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今天一上班,兩張圖便在宜都三農朋友圈裡傳開了,一張是土壤採樣工作人員在紅花套鎮農戶家記單子、“開方子”;一張是五眼泉鎮亮亭柑桔專業合作社桔園裡的綠肥作物,毛葉苕子鬱鬱蔥蔥。單說這兩張圖,表面上並沒有什麼奇怪。但圖裡所講述的故事,還真是有趣!

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

這第一件趣事就是,專家“體檢”、“開方子”不在醫院,卻是在地裡。原來,專家們並不是在給人做“體檢”,而是給耕地;開的方子也不是醫人的,而是維護耕地質量的。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為守住耕地數量和質量紅線,宜都市農業局土肥站採取下田“掛號”的形式,將全市農業生產區域劃分為三個區域,各區域針對耕地質量表現,因地制宜開展耕地質量建設。在全市設置了230個年度耕地質量監測評價網點,給耕地“掛上號”,實現對耕地質量長期定位、有效動態監測,掌握耕地質量變化趨勢,實時為耕地“體檢”。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為構建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長效機制,土肥站還根據“體檢”結果,為耕地開出了“調養方子”,“精、調、改、替”。“精”就是精準施肥,利用“互聯網+耕肥”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多餘肥料對土壤的汙染。“調”就是調整肥料結構,示範推廣配方肥、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緩控釋肥料、水溶性肥料、葉面噴施肥料、微生物肥料、土壤調理劑等新型肥料,加快淘汰低含量單質肥料品種,持續培肥地力。“改”就是改進施肥方式,推進機械施肥、水肥一體化施肥以及集成推廣高效施肥技術模式,推進肥料高效利用。“替”就是有機肥替代化肥,通過推進有機肥資源化利用、推進秸稈養分還以及因地制宜種植綠肥,逐步提高有機肥應用水平。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這第二件趣事就是,土壤居然迷戀上了“養生”,一天忙著要“減肥”。不過這個“養生”和人的養生也不一樣,而是綠色防控“少食”化學農藥,有機肥替代化肥,過上了“素生活”。“減肥”,自然是減少化學肥料了。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為實現“養生”目標,宜都市農業局植物保護站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圍繞基地提升、生境調控、靶標定向有害生物、規範投入品使用、柑茶作物五條主線,逐步形成了政府扶持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示範基地示範與大面積推廣相結合、作物近期防治與長遠建設相結合、主導產業綠色防控關鍵技術集成與標準化生產相結合的“四結合”綠色防控模式。2018年,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在宜都召開,宜都市創綠柑橘專業合作社、肖家崗茶葉專業合作社綠防模式獲全國推介。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為順利“減肥”,促進化肥減量增效,市農業局土肥站充分利用我市有機肥資源豐富的優勢,示範推廣“農牧結合”模式、“有機肥+配方肥”模式、“自然生草+綠肥+秸稈還田”模式、“有機肥”+“水肥一體化”模式和“土壤酸化治理改良”+“有機肥”+“配方肥”模式五種“減肥”模式。

有趣!專家下田“體檢”“開處方”,土壤迷戀“養生”在“減肥”

五眼泉鎮亮亭柑桔專業合作社桔園裡的綠肥作物,鬱鬱蔥蔥的毛葉苕子證明我市土壤“減肥”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每畝毛葉苕子可產近1800kg的綠肥,肥效相當於一包肥複合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