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貓記

戒猫记

這裡是 河馬星空 第 83 篇文章

土土從2歲開始,對一隻宜家買來的毛絨小貓情有獨鍾。土為它取名“貓貓”,最初一年拿著貓貓從來不離手。出門要拿著,旅遊要拿著,吃飯睡覺都要拿著。土習慣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夾著貓貓的後腳,同時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放進嘴裡吸吮。有貓貓在側,有手手可以吃,這是土土最有效的安慰劑。

比如說,土想看電視裡的動畫片,但是今天已經看了足夠長時間的電視,我們會拒絕他繼續看。土覺得自己的要求被拒絕了,心生挫敗,第一反應就是找到貓貓,用他的標準動作拿起來然後吃手。

再比如,帶土外出,來到一個陌生的商場裡遇見陌生人和他說話,或者是在兒童遊樂區域看到大量的小朋友在自己身邊追跑打鬧,土就會覺得緊張,緊握貓貓擋在口鼻處,不停地吃手。

還有睡眠也是如此。有了貓貓和吃手,晚上9點鐘可以迅速睡著。否則,折騰到夜裡11點還不肯就範。

貓貓緊緊地聯繫著情緒的宣洩,也緊緊地綁定著吃手的行為。

戒猫记

(貓不離手)

3歲的土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貓貓成了緩解分離焦慮的好夥伴。開頭的一段時間,貓貓不離手。隨著老師的引導,土慢慢的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把貓貓放在自己身後,離開視線,但仍然時不時地要確認一下貓貓的存在。貓貓用了太久,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的樣子。褪色,掉毛,眼睛變紅,身體裡本來充盈的地方也變得乾癟。貓腿和尾巴上的汙跡似乎永遠也洗不掉了,整隻貓一隻帶著土土的氣味。

半年之後,經過老師的努力,土可以到了幼兒園之後就把貓貓放在教室外面的衣帽架上,不把貓貓帶進班。這段時間,貓貓主要提供與陌生人接觸時的安全感和入睡時的鎮定劑功能。

在幼兒園的第二年開始之後,我們原本的計劃是不再把貓貓帶去幼兒園,但是一場肺炎讓這個計劃嚴重推遲了。我們只能試著接納貓貓的問題,儘可能地不給土土製造這方面的壓力。因為我們發現,陌生人見到他拿著貓貓吃手的時候,總是處於好意地提醒他:“別把這個往嘴裡放,多髒啊!不許吃手!不衛生!”可是越是如此,土土越是緊張地抓緊貓貓。

我也不知道這個情況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直到前兩週。

土土在寒假裡對英語發生了興趣,經過試聽課之後,他主動要求上一個課外英語班。幼兒園本學期開設的興趣課也出爐了,我給他介紹了情況之後,他自己主動地要求參加戲劇課。再加上去年他就自己主動要求參加的跆拳道課,從這學期開始,土土每週有三次興趣課要參加。

寒假我組織了7個家庭一起去了北極欣賞極光,孩子們在積雪和嚴寒中表現出超出成年人想象的力量。土土在這個氣氛的帶動下,每天跟著成人一起徒步旅行,喜歡彰顯力量。所以,我們猜想進步這麼大的土土,面對新學期的三門興趣課,應該不會有問題。

可問題偏偏就來了。

跆拳道課,他堅決不配合教練。整個過程用哭或者一動不動來對抗,時不時地從訓練場跑出來找媽媽。英語課,他堅持要媽媽陪著他一起上課,否則絕不進教室。到了幼兒園自己開設的戲劇課,竟然在上課之前跟老師提出要退課,整節課就站在教室門口,一直沒有加入集體。

警報響起了,怎麼辦呢?

傾聽的結果是,他害怕,他拒絕,他不想上。這些當然不是土土的真實想法。但真實行為很容易觀察出來。他抗拒所有的集體課程的時候,都緊緊拿著貓貓吃手。

這是嚴重的分離焦慮嗎?

我們做了反思,如果是和媽媽之間的分離焦慮,為什麼在平靜適應幼兒園生活一年半之後再次出現這麼強烈的反應呢?

說實話,那個週日的下午,我坐在英語教室的門口,看著土土又一次纏住媽媽一起上課,看著土土和媽媽從教室裡走出來,媽媽要去衛生間,土土一定要跟過去,而不願意留在我身邊對我分享課上的內容,我是極度挫敗的,甚至有一點憤怒。我憤怒不是因為這個孩子有什麼地方表現的不完美。我憤怒是因為我無法理解他的內心。我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我想不明白讓土土恐懼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

我沒有答案,但當天晚上我們決定沒收貓貓。我們和土土說清楚,給他做了心理建設,告訴他,“你已經是一個四歲半的大孩子了,我們看到你已經做了……和……這麼多的事情,你已經可以照顧自己了。你不需要貓貓了,我們讓貓貓自己休息吧。”

我們一起,把貓貓妥妥地安置在櫃子的高處。

這一夜我們都很緊張。土土唸叨了幾次想看看貓貓,終於睡著了。我們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正確的選擇。我們做好了面對土土的情緒失控的準備。

“讓貓貓自己休息”進行到第2天的時候,幼兒園10個小朋友一起到一位小夥伴家裡去做客。土土黏在我身上觀察了整整40分鐘,才逐漸融入環境,和大家玩起來。也許,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再有一點耐心吧。

孩子的神奇之處再次超出我們的預料。

就在“讓貓貓自己休息”進行到第4天的時候,土土在清晨坐幼兒園校車的時候突然跟我們說,希望下午來接他的時候把他的小三輪車帶上。好吧,你想要就給你帶吧,反正每次你都是摸一摸,就放棄了,從來沒有真正勇敢地騎起來。

下午土土媽媽帶著三輪車去接土,土土立即騎上車,衝了出去,土媽需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

戒猫记

(沒有貓貓的騎行)

就在“讓貓貓自己休息”進行到第5天的時候,土土上下樓拒絕我們牽著手,自己一個人爬上五層樓。

就在“讓貓貓自己休息”進行到第6天的時候,一家人出去扔垃圾,土土主動拿起好大的一部分,分擔了我和媽媽的勞動。我注意到,這個時候的土土,笑開了花。

戒猫记

(“你看我能拿這麼多”)

“讓貓貓自己休息“已經持續了10天時間,這期間,土土只念叨了兩次想看看貓貓,一次是早上睡醒後,另一次是晚上入睡前。但每次都只有一句話,沒有過多的堅持。這10天裡,土土獨自上了跆拳道課、英語課、戲劇課,每次都很好地融入了老師和小朋友們當中。在他最牴觸的跆拳道課上,甚至整節課都笑呵呵地和教練互動。我在門外聽著,差點淚流滿面。

戒猫记

(動物跆拳道手冊)

在這些天裡,我們特別緊張,想盡了辦法幫助土土。比如為了他更好的接納跆拳道課,土媽和土土討論了他最喜歡的動物,一起把跆拳道的動作想象成動物的動作,還手繪了《動物跆拳道手冊》。土這次課的動作可比大象標準多了。

土土還是那個土土。他沒有瞬間長出更多的骨骼和肌肉,他只是相信了,自己其實可以做得更多。時至今日,我依然不能確定自己面對土土的一切“干預”或者“接納”都是正確的做法。即便錯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就像土土第一次成長一樣,我也是第一次給這個孩子當爹。

貓貓正在衣櫃的最上面一個格子裡“睡著”。我相信了土土可以離開安慰劑,他也相信了。

戒猫记

訂閱更多精彩故事

合作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