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班马仔到影帝,从冯裤子到中国冯导。从前的大哥王朔叶京怎样评价?

文艺青皮老姜


冯小刚从最开始朋友眼中的“冯裤子”,一步步的做到了如今的大导演、影帝,冯小刚能有如今的地位首先我们不能否定他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但是,他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同样离不开他的好大哥,人生“精神导师”王朔的提携和帮助。


王朔他们属于中国娱乐圈里面的一个特殊群体——大院子弟,说白了他们都是中国解放后军政干部的子弟,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生长背景使大院子弟就如同战友于战友之间一样,见面之后更容易产生革命友谊。因此,大院子弟在中国娱乐圈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而大院子弟这个圈子也占了中国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现在娱乐圈内我们熟悉的王朔、郑晓龙、马未都、海岩、姜文、葛优、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等大佬,都是军队大院出身。而作为普通家庭出身的冯小刚,能够混进王朔他们那个圈子,实属不易。

冯小刚最开始接触影视圈的时候,是跟着郑晓龙导演做美工,而那时候的王朔是一个已经崭露头角的偶像作家,按理说他们两个不会有什么交集,但某天郑晓龙丢给冯小刚一本小说,冯小刚看后被作者的文采深深折服,于是请求郑晓龙帮忙引荐。
由于冯小刚本身并不是出身于部队大院,所以他刚加入王朔他们这个圈子的时候,王朔他们并没有拿冯小刚当自己人,
而冯小刚利用自己高超的社交能力和高情商使这个圈子很快的接受了自己,虽然每次酒宴之中冯小刚依然敬陪末座。

在这个圈子里,冯小刚最敬佩的人当属王朔,冯小刚也一直把王朔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从冯小刚早期的电影作品里可以看出,他讲故事的风格就是在模仿王朔。
后来,由于王朔和冯小刚价值观的不同,使的他们分道扬镳,并且渐渐疏远,
后来冯小刚在拍摄《非诚勿扰2》的时候,俩人又再次合作。王朔在公众场合评价冯小刚时,总是溢美之词,这也许不是王朔的真心话,但是世上原本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叶京在谈起冯小刚的时候,字里行间总透露出一丝不屑,在他导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还专门找了一个和冯小刚有几分相像的演员来扮演冯裤子,其实就是在影射冯小刚。

无论王朔和叶京怎么评价冯小刚,但是他如今在影视圈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却是实实在在的,冯小刚也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放飞自我大猫


当年最娱因为叶京的《青春有关的日子》认识了文章,白百何,也知道了王朔叶京和冯小刚的过往。看这部戏时,还因为王朔力荐,说看了这部戏,下知道自己是谁。而很多观众因为这部戏,“了解”了青春期的冯小刚。

人生就是一场狗血剧,往往以前你特别瞧不起的人,结果现在过得比你好很多。

冯裤子到中国冯导,冯小刚就是个人奋斗的成功样本,看冯小刚大佬养成记,或许对你人生有所启发。

王朔和冯小刚同龄,都是58年生人,冯小刚虽然比王朔大5个月,但尊王朔为大哥,叶京57年的,比他们都大一点,属于大哥大,如果在一个学校读书,如果都是一个班的,班长是叶京,王朔是语文课代表,其貌不扬长着大板牙的冯小刚就是小跟班。冯小刚非大院子弟,高中毕业当了兵,从部队转业回来,分配到单位做宣传工作干美工,相当于在现在的企划营销部里做平面设计,设计宣传海报,但认识王朔后,他从冯裤子变成了今天的冯小刚。

冯小刚第一次见到了王朔。都28岁,血气方刚而又焦虑的年龄。

1986年夏天的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王朔去冯小刚当时的住处找他,冯小刚上来就把王朔一顿捧,称王老师有才华就是当代鲁迅海明威,关键人还长的帅,现在的女演员就喜欢您这样的。当天晚上,冯小刚做了一桌菜招待他,包括王朔爱吃的酱猪蹄,后来两人渐渐成了朋友。多年后冯小刚忆起当年认识王朔的心情,用了“抬头望见北斗星”来形容。

王朔是冯小刚的偶像榜样,王朔写小说,他跟着写剧本,王朔有了才女徐静蕾追,他就是追中戏校花徐帆。王朔更是他的贵人。圈子决定地位,冯小刚进入了王朔的朋友圈,虽然一直处于饭局末席,门口吆喝的,但他勤快,没架子,一直都有进步之心,叶京曾说,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而冯小刚能有今天最关键靠一点,就是会做人。

冯小刚通过王朔认识了浓眉大眼的叶京,又开始天天叶老师长,叶老师短。也就是从认识叶京开始,冯小刚就变成了冯裤子。叶京和冯小刚闹掰后,不像王朔不搭理冯小刚,而是找机会埋汰他,在拍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时,专门找了一个和冯小刚长得像亲兄弟的佟磊来演,剧中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时不时还下跪,求大院子弟高扬方言他们原谅。

如此夸张,有些人不信,还有人问徐帆,冯裤子真是冯小刚?

而叶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情节不是凭空杜撰的,年轻时的冯小刚特别渴望成功,做梦都想出名,因此,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架子都能放下来,他在王朔面前痛哭流涕无数次,和我也哭了好几回。

冯小刚功成名就,没忘了当年帮过自己的老友,在拍电影《非诚勿扰2》时,孙红雷一段台词:“钱现在对我来说不算事儿,但就是缺朋友。最好的那几个都各奔东西了,有时候真想你们……,”其实就是冯小刚借秦风之口说给老友听的。

后来,他们的友情又续上了,都年过半百,成了老炮儿,有什么结解不开的?有时,在一起喝喝小酒忆当年。而王朔女儿结婚时,怕场面受不了,就由老友冯小刚出面,去主持婚礼,以冯小刚今日的地位,婚礼办的即温情又有面儿。


最娱莫若


冯小刚与王朔、叶京的是非矛盾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网上到处都是。

最早王朔和叶京是铁哥们,然后冯小刚又通过王朔认识了叶京。三个人中,冯小刚一直都以“小弟”的姿态自居,尊称二位老师。对于王朔,冯小刚更是比拟为“北斗星”,可见冯小刚对王朔的崇拜和尊敬。但最后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是崩了,准确地说是冯小刚把两位“老师”给得罪了,这中间的是是非非就不细说了,总之结果就是王朔和叶京对冯小刚的为人处事很是不满,忍不了他的“拍马屁”和“被利用”,最后决定疏远他。

相比王朔的疏远,叶京对冯小刚的不满就更加直接了,他不仅在采访中毫无避讳地声讨冯小刚,甚至还专门定做了“冯裤子”……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尽情奚落和排挤他,力图把冯小刚从里到外展示给观众看,实在是淘气到了一定程度。

但事实上,三人的关系并没有止步不前,电影《非诚勿扰2》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王朔和冯小刚又“合体了”,看来关系是缓和了。无独有偶,叶京的电影处女作《记得少年那首歌》也找了冯小刚做监制,王朔做艺术指导,于是三个人又再次勾肩站在了一起。如此画面,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无常,你们这是闹着玩吗?

冯小刚的今天自然离不开昔日朋友的帮助,但最主要的还是他迫切渴望成功的欲望,“拍马屁”也好,“功利心”也罢,这些其实都不是最致命的缺点,只要记得利用朋友的同时也帮助朋友,就还是值得交往的。


南瓜报告


这提问都有点“墙倒众人推”的意思,冯虽然算不是艺术家,人格也不完美,但应该也算不上十分奸佞之人。

王朔叶京固然厉害,但按照马未都对王朔和冯导关系的评价来说,王和冯他俩当初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马未都还特意强调“利用”这个词这里是中性,没有贬义。

年轻时的马未都和王朔(一个部队大院长大的)

年轻时的冯小刚和王朔

其实大概比起说是互相利用,说互相需要、互相成就更为合适。

一方面冯小刚靠着王朔的小说和剧本,拍出了不少票房佳作,一战成名。

另一方面王朔也凭着冯小刚的电影,完成了通俗小说作家向剧作家的转型,当然在这中间也赚了一些钱,这个钱当然比做个作家收入要高得多。

诚然,冯需要王、叶肯定更多些,毕竟没有太多根基和后台,也不是特别有才华,再不会求人,那就什么事都干不成了。


冯裤子到底是不是冯裤子

很多人把冯导人生最初的奋斗阶段说得不堪。

跟班马仔、冯裤子,极尽挪揄之能事。

可是对于一个没有王朔和叶京那样根基也没有陈凯歌张艺谋那样才华的人来说,从底层一步步做起也很正常。


冯一直是一个商业片而非艺术片导演,他也明白自己的位置。

在陈凯歌、张艺谋、姜文之间,冯的才华确实相对有限,最初定位商业片,也是王和冯两人的主意。

冯当初也说过,像陈凯歌那样的艺术家,即使不拍片,也值得国家养着。



冯背叛王朔了吗?

关于网上疯传的电影署名问题,两人的意见分歧问题,王朔曾经专门回应过,因为王那时总是被毙,所以才不署名,后来电影上映后票房不错,冯还让王中军专门给了一笔稿费,王说当然很感谢冯。

两人后来分开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王希望电影偏边缘,冯想主流化,然后就渐渐分开了。


说到底,王和冯其实都不至于互相太拆台或者背叛,毕竟年轻时一起玩的,谁不知道对方年轻时那点事呢,王也不是个文艺清高、宁折不屈的人,当初王冯两个人联手捧文化部·长·作家王蒙的事,犹记在耳呢。


不吹不黑,都是俗人办点俗事罢了,在影视文化界,纯励志特清白的故事怕是几乎没有吧。


by 渔人娱己


渔人娱己


王朔和叶京都是冯小刚很久以前的死党,对他的为人处事很了解的,他们两位对冯小刚的评价很不好的。

王朔是冯小刚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贵人,如果没有王朔当年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的冯小刚,但是王朔却说冯小刚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王朔一开始并不喜欢冯小刚,但是冯小刚天天王老师长王老师短的跟在王朔后面巴结他,而且还背诵王朔的小说,差不多都能背下来。

王朔虽然看不起他,但是并不欺负他,也不好意思赶他走,渐渐地就混在一起了,并且把冯小刚拉进了自己的朋友圈,冯小刚经常在众人面前吹捧王朔,跟其他人套近乎。



在王朔的推荐下,冯小刚加入了《编辑部的故事》编辑部,写了七八集剧本,并且参与了《北京人在纽约》的导演。

冯小刚改编的王朔第一部小说是《你不是一个俗人》,拍成电影叫《甲方乙方》,电影上映的时候,王朔由于受到一些打击跑到美国去避风头,影片上面原著王朔的名字也被删了。


电影上映后票房火爆,冯小刚派人给王朔送了5万块钱,算是一种精神损失费,被王朔扔了出来,从此两个人就闹掰了。

王朔后来说,冯小刚从他那里捞了不少好处,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竟然把他一脚踹开了。


叶京曾说冯小刚当年为了上位不惜一切代价,什么架子都能放得下,他以冯小刚为原型拍了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冯裤子就是冯小刚,长相丑陋无比、欺软怕硬、爱占小便宜、喜欢哭,最后成了一个导演,从此,冯小刚就被叫做“冯裤子”。



王朔还说冯小刚欺下必定媚上,为了让影片通过审核,公开说好话给相关部门,同时又手撕观众、影评人、同行演员。

总之,王朔和叶京对冯小刚评价不好的。


R娱记


关于冯小刚和王朔、叶京等人的关系,坊间一直诸多传闻,但是从曾经的关系密切到如今的平淡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王朔和叶京等人的访谈之中看的出他们对冯小刚很不以为然,或许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吧!



冯小刚的成名史就是跟在王朔后面的小弟史,早期冯小刚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就是跟着王朔混的!虽然王朔并不是很瞧得上冯,但冯能说会道做事勤恳,态度又好,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时间一久王朔就觉得这小子还不错!


(插一段题外话,冯小刚有一个不太愿意提起的“冯裤子”的外号就来源于此段经历,当时他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的讨好王朔,王朔走到哪就跟到哪,王朔那个圈子里的人见多了就调侃冯小刚就像王朔的一条裤子,形容两者分不开!所以说千万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只会溜须拍马的人,搞不好哪天他就功成名就了!)

王朔见这小弟很有眼力见,了解一下觉得这家伙还算有能力,就通过私人关系拉拢郑晓龙力排众议把冯小刚硬塞进了《编辑部的故事》剧组,当然冯小刚也是确实有才华没有丢大哥的脸,后来还参与了《北京人在纽约》的导演工作!




冯小刚有了资本之后开始独立操作电影,在拍摄根据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期间,王朔因为受到某势力的打击出走美国,后来电影上映王朔原著的字样被冯小刚删除!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裂痕!


王朔后来对此表态说冯小刚不讲义气,自己帮了他那么多而他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把自己一脚踢开!

王朔的死党叶京对冯小刚的看法当然也好不了,说冯小刚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背信弃义,并在自己导演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特意安排了“冯裤子”这一角色,对冯小刚极尽挖苦之事!


总而言之,如今的王朔和叶京对冯小刚是有很大看法的,现在在公开场合也不再提冯小刚,也许是他们从打心眼里就压根没瞧得上冯小刚,尽管冯小刚现在是知名导演!


娱乐易冷


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样的准则,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很难去想象底层的人民对金字塔顶部的仰望。要想很快的提升起来,除了契机还需要自己主动去接触那些优秀的人,他一生的奋斗又何尝不是我们努力生活的真实写照呢?从冯裤子到冯导,整个过程是争气的,但从做事来看,的确是有些不地道。

01.

冯小刚是普通家庭出生,父母离异后,他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三人一同搬到北京西区车公庄大街北里,全家三口只靠着母亲一人在在印刷厂的工作,贫寒与困苦时一定的。在高中毕业后,他开始了军队生活,凭借个人的努力,他进入了北京军区文化单位担任舞美设计,退伍后在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作文体干事。

按理说,这个人的一生可能就这样普普通通结束,但是偏偏命运就是会给人以希望。

结识王朔之前,他其实还遇见了另外一位贵人“郑晓龙”,就是拍《欢乐颂》、《甄嬛传》的那位,“大院子弟”和胡同串子“是北京两个界限明显的圈子,

而郑晓龙其实就是大院子弟,一开始,冯小刚是跟着郑晓龙转的,鞍前马后,

因为郑晓龙当时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谁想进去,都要靠他。而冯小刚也正是对郑晓龙恭敬,最后的一进入电视剧中心成为一名美工。

02.

后来他因为郑晓龙的介绍认识了王朔,这就开启了他的第二段人生,王朔当时的影响自然不必说,

虽然自己是胡同串子,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跟着王朔,朔爷长、朔爷短的叫,他留下拍得最响的马屁,就是评价王朔是”抬头望见北斗星“。为了模仿王朔,他几乎能够把王朔的小说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所以后来,在《编辑部的故事》剧本诞生时,他就是凭借自己对王朔的崇拜而帮了大忙。据马未都讲,当时郑晓龙想拍情景喜剧,就叫王朔、苏童等人写剧本,最后选出一个,当时王朔的剧本入选了,但是修改与通过的过程太过繁琐。剧本就那么放下了,最后政策松动了,但是王朔都找不到剧本了,而且当时王朔也不想做这件事了。

最后冯小刚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把剧本给复制了一边。这难道还不算用心吗?

冯小刚早期的电影资源基本是来自于王朔的,所谓“师傅迎进门,修行靠个人。”到了后期,几乎靠的就是冯小刚自己的能力了。

03.

如果说王朔算是对冯小刚不错的话,那他的发小叶京对冯小刚就过于的苛刻了。或许是来自于大院子弟的清高,他其实一点都看不起冯小刚这种溜须拍马,靠着别人拿资源的行为。

但是对冯小刚的不满其实还来源于另外一件事,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没必要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就诟病别人。

在叶京写出自己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时,很多导演都想做这部戏,最热情的就是姜文和赵宝刚了,当时冯小刚也想做,但是叶京是很犹豫的,因为冯小刚当时并不怎么有名。可是后来冯小刚以能够给叶京拉到资金作为交换条件,还让叶京客串自己的《甲方乙方》,带着叶京一起除去宣传。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冯小刚并没有和叶京谈剧本,包括承诺会拉到的资金也因为冯小刚开黑甲而直接谈崩了。换作是谁,都会生气的。

于是2005年,叶京执导根据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改编的励志情感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其实这部剧讲述的他们这一群生长在北京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而在这部剧中,有一个角色叫冯忆苦,外号冯裤子,这个角色几乎就是冯小刚的化身,

剧中人物生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末期参军入伍;告别军旅生涯后来到广州打拼,在北京与广州之间成为倒爷。这样的人生经历和冯导是很像的。

连饰演冯裤子的佟磊和冯小刚还长得那么相似,而且刚进剧组时,就有人跟他说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冯小刚,他接受采访时还说,

“我就一直以为是叶导和冯导关系好,他是在跟冯导开玩笑。但我没想到这是一个恶搞。”

04.

冯裤子到冯导其实就是冯小刚人生之路的一个过程。你说他不地道也好,说他为人狡诈也罢,只是这人生在世,为了活下来为了出人头地,谁不是绞尽脑汁,费劲心力呢?

他想前呼后拥,被人尊重,受万人敬仰,所以为了成功,只有憋住一口气,卯足了劲的钻,因为只有成功了,出名了,冯裤子自然就变成了过往的故事了,而他自然就是成功的冯导了。而与叶京还有王朔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变成了平起平坐,毕竟这世上,多的是利益相关的事。

<strong>


四月辣椒


王朔和叶京以前是真不喜欢带着冯小刚玩儿,但是人生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冯小刚混出个人样儿,还能记住王朔和叶京当年的恩情,也算有点良心。

人的评价都是阶段性的,四个阶段的评价让您了解这三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一、刚认识的时候

冯小刚自从进入王朔的朋友圈后,虽然一直处于末位,跟他们的身份没法比,但是冯小刚一直求进步,叶京说: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

王朔也仗义,当年拍《编辑部的故事》时,对郑小龙说,一定得让冯小刚演,加入不让他演,自己也退出。

二、冯小刚小有名气后

他的狐狸尾巴也慢慢的露出来了,后来王朔和冯小刚闹掰后,叶京问他,你既然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嘛去了?王朔的回答颇有意味:

小刚夸人有个技巧,能在你不在的时候当着你特别好的朋友面夸你,这招最灵。冯裤子在我面前没说过一一个王朔不字,他知道我会把这些话带给他的王老师。

王朔虽然和冯小刚闹掰了,但是从来没坑过他,1997年前后,全国掀起了抨击王朔灰色人生观的浪潮,王朔那段时间走投无路不得不出国避避风头,在这之前,王朔拍《我是你爸爸》,冯小刚是执行导演,但是觉得他太功利,早就厌倦了冯小刚的行为处事,走之前给冯小刚留下一句话,

“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后来《甲方乙方》票房大爆,假如当时挂着王朔的名字的话,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因为王朔和冯小刚闹掰了,身为发小同病相怜的叶京必须站在王朔那边,但是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就是因为冯小刚也坑过叶京。

《甲方乙方》大爆以后,冯小刚一下子成名了,叶京的《梦开始的地方》姜文和赵宝刚都想拍,这个时候冯小刚找上门来,用王朔对他的评价就是:

这人有好事从来不落空,他生怕你的事跟别人合作,没跟他合作。


后来冯小刚也把这事搞砸了,不仅没给叶京带来赞助,谈崩后音信全无,所以叶京才这么膈应他。


三、冯小刚成名后

他和王朔叶京离心,但是依旧尊重他们俩,拍完《一声叹息》邀请二人去北京观影,王朔看完后说挺好的,但是在回去的路上,王朔却对叶京说:

所有中国电影的缺点都被这个电影吸收了。


后来这个电影拿了埃及哪个电影节的奖,这个时候王朔又说:

在我的印象中,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

冯小刚知道后,大哭一场。



四、20年爱恨情仇之后再见面

这个时候的冯小刚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导演了,拍《非常勿扰》的时候他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他借秦奋的嘴说了很多的话,他说现在钱对他来说都不叫事儿,就是缺朋友。庆幸的是,叶京和王朔把这话听进去了。


看了《非诚勿扰》后,王朔对电影的片段稍加改动,冯小刚二话不说,直接行行行,咱一块。可见冯小刚对王朔的尊重。

《1942》对冯小刚来说之一部很重要的作品,1993年的时候刘震云写完这部书,王朔拿给冯小刚看,冯小刚就想拍,但是那个时候的冯小刚什么都不是,只能搁浅,20年后再度起航,还给王朔当时没成名的小女友王子文安排了一个重要角色,也算仗义。


后来王朔的女儿结婚,王朔没勇气去婚礼现场,是冯小刚顶上来救场,当了司仪,这才没把面子搁地上。

都过去20年了,三个男人也没有解不开的结,叶京处女作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从投资阶段就挂上了两个好友的名字,这个时候叶京也改口了:

要是没有小刚的挂名,估计投资都拉不到。


入行娱乐


叶京和王朔当初是很看不上冯小刚的,这是事实。

但提到冯小刚和王朔,脑海中最先闪现的一句话却是笑逢一笑泯恩仇。

在冯小刚还不是冯大导的时候,曾和王朔叶京有一段单方面的“蜜月期”。为什么是单方面呢,因为王朔和叶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小弟充满戒备。

叶京甚至问王朔,你既然知道他是个小人,为什么还要搭理他呢?
王朔回答,如果一个人在你旁边天天老师老师地叫着,笑脸相迎地捧着,你很难赶走他。

这是事实,不过这事实只适用于朔爷。

出身贫寒,靠着王朔带进京圈儿和电影圈的冯小刚非常懂得明哲保身四个字。

在王朔受到打压时,一边匆忙与王朔划清了界限,一边却打着王朔剧本的名义,找王朔的发小叶京借坦克拍电影,最后电影出来了,又将王朔的名字在作品上一笔勾掉。

这事让王朔和叶京都吃了苍蝇似的,叶京更是写了个性格猥琐的“冯裤子”来讽刺他。

而本来只是说着我不想害了他的王朔也同样怒不可遏。

交恶至此,或许普通人再没脸相见。


但显然冯小刚不是普通人,等再次需要王朔的剧本《一声叹息》时,他又找到了叶京联系王朔。

这次轮到王朔问叶京:你为什么理他?
叶京回答:他在我面前哭。
王朔说他就那怂样。

这怂样是大院子弟王朔最瞧不上的,他毕竟不曾体验底层生活。

这怂样却也是贫寒的冯小刚打破壁垒时必不可少的,不然一个高中毕业只有点美术底子的人该如何在京圈中生存?

叶京评价冯小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王朔评价冯小刚媚上必定欺下。

成为冯大导后的他内心一片空虚,一回头,发现当年的哥们儿早就散落在天涯。

这是冯小刚样式的成功者必然的代价。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不差钱以后,冯导又想重温重温兄弟情。

于是有了《非诚勿扰2》,何况跟谁过不去,都别跟钱过不去。

只是曾经的伤害毕竟血淋淋地摆在那里。

三个人就像是两条平行线,冯小刚注定融不进京圈,而叶京和王朔也体会不到在贫困的单亲家庭中长大,冯小刚对世俗成功发自内心的渴望。

如今相逢一笑,他们恐怕也不复从前。

最是温情的唯有王朔和叶京这两个相似的人罢了。



新浮世绘


这里是Divi娱乐,为你带来第一手娱乐分析,第N手娱乐资讯

欺下必定媚上

这是王朔在参加《锵锵三人行》时,对冯小刚的评价。

媚上:

冯小刚是由郑晓龙(《甄嬛传》导演)引荐而认识王朔和叶京的,郑晓龙、王朔、叶京作为从小在北京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从心底里就有一股优越气质。

冯小刚早期为了攀附这些人,采用了奉承+哭的策略,把自己的地位放的极其低。为了能和王朔他们搭上话不择手段。

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出现过这样一个片段:为了给片子争取过审的机会,他请高级干部吃饭,席间不断地拍马屁:“您是谁啊,您是站天安门城楼上,看看北京城这边说这边灯太多有点晃眼,这边的灯就都要立刻给灭了。”

欺下:

《唐山大地震》上映时,孙海英在某发布会上说冯小刚送票,但自己没去看,冯就连发三条微博,指孙海英被激情烧坏了脑子。《一九四二》上映的时候,票房惨败,他让观众背锅,暗指票房低是因为观众根本不懂什么是好电影。


《私人订制》评分口碑极差,他又出来撕影评人,让影评人背锅。《老炮儿》上映时,他嚷嚷排片不够多,并且说同期上映的邓超的《恶棍天使》靠私生活博关注。

冯裤子导演成名后,稍不顺心就欺(撕)下,真是了不得了,观众招你惹你了?看来现在是不缺钱了(* ̄︶ ̄)

冯裤子

冯裤子不再是一个人名,更是一个形容词,专门用来形容冯小刚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冯裤子,据叶京说,就是在影射冯小刚本人,所以说,冯裤子在剧里的特点,就是王朔和叶京对冯小刚的评价:长相气质猥琐、邋遢爱哭、欺软怕硬,最后做了导演。总之王朔和叶京对于冯的评价极差,一是因为冯小刚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欺软怕硬、见利忘义的人,二是两类人的出身背景不同,王和叶打第一天认识冯小刚起,就没把他当做同一层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