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拜麗——老撾遊記(1)

薩拜麗——老撾遊記(1)

老撾首都萬象

一. 山中的遠親

厭倦了微信裡海量信息的真假難辨,網絡中振振有詞的相互矛盾,忽然想去體驗山間林下聽風沐雨的野趣,選一個相對原生態的地方轉一圈,興許能讓空調房裡鬱積的氣釋放一些吧。

老撾,對我來說一個忽遠忽近的國度,是泰國同種同源同文化同信仰同地域卻又不太同心的親戚。帶著幾分好奇幾分期待,在隨意的安排與臨時攻略的節奏中我於2015年頌幹節前後從萬象到到萬榮,再到琅勃拉邦,最後隻身沿湄公河逆流上行到會曬,雖是走馬觀,也多少領略了老撾的風景和民情,心如山中的樹在搖曳,忍不住想對路過的風訴說一番。

兒時,老撾的名字是耳熟能詳的,生產隊高音喇叭裡那聲音永遠高亢的播音員經常報道印度支那三國人民如何打擊侵略者的消息,作為漢話也聽不太懂的傣族小屁孩當然不明其義,但是老師和大人還是說清楚了: 印度支那三國是指越南老撾和柬鋪寨。國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是老撾是“我方”那是毫無疑問的,玩打仗遊戲,肯定要好人才能當老撾人民。

再次對老撾熟悉已是十幾年後,那時已和中國兵戎相見的越南在老撾駐軍,與之接壤的西雙版納儼然成了次前線,雙方來往很少,偶爾到邊境線,向當地老百姓打聽對面的情況,得到的回答是簡單的幾句:老撾嘛比我們窮,落後,愛吃生牛肉。在無語中心裡暗歎:看來老撾這個曾經的“我方”現在是地道的“他方”了。

正應了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斗轉星移的老話,隨著中國 “改開”之後的經濟騰飛,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係進入了友好合作的正常關係,不再簡單地區分我方和他方。而我也來到泰國,有意無意中逐漸體會到了親密而微妙的泰老關係。

由於東北部泰人的很多習俗和某些方言(特別是粗話)和西雙版納很接近,我在愛吃東北酸辣菜和走調的土腔學舌中,竟對東北部人有特別的親近感。眼光也就很自然地投向他們的同胞兄弟----那作為另外一個獨立國家的老撾人。他們的日子過得還好嗎?

在我的想象中,老撾應該是與世無爭地過著一種落後純樸的生活,在紛爭擾嚷已把地球煩得改變了脾氣的今天,無爭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我不招誰惹誰,我的人民沒有生活在飢寒交迫中,貧窮落後點又怎麼啦?

然而近年和老撾有關的所聞所見,讓我隱隱感覺這樣的無爭已被改變了。前幾年接待一位在老撾教中文的老師,她應該是國家外派的人員,在普吉的幾天裡她除了對泰國人的友好熱情大加讚賞外,還對老撾做出了“那裡的人不好”的對比結論。我恭問其故,她的理由是老撾人懶,很貪心,對中國人不友好,“哪怕一把野菜,賣給我們的都要比賣給當地人貴一兩倍”。她在老撾工作了好幾年,這應是切身體會之言,我作為局外人自是不好置評,一笑了之。但是貪心和不友好這個應該與貧困和懶惰不太統一的詞卻被她揉在一起來對老撾人進行描述,我不免有點好奇了:老撾人民還純樸嗎?

這兩年回西雙版納,看到滿大街的傢俱店都在賣老撾紅木,價格都高得令人咋舌卻又有非常好的銷路。出於對國人造假能力的肯定,我裝著買者對那些龐大的傢伙反覆檢查,仔細敲打,我希望這些做工考究牛X的傢俱是精緻的水泥製品,哪怕是用其他雜木加工合成的也好。但是我無奈地發現:它們是原木製品!那清晰的年輪記錄了它在大自然裡任風雨津潤和錘打了幾百上千年!看到那直徑幾米的樹根被打造成厚重無比又形狀奇特的傢俱。我心裡一遍遍地哀嘆:人們,你和樹要有多大的仇恨才忍心把生存在深山中的千年古樹連根刨出來!

毫無疑問,這些紅木樹不可能是西雙版納原始森林的子孫,那裡沒有大量紅木,就算有也沒人敢冒著坐牢的危險去砍伐。只能是從老撾進口。我無權去責問老撾政府為何要以破壞環境的方式賺外匯?我只是好奇老撾的原始森林真的無邊無際嗎?能經受得住機械化伐木工具幾年的摧殘?

帶著這麼多的好奇和小小的期待,我於2015年4月6日正式進入老撾。

那密佈的森林,崎嶇的山路,綠野清溪,酸辣鄉味;那民風慵懶古樸,吃喝簡單的鄉下朋友們,我來了!

按照老撾的禮節習慣,讓我先真誠地問候一聲:薩拜麗!

薩拜麗——老撾遊記(1)

老撾的古建築

二.有趣的小國大數字

老撾人民愛大數字,凡到過那裡的人應該都有印象。

當然,請不要以為這是和網絡科技有關的神秘莫測的“大數據”。我這裡只是指老撾自古偏愛大數字,或者說對數字有一種誇大的習慣。此地過去的王朝是“瀾滄”(中國史書也有寫成“南掌”的),也就是老語“百萬大象”之意,假如理解為這個二十來萬平方公里的王國裡養了百萬頭大象,每平方公里任由幾頭大象在踩踏,那其他生物是無法生存的。因此這個百萬就是一個美麗的誇張詞。許是對這個習性的理解,不知何時何地的哪位聰明中國人把老撾的現在首都Vientiane(老語發音接近“文真”,是故臺灣過去寫成永珍更準確點),寫成了“萬象”,我覺得這中文名字特別傳神,估計老撾朋友也很認可這個翻譯-----大象的數字雖然比古王國時少了一百倍,萬頭大象也很氣派的了。依了這個慣性,萬象和琅勃拉邦中間的度假勝地VANGVIENG(老語發音接近“汪宛”)又被翻譯成“萬榮”。本來用中文表達老語發音就很難準確,誰能說“萬榮”這個地名的中文寫法不準確?我覺得非常好,中文字面含義就很吉利。而且地名和其他翻譯無非約定俗成,習慣了就好。假如哪位自以為老語造詣很深的先生非要把VANGVIENG的中譯寫成“汪宛”或者其他什麼詞,我覺得就象企圖把曼谷更正為“邦果”一樣,是找抽的行為。

如果說老撾地名的“大數字”給我以美的感受,那麼他們鈔票的“大”就讓人有點困惑了。從廊開乘車跨過泰老友誼大橋,進入老撾口岸,我在海關的兌換點給一個漂亮但始終不笑的制服妹遞去3000銖泰幣,她在計算器上點了幾下,又在櫃子裡翻騰片刻,就遞回來好幾張鈔票,看到票面上的阿拉伯數字有很長的一串0。數了數,十萬面額,總共75萬多,乖乖!我只顧沉浸在懷揣幾十萬鉅款的喜悅,卻沒有去細究它和泰幣是251:1的比列。樂觀地認為該國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不高,這75萬應該夠花好幾天吧。

從橋頭口岸到萬象的小麵包車費,他收我400泰幣,覺得也合理,後來想想假如當時他們開口和我要10萬吉老幣,我肯定會說有你們這麼宰客的嗎!

下午在酒店安排好,就出來隨意走走,街邊一個斜靠在嘟嘟車上的漢子立刻用怪腔英語和我哇啦了幾句,看我用泰語和他問答,他也改用泰語說,要拉我去看景點,翻出一張做工還算可以的廣告牌給我看,萬象幾個主要景點參觀一圈,大概二小時左右,明碼標價30000吉。“太熱,我不用看太仔細,拍好照片就走。”“那一個小時就夠,15千吉。”他用手指了指廣告上標的15000,我於是知道老撾人表達數字以“千”單位為主。從資料和初步觀察來推測,萬象不大,明早拿出晨跑的勁頭來暴走一圈估計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別說花三萬僱車,一萬五也太貴了!

薩拜麗——老撾遊記(1)

休閒餐廳環境和套國差不多

等簡單的午餐花“55千”,稍為豐盛點的晚餐開出“160千”的帳單,第二天去萬榮的路上一罐飲料和一小筒餅乾就要25千,我才知道這幾十萬根本就不經花。而途中停車吃飯處,一個在廁所門口收費的小男孩的行為讓我生出小小的感慨,他的“門票”寫著1000,見我掏出一千吉面額的鈔票有點心疼的樣子,立刻用泰話說:5銖。我毫不遲疑就從褲兜裡掏出5銖硬幣給他。沒心思去計較從匯率上算他還多收了250吉。當時不禁為老撾政府發行貨幣時考慮不周感到遺憾:這樣的大數字買賣實在太影響遊客的消費意願了。想想吧,且不說人民幣,就一千泰幣還是能買不少東西的呀,而你這裡的一千卻只夠上一次廁所!如果涉及到幾十萬交易,沒有經過匯率換算的對比,誰會輕易出手?

薩拜麗——老撾遊記(1)

一個人隨便吃喝一頓就是一二十萬

相對於鈔票面額的大,萬象的面積卻很小。第二天我早上六點起床,立刻按計劃出門步行去拍照,憑著昨天進來時看到的一些街景印象,一路亂拍,凱旋門,帕昭錫威雕像,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寺廟都被我拍到。覺得差不多了,就估算著所住酒店的方向往回走,結果遲遲沒見到所要找的街景,拿出手機來看地圖也找不著北,只好問路人去這酒店該怎麼走?卻每人都是茫然地搖頭。最後攔住一輛嘟嘟車,拿酒店名片給他看:帶我回這酒店。看他遲疑的樣子,我再追問:“你知道這酒店在哪裡嗎?應該就在這附近,不會遠。”他答:我會找到。那你要多少錢?答:30千。見鬼了,人家玩遍主要景點也只要30千,你這麼個破車跑幾分鐘的路也要這麼貴!考慮到被他拉著滿大街亂轉的狼狽樣。只好繼續步行尋找。想了想給酒店打電話,前臺服務員象沒睡醒似地咕嚨半天我也抓不住要領。只好提醒她:你就告訴我酒店附近有沒有大家都熟悉的東西。她答:有個噴水池。我再問路人噴水池在哪個方向?他用手一指:那邊。再走幾分鐘果真就找到了酒店。光天化日之下活活在老撾首都體驗了一場被鬼打牆的經歷。

回到房間在電腦上找出萬象地圖,將見到的主要建築大致核對一番。嗨,不到兩個小時我已走完了萬象近一半的主要街道。常聽近年來過萬象的朋友議論,老撾首都不如中國一個小縣城。大概他們的理由是那裡沒有高樓和寬暢的馬路。如果按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目前萬象的市容確實和中國30年前的縣城差不多。但是我們沒必要用自己的標準去非議別人的家園吧。就我個人而言,很欣賞甚至羨慕某些國家的制度,但卻厭惡他們強迫他國按照自己步伐走路的這個觀那個念。中國政府歷來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那麼中國民眾就更沒有去修改別國觀念的義務了。老撾在穩定緩慢地變化著,和當地人的閒聊中,他們還是滿意目前的發展狀況。“我們不象泰國一樣過兩三年來亂一次”,這是許多普通民眾的看法。基於此,繁榮發展,現代高科技給老百姓帶來的幸福感,誰能拿得出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麼?閉上眼睛想象,哪一天老撾各大城市高樓拔地而起,馬路寬暢筆直,不少“違章建築”,包括古寺廟被拆得七零八落,到處晃盪著戴大蓋帽的“執法者”,那還能算是安閒幽靜的老撾生活嗎?

扯遠了。既來之則安之,我還是儘快適應他們動輒以萬計來買瓶飲料的大數字消費習慣吧。

2015年4月23日於普吉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