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大家好,我是笙簫沐雨!

今天就接著給大家推薦一部好片。

這部電影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看過的人很少,完整看完的可能更少了;

它不單是一部極其出色的國產電影,更是“隔壁老王”這個梗的真正出處!

它叫:《鋼的琴》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鋼的琴》是一部將視角放在東北的電影,於2011年7月15日在國內上映,導演是張猛。

瞭解東北的都知道,那個曾經被稱作“工業基地”的地方,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而漸漸消退了,留下的是一批又一批的下崗工人...

陳桂林就是一個下崗工人,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個東北工業城市裡,原鋼廠倒閉,所有工人都只能下崗。

為了維持生計,陳桂林獨自拉起了一直樂隊,每天吹拉彈唱,不亦樂乎~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只不過,雖然叫做樂隊,但陳桂林的樂隊可能和大家想的那種‘樂隊’不同,他們這個樂隊被稱為‘婚喪樂隊’,也就是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店鋪開張啊,都會把陳桂林和他的隊員們請過去吹幾首應景的曲兒~



陳桂林的事業經歷了轉折,感情生活也發生了鉅變!

雖然這個樂隊算的上和藝術沾邊,但是每天東奔西走不說,還不一定每天都有活,經常吃了上頓不敢想下頓,和之前穩定的工人工作相比,落差太大。

陳桂林的妻子小菊可不想過這樣的日子,她選擇離家出走,投向了一個有錢的假藥商人的懷抱之中,按陳桂林的話說就是:

她終於過上了夢寐以求的不勞而獲的日子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這種只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的妻子走了也就走了,也算得上是去追求了自己的幸福,陳桂林不是很在意,而每天培養女兒的藝術天分,則成了他生命的頭等大事!

能組建樂隊的人,都是有著自己的音樂夢想,陳桂林也不例外,不單他有夢想,他的女兒也有音樂夢想,只不過他的女兒喜歡的是——鋼琴。

鋼琴!被稱為樂器界的奢飾品,意思就是說,一般的鋼琴都很貴!

作為一個下崗工人,作為一個收入十分不穩的‘婚喪樂隊’創始人,陳桂林哪買得起鋼琴啊!

但這沒有難倒機智的他。

陳桂林用木板刷漆做了一個鋼琴鍵的模型,並告訴女兒每個毽子的音調,這樣,一個可以練琴的假琴就這麼橫空出世了~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若是一直這樣也還行,雖然物質貧窮,但是精神世界很富足。

直到有一天,那個跟買假藥跑了的妻子小菊回來了,而且衣著靚麗,一看就是過著小資生活的人。

但她這次可不是因為什麼‘飽經風霜’‘經歷了紅塵滾滾、世態炎涼’發現還是自己家老公好,回來求原諒,再續前緣的。

正相反,她這次回來,是來離婚的,不單離婚,還要帶走她的女兒,讓她女兒過上條件好的生活。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這可不行,離婚也就算了,反正沒啥感情了,帶走女兒???我陳桂林可不答應!


只不過,問題不在於你陳桂林答不答應,也不在於你小菊是什麼意思。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孩子選擇。

而孩子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架真正的、屬於自己的鋼琴!

也就是說,誰能送給孩子一架鋼琴,誰就能得到孩子的撫養權!

為了孩子的撫養權,陳桂林也是費盡了功夫。

偷一架吧?偷不出來;借錢買一架吧?沒人借,倒不是朋友少,而是大家都不富裕

那怎麼辦?就這麼放棄自己的女兒嗎?陳桂林不甘心!

偶然間,他發現了一部俄國文獻,關於如何做鋼琴的俄國文獻!

那就自己做一架鋼琴得了,咋做?

我們是從哪下崗的?

原鋼廠啊!!

我們雖然沒錢支援你,但我們都是鋼廠的老工人啊!!

那我們就做一架用鋼鐵做的鋼琴吧!

做一架“鋼的琴”!!!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關於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就說到這裡了,陳桂林到底能不能成功做出一架‘鋼的琴’?又能不能成功得到女兒的撫養權?大家從電影裡找答案吧!

接下來就說說電影背後的故事!

《鋼的琴》的主演,也就是陳桂林的飾演者,是王千源。

陳桂林女友淑嫻的飾演者,則是秦海璐。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王千源真正走到所有人的視線,是因為那部《解救吾先生》裡的精彩表演。

但在《解救吾先生》之前,王千源就已經憑藉這部《鋼的琴》奪得當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

而秦海璐的表演也是把‘淑嫻’這個角色演活了!兩人的對手戲更是十分精彩!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就這個畫面,每個有著東北生活經歷的人,都會有一種熟悉感吧!

電影最後的一段俄羅斯舞蹈,是張猛導演作為一個東北人,對自己家鄉的記憶復原!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而且這部電影拍攝沒幾天,劇組就沒錢了,最後還是靠著兩位主演打白條,才維持下去!

如果只是演員表演出色,這部《鋼的琴》也不能成為國產電影的極優秀作品。

電影的藝術性也體現在每一個鏡頭中,舉個例子:

陳桂林和小菊談離婚、談女兒時候的構圖,就足以載入史冊!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完美的構圖,完美的背景。完美的體現了兩個人情況和心境!

一邊是破敗的房頂,和被房子擋住的出路,象徵著陳桂林的困境和難以言說的心情;

而另一邊則是完整的房頂以及一條通透的大路,展現了小菊富足的生活和帶著女兒遠走高飛的心!

類似這個的鏡頭不勝枚舉,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大家自行發掘吧!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算了,再說了一個吧。比如這一幕,就是一出東北工廠版的《最後的晚餐》,甚至人物關係和座位都是十分符合當時的情況!


《鋼的琴》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產佳作。

磚牆、下崗、硬碰硬、俄羅斯舞蹈、生鏽的車間、失落的包工頭、滿是感動的父愛、埋在鋼鐵之中的藝術夢想、以及窮途末路的靈光一閃。


用了這麼久的“隔壁老王”,終於找到它的出處了!


一個時代的輓歌,一個父親的救贖、一個卑微又崇高的夢!!!

我喜歡王千源,喜歡《鋼的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