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可以进行重新设计然后扩大机体吗?

风卷大地


其实,从歼10B开始,歼10已经算“重新设计”,并且已经扩大机体了。

我们先看歼10的展板数据:

由上图可知,歼10机长16.43米,机高5.43米,翼展9.75米。下面我们看歼10CE的数据:

由上图可知,歼10C/CE机长16.9米,比歼10长了0.47米;机高5.7米,比歼10高了0.27米;翼展9.8米,比歼10宽了0.05米。显然,即使是从公开的官方资料,我们也可以得知,歼10C比歼10大了一些。由于歼10B跟歼10C在外观上很接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比较大的改动,是从歼10B就开始的。

歼10B与歼10S(双座型)的对比图

如果说翼展那一点区别可能只是数据误差的话,那么机高的差别是可以很明显看到的——那就是从歼10B开始,垂尾加高了一截,这里面增加了电子告警/对抗装置。在座舱前面的机头那里,歼10B也显得更长一些。

相对于机身尺寸的变化,歼10B/C在进气道类型(二元三波系可调进气道变成了DSI)、机头形状方面的变化更大(圆形变成了卵圆形)。但是,最大的还是其航电系统,比如航电架构、雷达、飞控系统、电子战系统等等;整体升级了半代。在挂架方面,歼10B/C也进行了加强,比如在歼10C上已经可以经常见到多款国产的精确制导武器了。

一图流展示歼10C挂载反辐射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

当然,也许有人觉得这种改动还不够大,比如从F/A-18C/D“大黄蜂”战机到F/A-18E/F“超级大黄蜂”那样的变化才叫真正的大。不过,其实,有一个问题是,歼10的机体本来就比较比较大的。歼10长16.43米,空重8.8吨多,这个数据,是比F-16C/D、幻影2000等要大不少的。比如F-16长只有15.1米,法国的“阵风”战机长15.3米,欧洲的“台风”战机长15.96米——对比下歼10C的16.7米……当然,歼10没那么肥,也不是很宽就是了。

但即使是这样,歼10目前主要的问题也不是能不能更大,而是动力够不够的问题。即使是歼10,其装备的AL-31FN的推力,也只能说够用,但不够好;比如歼10的空战推比是弱于F-16、苏-27,更弱于台风、阵风战机的。歼10C换装了推力更大的Sep3阶段的AL-31FN,推力增加到13.5吨,但大家也看到了,歼10C更大了一些,航电也更复杂了一些。

上面这幅图曾是不少人的愿望,那就是像F-15、F-16那样在机身两侧增加堡形油箱,然后继续增强挂载能力。这个愿望的后半部分在歼10B/C上面基本完成了,堡形油箱的问题,就需要下一步的改型了。对于这下个改型,希望能够用上推力达到14吨的太行改发动机吧。


晨曦军情


这个问题就是属于那种一开口就要累死成千上万名工程师的风格。还记得在大学里飞机总体设计课程里面,当时点评到歼5/6/7/8战斗机时,就有同学站起来提出设想,把歼-8再放大一圈,机翼也拉长,发动机采用两侧进气,成为一款像米格25那样的高空高速截击机,保卫祖国蓝天。建议提出来就遭到老师的批评,脱离工程实际的来用简单的放大和缩小来设计飞机,那是行不通的。最为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体积放大之后,战斗机的气动特性就完全变了,不会还像主观想象那样保持和原有机型一样。

对于歼十而言,作为国产第三代单发中型超音速战斗机而言已经是一款满足用户需求,符合设计指标要求的优异战斗机,从2004年正式服役之后,就开始大批量装备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通过不断的更换原有的歼-7/8系列,让我国空海军战机装备完成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转变。

歼-10虽然优秀,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毕竟是一款中型战斗机,体积、重量方面都有约束限制,况且又是单台发动机,常规布局设计,全面性综合作战指标与重型战斗机有一定的差异,距离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更是有着代差。

要想提高歼-10的战术性能,最好的也是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利用最新的且可靠的技术进行小幅度的升级,可以进行如下方面的改进:

第一、换装更好的发动机,这是各国战斗机升级中最常见的形式,不过需要注意发动机尺寸,一般以不改变飞机机身尺寸为原则。发动机动力变得更为强劲、燃油更节约,必然就会提升战斗机性能。

第二、更新航电系统,这个如同是家用电脑升级换代一样,可以航电系统的硬件,也可以升级软件,从而让战斗机航电系统的战术性能大幅提升。

第三、小范围改动战斗机机身,这种改动一定要确保小范围,否则就会本质上改动了飞机的气动特性,最经典的两个案例就是

——DSI进气道,这个歼-10改进型上已经应用了;

——机背附加油箱,这个在F-16I上已经有成功案例。

大范围的改动外形,技术难度如同是重新设计一种型号的飞机,背后工作量极大,不是军迷朋友想象中那样把所有图纸全部乘以一个系数就可以了。

所以,总的来说,一款战斗机一旦定型之后,后续该机型就只能小改小修,绝对不能进行大的改动,这种要求也是从技术上保证这款定型战斗机战技性能的稳定。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


老鹰航空


可以,但是这样做什么也得不到啊,飞机会因此变得更笨更慢,而且气动性能会发生改变,飞机需要进行重新试飞,确定各种性能数据,因此一般都不会在原有的飞机基础上进行大的改动。比如,美国海军的FA18EF战斗机,除非是在争取美国海军大额订单的时候,否则也不会轻易改变。


飞机重新设计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涉及到飞机机动过载抵抗能力的变化,机体特性的变化,零部件性能和标准的变化,技战术指标的变化等等,看似简单的放大机体,实际上是系统性的改变,因此除非能够获得足够大的价值,否则还是不要改了。歼10扩大机体就是基本没有太大价值的事情,毕竟他的短板不是依靠机体扩大能弥补的。


歼10主要的弱点是航程短,但是扩大机体后虽然载油量增加了,但是飞机的重量和阻力也会增加,相应的燃油消耗率会上升,而且导致了飞机机动能力的下降,所以即便是能够取得微弱的航程增加,也不会产生能替代其为了增大机体而付出的代价。相反,歼10扩大机体,还会对其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机动能力产生不好的影响。


歼10已经改进到极致,歼10C战斗机拥有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最新的电传飞控,歼10B战斗机也正在改进其尾喷口,增加三维矢量动力,作为一款立足于国土防空作战的飞机,歼10其实并没有必要取得太大的航程,毕竟他的对地打击能力也不是很强,并不属于攻势作战飞机,而作为立足于本土防御作战的战斗机,他的性能已经足够了。


海事先锋


显然是可以的,美国的F-18E/F不就是在大黄蜂基础上进行了机体的扩大和局部重新设计,基本扩大了25%而变成了一架全新战斗机,发动机、雷达性能全面提升,还采用隔了加莱特进气道等等,一下子解决了短腿了毛病,战斗力也大大增加,正是华丽的变身为“超级大黄蜂”,因此才有了底气将F-14赶下了甲板,成为美国航母的甲板霸主!

既然美国可以这么干,歼10为什么不行呢?但是首先得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就是老毛病发动机了,美国的F-18换装了F414发动机,推理一下子增大了25%,于是相应的机体、机翼也是增大25%左右,美国人要解决这种三代机的发动机问题根本就是轻而易举,但是目前我们的歼10采用的WS-10A,我们用什么发动机让歼10推力一下子增加25%?好像并没有这样的存在!

解决了发动机问题,其他的感觉都不是问题,相控阵雷达我们有还遍地都是,至于其他的四代机我们都研制出来了,大量的技术也可以转嫁到歼10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这个必要吗?

未来的天空是属于四代机时代,我们有能力发展四代机,歼20已经服役,我们还有一款正在研发的歼31,现在的时代并不是我们在2000年以前,世界遍地都是三代机,而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发展三代机,于是把歼7进行各种魔化,歼7改、歼7魔改、歼7改改改等等,甚至在歼7基础上发展出了枭龙三代机。

现在有了四代机,而且显然我们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没有必要再去折腾三代机的歼10了,歼10走到歼10C,已经完成了从三代到三代半的华丽转身,至于歼10短腿的问题,法国阵风不也短腿吗?依靠加油机解决这个问题比花大价钱搞个“超级歼10”划算得多!


狼烟火燎


这要看你想干什么,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进一步设计也是一条熟路,并不显见。

俄罗斯苏34“鸭嘴兽”就是在苏27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原称为苏27IB,对苏27的气动布局和结构也没有做大的改动,突出了对地攻击能力,改进后也是一款相当优秀的前线支援轰炸机。




美国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在F18的基础上升级改进,突出电子战功能,是世界最强电子战飞机。

需求是牵引,针对特定的需求,对飞行平台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对于歼10,纯空优战斗机,任务相对单一,制空为主,兼顾对地。从A到C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想再提升,潜力已经没多少可以挖了。

歼10C相比歼10A增加和改进了不少航电设备,本来就紧张的机体空间被塞的满满当当,全是各类设备,重量肯定增加了不少。

如果为了容纳更多的设备,携带更多的挂载而扩大机体,导致飞机的重量飙升,原来就不富裕的推力必然拙荆见肘,航程、机动性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多干点杂活影响了主业,有点得不偿失。




扩大机体再搞成双发,这就是不是小打小闹,等同于完全重新设计一架战斗机。在已有歼16、歼20的今天,没有它的存在空间。

歼10作为一款轻型多功能战斗机,已经相当优秀。尤其是歼10C,放到世界上也是能拿得出手的高档货,没有特定的需求而改成“四不像”没这个必要,劳民伤财。

对于歼10,升级航电和发动机才是提升战斗力最好的途径。美国从F16A/B到升级到现如今的F16E/F,对外形和设计基本没做变更,发动机换了好几代,从最初装机的F100-PW-200,升级成F100-PW-220,再升级到F100-PW-229,最新的发动机型号是F110-GE-132,推力提升了40%。战斗机的挂载能力、机动性、最大速度都有大幅提升,F16能永葆青春,成为一代名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的持续改进升级才是秘诀。

网上的隐身版歼10,其实没多大多用,隐身效果也不行

对战斗机来说,整那些多如牛毛的型号繁琐无比,拖累后勤,弊病不少。美国原来靠F15+F16,现在是F22+F35包打天下。

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应该升级的地方才是正经事。


一坑四弹


歼十当然可以从新设计并扩大机体了。我国的歼八就是在歼七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从单发改双发,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机型,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设计风险,这对一开始设计经验不足的我国航空工业是稳妥的,也是学习别国先进经验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可现在,在歼二十已经诞生的情况下,再把单发歼十从单发改双发,扩大机体,重新设计,有技术上来说没有必要,从需求上来说也没必要。毕竟重型机我国已不缺,三代有歼11B,三代半有歼十六,四点代有歼二十。歼十还是老老实实做它的中型机,打打下手就行了。


全甲板攻击


歼10当然可以进行重新设计,扩大机体,可以像F18一样,由CD扩大到EF。但问题来了,作用是什么?可以顶替谁呢?在体系中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需要数量是多少?有动力吗?那是一个需要几千人几年的工作量,不是遇事拍脑袋,出事拍屁股的。

世界战斗机市场那么大,飞机越贵,市场越小,买不起啊。按照市场规律,武器不是买来赚钱的,是保卫赚了钱的。武器买卖是在体系的,西方发达国家,只买自己的,中国再便宜也不买。如果质量特别好,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可能又要禁售了。武器的原则是,既赚钱,又不能泄密,这是很难的。

最近听说伊朗要买歼10,对伊朗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希望伊朗通过权衡,早日达成协议,中国永远是和平的捍卫者。


大志远思想空间


如果不考虑成本,时间进步,以及需求的话,这个想法完全可以实现,如果考虑这些类似的话,这个方案无法执行。

战机进行重新设计,那意味着整个开发工作从零开始,可以参照研发一款全新战机的进度,大约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不说研发成本非常的高,时间进度也成问题,目前五代机已经开始服役的时代,还有必要去设计一款三代机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军方也不可能再接受一款全新研制的三代机,没有需求再造新款。没有人会在15年后,继续采购成本极高,性能又落伍一代产品。这完成不同于在现有型号基础进行改进与升级,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更不要说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那就是重新设计放大之后,那么它的相关设备怎么办?尤其是发动机,目前采用的已经属于大推力发动机了,如果要采用一款更大推力的,那么到底需要多大呢?这就成了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没有现成的,研发新款更没不可能了,那么造成它的成本与时间会进一步提高,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型号还有什么发展的必要呢?

这个方案实际上没有任何可行性而言,不是技术上办不到,而是代价太过于高了。


浴火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也不乏先例,美国的超级大黄蜂F18就是在原基础上进行等比例扩大后的改进版。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J10扩大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奉送两项美图


印象频道


你觉得歼10有必要重新设计并加大机体吗?现在四代机有歼20,还有歼31做替补,三代半机有歼16做炸弹卡车,花那么多经费和时间去升级歼10干嘛?歼10一开始就是作为国土防空和战术支援而设计的,追求的是数量和高性价比,在现有体系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花钱花时间升级改造歼10太不明智,军方是不会这么干的。也就美国为了平衡军火商的利益才会削减F35增加F15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