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当道,短信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如果问大家,平时最常用到的手机软件是什么,相信几乎所有人都是同一个答案:微信!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而微信这个软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微信当道,短信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在智能手机还没出现之前,相信80、90后都经历过用手机短信和朋友聊天的时代。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人们想要和朋友聊天,要么打电话,要么只能发短信。

而在当时,电话收费价格比较高,人们更热衷于通过短信沟通。运营商们也在那个时候推出过许多针对短信的套餐,一度受到市场欢迎。用户每个月都扳着手指头,去计算套餐内的短信剩余数量。这样的情景,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印象深刻。

伴随着智能手机一起发展壮大起来的,还有微信软件。用微信聊天本身是不收费的,只是要消耗流量而已。有网友粗略算了一下,1MB的流量,可以发接近1000条微信信息,这就比用短信沟通划算太多了,而且如果连接上WiFi信号,使用微信就等于免费了。微信就这样在消费者当中疯狂蔓延。

后来微信又推出了发送语音功能,以及视频、语音通话功能,同样是计算流量来使用。微信上的功能比手机的基础功能要实惠的多。

微信发展至今,有趣又实用的功能实在太多了,这些功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渐渐地,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而打电话、发短信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微信当道,短信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顺应时代的变化,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们也改变了手机套餐的收费方式,以流量为主体,附赠免费通话时长和短信数量的套餐模式,成为了现在手机收费套餐的主流。

身边的人都在使用微信,成为人们新的社交方式,手机短信已经到了被人遗忘的境地。那么短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短信当然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微信的功能再强大,也没办法取代手机短信。

马化腾曾经在一个采访节目中,被主持人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有了微信的存在,自己还会不会发短信。

马化腾当时的回答巧妙地化解了微信与短信的冲突,他用主持人加自己微信为例子去说明,因为室内人多导致网络不通,所以微信没有收到对方申请加为好友的信息,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短信存在的价值。

众所周知,网络是微信的载体,微信正是着依靠网络,才能将信息发送出去。但是网络信号不等同于通讯信号。比方说,你在城市里,随处都能接受到4G网络信号,就算没有WiFi,也能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但是如果你到了一个偏僻的郊外,或者人群拥挤的室内场所,就不一定能够接收到4G信号了,手机的上网功能也成为了摆设。这个时候,短信就能起到与外界联系的作用。

微信当道,短信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微信与短信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在于微信需要双方互为好友,才能够无阻碍地沟通;但是短信不需要,只要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就能直接发送短信,对方只能被动接收。

从这一点来看,短信比微信更具有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针对性,短信的应用范围,会比微信要大的多。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就可以发现,我们平时接收到的验证码,以及一些通知类的信息,都是以短信而非微信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手机里。

微信这么方便,为什么这些通知类短信不能发到微信上呢?这个答案非常明显了,因为微信比短信多了添加好友这个步骤,在对方没有通过好友申请的情况下,通知类短信是无法直接到达微信用户的面前的。

微信当道,短信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而且之前也说过,微信必须依赖网络信号才能使用,但只要是网络,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延迟。所以对于通知类信息而言,手机短信比微信更具有时效性。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手机短信功能真的被微信代替了,那我们要添加多少个企业账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遗漏任何重要通知呢?

虽然短信有微信不可替代的优点,但短信市场确实受到了微信的猛烈冲击。根据移动给出的数据显示,微信刚刚推出时,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将近9000亿条,达到了顶峰。

但在微信崛起之后,全国的短信发送数量跌到谷底,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一度认为,微信取代短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短信业务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过这样的想法太偏激了,短信业务在2018年起死回生,全年业务量大增,全年收入接近400亿元。

微信当道,短信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企业正是看中了手机短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才把短信发展为企业扩宽业务的渠道之一,让手机短信意外复活了。总的来说,微信虽然功能齐全使用便捷,但还是无法取代短信的,手机短信在特定的情况下,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