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時報專題報道江干公安“在線警務”

平安时报专题报道江干公安“在线警务”

平安时报专题报道江干公安“在线警务”
平安时报专题报道江干公安“在线警务”平安时报专题报道江干公安“在线警务”

“江干便衣,不許動!不許動!”杭州市江乾區九堡附近,犯罪嫌疑人陳某正推著剛偷的電動車,可他哪裡想到四周早有多名警察恭候多時。陳某幾下就被民警按在了地上。這是江干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陳某的現場,陳某從物色目標、實施盜竊到被抓捕到案,前後不超過30分鐘。江干警方到底為何能如此神速?因為陳某早在作案之前就已進入警方“視線”。

江干警方依託“在線警務”中的“在線打擊”模塊,利用“清流”智能防控平臺對前端感知源所捕獲的實時數據開展後臺精準分析,收到智能彈框預警:陳某目前風險極高,需密切關注。民警在接到指令後立即對陳某開展研判工作,發現陳某有作案預謀且隨後偷盜電動車得手,潛伏在四周的便衣警察直接出現將其擒拿,陳某沒有一點反應時間。

“打早打小、露頭就打是我們便衣大隊的工作目標。進入江干就是進入了治安嚴管區,我們江乾區目前成了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禁區和雷區,這背後都是‘在線警務’發揮的作用。”江干公安分局便衣大隊大隊長任敏琦介紹。

“在線警務”是江干公安分局依託省廳“雲上公安、智能防控”戰略,以物聯多維感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支撐,以“清流”智能實戰平臺為載體,逐步建設起警務資源(各類前端感知源)在線共享、警務對象(各類人員數據)在線掌控、警務工作(警力)在線運作的警務方式。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和推進平安浙江建設,離不開警務科技創新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在線警務’前端感知源如同一雙精準的鷹眼;運算數據的研判中心相當於大腦;而我們的路面警力則是有力的手腳。”江干公安分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楊國慶介紹。

目前“在線警務”涵蓋“在線治安”“在線基礎”“在線打擊”等內容。“在線治安”具體利用“清流”智能實戰平臺綜合獲取治安數據,對江乾區各個社區以及各行業區域治安狀況進行評估建模,實現精確、有目標性的高效管控;“在線基礎”則主要涉及流動人口管控,網吧實名登記等內容,主要根據人口數據,前端感知源信息,實名登記等,及時做到對異常情形預警和管理;“在線打擊”主要針對風險預警,在逃人員抓捕等內容,以多角度守護江干老百姓的平安。

與傳統警務相比,江干公安“在線警務”通過信息化手段獲取最實時、最鮮活、最真實的數據信息,用精準的計算運用,使各項勤務部署更加科學,警力投放更加精準,治安掌控更加有力,讓警務工作由被動向主動、粗放向精細、盲目向精準、離線向在線的轉變,逐步實現警務工作的預測、預警、預防。

通過三年實踐,江乾區的“在線警務”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2015年之前,江干分局一年只能抓獲全國在逃人員50名左右,通過近三年的在線警務建設,2018年我們抓獲全國在逃人員370名。效果非常明顯。”楊國慶說。最新數據顯示,江乾區有效警情下降21.04%,侵財案件下降72.27%,落地侵財案件破案率上升至86.4%。相比三年前,江乾區轄區治安狀況明顯有了好轉,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也有了很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