。总财产达到当时大清帝国15年的国库收入总和。嘉庆不查抄他才怪。和珅从没想过谋反,本身他自己的相当于“二皇帝”了,所以嘉庆上位第一件事肯定是处理和珅。嘉庆比较怕乾隆,乾隆一死,就没有顾虑了。

第二、记恨泄愤

和珅很聪明,嘉庆很嫉妒。特别是在乾隆面前,嘉庆被无数次打脸。嘉庆当时当了四年的傀儡皇帝,而且特别怕他父亲,乾隆老年的时候,喜怒无常,只有和珅能猜透他的心思,这使得嘉庆很是嫉妒。嘉庆害怕和珅在乾隆面前说他坏话,乾隆活着嘉庆不敢得罪和珅,一直忍着。乾隆一死,嘉庆第一件事就是报仇。

第三、与白莲教有关

和珅的死间接的与白莲教有关。乾隆在位的时候出现过乾隆盛世,到乾隆老年的时候,出现了白莲教,乾隆死后白莲教更加强大了。嘉庆在位期间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查了和珅,一件是清了白莲教。为什么说查和珅与白莲教有关呢。因为嘉庆刚刚上位,白莲教猖獗。嘉庆为了树立威信,收拾白莲教,首先就从和珅下手,拿和珅的钱其实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树立威信。和珅死后,和珅党派的人就必须听从嘉庆安排。

第四、安定民心

为了安定民心跟第三个原因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和珅贪腐,朝堂之上众臣进言需要看着和珅脸色,这对于皇帝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嘉庆很清楚杀和珅好与坏。民心安定才能去扫清白莲教,著名的“坚壁清野”政策就是在嘉庆手中实施的,最终平定了白莲教。可以说嘉庆杀和珅是他做改革的第一步。和珅的覆灭一定程度上是缓解了阶级矛盾,和珅之死加快了嘉庆平定白莲教的步伐。

总而言之,和珅死是必然的,只是做了个改革的牺牲品。

四十五度军报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几家欢喜几家愁,嘉庆高兴自己终于真正的独掌朝纲,和珅则是担忧自己的前途。果不其然,正月初八,嘉庆帝下旨和珅,福长安夺职下狱。嘉庆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的解决和珅,和珅又为什么不早做准备呢?其实这早已经是定局。

嘉庆查抄和珅并不是匆忙,而是蓄谋已久。嘉庆作为皇子的时候就对和珅意见很大,只是手中无权,并且乾隆皇帝很喜欢和珅,嘉庆皇帝没有办法。等到乾隆驾崩,嘉庆真正掌权的时候,这个时候嘉庆才感受到了和珅在整个朝堂的影响力,无论是立威还是充实国库,嘉庆都留不得和珅了。

和珅没有早做打算,和珅早做打算又有什么用呢?和珅是乾隆的人,他这一生做的那些贪污事很多其实都是为乾隆做了,所以乾隆死他也必须死,让他和乾隆的秘密一起进入阴曹地府,和珅无论有没有早做准备都没用。另外和珅也已经失去了和嘉庆示好的机会,嘉庆还未登基之前,和珅仗着乾隆的恩宠,几次和嘉庆作对,已经丧失了嘉庆对他的好感,这一点和珅十分清楚。


正月十五,嘉庆皇帝公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经六部九卿合议,判处死刑,和珅死了,在众人的求情下才好不容易留个全尸。嘉庆帝还因此说了一句“不杀和珅,难堵悠悠之口”,悠悠之口说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和珅和乾隆的那些事情吗?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如果你是纵横官场多年的和珅,你会乖乖等着嘉庆收拾自己?

作为政治老狐狸,和珅并不是没有早做打算,而是根本无力回天啊!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一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示好嘉庆帝,他比谁都积极,但最终还是沦为了嘉庆坐稳皇位的牺牲品……

想立个明君人设?先解决和珅再说

对于当今十八线的小明星来说,想要一夜爆红,就得会搞事情,当了三年皇帝依然默默无闻的嘉庆也这么想。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八十九岁的太上皇乾隆停止了呼吸,正在欢天喜过新年的人们不得不穿上丧服,全国哀悼。但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悲痛欲绝,大家更好奇即将亲政的新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虽然已经当了三年皇帝,可嘉庆仍是个谜一般的男人,除了几道没有个性的圣旨,百姓几乎对他一无所知。不过,新皇帝性格似乎很温和,想必短期内朝廷政事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动。

(嘉庆看上去也是一副和蔼的模样)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乾隆去世第二天,嘉庆就颁布了一道让人大吃一惊的谕旨:免去乾隆皇帝御前第一宠臣和珅兼任的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职务。还没等吃瓜群众反应过来,一场大规模的抄家行动就在和府开始了,埋葬在和府地窖的巨额财宝也全部暴露。

顿时,举国上下对这个先前如影子一般悄无声息的皇帝刮目相看,嘉庆成功出圈。但问题来了:这么多前朝大臣,为啥偏偏倒霉的是和珅?

1. 政治原因。靠着乾隆非比寻常的恩宠,和珅得以长期参与政事,权倾朝野。行走官场多年,更是让他收了许多小弟,在朝廷中根基深厚,甚至直接威胁到皇权。就连嘉庆本人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要是不除和珅,恐怕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道我。”

(左乾隆,右和珅。乾隆去世,和珅最大的靠山也就没了)


所以对于“新官上任”的嘉庆来说,首要目标就是给自己立下明君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和珅就必须消失,他的各种集团也必须瓦解。

2.经济原因。有钱能带来多大的灾祸?大概和珅最有发言权。根据内务府的估算,他的家产竟然值白银8亿两,相当于清王朝10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而且,和珅还长期索贿受贿、兼并土地、放高利贷……(《清稗类钞》)

但是,钱财并不是嘉庆匆忙查抄和珅的主要原因,相反,他对查抄是适可而止的。或许考虑到自己的姐姐十公主是和珅的儿媳妇,他不仅明确批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甚至后来有大臣请求再深挖严追时,还遭到嘉庆的禁止。

(白莲教运动到顶峰,嘉庆不得不杀和珅警醒贪官)


3.军事原因。嘉庆称帝时,白莲教运动达到顶峰,前去镇压的军队节节败退。后来好不容易抓到了四川教首王三槐,结果王三槐在供状里无奈表示,运动是官逼民反的后果。而这里的官,首当其冲的就是和珅这一类贪官。所以杀和珅,也是为了杀鸡儆猴,让其他贪官看看继续贪赃的下场。

靠山倒了,示好

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聪明一世的和珅怎么会载在嘉庆手上?其实关于自救这回事,他还真做了不少努力:

1.拥立其他阿哥,培养自己的势力。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有很多和珅的老前辈都这样干,然而此路对和珅却不通。乾隆虽然儿子众多,但是长大成人的却没几个。剩下的皇子有的长得磕碜,有的性格不咋地,矮子里面拔高个,也就嘉庆看得过去,于是皇位这块香饽饽就落到了资质平平的嘉庆手上。和珅再有本事,也没办法忽悠乾隆换个继承人。

(在恩师的影响下,嘉庆对和珅的态度可想而知)


2.示好嘉庆,和珅真的尽力了!和珅二十大罪状,第一条就是他曾给还是皇子的嘉庆透露过皇位底牌,这还不是讨好?然而命运偏偏跟和珅不对付,嘉庆的老师朱珪一直看不惯和珅的做派,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嘉庆对于和珅的真实态度可想而知。

况且乾隆当太上皇的四年,正是和珅权利达到顶峰的四年,俨然凌驾于嘉庆之上,嘉庆哪能容得下这个眼中钉?所以处置和珅,势在必行。


其实嘉庆杀和珅并不是因为什么贪官的罪名,嘉庆一朝贪官横行,他不也只是在《罪己诏》中哭哭啼啼,然后转背就放手不管了吗?嘉庆杀的哪是和珅,杀的和珅的势和集团。倘若和珅懂得取舍,在嘉庆还没亲政前就找机会主动卸下部分权力,远离政治核心,再捐出大量家产,恐怕不仅是和珅能够保住性命,说不定连清朝的历史也会被改写……


Allhistory:基于AI知识图谱,展现不同角度的历史世界。欢迎关注!


全历史


和珅是乾隆皇帝宠信的重臣。乾隆皇帝在世时,和珅可谓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然而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不久,嘉庆皇帝便查抄了和珅,公布和珅20大罪状,并赏赐三尺白绫结束了和珅的性命。

那么,一向以孝道著称的嘉庆,为什么在先帝刚死就查抄他的重臣和珅呢?聪明一世,善于揣摩上意的和珅,为什么也不早作打算?经有书君分析,主要有如下原因:

嘉庆为什么匆忙查抄和珅?

一是为了立威。

古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嘉庆的三把火是在太上皇乾隆死后才开始烧的。

乾隆晚年宠信和珅,和珅因此专权20余年。凡是跟他不对路的人,他就在乾隆皇帝跟前谗言陷害;凡是巴结贿赂他的人,他就想方设法予以保全。

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结党营私,打击政敌,严重破坏了乾隆后期政治风气。

乾隆认为只有和珅才最懂“圣意”。晚年上朝时,甚至让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满朝文武上奏之后,由和珅传达乾隆的旨意,相当于和珅在“摄政”,而嘉庆却没有实权。

因此,民间甚至称和珅为“二皇帝”。

嘉庆曾对亲信说“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嘉庆帝本来对和珅就深恶痛绝,待乾隆皇帝这座靠山一倒,嘉庆立即借诛杀和珅整顿吏治,清除积习,从而坐稳皇位。

二是国库没钱。

乾隆中年以后,也有了中年人的一些毛病。比如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比如游山玩水,巡幸各地,六下江南几乎耗光了国库。到嘉庆即位的时候,已经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

和珅在被乾隆宠信的20余年间费尽心机敛财,嘉庆早看在眼里。抄了和珅,正好可以充实已经十分空虚的国库。

据《清史稿》记载,和珅被抄没的家产共有109处,家产共计11亿两白银之多,还有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珍稀古玩、属国贡品等等,不计其数,可以说富可敌国。

而清廷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和珅被没收充公的家产抵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因此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法。

三是泄愤。

乾隆为了感恩爷爷康熙皇帝对他的厚爱和栽培,曾表示在位的时间决不超过康熙在位的60年时限。谁知乾隆太长寿,即位60年后仍身康体健。儿子都活不过他,17个儿子中,有13个儿子在他之前就死了。

嘉庆被选为太子,本来就是矮子里挑长子,是乾隆没有选择的选择。

就在乾隆犹豫要不要传位给嘉庆时,和珅趁着在乾隆皇帝跟前儿说得上话,极力劝阻乾隆禅位给嘉庆。

一方面是对乾隆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嘉庆与和坤产生了恩怨。

并且,和珅为了防止嘉庆培植自己的势力,还常在乾隆面前说嘉庆的老师朱圭的坏话——朱圭可是从小教导嘉庆的老师,深得嘉庆的敬仰。

久而久之,乾隆听信了谗言,就将朱圭革职查办了。这事也被嘉庆记在账上。

乾隆驾崩之后,嘉庆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自然要拔掉和珅这个眼中钉。

和珅为什么不早作打算?

首先,和珅怀有侥幸心理。

和珅仗着与太上皇(乾隆)关系甚密,还是儿女亲家,和珅的儿媳就是乾隆的十公主,即使太上皇不在了,他与新皇帝的关系不似与先皇密切,以嘉庆儒弱的个性,不至于会弄死他。

其次是嘉庆不露声色,和珅没有察觉。嘉庆刚即位时,有太上皇在,嘉庆的确很收敛情绪。纵使有人说和珅的坏话,他也不做任何表示,甚至还偏袒和珅。

和珅曾经将他的老师吴省兰安插到嘉庆身边,观察嘉庆的动静。

嘉庆知道吴省兰是和珅的人,更是不动声色,一点都没有表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慢慢就给和珅一个假象:以为自己是老皇帝宠爱的心腹,新皇帝仰仗的老臣,嘉庆皇帝不会动他。

三是不能反,也无处逃。和珅虽然是军机大臣,但军机大臣这个头衔其实是个虚职,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手里没有可供指挥的军队,他自己是一介文官,从未带兵打过仗,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而且造反可是株连九族的重罪,一着不慎,自己丢了性命不说,还要满门抄斩的。

并且,从史料来看,和珅只是爱财,并无窃国之心。估计他也是赌一把,如果嘉庆真的对他有杀心,宁愿以他一人的性命,换取全家人活命吧!

和珅死时不过49岁。随着和珅的死,一个显赫的家族也就此没落。纵观和珅一生,也有不少个人闪光点,但是作为被皇帝信任的重臣,他却将天平却倒向了财富,最终因此断送了性命。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嘉庆帝查抄和珅,第一是因为和珅在嘉庆帝继位之后还在插手朝中大事,一点都没有收敛的意思,嘉庆帝心中愤恨,积怨已久;第二是他要杀和珅立威,整顿吏治,安定民心。而和珅之所以不早做打算就是因为他一直以为嘉庆帝十分软弱,而嘉庆帝平时也是装作与他交好的样子,让他产生了误判。

乾隆将皇帝之位给了嘉庆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放权,在军国大事或者任用官员上,乾隆依旧掌握着主宰权。因此,即便嘉庆上位,依旧不能动和珅。新皇刚刚登基的时候,和珅还是收敛了一些,审时度势后,他发现嘉庆对他表现出的态度还算友好,就又专横起来。

和珅在朝堂之上极力限制嘉庆培植自己的人。嘉庆即位之后,他的老师朱珪进颂册,嘉庆写了一首诗祝贺老师,和珅拿来做文章,诋毁朱珪,乾隆帝听了谗言还真生气了,将朱珪调回京城重用的事情就这么耽搁了,还将朱珪降了职。

嘉庆也是能忍,和珅做到这份上,他依旧韬光养晦,事事顺着乾隆的意思来,只将和珅做得所有事情牢记在了心理。有的时候嘉庆有事禀报乾隆,也会特意通过和珅代为禀报。有人在嘉庆面前说和珅的不是,嘉庆还反而去批评他们:“不要胡乱诋毁,朕还要依靠和珅来治国呢。”

如此一来,在和珅心目之中,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越来越忘乎所以。况且和珅的儿子娶了乾隆最喜欢的公主,有这层关系,他相信嘉庆不会将他怎么办。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嘉庆对他积怨已深。乾隆正月初三驾崩,嘉庆虽然没有直接对和珅动手,但是第一时间就将老师朱珪召回了京城。

第二天,嘉庆就开始动手,他撤了和珅和福长安的职,将两人安排给乾隆守丧,实则将他们软禁在皇宫之中。初五当日,嘉庆授意朝中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和珅,墙倒众人推,和珅已经毫无翻身之地。

初八,嘉庆命令将和珅收监刑部,并且查抄其家产。正月十一,嘉庆颁布了和珅的二十条罪状,乘着大丧法办和珅。正月十八,文武大臣奏请嘉庆将和珅凌迟处死,嘉庆帝考虑到和珅曾经担任过首辅,为了国体,加恩赐他自尽,并且让福长安作为鉴斩,让他亲眼看着和珅悬梁自尽。

嘉庆帝在乾隆死后半个月就将和珅办倒,除了急于泄愤,也是想要赶紧除掉乾隆后期吏治败坏的大毒瘤。


木剑温不胜


看到关于和珅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一则寓言,船夫先分享给大家。


米缸里的老鼠

一只瘦小的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里。半高的米缸难不住跳跃能力极佳的老鼠,但它却被眼前白花花的大米惊呆了,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顿时就去意全无。

直到有一天米缸快要见了底,身材早已发福的老鼠才惊觉的发现,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越过。望着所剩不多的白米,它意识到自己只会有两种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和珅的无奈

和珅贪婪这是毫无疑问的,就如没有不爱偷粮食的老鼠。在乾隆执政的后半段,大清早已是颓相尽显,贪污腐败横行。和珅只不过是跳进了乾隆皇帝这个大米缸里,等到他发现乾隆也有死的那一天时,和珅就如吃胖了的老鼠一般,无法从乾隆那个大米缸中跳出来了。迎接他的要么死在米缸中,要么成为新皇帝嘉靖的棒下鬼。

一个谎言需要千百个谎言来掩饰,一次贪污就很容易走上巨贪的不归路,千百年来,虽有和珅的警示在前,但仍旧有无数老鼠跳进米缸之中,这,或许是人性的悲哀吧。


题外话:曾经好多贪官都以为出国就可以逃脱法律制裁,随着这几年红通人员的归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希望成为后来人的警醒!


瓦尔登的船夫


嘉庆匆忙查抄和珅,不是为了钱,也不是因为和珅贪污,而是和珅威胁到了他的江山。

乾隆时代的和珅倍受宠爱,23岁就受到乾隆的赏识,从此在仕途上平步青云,26岁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相比同时期的军机大臣阿桂早了20多年。如此有能力的大臣就像是一把利器,如果皇帝能够驾驭他,将会是得力的助手;如果不能驾驭就可能是篡位的逆臣。

和珅真的聪明吗?

和珅很聪明,他有很强的办事能力,也知道怎样讨得乾隆欢心;和珅又不聪明,他没有感觉到“功高盖主”的危机,没有放开权利的决心。

和珅去世的时候才49岁,如果嘉庆继续重用和珅,那和珅的人生将会迎来更高的巅峰。但已不可能,因为嘉庆继位后就明显感觉到和珅的压力。在乾隆退位摄政的三年里,由于乾隆年纪太大,讲话不清楚,此时的和珅就站在旁边充当“翻译”的角色,另一边坐着的就是嘉庆帝。站在乾隆和嘉庆中间的和珅已经有一种凌驾于嘉庆之上的感觉,因为当时的嘉庆是没有实权的,而和珅的党羽则是遍布朝野。

嘉庆查抄和珅的主要原因

  1. 扫除威胁,和珅在朝中的势力绝对可以威胁到新帝,在他为官期间不断铲除异己,到了嘉庆期间,和珅的势力已经遍布全国,成为当时朝廷“四大势力”之首;

  2. 树立威信,就像我们看的武侠片一样,要想成为武林至尊,只要打败原来的至尊就成功了。嘉庆也是如此,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百官中树立起帝王的威信,只有杀和珅;
  3. 收买民心,和珅的种种行为早已在引起民愤,查处和珅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戴,这也是嘉庆为得到民心的一种方法。

和珅最终被嘉庆查处,并意外地收获了和珅的大量财富。和珅虽然家财万贯却终结在他的手中,相比之下李鸿章要厉害多了,他经历四朝皇帝最终还为后代留下大量财富,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一世!


水煮汗青


方圆论坛观点!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使用平衡之术,让大臣下属们相互制约,统治者只需要居中掌管大局就行了。和珅可以说是乾隆年间最大的贪官了。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和珅一点都不为过。乾隆之后嘉庆上台,嘉庆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和珅革职查办。当时的官员从和绅家里收出8—11亿两白银。所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死后第15天,和珅就被嘉庆赐死。


乾隆对于嘉庆的恩宠可以说是古今未有的恩宠。乾隆明知道和珅是个巨贪,但是乾隆对于和珅的信任依旧没有减少一分。虽然还有一些正派官员与和珅一派对立。但是和珅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和珅说过一句话,“整个大清国除了皇帝,也就纪晓岚刘罗锅和阿桂敢不给我面子”。由此可见和珅权势之大。

乾隆时期检举和珅的官员数不胜数,贪污受贿,官邸奢华迂制,结党营私等等数十项罪名。但都没有搞倒和珅。就少因为和珅有乾隆护着。因为不管和珅多么的贪赃枉法,但是他对乾隆是忠诚的。就这么一点乾隆就喜欢和珅。而且和珅对于乾隆那是极尽讨好。事事想着乾隆,照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贴心。你想想一个事无巨细都给你考虑周全的臣子。哪个皇帝能不喜欢。



有人说乾隆留给嘉庆的最大财富就是和珅。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知道和珅的权利来自于皇家。皇家想要解决和珅那可太容易了。而和珅就是乾隆留给嘉庆的“肥猪”。但事实并非如此,嘉庆时期清朝根本不缺钱。真正让嘉庆决心杀掉和珅的原因不是因为和珅贪钱。而是和珅贪权。


乾隆让位给嘉庆之后还依旧舍不得权利,以太上皇的身份处理国事。而嘉庆就好像一个傀儡一样。“二帝临朝”的闹剧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虽然嘉庆名义上继承了皇位。但实际权利还在乾隆手里。而且大臣们也没把嘉庆当一回事,完完全全还是工作和乾隆汇报。而和珅做为乾隆的头马自然而然的抢夺了不少原本应该属于嘉庆的权利了。所以嘉庆深深的恨上了和珅。所以在乾隆死后十来天后嘉庆就杀掉了和珅。就是因为和珅配合乾隆压制了嘉庆的权利,而且乾隆死后和珅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权臣。而权臣的下场向来都是难逃一死。


而和珅也不是没想过退路,一方面乾隆不放他走,另一方面和珅也想着拿钱买命来着。但是嘉庆没有给他那个机会。而且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和珅,过没钱的日子还不如死掉算了。和珅就算死也没想到嘉庆那么痛恨他。在乾隆死后十来天后就杀掉了他。古代讲究“子三年无改父之道”和珅认为自己还有缓和的余地。但事情出乎所有人预料。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