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关注】开创文艺娱乐节目先河 追忆央视春晚第一人“黄一鹤”

4月8日凌晨2时40分,央视春晚开创者、首届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

【津云关注】开创文艺娱乐节目先河 追忆央视春晚第一人“黄一鹤”

黄一鹤,1934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人,1949年参军,在解放军某部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1950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9年12月调入中央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导演(春晚第一代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担任1983年第一届、1984年第二届、1985年第三届、1986年第四届、1990年第八届共五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1994年7月离休。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早期的央视春晚更有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眷恋感和温暖感。

回头来看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尽管舞台陈设简单、演员服装和道具朴素,连送给观众的奖品也只是圆珠笔、记事本等普通文具,但节目的精彩程度无与伦比,李谷一的《乡恋》唱出无数人心声;刘晓庆现场拜年的一段话,说得台下很多人掉了眼泪;马季在春晚结束后又通过电话给首钢工人说了一段单口相声……舞台上下互动紧密,首次实现的电话点播,更使央视和观众亲如一家。

1983年春晚之所以为全国观众所喜爱,不仅仅因为节目精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形式丰富多变。

第一,首次引入的主持人概念。晚会的主体是要千变万化的,让观众捉摸不透,让大家感觉节目又好看而且又能台上台下互动。当时我们第一次创立了晚会主持人,马季、姜昆、刘晓庆、王景愚组成了1983年春晚主持人班底。一台春晚将近5个小时好几十个节目,就必须要有起承转合,因为观众坐在那看那么长时间不容易啊,得让观众感觉到逗笑,能看进去,每个小单元都由主持人来串场,要有切入、留下线索,几十个节目从哪儿切入?留什么线索?都要设计。最典型的就是王景愚的《吃鸡》,从姜昆说自己饿,然后"虎妞"和"祥子"逛厂甸看见王景愚的烧鸡埋下伏笔。王景愚把烧鸡放到后台,等主持人报幕说下一个节目是《吃鸡》时,大家伙看见姜昆正啃那只烧鸡的背影。王景愚就急了,说节目没法演了,这时候姜昆就把一块鸡肉塞到马季嘴里,让马季间接"受贿",那马季就说"你不是学过无声表演吗",就这样诞生了哑剧小品《吃鸡》,等于顺理成章把这个节目推出来了。反应迅速的马季、姜昆、受过专业训练的王景愚、红星刘晓庆这样新颖的组合一出现立马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津云关注】开创文艺娱乐节目先河 追忆央视春晚第一人“黄一鹤”

第二、首次引入“直播”概念。在黄一鹤的坚持下,春晚开启了“直播”模式。多少年后,当姜昆、李谷一等人回忆早期春晚故事时,无不感叹黄一鹤导演的远见卓识。姜昆说,黄一鹤顶住了众人的怀疑和压力,坚持春晚直播,他的理由是,足球赛如果不直播,只看录播的,有意思吗?要让中国所有的观众跟我们过春节的时候,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开设热线电话点播形式。除了采用直播形式,并在现场开辟电话点播,让观众一起参与晚会。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新鲜事儿。那年李谷一接连唱了7首歌,观众看见李谷一,想起《乡恋》,就打电话来点播。当时黄一鹤心里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规定要执行,这是“禁歌”,不能播出的。正好当时的广电部部长吴冷西就在晚会现场,他犹豫了许久。其间黄一鹤让服务员拿了很多点播条给他看,大概有五盘,最后吴冷西说“播”,这首歌就这么解禁了!

参与了多届春晚策划的甲丁评价1983年春晚对中国电视晚会的意义时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仅是全民品格、品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电视人的一种自信,同时也是对观众的自觉,特别是倒计时准备进入直播时的那种空气都要燃烧的感觉会直接传达给我们的观众,所以黄一鹤直播的大胆和践行是十分令人钦佩的举动。

黄一鹤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是“真情、清新、质朴”六个字,这一切在开始时是潜藏的、朦胧的,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漫长道路之后,是在千多部作品的实践摔打中,才逐渐意识到。黄一鹤也尝试着融进了“动情”的场面以试图强化晚会的感情冲击力,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以《乡恋》为例,黄一鹤导演说,在1983年春晚结束后,央视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其中有一封信让他记忆深刻,那封信是这么写的,说很感谢中央电视台并且称赞说你们是人民的好电视台。说实话,看到之后,心里特别感动,眼眶一下就湿了,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年又一年,央视春晚在黄一鹤导演,而后邓在军、郎昆、杨东升、哈文、冯小刚、刘真等导演的付出下,成为了中国人大年夜不可或缺的一道年夜大餐。春晚形式、内容、舞美、演员、技术等年年变化,但是1983年春晚仍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甚至被评选为“最受观众喜爱的一届春晚”。而今很多人吐槽近些年的春晚早已不如80年代、90年代的春晚,人们与春晚的关系,仿佛从热恋期进入了老夫老妻的平淡期,少了很多新鲜感。

【津云关注】开创文艺娱乐节目先河 追忆央视春晚第一人“黄一鹤”

对此,黄一鹤曾说:“我们在国家实力、科技水平、艺术资源的储备上很丰富,为什么现在说离观众越来越远了?有的人说现在娱乐品种多了,所以不一定看春节晚会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观众口味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跟不上了。我对这两种观点都不同意。从宏观来看,这个上层建筑无论是文学也好,艺术也好,始终是为当下这一时代的人服务的。时代走得太快,你却要等一等,但历史你是拉不住的,只能算作你自己落后了。选择多了,毕竟还是在选择,老百姓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参与的,为什么不选择你,选择了别人了呢?”

“春晚第一人”黄一鹤的去世,令人哀痛。姜昆表示,黄一鹤是中央电视台文艺编导的先行者,他开创了文艺娱乐节目的先河,为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人送去了欢乐愉悦和精神食粮,且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电视文艺导演的中坚骨干,黄一鹤于中国电视文艺功不可没,黄一鹤先生千古。(津云新闻记者 盛书琪 参考资料:人民网、每日新报、环球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