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唐模村,是一座隐于皖南的古老村落,虽少有人知,但这里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模村始建于唐朝时期,为当时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为纪念已不复存在的唐朝而建,后经历几代的繁衍,人丁逐渐兴旺起来,“唐模”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唐模景区大致分为两部分,以“檀干园”为核心的后花园园林景观和以“水口”为核心的明清建筑群,游览时可先从檀干园游览感受春光明媚,随后走至古村落之中感受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

进入景区后,可看到一条临河而建的石板路,大约铺砌3000多块青石板,为古时的驿道,两侧绿树成荫,风景迷人。途中还可看到一块不是很大的门牌楼,上题写有“水街”二字,沿着这条河可到直达村落中的水街。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沿着石板路走不多久,可看到一汪池水,水岸边亭台楼阁,显得古意盎然。这里为檀干园核心景观,被称之为“小西湖”,据说在清朝时期,当地一位富商的母亲非常想去杭州西湖游览,但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孝子为满足母亲愿望,在此处模拟杭州西湖的挖池垒山。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说起牌坊绝对是徽州地区的一绝,在这里耸立着的牌坊数不胜数,且大多都为珍贵文物,其中在这里也有一座珍贵牌坊:同胞翰林坊,隐于一片密林之中。同胞翰林坊建于清康熙年间,牌坊之上题有“恩荣”二字,意为皇帝恩赐,为表彰当地考中进士的许家两兄弟而御赐。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在这条青石板路的尽头还可看到一座亭子和一棵参天古树,亭子为沙堤亭,古树为槐荫树,虽然叫做槐荫树但并非槐树,而是一颗400多年历史的香樟树,古树掩映下的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一共三层,中部空心,所以这并不是一座可攀登游玩的亭阁,而是当地修建的镇风水的建筑。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如要真正感受当地的人文韵味,不到村落之中是很难感受到的,顺着檀干溪一路走下去便来到了村落之中,清一色的白墙灰瓦式徽派建筑临河而建,这些建筑之中至今依然有当地人在此居住生活着,而且基本上没有受到商业化氛围的影响,可感受到原生态的烟火气息。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据说这里有着“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确实也是如此,园林风光、古街韵味交相融合,村落中的道路皆为青石板铺砌而成,走在上面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份来自远古的历史厚重感。村落中非常安静,游客零零散散地走在这里,当地人若无其事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有河便有桥,在这里也有多座古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位于村落中间位置的“高阳桥”,这是一座建于元代的两孔木石结构的廊桥,横跨檀干溪之上,称得上当地周边最高大的一座。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走到桥上的廊亭内,发现这是一家小茶馆,设置有多个四方桌,坐下来喝茶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窗户看向外面的景色,而又有游客不时从身边经过,非常有意思,像这样的茶馆在古镇中是少见的。另外,在此处品茶被称之为高阳茶道,极具皖南风情,也是淳朴的惠州人真诚的待客之道。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拓片,是记录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这里便遇到了这一传统手艺。现场拓片师傅亲自为大家展示拓片手艺,并讲解其历史渊源。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每一个地方总会有几道特色的美食小吃,唐模的毛豆腐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人工发酵后的豆腐表面会生出一层层白色绒毛一样的东西,再经过烹饪后味道非常鲜美。

隐于皖南的一座千年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旅行小贴士

唐模古镇交通并不是很便利,可先乘车至黄山屯溪或歙县,然后转乘公交车到岩寺,再转乘至唐模;也可以从黄山北站乘坐公交车前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