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各位一定也發現,撞船事故一旦發生,無論船舶大小,都無可避免的會造成巨大損傷,事實上,自航海啟蒙時代開始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撞擊戰術都作為一種正兒八經的海軍戰術在各國海軍中得到應用,而玩家們更為熟悉的是,撞擊戰術也能夠應用在戰艦世界中,甚至還有專門的成就來獎勵使用衝撞擊沉敵艦的玩家。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不死鳥,想必很多艦長應該都獲得過這個成就

衝撞戰術作為人類海戰史上最為古老的戰術之一,追本溯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時代。當時受制於艦船性能和兵器限制,除了接舷跳幫之外,最為有效的手段便是衝撞。廣為人知的希波戰爭薩拉米海戰,希臘艦隊便是以衝撞戰術擊敗了波斯海軍,為勝利奠定基礎。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描繪薩拉米海戰的畫作,面對龐大的波斯海軍,希臘海軍的戰術非常成功

但是隨著火藥兵器的發展,海戰的形式開始步入了風帆火炮時代,這一時期由於火藥兵器可以在更遠的距離打擊敵方戰艦,並且風帆戰艦高聳的桅杆也很容易在撞擊中折斷,很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因此衝撞戰術在這一時期顯得既危險又多餘,逐漸走向沒落,只成為艦長們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非常規手段。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雖說中世紀的戰船很多也都有撞角,但是衝撞戰術在那個時代真心不常用

然而事情總存在轉機,科技的進步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這一時期誕生了身披裝甲,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鐵甲艦,但同時也令衝撞戰術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由於火器發展的滯後,面對身披重甲的鐵甲艦,當時普遍發射球形彈丸的火炮難以對其造成直接傷害,而在穿甲彈和更高性能的火炮出現之前,撞擊就成為擊沉這些刀槍不入的鐵王八的最佳手段。鐵甲艦時代戰艦上那個充滿復古風格的巨大沖角也在向人民訴說著衝撞戰術在人類海戰史上的重要地位。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致遠艦的衝角非常顯眼,這也大概是鄧世昌艦長喊出那句著名的“撞沉吉野”的底氣來源

1894年3月,在整理研究了1861-1897年間海戰中的撞擊戰例後,英國人萊爾德·克洛斯在海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在作戰行動和航行事故中的撞擊》一文,他在文中總結到:衝撞戰術在狹窄水域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戰術,其要點在於限制敵方機動,令其難以規避己方的衝撞,甚至可以在一次衝撞之後再進行第二次撞擊以徹底擊沉敵艦。同時克洛斯還通過對民船相撞事故的損害進行研究,認為艦船的水密隔艙數量的多少和水密門是否關閉,對撞擊能否造成進水和傷害也存在巨大影響。

不過科技的進步終究還是會淘汰過時的戰術。一戰時期隨著火炮和魚雷技術的發展以及動力和防護技術的更新換代,大型艦艇幾乎沒有再使用撞擊方式攻擊敵人的必要,但是這一戰術依然在護航艦艇身上得到繼承。這些身小輕快的護衛艦和驅逐艦通常面對的是埋伏在水面下的潛艇,在一戰和二戰早期,面對一根伸出水面的潛望鏡或者正在下潛的鐵疙瘩,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足馬力狠狠的給它來上一下,然後趁他動彈不得時甩給它一輪深水炸彈。甚至當時的人們還總結出一條經驗:20節左右的速度撞上潛艇可以一擊致命。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而著名的“螢火蟲”更是頭鐵,人撞得可不是潛艇,是重巡洋艦

在近現代海戰中,衝撞戰術僅僅作為緊急情況下的攻擊敵人的特殊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採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不過即使是特殊手段,要進行一次致命且優雅的衝撞也是有講究的,有關如何科學有效的撞擊敵艦,海軍的先輩們也總結出了一套規範——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這套東西這麼科學,在遊戲裡應該也行得通,至於效果如何,就看大家的悟性了!

想看更多的軍事歷史內容,瞭解更新的遊戲相關內容,關注《戰艦世界》微信公眾號,前往官網網站,或者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軍事遊戲,一步到位。

戰艦中的絞肉機,掌握這個技巧場場不死鳥,穩拿整場單挑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