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換一下,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吧,所以沒有培養不好的孩子,每個家庭都配養出來了嗎?

1383182428


首先,感謝你的提問,可能是本人才疏學淺,從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眼到現在回答你的問題,我本人已經把題目看了無數遍。本不想回答,但由於系統推薦,想一想,出於禮貌,還是回答吧。

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是兩個既獨立,又相輔相成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觀點和教育方式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家庭式的教育是本著以獨立的、封閉式的怎樣使自己孩子更聽話、更聰明的教育方式。

學校的教育觀點是開放的、集體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學生在學校這個集體裡接受新的知識、新的學問。待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隨著年齡的增長,長大以後能獨立的思索和處理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麻煩。我個人認為這是家庭式的教育方式與學校的公開的、集體式的教育方式在本質上的區別,但兩種教育方式又是密不可分的。家庭式的教育方式離不開學校的教育方式的指導;學校的教育方式又離不開家長和學生的相互配合。這兩種教育方式既各有自己的獨立性,同時又相互交織在一起。其目的就是想把孩子和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公共利益有益的人和人才。

所以,我們不能把家庭教育方式和學校教育方式機械的分開來理解和對待,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乃至大學。

作為小學生,首先不能脫離的是家庭的教育模式。因為學生在小學期間,他們的學習過程是離不開家長的關心和指導的。學校雖有雄厚的師資力量,但有時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能滿足每一位學生和家長的學習慾望和期待,這就需要家庭這一特殊的教育模式的學習觀點給自己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到了初中和高中,學生們雖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也脫離不了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因為父母關心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除了學習之外,父母和家長給孩子做的關愛和貢獻是講的明,但是是數不清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父母和年邁的家長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在冰天雪地的冬天,為了自己的孩子忍著炎熱、受著寒冷,盡心的呵護著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學校的教育方式所不能給予的。即使是你的孩子上了大學,因為這時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學費和其他的生活開銷還需要父母和家長的資助。學校雖有獎學金和助學獎勵制度,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的。

所以我們說,家庭式的教育方式和學校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做父母和家長的你一定要在教育孩子這一問題上,認清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不能把孩子學習成績的好與壞都歸結為自己的功勞,或是把孩子學習成績的好與壞都歸結於學校。孩子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僅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所能決定的事情,在具備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優秀的學校教育背景的同時,還需要你孩子勤奮和刻苦的努力。做家長的你只要去看一看衡水中學的教育方式,你就能知道學校的老師是多麼的辛苦,學校的學生又是多麼的努力。同時,他們的家長也在為學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努力默默的奉獻者自己的愛心、對孩子的關心。努力吧!孩子的父母和家長們。


用戶水大魚大






心理學高大夫


家長比老師更關心自己孩子的成長這一點不假,因孩子是父母的親骨肉,是分分秒秒流淌於父母心上的血脈,理所當然勝過老師的關愛;家長比老師更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這一點也確是真的,因為父母的一切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光耀門庭、不負族望,於是不遺餘力、毫無私心是每個家長的風範。

那麼做父母的怎樣教育和培養孩子才不枉費心機、夢想成真呢?

一、營造一個家教好、家風正、家道清的家庭氛圍。這個氛圍是由家長的言傳身教、祖上的傳教和子女的習教組成的。在這種氛圍裡生活和學習,既活潑又嚴明、既自由又自畏、既和親又自尊、既舒暢又奮上。耳濡目染、濃烈薰陶,孩子的成功幾率會蓓蓓高。

二、約法三章,不偏軌道,捨棄溺愛,教養有方。疼愛孩子但不要有失嚴教,獎罰分明才有趣尚。關愛無度就會成溺愛,溺愛深了就會成錯愛,錯愛升發就會釀成後患。後患擴大就會被毀壞,再好的苗子也會折戟,豈不悲哀?

三、加強學習充實自己,知識和智慧兼備才能勝任孩子的所需所學所疑。氛圍再好,用心再好,沒有本事輔導孩子的學習,漸漸地在孩子心中就會失去敬仰。孩子散漫、性怪、趨外咋辦?心有餘而力不足是不少家長的心患。當個合格的家長路還遙遠。

四、家校合育更能助孩子起飛,關門主義、狹隘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教育會讓孩子難成器。與學校老師常互動,時適參加家庭教育培訓,學習借鑑古今中外成功家庭的教範,是務實和有遠見卓識家長的必備。把優秀的傳統教育精粹與現代教育的新理念有機融合,才是有遠見、有信仰、有能力的家長的修行。

五、光有主觀性沒有客觀性、光有理想性沒有科學性、僅有個人家庭私利性缺乏整體大局全面性,即使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是五官不全飛不高飛不遠的笨鳥。只有把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結合起來,給孩子茁壯成長撐起一片蔚藍的而不是陰沉的天空,築起一條奔向未來光明寬闊而不是暫時短暫狹窄的道路,給予孩子一對矯健自信堅強的而不是弱風禁雨柔弱的翅膀。在這種家庭氛圍、勵精圖治下,成才的孩子才合格達標。

與祖國同呼吸共患難的家庭教育和培養,實際就是愛國為國做貢獻的體現。希望全體有孩正在讀書和即將讀書的家長與我有同感!


手機用戶桂承銀


當然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來。我們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為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而不是說任何孩子都一定能教育得很優秀。

一般說來,“家長是孩子的老師”這個論斷是沒有錯誤的。


老師是學生的老師,任何想進步的人都可以找老師教育,所以,老師需要教一群學生,而不可能只教一兩個。(完全請家庭教師教孩子是特例)老師也是人,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一兩個學生身上,對於學生的教育也就不可能面面俱到。

家長和老師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家長只有一個或幾個孩子,這就有可能在孩子的身上花較多的時間。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很多。如果家長的素質較好,不僅能夠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品德,還能給予孩子最及時和最耐心的指導。從這個意義上看,即使孩子天分很普通,家長也有可能把他們教育得優秀。家長的作用不是老師能夠代替的,一個好的家長對於孩子的一生會有很大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虎父無犬子”。 不過,也不是任何孩子只要有個好家長,就能夠被教育得很優秀。有的孩子天分太差,就算家長為他花再多的時間,也難以使他取得巨大的進步。一個先天弱智者,即使家長嘔心瀝血死而後已,也不可能根本上改善他的先天條件而使他變得出類拔萃起來。



教育不是萬能的,家長也不是萬能的。只有天分不是太差的人,才值得老師和家長付出大量的心血,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才。那些不顧客觀條件亂說一氣的人其實可笑得很,我們有必要無視他們的刁難。


記憶之鷹


再換一下,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吧,所以沒有培養不好的孩子,每個家庭都配養出來了嗎?

首先,針對題主所提問題的“文字表達”方面的困惑之處陳述如下:

1.“再換一下”:這個前提的意思令人如陷雲中霧裡,不明不白,感覺憑空而來,因為前面沒有交代“再換”的“話題”。

2. 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吧,所以沒有培養不好的孩子——第二個分句用關聯詞“所以”表明該複句的兩個分句之間是因果關係。然而,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會發現,“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怎麼能是 “沒有培養不好的孩子”的原因呢?所以這個句子存在邏輯問題。

3.每個家庭都配養出來了嗎——“配養”估計是“培養”之誤。

4.“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和“家庭能否培養出好孩子”之間也缺乏必然的聯繫。

基於以上分析,斗膽將題主的問題更改如下,莽撞之為還請題主見諒——

人們說沒有培養不好的孩子,家長比老師更用心,為什麼有的家庭卻培養不出好孩子呢?

回答如下:

打個比方,同樣的一臺機器,讓老師傅和新徒弟操控生產一個同一型號的零部件,結果往往會大相徑庭:前者生產出優質產品是大概率事件,後者則極有可能生產出廢品。原因很簡單:知識結構、目光見識、技術經驗、方法技巧等等不一樣嘛。

育人同理。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家長一般具有以下通病:

一、溺愛縱容一味嬌慣成“問題孩子”。放眼周圍,看看有多少被父母的溺愛毀掉的孩子:自由散漫隨意逃學,小小年紀就浪跡江湖;懶惰成性諸事不做,成年大人了還得靠啃老度日。

建議:拒絕無理,嚴厲說“不”!

二、直升機式的過分呵護剝奪了孩子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怕孩子吃苦,替孩子承擔一切責任,包攬處理一切難題,將孩子培養成溫室裡的花朵:一經風雨便夭折。何況人生的舞臺那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風雨之後方能見到彩虹!

建議:該放手時就放手!

三、違背自然規律,不遵循孩子的成長節律。不少父母忽略孩子自身的優點,不管孩子自身的短處,盲目地按自己心中的理想塑造孩子,尤其是那些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的父母,實際上是把孩子當作了自身的替代品,續塑“原我”。

建議:因材施教!

四、熱衷攀比的砝碼毀掉了孩子的自尊自信。一些家長開口閉口就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不足比較,結果只能是給孩子戴上“處處不如人”的帽子,貼上永遠自卑的標籤,使孩子“永世不得翻身”。

建議:賞識教育!

五、放大父母無私,成就孩子自私。飲食以孩子為中心,孩子長大後就會將“魚頭”夾給媽媽,自己理所當然地吃魚肚。家務以父母為中心,就會間接助長孩子的自私慾,形成“家長辛辛苦苦地打掃、孩子心安理得地看電視的 “怪現象”,對孩子的成長弊遠大於利。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只懂得汲取,不懂得施予。凡事有度,父母培育孩子也不可失度,宜適時適度“自私”點反而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建議:“愛”雖無私“行”須“自私”!

六、順其自然式撫育,結局勝敗難料。這類父母撫育孩子是想當然,憑經驗,跟著感覺走,撫育孩子不講究方式方法、策略技巧。這種順其自然式撫育,有成功的先例;但更有失敗的可能:最終會因無知而遺憾,因盲目而悔恨。如何培育孩子不知不懂,為何不去充電學習呢?

建議:邊學邊育,為時不晚!活到老,學到老!



浮塵微草


首先,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這點無可厚非,如果真的有老師比家長更關心孩子,這樣得家長也做的足夠失敗了。

現實生活中,其實還真有不少家長疏忽照顧孩子得,很多越有錢得家庭,越是忙碌得放縱了對孩子得照料,反而很多老師看起來更關心孩子,這兒得關心更在於情感上得關心。

日常物質上孩子得生活被照顧得很好,但是心靈上有時候更為孤單孤僻,家長沒有關注到,但是日日與孩子相處得老師有時候更為直觀得感受到學生得每日變化,開導關心,所以如師如友!

確實沒有培養不好得學生,關鍵在於你真的去培養教育陪伴了麼,僅僅把孩子物質上滿足齊全了就真的夠了麼,為人教師,為人父母真的從身心上培養孩子以及學生了麼,每個家庭培養出來這就是大話了,因為有很多家庭做不到,說得出做不到是現在家庭得弊端!家長們總是對老師對孩子給予厚望,卻往往疏忽了對自己得要求,所以,真的想培養好一個孩子,需要多方得努力!


無殤遇上太陽花


只要家長自己能夠保持清醒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即使在公立學校,即使在應試教育下,一樣可以培養出一個有靈性創造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來,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其實就是教授知識和教學生遵守紀律形成一些行為規範的地方,其它的事情如習慣情感交流等基本上還是家長在做,而這些,才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學生的關鍵所在!

所以,沒有培養出來的孩子,是對的,每個家庭都能培養出來好學生,只是,這個,對家長的要求比較高!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各種媒體社會輿論等不要整天蒼蠅一般地嗡嗡嗡煩叫故意或者不故意地誤導家長!


鋼筆刀


確實從教育孩子角度,家長是第一責任人,老師是第二責任人。通常孩子成不成才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家庭教育決定的。

理論上來說每個孩子都可以教育成才,因為每個孩子從小都是一張白紙,雖然可能每個孩子性格天賦不同。在這張白紙繪製什麼內容是靠後天的許多因素決定的,比如家庭的教育育水平、孩子性格品質、孩子的努力程度、家庭文化氛圍等等。如果孩子是一棵幼苗,家長要做的是幫助他從小沿著正確的方向生長,並在風雨中保護他避免夭折,並讓他逐漸學會如何面對風雨。所以說小的時候培養好的習慣和優秀品質會更容易,越大矯正就會更困難。試想一下,一棵樹長大以後發現生長方向不正,那矯正它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小樹苗一發現有問題,馬上就可以綁定在直木上糾偏,因為它還在不斷成長。

有些家庭從小對孩子萬般溺愛,養成了他小皇帝唯我獨尊的性格。那當他進入集體,不管是進入班級學習或進入公司工作,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他自己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我們說家庭教育是基石,當然後天的改變決心也可以幫助你成功,但往往可能是痛定思痛的結果。

總之重視家庭教育可以幫孩子少走彎路,並順利達到他心目中成功的彼岸。


雲騰飛瀑


有沒有培養出來這個問題我沒做過調查所以不知道答案。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家長關心孩子,從小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尊重、關心並支持孩子。那麼即使老師在學校裡沒有特別給予孩子額外的關注,孩子照樣也會能做到一些學校裡最基本的要求。

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用優秀的言傳身教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會成長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哪怕外界有些不穩定的因素干擾,可家始終是孩子迴歸後的港灣。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不公平對待,回到家有父母的寬慰與鼓勵,就能撫平孩子內心的疑惑與傷痛。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時刻謹記相信孩子,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與自由。接納孩子的一切,使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婦好


家長比老師更關心孩子,應該說是這樣的。但也不見得都這樣。尤其在某個方面來說。

比如說,學習方面。有些家長很重視,有些家長就無所謂。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以為孩子還小,自以為長大了自然會變好。於是乎,對孩子的行為,缺少規範要求。而當老師都會要求嚴格要求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實,孩子的成才,不單是某個單個原因決定的,往往是各個方面合力 的結果。一些家庭對孩子根本沒有什麼特殊的教育,孩子就學得很好。一些家庭,很重視教育,但孩子卻不爭氣,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如此說,並非可以忽視家庭教育。是說對孩子的教育效果,與付出不一定會成正比。

其實,影響孩子的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還有孩子的成長環境,孩子同伴的影響,孩子所在學校的教育質量、所接觸的教師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另外,問題中沒有培養不好的孩子中“好”的標準,沒有界定。比如學習好,從實際的例子來看,也不見得孩子都好;從品德來說,也一樣。

育人,如種樹,不一定都成才,用途各異;育人,如種莊稼,不一定都好結果,總有偶然因素。作為大人來說,只能盡力而為而已。


田戈教育,專注教育。更多精彩期待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