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澳门必吃葡国菜,吃完继续喝夜粥,糖水

小说:澳门必吃葡国菜,吃完继续喝夜粥,糖水

澳门,是一个无论你来多少次,都会充满惊喜的地方,即便没有地图、没有看旅游书都无所谓,因为处处是惊喜。无论哪一个景点,你都能靠着一双腿走完。去到哪里,玩到哪里,吃到哪里。

小智说过的,我跳下去,他埋单。

好的,今天最后一天澳门之旅就让他来带我去吃葡国菜!

现在澳门的葡国菜扮演着一个葡国文化遗产的角色,沿着澳门的一条小巷走下去,我们来到了一家不起眼的餐厅,这条小巷,非常低调,充满着过去旧澳门的味道。

老板娘是中葡混血儿,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土生葡人”。老板娘非常骄傲地说道:“我敢说,澳门葡国菜是世界上第一种融合料理!”

我非常意外,老板娘五官深邃,皮肤白里透红,笑容甜美。

我笑着称:“你这么漂亮为何不参加澳门小姐选美呀?”

老板娘笑道:“排队都轮不到我呢。”她还说,她的这家小餐厅,经过她们母女两代人经营后,已经有35年了。

澳门葡国菜,是一种葡萄牙和中国菜的独特组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50多年前的16世纪,那时候澳门刚刚作为贸易港口租给葡萄牙。

老板娘解释说,澳门葡国菜和土生葡人社群一样,都是源于中国人和葡萄牙的混合。因为葡萄牙的另外一半吃习惯了家乡的菜,可是当地并不能获取全部的调料,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就想到用当地的调料代替,从而创造出了澳门葡国菜。

老板娘说,她母亲可谓是这葡国菜的先驱,堪称“澳门葡国菜教母”。

虽然,我们无法尝试到教母亲手打造的“澳门葡国菜”,可有幸一场正宗传人做的,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看着这家餐厅的装饰,小而温馨,墙上还贴满了一些澳门旧时候的照片,令人不禁回忆起那段过去的岁月,顾客也是形形色色的、来自世界各国,他们来这里的目的都一致,就是为了一尝这澳门葡国菜,而且都对味道和价格赞不绝口。

她说她最拿手的一道菜叫波科·巴法萨,这道菜非常丰盛的,由炖猪肉和炖土豆配姜黄汁组成。而另外一道是传统的葡萄牙慢炖菜,是将卷心菜、火腿、猪肉炖在一块的大杂烩。

令我和小智惊讶的是,原来土生葡人社群中,竟然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叫做巴度亚语,因为本身土生葡人的人数稀少,使用者更加是少之又少,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极度濒危语言。

老板娘还说,在澳门有一家专门培训下一代厨师的教育餐厅,她们也乐意分享食谱,好让这样的菜品延续下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智之举,毕竟人数不多的土生葡人,要真正坚守住这种富有特色的东西是很难的,与其让它消亡,倒不如拿出来分享,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伟大的。

保存自己的烹饪习惯,其实也是为了守住那传统的根,对于这点,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小智对着我说:“要不咱们去吃宵夜呗?”

我在想,我们不是才刚吃过晚饭吗?还是中西合璧的呢。不过话到嘴边我赶紧咽下了,毕竟他说过请客的。

我们来到了一家据称是全澳门最好吃的宵夜档,连隔壁的香港特首都来吃过。

特首都来,那不得了啊!赶紧去吃。

店员见我们是第一批客户,立即不敢怠慢,全部人一起忙活着,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蟹粥上来了。

其实,在昨晚我也吃过了蟹粥,但是我对这味道一点也不抗拒,毕竟本身就是一个爱吃海鲜的人,但是这蟹粥会比上一次好吃吗?

我不禁打了个问号。

但是,吃上了第一口,我瞬间就忘记了昨晚吃过的味道,的确是膏蟹的甘香!我还吃出了一点点蛋的香味,或许正因如此,粥变得非常粘稠。

而粥方面,我不是特别喜欢粤东和粤西的那种颗粒分明,我反倒喜欢珠三角这种,煲得彻底烂掉,很绵的粥,这样吃起来才有种满足感嘛!

然而蟹粥好吃,蟹却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吃了,但总体来说还是鲜甜的,只不过,因为蟹毕竟没有煎炸味道是很难被吊起来的,而且,蟹的精华都在粥里面呢。

旁边的一位大叔告诉我们,水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肉的,蒸煮都不好吃,但是唯一好处是煲粥,特别好吃。

水蟹居然是天生煲粥的料啊!

不得不说,澳门人情味是很多地方没有的,这也是我们久违的感觉,犹记得儿时,不也就这样的吗?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冷漠,又是什么使得我们变得势利起来?

对于澳门第一的称号,老板其实非常谦虚,他表示,只是澳门特产而已,并不是什么第一。

时间过得很快,老板说要关门了,原来澳门的某些风俗问题,不大喜欢开太晚。

我们也表示理解,老板见跟我们这么好聊,就推荐了我们去吃另外一家糖水店铺。

也在附近几步路的距离,来都来了,不尝尝岂不是很亏?

原来老板所说的糖水店,只是一家流动的摊贩。

我有些虚弱,就点了一碗薏米糖水,而小智热气就点了一碗绿豆的。

两个人吃过各自不同感受,我自己这一晚,真正的是润到了心肺里面去了。

而小智的那碗简直就是绿豆沙中的极品,可以媲美刚才的蟹粥了。

我们没想到,头发有些斑白的老板也是第二代了,天啊,这里到处都是第二代经营了,这种坚持、这种匠心精神实在令我俩敬佩不已。

我抬头看着那日渐昏暗的夜色,感触很深,或许因为澳门太小了,所以有了精力去完善自身的东西,一切的东西都做得非常精致、美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时候,平台不大,反而让我们更为专注做好一件东西,这也是好的。

下一站,我将告别小智,出发到宝岛台湾,继续感受来自对岸的另类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