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一刻不停地看完長達三小時的《地久天長》之後,我心中不禁冒出一個疑問:

為什麼同樣是死了孩子,美國人拍出的是《三塊廣告牌》,一個堅強的母親為了給自己死去的女兒一個公道不屈不撓地與社會抗爭的故事;而中國拍出的卻是《地久天長》,一對失獨夫妻不發聲、不反抗,在兒子去世後數著漫長的悲傷度日如年?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這個問題,讓我思索良久。現在提筆寫下這些,也算是對過往的一些思考和紀念吧。

首先,《地久天長》人物處於中國80、90年代,那個年代活在體制內的人對集體主義深信不疑,後來經歷了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浩浩蕩蕩的下崗大潮使得人物對集體主義的美好幻想坍塌,他們第一次被迫站起來對自己負責,當然感到對未來的惶惑、恐懼;其次,中國傳統觀念受家庭主義和儒家思想影響至深,國家獨生子女政策使得每個家庭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這時獨生子的意外身亡使得又一個精神支柱的坍塌,此時的人物對國家、對家庭都失去了依靠,信仰崩塌導致了人物的悲劇命運。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改革開放老照片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改革開放老照片

改革開放回憶:下崗潮,計劃生育,下海經商

影片跨度很長,涵蓋了中國近三十年的社會變遷,還因為電影本身就是打亂敘事結構的,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不同時間段的碎片,這是一個拼圖的過程,當把所有的線索都拼在一起的時候,兩家人的愛恨情仇就如一幅鮮活的畫卷呈現在我們眼前,所以看這部電影需要耐心,不要被三個小時的片長所嚇到,要享受這種娓娓道來的感覺。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地久天長》劇照

在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王小帥之前作品的影子,比如《十七歲的單車》的懵懂,《青紅》的傷痛,《我11》的成長,《闖入者》的反思,再加上《我的鏡頭》的瑣碎式紀錄,算是一部個人風格集大成之作。他這次的野心很大,並沒有把鏡頭只對準友情、親情和朦朧的愛情,還展現了計劃生育、下崗風潮、下海經商熱等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些事現在其實很少有影視作品展現了,但當有一部電影突然勾起了你對這段往事的回憶時,本身就是在給影片的厚重增加砝碼。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地久天長》劇照

我看的是首映場,身邊的外國觀眾也有抹眼淚的,他們可能並不瞭解中國的國情和所經歷的往事,他們被打動的就是最真實的血肉親情和“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友情。其實這種情感很具有“中國特色”,尤其像對於孩子的眷戀、對於工作和麵子的在意、對於故交的珍惜等等,但王小帥用他的故事和鏡頭,將這個故事做到了足夠的共情,使得外國觀眾也能隨著這兩家人的離合而悲歡,這就是很厲害的水平了。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地久天長》劇照 王源

電影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地有著包袱和羈絆,推動著影片的矛盾衝突發展,除了海報上兩家人在一起跳舞的場景之外,很難看到他們他們身上有真正的笑容,所以影片大多數的場景都是壓抑的,埋下了一個又一個情緒爆點,等到影片第三個小時,即老年戲部分,陸續開始爆發,這需要前面足夠長且充足的人物鋪墊,而且並沒有太多的廢戲和分支,即使如飾演好朋友的趙燕國彰和李菁菁這條線,最後也不禁令人感慨:年輕的時候進過監獄犯過錯,但這樣一對竟然也可以走到最後,不勝唏噓。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地久天長》劇照

選角方面

王小帥選擇演員的眼光還是非常毒辣的,電影中的幾位主演,除了王景春和詠梅之外,其他人都有比較充足的發揮空間,尤其是艾麗婭、杜江、齊溪、王源。艾麗婭演的真的好,她是電影中唯一的“反派”,但在她的背後其實是時代與政策在推手,她只是一個有些貪戀權力,會有些愛慕虛榮的普通女人,因為劉家的孩子,她背上了一生的枷鎖,直到臨死前才得以解脫;艾麗婭前半程用誇張式的舞臺演法,後半程迴歸生活演法,突出了這個人物的戲劇性。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地久天長》劇照

杜江是電影中最後亮相的主要人物,感覺對他來說表演還蠻難的,因為他沒有接觸到前半程的戲份,需要他很快投入人物,確實需要提前把昊昊這個角色吃透,他對王景春詠梅回憶往事的戲,是全片最感人的段落。承擔起了充足的催淚效果。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地久天長》劇照

齊溪和王景春的這條“愛情線”在這個宏大的主題下顯得有點突兀,但仔細想想確實為這個故事更增添了一些煙火氣,人到中年,婚姻已經喪失了激情,一次不小心的出軌,卻可能引發軒然大波。齊溪將這個女孩的敢愛敢恨詮釋的很好,只是這個人物的選擇在生活中確實比較少見,顯得有些不太真實。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王源和王小帥導演

本片新秀王源

大家最關心的可能還是王源的表演,這也是影片一直以來爭議和關注的焦點。電影中王源飾演的“劉星”戲份並不多,印象深刻的基本有兩場,一場是開篇和父親王景春的爭吵,一場是拿到身份證後的出走,這兩段其實和我們印象中的王源都不太一樣,平時一直以乖乖仔形象示人的他,不僅要挑戰叛逆青年,還要走出舒適圈,來嘗試可能並沒接觸過的桀驁與離別,這與他本身的形象產生了一種“反差萌”,也就是這種“反差萌”使得這個人物很有記憶點。“劉星”從童年到青年可能一直都陷在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和探尋當中,是一個頗有幾分悲情色彩的角色。王源的表現是在良好線上的。

當然這些人物還是在為主線的王景春、詠梅二人服務,王景春這次可以說是影帝的大熱門,我個人也很喜歡詠梅的表現,他們兩個人這次都是“收”著演的,足夠冷靜和剋制,但也就是在這種剋制當中,釋放出了驚人的情感力量,恍惚間他們真的就是走過了幾十年的平凡夫妻,如果王小帥找觀眾認知度更高的演員可能就會出戲了,現在的感覺剛剛好。

收起你那廉價的眼淚,這片需要你的反思,而不是同情

不過影片到了老年部分開始,情節就略顯拖沓,尤其是現在的“迴歸式”結尾,實在是有點太寬容太想當然了,可能王小帥終究還是狠不下心來,帶給觀眾更強的一次情感衝擊,畢竟大多數時候,離開的人可能就真的離開了,終其一生不會相見。

最後,回首改革開放三十年,想到在中國的時代洪流中,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可能遇到過這樣的離別,面臨過這樣的處境,不禁使我更會陷入悲傷和沉思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