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古代尖底瓶是做什么用的?

别酒怯流年


小口尖底瓶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半坡出土之后就成为学术争论的热点。最初考古学者将其定位为水器,“自动倾倒汲水”说则由七八十年代的物理学者参与到器物研究之后得出,目前该说已被实验所推翻,但是教材和大部分博物馆的说法尚未更新。

尤其是把小口尖底瓶和酒联系起来的说法仅仅是推测,并不确实。有人从裴李岗、河姆渡、磁山文化的粮食堆积和陶瓮推测当时有酿酒行为,但也仅仅是推测。何况,被认为的酒器的陶瓮和小口尖底瓶也并不能混为一谈。小结:使用小口尖底瓶的仰韶时代,没有发现这个时代有酒的确实证据。

比较确实的酿酒遗址,一是在大汶口出了一系列的酿酒、滤酒和发酵的陶器,一件陶缸上还有一副画被认为是酿酒图,所以推测其主人应该是酿酒师;一是舞阳贾湖遗址的陶器残片被美国学者分析之后认为有果酒的残余。学界的共识是龙山时代已经开始酿酒,但是细节并不清晰。

目前对小口尖底瓶的主要观点有:

1.小口尖底瓶能紧贴腰部适于搬运,应该是一种运输液体的工具

2.部分小口尖底瓶的外壁有泥土痕迹,可能是酿酒的时候把小口尖底瓶长时间的固定在一处发酵形成的,所以是酿酒器

3.部分小口尖底瓶花纹繁杂,口部繁缛,所以是礼器

4.有学者认为小口尖底瓶是一种魂瓶,是丧葬具

5.有学者认为小口尖底瓶是欹器,但是随即被否定。

6.有学者认为,小口尖底瓶出水量小,和原始的点播农业相适应,所以应该是灌溉用具。

如果仔细分型分类,小口尖底瓶可以分为以下三型

不同的类型可能有不同的用途,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小口尖底瓶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可以说在当时人类的生活中普遍使用,甚至就古代来说器具分工没有现代这么专业,一器多用也是可能的。

2017年,刘莉教授在《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一文中公布了对半坡和米家崖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内容物和口沿擦痕研究结果。内容物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残留物中包含有丰富的黍亚科、早熟禾亚科和根块植物的淀粉粒,以及来自黍和大麦颖壳的植硅体;其中淀粉粒具有经过发芽和酿造产生的形态变化特征,化学分析发现有草酸。证明这些陶器用于酿造谷芽酒,其成分包括黍、大麦、薏苡及若干根块植物;口沿擦痕研究结果显示,现有口沿擦痕与用芦苇摩擦陶片后留下的痕迹接近,推测小口尖底瓶有咂酒群饮的功能。据此判断,小口尖底瓶既是酿酒器、贮酒器,又是饮酒器。

但是小口尖底瓶数量巨大、类型多变,刘莉教授研究的小口尖底瓶属于较大的类型,较小的小口尖底瓶是否也有这样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毕竟小口尖底瓶是现代人根据形状所取的名称,很可能不同类型的小口尖底瓶用途并不相同;以及还有一些小口尖底瓶内容无物,刘莉教授的研究可以证明小口尖底瓶可以用于酿酒、运输和共享,但也许还有其他用途,即小口尖底瓶未必是酒类的专器。以及,刘莉教授研究的小口尖底瓶是否是其最原始的功能,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看云起云涌


我认为尖底陶器是插在柴火堆里烧水、烧汤用的器具。



葫芦一笑1


可以说所有的尖底器物,都是早期原始部落时期实用的物品。最早人们我生产生活中发现树木削尖可以插入土中,后来才开始制作尖底陶器。尖底陶器无论制作工艺,还是烧造或使用,都比大平地陶器方便🙏🙏


快乐人生152056287


座在灶台烧水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