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寅飞对郭德纲的对话?

蜜桔娱乐


首先从李寅飞的角度来看,说是被德云社淘汰,但事实究竟如何,从老郭的回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应该是李寅飞选择了离开,谁又能想到德云社能有今天的成就呢?李寅飞说想看到之前的郭德纲,很明显是说更喜欢那个单纯做艺术的郭德纲,而不是现在的这种现身各种商演,各种综艺的郭德纲。

但是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任何东西如果没法与利益挂钩的话也是没法获得良性的发展的,相声其实也是如此,虽然现在的郭德纲看似是在为名利而活,其实,相声艺术就像是一辆大车,而德云社,老郭,就是充当了汽油的角色。从另一个程度来讲,不是老郭,不是德云社,相声艺术又哪能被大众广泛接受,认识呢?

所以,还是支持老郭,支持德云社,希望德云社能够 不负众望,让相声在这个时代能有属于它的光芒。


小黑小娱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地观看了《相声有新人》中李寅飞复赛的视频,说真的,看完特别感动,特别是“怀念04、05、06年的郭德纲”这段话,让现场参赛的其他选手也为之动容。今天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从李寅飞和叶蓬的表演,看出两人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但“笑”果不佳。全程表演中,李寅飞一直冒汗,结束时已经是满头大汗了。演播室肯定有冷气的,如此汗流浃背,说明李寅飞是真的紧张。

李寅飞并非相声新手,2006年就加入德云社受郭德纲启蒙,读博后和一群北京年轻人创立了“大逗”相声剧场,一直活跃在相声舞台上,又和青年相声演员李丁搭档上过央视猴年春晚。如此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本不至于如此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究其原因,一是李寅飞当年离开德云社是被淘汰掉的(他本人的话),十年后再见启蒙老师郭德纲时急于表现,但内心又极度犯怵;二是当年郭德纲与女记者事件中,李寅飞扮演了不太地道的角色,今时再与郭德纲相见,免不了心怀愧疚。我们往下详细掰扯掰扯。

离开德云社

李寅飞2006年加入德云社,鹤字科学员,艺名李鹤元,但并未正式拜师。当初在德云社的时候,受郭德纲启蒙学艺,收获颇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原话)。但因为嘴里有问题,高峰曾经几次跟老郭提到要开除他。后来没等德云社开除,李寅飞自己辞职。

这里得注意两点:李寅飞差点被开除的原因——“嘴里有问题”,肯定不是网上所说的“说话不利索”(皇城根长大的孩子个个都能说会道),而是爱嚼舌头、喜欢八卦,犯了德云社社忌。如果仅仅是说话吐字不清就开除,岳云鹏不知道被开除多少回了。第二点就是李寅飞并非完全因为学业才离开德云社,而是被淘汰。

读透了这两点就很好理解,李寅飞为什么多年之后见到郭德纲会如此急于表现了。

女记者事件

当年曹云金在微博上发表长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炮轰郭德纲7宗罪,其中提及郭德纲和女记者事件,使得郭德纲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响。随后不久,号称“中国内地第一狗仔” 卓伟出来大爆料,称郭德纲的女记者是刑珊,她的现任男友李寅飞。

而李寅飞在网上的回复着实让网友大吃一惊,貌似承认了卓伟所爆料属实。这种临门一脚的做法,招来很多人的谩骂,也使得郭德纲形象受损。事情才过去两年,李寅飞如今站在郭德纲面前,内心应该是复杂的,多少有些愧疚感吧。

再次“被德云社淘汰”的李寅飞对着郭德纲说:“多怀念那个04、05、06年,在台上玩命说相声的郭德纲......”,这既是怀念当年追星的少年情怀,也有煽情、讨好的成分。


岑詮


李寅飞的话,话里有话,恕我直言,他的意思很明显:他爱那个一心作艺的郭德纲,而不是现在到处商演圈钱的郭德纲。

李寅飞的这个想法,代表很多人,但是,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不知道为何老郭没有没有在现场怼他,因为通常但凡听见这样的声音,老郭的回应都是:你不愿听你走啊,这也是一种变化,这就是现在的郭德纲)

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简单一点的例子:工厂里有个学徒,开始是学徒,一年或者两年后他出师了,他就是正式的工人,在过两年他就升为技师了,然后......这就是万事万物规律里的其中一种,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和人的从婴儿到老人不断变化的一生,是一个道理。

我还很爱很怀念,那年那月刚认识的“老婆”呢,那时的她柔情似水,小鸟依人,现在还不是每天被这个“黄脸婆”河东狮吼,不敢还手。

谁都想万事万物都停留在他最美好的时候,就像青春和容颜,可是,可能吗?

之初的郭德纲也不是不想赚钱,只是成长的过程,成熟的过程需要磨练与等待。他那时充满激情,不知疲倦,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孜孜不倦,那就是那个时候的他该呈现的状态。

随着磨练苦难历练的不断磨合,老郭开始开花结果,走进了鼎盛时期,接着就到了“现在的郭德纲”也就是李寅飞不想看到的郭德纲。

可是,郭德纲是原来040506年的郭德纲,还是“现在的郭德纲”不是你我,不是他自己能左右的了啊。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历史在前进,冥冥之中的规律也在前行。

如今的郭德纲,日渐成熟稳重大气。这些必须都是岁月才能给予的啊,谁也无法抵抗岁月给予的成熟直到老去!如今的郭德纲,还能血气方刚口无遮拦的快意恩仇快马江湖吗?不能了!

他身后有几百人要吃饭,这成了一种责任,他必须担得起。另外一个,到了他这个高度的人,自然而然的,一种历史使命感,一种职业使命感就会油然而生,他要为他这个行业的未来开始筹划,担忧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他是不会再去“玩命”了。

说实话,作为老郭的一名铁杆粉丝,我也是怀念当初的那个郭先生,那个激情澎湃快意江湖的郭德纲。可惜,只能是怀念,因为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它会推动一切往前走,不会为任何的人与事,做停留。而现在的郭先生他身上的重担,和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许比“玩命说相声”,更加的厚重和有意义!\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7690000f38a88d5a85b\

得云舍听纲阁


李寅飞对郭德纲的评价情真意切,但是,背后却有玄机,李寅飞实际是郭德纲弟子,名李云飞,但是因为他的智商太高,情商太高,在一群德云社的简单思维的人群中,肯定无法生活,李寅飞的说法是被淘汰,郭德纲的说法是退出,理由是上学,让大家面子上也都过得去。我觉得其实李寅飞就是曹云金,何云伟的翻版,他们没想到老郭焕发第二春,凤凰涅槃了。


李寅飞被淘汰,说句实话,真不冤枉,他这场比赛确实不怎样,其实我看出来了,郭德纲也看出来,原因是什么?新仇旧恨,李寅飞太想证明自己了,这是一股心理动力,我离开你,但我更好,以证明方面你是错误的,这是一股劲,是心理罪。

正是背着这个负担,才让他败北,如果他放平心态,端正态度,他是肯定会胜出的,其实,他早就是胜者,血气方刚,不服不忿,比如怼博士相声夫妻,可谓刀刀见血,但是如果没做到气定神闲,那么输就是必然。

李寅飞说郭德纲,说的没错,但他却忘了发展看问题,今天如果郭德纲还和以前一样在台上赶场,卖命说相声,那么就没有德云社的今天,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角度,责任都不一样了,好比一个成为将军的士兵,就不可能再冲锋陷阵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位置。

郭德纲和张国立是一对老江湖,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他们联手做掉了李寅飞而让他哑口无音,心服口服,为啥这么说他们的相声水平确实高出对手一大块,选择的时候,张国立选郭战队,郭德纲选李寅飞,这样按照规则,就让观众投票,他们两个没有责任,而李寅飞以少数票败北,无话可说,只能认赌服输。


韩东言


在这一期《相声有新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中,这一期节目说实话泪点十足,其中最让人泪目的应该就是“清华博士”李寅飞在被淘汰之后和郭德纲的对话这一段了。


说实话,李寅飞叶蓬这对相声演员在20进10中被淘汰确实可惜,毕竟他们两个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发挥正常的话进10强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当年由郭德纲开蒙学相声的李寅飞因为考验退出了德云社,之后10年没见过郭德纲,如今是大逗负责人的李寅飞太过于想在郭德纲面前证明自己,希望郭德纲认可自己,这也导致他站在台上那一刻就紧张的不行,这也造成李寅飞在接下来的相声表演中整个节奏被打乱,整体呈现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这也令作为李寅飞的开蒙老师,《相声有新人》的召唤师的郭德纲对这个作品很不满意,甚至直接对李寅飞说:没出息的玩意儿,可见郭德纲对李寅飞也有爱才之心。



而在李寅飞被淘汰之后,他和郭德纲说的一段话更是引人思考,他和郭德纲说:“怀念04、05、06年在台上玩命说相声的郭德纲啊“,这一句话不知道说出了很多老钢丝们的心里话。



但是,这几年德云社在郭德纲的带领下越来越商业化,尽管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也开启了自己全世界的相声专场,但毫无疑问和2004-2006年这一段时间的郭德纲相比,无论是作品还是专注度都差了很多。


但是,这也必须从郭德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郭德纲手下的德云社养着几百人,为了这几百人的生活,郭德纲必须要将相声商业化,让相声可以赚更多的钱,而这就令郭德纲在相声领域的专注度就少了很多,进而影响郭德纲的创作和新作品的产生。


然而,2004年-2006年这期间,郭德纲刚处于成名期,为了能在圈内站稳脚跟,郭德纲必须要专注于相声创作,经常推出令观众们喜欢的相声段子,而且当时郭德纲正当年,无论是精力还是对相声的热爱和激情都是现在的郭德纲无可比拟的,这也令那一阶段成郭德纲相声的一个巅峰创作时期,也成为很多人喜欢相声的一个原因。



但是,就如前面提到的,随着德云社越来越商业化,郭德纲所要关注的东西越来越多,加上他年龄的增长,郭德纲在无论是对相声的热爱还是创作的热情都大不如前,这也造成郭德纲这几年新作品较少,不过到了郭德纲这个年龄差不多就要退居二线,大力扶植相声新人的时期了,所以这也是这几年郭德纲开始力捧自己的学生和相声新人的原因。



尽管,李寅飞对郭德纲说的这段话道出了很多人的新生,但是站在郭德纲的角度来看,他依然按照现在的情况走的话依然无可厚非,毕竟他有一大帮子人要养活。


不过,拾忆仍希望郭德纲在之后的发展可以稍微慢一些,多找点时间创作新相声作品,这样无论是对相声行业还是对他自己都是令人高兴的。



拾忆物语



李寅飞和郭德纲的对话,至少蕴含着以下三层含义:


1、感谢。2004-2006是郭德纲的巅峰时刻,在这一时期,有相当多的相声爱好者因为“郭德纲”这三个字而进入相声行业,并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虽然失败者是大多数,不过也有混的不错的,而李寅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寅飞现在是大逗相声的负责人,而且是北京除德云社以外,口碑和上座率最好的相声小剧场,可以说没有郭德纲就没有李寅飞的今天。


2、挖苦。李寅飞之所以只提2004-2006这一段郭德纲的巅峰时期,却没有提现在的郭德纲,并称知道郭德纲要养400多人的德云社等等,实际的意思就是:你现在没有当初创业时努力了,变成了守业的心态,为了一大帮人的生计着想,到处演戏、做节目,在相声创作方面越来越水了。


3、怀念。李寅飞明着说是怀念04-06年的郭德纲,实则怀念的是一个相声大繁荣的时代,一个单纯的说相声的时代。那时候的观众是真爱相声,演员是真爱说相声,而现在的相声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纯粹了,掺杂了太多商业化的内容。


作为一名老纲丝,我也怀念那时候的郭德纲,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颜值高的,作为过来人也要学会接受,接受自己的青春已逝去!


相声演义


首先,李寅飞今天这段话跟他的比赛表现没有任何关系,既不能拉票,也不能算感情牌。比赛有输赢,节目内容不成熟,临场发挥更是一塌糊涂。拥有十几年舞台经验的人能因为紧张发挥成这样,只能说他真的不是这块料。十几年前就有口齿不清的问题,到现在依然没有改进。心浮气躁,压不住脾气,戾气太重,个人涵养修为实在不像个说了十几年相声的。

其次,之前就在德云社学习,因为天赋太差,在人家开除他之前,自己就先做了逃兵。这么多年来德云社进进出出的人不计其数,李寅飞只是其中之一,许多进门失败甚至中途离开的相声爱好者人家依然在坚持,在进步,他呢?多年前的“逃兵”经历成了他的心结,原本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能够去除心魔,更进一步,结果关键时刻掉链子,被启蒙恩师狠批“没出息”,估计这次经历带给他的压力更大了。要是他上次离开德云社之前,能够跟郭先生和高老板敞开心扉,虚心求教,让人家指点一下,就算是死,也要死个明白,以后努力改进也有个方向,以后再回来也有机会,可惜他一言不发就走了。

再者,这次被淘汰后,跟郭先生的对话,原本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可惜他把机会用做了发牢骚。他那段话郭先生没有正面回应,因为实在没必要。那些感慨许多年前就有很多观众说过了,郭先生早就听腻了。而且观众发这种感慨还能理解,说相声的人最不应该那样说,尤其他这种高校毕业说相声的。

最后,我谈一下郭先生这些年来的变化。很多人都说怀念2003——2006年的郭德纲,说那是他的巅峰时期,扎根小剧场,新作品不断涌现,表演卖力,观众火爆等等,其实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郭先生还在进步,他的巅峰依然没有到来。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德云社二十多年来屹立不倒,还能继续发展壮大,甚至整个相声行业,不管是从业人员,相声园子还是演出市场和观众规模,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赵本山是把二人转从东北推向了全国,充其量是由小变大,郭德纲则是把相声由京津推向全世界,而且是起死回生。郭先生的个人艺术造诣在不断进步,他的位置也在改变。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在小剧场演出,每张门票20块钱了,因为他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这些年郭先生相声演出确实少了许多,但是他不遗余力地进行相声普及,开拓演出市场,培养和挖掘新人,提高了相声在观众心中的地位,改变了许多人对相声的认识和原有印象。他演出少了,别人才有机会。德云社的票价高了,别的社团才有饭吃。说相声能挣钱了,才会有更多人,甚至高材生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这次举办“有新人”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许多从事相声的草根艺人,因为这次参加电视节目,跟郭先生的互动,让自己有了知名度,他们在小剧场十年的努力,也比不上电视上的几分钟的露面。甚至“公式相声”夫妻,口口声声说艺术理念不同,却结结实实蹭了一把热度。郭先生有句名言,说相声,台上是艺术家, 台下是企业家,才能成功。

郭先生自幼学艺,清贫时期能坚守,发达以后不忘本,三十余年不忘初心,已经实属不易。郭先生性格温和内向,为人谦虚谨慎。之前到处打嘴仗,只是为了生存而已。他成名后没有到处开讲座,到处买文凭,到处给人灌输毒鸡汤,到处对喷社会现实,充当社会公知。因为他站对了一个艺人的基本位置,守住了一个艺人的基本良心。此等人生格局,实非姜,苗之流能及。李寅飞只看到了郭先生的“不务正业”,却看不到郭先生对相声行业和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甚至他自己也是因为沾了人家的光,才入了这一行。他的不成功,的确不只是业务能力的原因。


荆棘鸟Home


李寅飞是郭德纲的徒弟,那时候被德云社淘汰是因为大舌头,现在你听他说话也是在使劲板这个毛病,所有的发音吐字都非常用力。

然后小哥几个成立了“北京大逗相声”,演出现场非常火爆。(有兴趣可以搜搜大逗的视频)但是大逗的观众始终都是那一波老观众。所以他演出现场效果非常好。加之大逗的几个年轻演员先后登上春晚,身价也水涨船高。现在李寅飞作为大逗的班主太想证明自己,证明郭德纲当初淘汰他是个错误,所以有了现场的那些评价。不过在我看来,他们说的那段还可以,不像两位导师说的那么次。

另外李寅飞和郭德纲还有过一段绯闻,这个也好几年了,有兴趣你可以去搜一下!!


李寅飞最后走的时候说,希望看见05.06年舞台上的郭德纲,意思是那时候的郭德纲卖力的演出,不停的出新作品,当年有一次返场29回创下了记录。李寅飞的意思,那时候的郭德纲才是说相声的郭德纲,现在的郭德纲是综艺范儿的郭德纲了。也是临走临走了,礼貌的骂了郭德纲一句……


图乐相声


首先 听听老郭后来说的鹤字科有名(李鹤元)了,说明水平没毛病。但高老板要开了他,给的是嘴有毛病!啥意思,爱抱怨爱串闲话呗。一个一帆风顺的天之骄子肯定和那些打小辍学的尿不到一起。其实鹤九科也有很多大学生,壮壮还是攻城狮呢。但至少要心态好能从低处开始。

其实 看看就这两期的表现,确认有点那种忿忿不平不吐不快的感觉。这似乎是好多晋级演员的通病。打小就混圈了,感觉有了师承强过好多人就开始嘚瑟了。但又发现挣不了钱,于是既纠结又磨不开。在点评时别人总有点瞧不起,但自己也还有差距。简单来说眼比手高,口气比脚气重!

最后 回到题目看看他的话,他怀念的不是那时候认识的郭德纲,而是那个时候他学习的氛围。就像我们总觉得上学期间还是最简单的,步入社会后那些毛病出来了,才觉得环境变了。

~~~~~~~分割线~~~~~~

最后再多说两句郭德纲的点评。他留了面子,说的是没开自己跑了。但李寅飞后面说的是他被德云社淘汰过两次。而老郭对张国立说的那句嘴不好,李寅飞没在意但万一有同行好事的点出来挑拨就是事儿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老郭总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但好多同行都觉受欺负的缘故!

最最后,再再多说一句。我们看的说的不是别人的八卦而是每个人的生活。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这才是重要的。(๑• . •๑)


叶澔


郭德纲是人精,而且是江湖草根闯荡出来的人精。真以为他会信这种场面上的漂亮话?

郭德纲曾经说过,04、05年的时候,德云社小剧场因为涨了5块钱的票价,就被来买票的观众骂“脱离群众…好高骛远…郭德纲忘本了…”。

这也是为什么郭德纲要坚持做相声商演的主要原因,在小剧场的演出限制了演员的发展,相声演员想长久发展必须尝试做商演。同时也必须承认小剧场对年轻演员的重要性,德云社的许多演员都是在小剧场里磨出来的,云字鹤字这批年轻人都是十年往上的演出经验。这点来说德云社的年轻人真的很可怕,他们对一些包袱处理和节奏把握要远远强于同龄人,很多东西一比较就很容易看出来。

为什么我说这就是场面上的漂亮话?

道理很简单,因为郭德纲必须离开小剧场,他需要给年轻人让路。郭德纲如果还是把眼光放在小剧场上,那么对于德云社的发展来说有百害无一利。而且不光郭德纲要走出小剧场,就连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这些小角也要离开小剧场,给后来的师兄弟让路,这样那些后进者才会有发展机会、进步空间。

一个班社的发展,格局很重要,如果格局不大那么注定发展有限,而德云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在于郭德纲对相声的理解很透彻,他的格局眼光要超前许多。

我举个反例:天津的相声班社为什么发展缓慢?就是因为这些老前辈都把眼睛盯在小剧场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年轻演员只能兼职说相声,年轻人想发展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在班社里慢慢熬,把老家伙熬死;还一条就是自己单干,出去另起炉灶。而这两条路,不论那条都比德云社的道路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