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农村很流行串门,为何如今串门的越来越少了?

农民鹏飞


农村里左邻右舍都是熟悉的父老乡亲,很多都是同一家族的,不比城市可能住几十年都不认识邻居。农村串门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不过如今农村有些人已经不太喜欢串门了,尤其是年轻人,似乎人情味没有以前浓了。



小时候最喜欢到左邻右舍串门了,有时候在邻居家能够呆一整天。尤其是90年代刚普及电视机的时候,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有黑白电视,每天晚上吃过饭准时就到邻居家去看电视了。如今农村串门的少了,这和人民之间的交往密切相关。


近些年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就说我们村里留在村里的人口不足总人口一半,而且大部分是老人小孩。长期的外出打工,造成村民之间联系减少,只有过年的时候大家才能见面,这就有了一种生疏感,因为彼此间熟悉才会去串门,而一旦生疏了当然会减少串门。


如今年轻人更愿意自己玩手机,当然不喜欢串门了。再说串门聊天也要有共同话题,你家丈夫不在家,他家儿子儿女不在家,串门没有共同话题,有时候也不方便。不过绝大部分老一辈农村人照样串门,可是在家的老人又要照看小孩,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串门聊天,以至于串门越来越少了。


老实巴交乡里人


怎么说呢,以前的岁月,一个屯子,在东北来讲叫屯子,几十户上百户的人家。每天晚上,都要到比较好的朋友家去聊天,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方式,就是大家到一起闲谈吧,讲古论今说说那些笑话故事鬼怪神话。

可以说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甚至再远一些的6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人们都在家里,屯子的大人孩子都很多,根本就没有外出去打工这一说,在家里也没什么干的,就是串门聊天,闲暇的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

那时候串门,还有人家可去,有比较好的朋友家可以去聊天。

再看看现在的农村,以我们这个屯子为例。我们村一共三个屯子,一共是七个生产队,一二三生产队是一个屯子,四五生产队是一个屯子,六七生产队是一个屯子。现在叫村民小组。就以我们屯为例,当时两个生产队是一百四五十户人家,大约在五百人左右。现在我们这个屯儿在家的有五十户左右,人口一百三四十人左右吧。

村里的老弱病残比较多,因为离的都远了,住得比较分散,串门也不方便了。那些年轻人,每天在农忙时忙着地里的活计,农闲时就去镇上的麻将馆打麻将,哪有时间去串门,多忙的年轻人。孩子们要去上学,周一早晨送到学校,一直到周五都在学校附近的小饭桌住宿吃饭。

家里人都很忙,没有时间串门,那些外出务工的人都在异地他乡,忙着打工挣钱,每日奔波劳碌的都很辛苦。

现在过年回到家乡,看着破败的家乡,真的是那种心酸的感觉,尤其是我们黑龙江的农村。


鹤城原上草


20年前,农村的经济还不是很好,家里没有电脑、手机,人们的外出打工的也很少,业余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充实,人们喜欢串门,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农村邻里之间都很和睦,特别是夏天的晚上,那时候家里只有电扇,没有空调,人们喜欢在街上乘凉,村里的大小老少会拿着蒲扇走到街上,大人在街上纳凉、扯扯闲篇,孩子们在玩耍捉迷藏,还是很怀念无忧无虑的小时候。记得有一次,村里放电影,家里的大大小小拿着小板凳坐在一起看电影,嘻嘻哈哈,日子过的相当惬意。现在为什么串门的少了?总结了下面三点:

1、20年前大家都很穷,贫富差距比较小,没有穷人富人一说,现在农村贫富差距拉大了,感觉大家待不到一起了。\r2、现在年轻人都在努力赚钱,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少回家,有的甚至几年不回一次家,村里好多人都不认识了,有的朋友也变的生疏了,串门的自然少了。\r3、现在科技发达了,电视、电脑、手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足不出户就可以看世界了。没事看看手机、玩玩电脑这一天就过去了。还有就是社交软件非常发达,手机上就可聊天,就不用去串门了。





河北小贾


"20年前农村很流行窜门,为何如今窜门的越来越少了?"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春节临近了,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开始陆陆续续返乡了,这使得寂静了一年的村子又开始热闹起来。记得小的时候过春节,都是在大年初二的时候开始去外婆家窜门,感觉是新年里最快乐的一天。当然了,快乐的来源多半是有压岁钱拿。然而,回顾这几年的春节,窜门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又是为何呢?



有比窜门更吸引人的活动

春节窜门,就是到亲戚家,聊聊天,联络一下感情。要不然,虽是舅舅、大姨,却没见过几次面,很容易就把这一脉给丢了。窜门是好事,应该大力宣传,发扬。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很多新鲜的东西传入农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开始寻找更多更好玩的事情,来活跃一下春节气氛,过一个不一样,全村一起热热闹闹的活动,比如办晚会,打篮球赛等。

其中,打篮球赛是近几年最热闹,最受欢迎的活动。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风头盖过了窜门。篮球赛举办的时间,正好是从初二开始,短的2~3天;长的也有5天时间。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平时窜门的时间,冲突啦!怎么办?从最近这几年来看,身边很多人选择看篮球,一天到晚待在篮球场,都不知道饿。自己不去窜门,亲戚来窜门也找不到人。久而久之,窜门的也不来了,关系疏远了。



村里面的人越来越少了

随着沿海城市的发展,吸引力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前期务工。懂存钱的,十几年过去了,娶老婆,生孩子之后,又在城市里买了房子,定居城市了。春节的时候,由于要照顾老家,也要考虑老婆那一边的,两头顾不过来。今年回老家陪父母,明年去老丈人家。以前是年年在家过,年年去亲戚家窜门。现在隔年来,甚至觉得太累,2、3年才窜一回门。所以,就感觉窜门少了。 当然了,很多人出去定居之后,也很少回家了。偶尔3年回一次,有的举家外出10多年不回家。所以,也会带来回家窜门少的印象。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有点意思的事儿


问得好,以前小的时候,即使生活困难,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很传统也很朴实,家家的生活压力都不是很大,只求能够温饱,不求大富大贵,所以思想很健康。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常来常往,幸福感满满的,因为人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一直保持着那份几千年以来的那份真诚和纯真,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跨越,人们的追求不再是精神上的满足,而是物质上的需求,所以各忙各的,相互帮忙的人们已经被金钱和有偿服务取代。满脑子里面都是钱钱钱,帮忙已经不再,而是付出就必须回报,这样一直延续至今,几十年间,人们已经适应了现实社会现象,从而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岁月,他们感受不到以前人们的无私和朴实,没有经历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忙而不求回报的岁月,以为只要有钱就有了一切,所以社会是发展了,生活是富裕了,可是当今的人与人之间已经被金钱迷惑,从而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亲情和友情,社会在进步,人却在倒退。


一生随缘142080307


20年前农村很流行串门,为何如今串门的越来越少了?

在过去农村,串门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人们吃了饭,尤其是吃了晚饭后,今天到东家,明天到西家,大家凑在一起吃着花生秕子,喝着茶水,拉着家常,消磨时间。当时,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可是现在串门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山村梅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


20年前的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家里有台收音机就很不错了,人们消磨时间的办法也就是通过串门,凑到一起说说话,吹吹牛、扯扯皮,邻居家条件好有收音机的,来的人就比较多,可以听一下评书连播。而且,过去人们除了种地一般有很多空闲时间,而如今农村人也都上班,那有时间串门。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电子产品的发展,家家都有电视,人人都有手机,电视节目特别丰富,人们在家里看电视,就能很快打发时间。即便是有什么事情要商量,人们通过电话、手机就可以直接沟通和交流。因此,现在串门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说过去的人,都比较直率,比较坦诚,说话聊天一般不会有误会,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变得复杂,说话都要思前想后,觉得千万别惹人不高兴,因此,还是少串门为妙。 以上是山村梅花的理解,如果你认为有道理请关注,如果有异议,欢迎留言。


山村梅花


平日不带礼物,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坐坐,叨嗑就这就是串门;邻里之间没事相互走走,喝杯茶,聊聊天,促进人之间相互了解,邻里和睦,那也是串门。20年前的串门,其实在当时就是一种社交,是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的交流方式。那么现在的人为啥串门的越来越少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一、为了生活,人们更忙了。

二十年前,正是我的大孩子五六岁的时候,那时候村子里还有小学校,不用像现在孩子们上学都得去城镇,(现在村里都没有学校了,去城镇上学家长还得去陪读)村子里能打工的青壮年都出外去打工了,会做生意的也都出去做生意了,七八百口人的村子现在住在村子里的没有两百口人了,尤其冬日农闲季节有一半的家庭都没有人住,所以说你想串个门,都没地去。

二、通讯业的发展,交流更便捷了。

随着通讯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更便捷了,你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于千里之外的家人或者朋友视频、语音聊天,一个家,一条巷子,一个村的人都有了自己的微信群,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和亲人或朋友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却让人们变得有点生疏了---串门的人越来越少了!

三、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

20年以前村子里唱个大戏,放场电影,早早的村广场就围满了人,附近的村子都会有好多人来看,那样的戏和电影人们看着才有味,其实大人还有孩子们更喜欢的是那种热闹场景!那时候电视都还没有普及,记得村委会买了个黑白电视,大冬天人们站在雪地里看着电视,半夜十二点还舍不得回家。现如今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丰富的电视节目、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点播自己想看的各种各样的节目,还可以去玩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精神生活丰富了,没有特殊的事情人们当然就不愿意去串门了!


以上所说纯属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留言批评指正!


农人老苏


20年前农村很流行串门,为何如今串门的越来越少了?

串门聊天是农村特有的一种交际活动,形成这种习惯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老街旧邻比较亲近,大家从小在一起长大,互相比较熟悉,有着共同的话题,所以才会经常凑到一起拉拉家常。那么,为什么如今串门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以晏子对农村的了解,大体是以下原因。

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口流行城市。以晏子村为例子,过去全村有百十户,现在在村里居住的只有五六十户,这五六十户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50岁以上的人口,这部分人口大部分并不是整户在村里居住的,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的妇女,都在城里为子女看孩子去了,留下的只是五十岁以上的老爷们。而老爷们一般是没有串门的习惯的,串门的主体一般是农村妇女。农村岁数老爷们农闲的主要活动,是在街头晒太阳,侃大天,年轻一点的,往往聚集要商店等公共场所打扑克,打麻将,很少有串门的。

二,现在代的娱乐设施众多,占用了人们过多的时间。从电视普及千家万户以后,农村串门的现象就逐步减少。时至今日,电脑普及到户,手机普及到农村每一位村民,五六十岁以下的村民,都会玩手机,聊球球,聊微信,这种新时代的业余生活,占用了人们的大部分休闲时间,串门聊大天的自然减少了。

三,快节奏的忙碌生活,使人们无暇顾及串门。现在人都比较势力,农村人也互相攀比,都想把日子过得比别人好,所以,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带孩子做家务,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到了天黑,一天的劳累,谁还有心思出去串门呀。何况现在的农村人,也都把希望押在孩子身上,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加之学校每天为孩子布置作业,要家长帮着检查作业,所以人们的精力,再也不能放到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谈莫论了。

四、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挤掉了人们串门的时间。在农村,大部分村庄建起文化大院,每个村都配备了文艺骨干,健身舞,太极拳,扭秧歌,各种娱乐活动经常开展,吸引了不少农村妇女参加,人们集体活动比串门更加有意思,串门现象自然减少。

综上所述,农村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太多的变化,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串门拉家常的现象越来越少,这里面即有时代的进步,也有人情味儿的逐步淡化,有喜有忧,值得人们深思。


齐东晏子


农村现在串门越来越少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1.以前大家都穷,没有什么好分等级的,现在很多有钱的看不起家穷的,去了也是贴冷屁股,干脆不去

2.心都比较高傲你不来我家玩我也不去你家

3.以前走动串门纯属联络感情,现在走动不是为了攀关系就是借钱或者有事求人,不再纯粹

4.现在都只看手机,有手机看就不愿意出门

5.自家人一起打打牌,喝喝酒,不愿出去串门

6.过年走亲戚成本高,红包水果礼品少不了,送的不好还遭闲话

7.邻居关系,亲戚关系越来越冷淡


农村瀚宝


首先,20多年前我们的社会生活水平还不好,在农村,大家还是以前的小农意识,更关注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多数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外界了解的少,也缺少关心,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大家就更多的是邻里间的家长里短,互相串门,增加生活乐趣。

而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在,人们更多注重钱,提高自我收入,在农村更多的人也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努力赚钱,所以很少人再串门;同时现在科技发达,网络已经普及,人们了解的信息更多,见识更广,思维更开阔,也有些人喜欢待在家里上网,干各种事,所以也出现少有人串门的现象。

最后,就拿做为90后的我来说,我小时候在农村,家里也不富裕,大家的日子过得很普通,村里人都和睦,邻里关系也很好,经常串门;而现在,我每次回家都喜欢待在家里,不愿意再出去串门,也很少见有人互相串门的,大家都是各自干自己的事,这或许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一种效应吧。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