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在頭髮絲裡“蓋房子”的人

陳彤----在頭髮絲裡“蓋房子”的人


核心芯片製造,通稱半導體晶圓製造,屬於國家重大、薄弱的一個基礎產業。難度多大?“就像在頭髮絲裡面蓋房子”。過去8年間,在北京中關村東昇科技園,有一支團隊和這件事擰上了勁兒,用他們帶頭人的話說,“高科技、新材料的創業方向比較‘炫’,就想在這個領域壘上一塊石頭”。

陳彤,70後,從無到有,和團隊一起建立了國內第一條批量化面對市場的碳化硅器件生產線,也是中國碳化硅功率器件產業化的倡導者之一。他所創建的泰科天潤半導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科天潤”),是國內第一批致力於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SiC)電力電子器件的領軍企業。

3月25日,在“北京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中,記者走進了泰科天潤。回顧走過的這8年,陳彤說“特別不容易”。半導體晶圓製造,號稱是最精尖、最複雜的製造業,具有“大投入、長週期、高門檻、重卡位”的特點。而碳化硅作為高效的電源器件,是歐美日發達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新興電氣化產業技術,特別是美國早在2001年左右就已經在軍用產品上展開應用,當前各發達國家都已經打好了較好的產業基礎。而國內在2012年時,除了幾家上游做碳化硅材料生產的企業,相關下游產業對碳化硅技術的認識還相當陌生,陳彤就想在國內建立相關生產線。

一個比較有利的契機是當時國際上的半導體產業正面臨技術換代,特別是以化合物為代表的新材料半導體的發展,給中國的產業創新,帶來了一個非常難得的窗口機會。陳彤就想趁著這波“青黃不接”的時機加速建立自己的產業線。

“當時,國內的電力電子技術遠落後於人,如果要想打造一個依託於硅基材料的功率器件企業,拼硅基芯片的穩定、成熟和規模的話,由於跟國外同行差距太大,基本上很難還有產業機會,只有抓住這種新材料的技術產業窗口期,才有中國新興企業的進入機會。”

陳彤介紹,新的工藝、技術需要磨合,在碳化硅為代表的新材料半導體上,國際上的芯片巨頭也還沒有完全成熟,在芯片製造的工藝穩定性、下游客戶的應用准入上,他們也才方興未艾。所以這種窗口期十分難得,如果錯過了,就得等下一個新的技術格局出現,恐怕估計又需要二三十年,“我們就趁著技術在新舊轉型的空檔,趕緊跟上。”

碳化硅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被公認是下一代的功率半導體材料而受到各國的重視。碳化硅雙極結型三極管,與硅IGBT相比,可實現更高的功率效率(98%以上),更低的功率損耗(節省30-50%),更小的尺寸(節省30-50%),並可在200℃下穩定工作。

認準了產業發展方向,2011年,陳彤就創立了泰科天潤,和團隊成員一起籌了1億人民幣的起始資金,一下就都投了進去,後來通過融資他們又籌了一個多億的資金,政府又支持了幾千萬,都用在了生產線的建設與產品的開發上。“買設備、控環境等都需要大投入,芯片製造的週期又長,開始那幾年就是純投入。”陳彤說,剛開始做公司的時候自己就考慮過行業的高門檻,但真正做了才發現還是低估了。

幾年間,買設備、進原料、培養工程師就花光了公司所有現金,但生產線離能夠產業化的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沒有產出就沒有收入,資本也特別謹慎,陳彤說,最難的時候,感覺明天公司就得關門。

“怎麼辦?只能咬牙堅持。”陳彤說,當時公司就一邊繼續打磨工藝,一邊去和廠商談合作。“芯片是無國界競爭的,這個行業沒有任何的國界線,只能憑技術、憑產品說話。”

為了開拓合作方,陳彤帶著團隊們都不記得自己跑了多少家企業,“我們就從送樣測試開始,然後上機再測試、再老化,然後一輪一輪做可靠性測試,慢慢的,就能走小批量,也有企業給了一些小單子。”他說,用國產化芯片,很多企業是有顧忌的,因為其中確實存在一些風險,“而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說服他們相信,用產品來證明自己。”

從百萬訂單到千萬訂單,一步步地,泰科天潤走到了如今。目前,泰科天潤在北京已建成國內第一條完整的4~6寸碳化硅器件量產線,可在碳化硅外延上實現半導體功率器件的製造工藝,產品質量對標國際一流企業產品品質。陳彤表示,泰科天潤的產品現階段主要應用於服務器電源、光伏逆變、電源、充電樁、電動汽車等方面,未來的產業方向將主做高功率電源的主控器件,還將佈局電網的輸配電。

談及未來,陳彤倍感壓力,他說,到現在為止,企業每年都在成長,但是企業的利潤還是沒能出來,主要是生產線沒能跟上,而要建設更大的生產線,又需要更多的錢。而且論芯片的品質,和國外也還有差距。“就像跑馬拉松,別人已經跑出了十公里,而我們才跑了五公里,我們只是在逐步縮小這個差距,讓這個差距越來越不明顯。”

對於泰科天潤當前所取得的成績,陳彤說相當於建立了一個“橋頭堡”,牢牢抓住了國際產業這次難得的窗口機會,但想更進一步,他希望有更多的“援軍”能夠跟上,國家和社會資本能夠加大投入,不然“橋頭堡”很快也會失去作用。他還希望資本也能更有耐心,芯片製造週期長,利潤也很可觀,但是關鍵就是能不能堅持到最後。

“這是一件沒有任何捷徑的事,只能靠做人做事一步步去爭取,拼成本拼品控。不過我還是很有信心的,一方面國家重視,一方面我也更願意相信我們的人,中國的工程師更願意吃苦,更拼。”陳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