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元宵节古诗词有哪些?

语文大师


元宵节,作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一直以来广受人们重视,在古代更被看做“情人节”。当花灯初上,佳人氤氲,是何等浪漫的唯美时刻。

元宵节,时序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是2000年的秦朝时期就已形成,汉文帝时,更是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那些藏匿在诗词里的元宵诗句,比春节还美的令人心动,不妨一起来看看。

元宵节,最美的诗词,以作者之见,当属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尤其是开篇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不止迷醉了多少痴情怨女的心。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非常妙绝。

宋代时,元宵节就已经成为男女约会的浪漫节日,这一天,妇女们出街游巷,通宵达旦地游玩,男女混淆其中,热闹非常。而这也给很多青年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机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温婉的娇柔,和不期而遇的邂逅,令人心醉。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宋词仿佛比唐诗写的更好,更有意境。也许宋朝时期的元宵节节日氛围更浓厚。除了辛弃疾的这首,作者力推的第二首,出自李清照。

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词的意境,大家都比较熟悉,是婉约派的代表。作者之间,李清照的词,在婉约的基础上,更有几分男人词里不可比拟的柔情。并且文辞非常之美,像是现代的美文。

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李清照后半生的日子非常凄苦,这在很多词里都有体现。这首《永遇乐·落日熔金》,写的就是元宵佳节,本来是最开心的时候,可李清照却开心不起来。

她想起昔年在汴京城的元宵,与今日临安城相比,前后反差很大。有一种落寞之情。南渡前,与亲人一起,欢度佳节,而今孑然一身,十分凄凉。词里写尽了故国相思之情。

除了这两首之外,还有很多很经典。比如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尤其是“火树银花合”,为我们描摹了非常美丽和壮丽的景象。到处灯火灿烂,城门打开铁锁,红光辉映石桥。马蹄踏过处,尘土飞扬。歌女花枝招展。边走边唱《梅花落》。禁卫军特许通宵欢庆,计时器不要紧催天亮。一派祥和景象,真是天下之福。

另外还有一首诗,写的也很巧妙。他出自唐伯虎笔下。元宵节大多诗人,词人写的都是京城花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况,只有唐伯虎这首,描写的是农村人过元宵节的场景。

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伯虎的诗作,常常诙谐幽默,他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尤其是“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语言非常轻快的描写了当晚的月光丽景。还有,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

另外,还有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写出了情人之间的曼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我们一起来欣赏: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读者们,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还有哪些大家觉得很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文史道


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说到元宵节,大家都会想到汤圆,但是,我并不是要和大家讨论吃汤圆哦,我要说的是描写元宵节的诗词。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也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诗亦成为了千古名句,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东风也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句诗细细读来,宛若走进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又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写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中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是一句名句,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而下两句则写了一对有情人的浓情蜜意。下片则抒写了相思之苦,月与灯皆如旧,却唯独不见了去年人。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提到姜夔,很多人也许对他并不熟悉,只是知道他的《暗香》、《疏影》,而这首《鹧鸪天》也是鲜少有人知晓。这首词一直在写梦,写自己在梦中遇见自己往日的情人,却无法看清其容颜。最后作者自己两句想象在元夕放灯之夜,对方也在思念自己。

《京都元夕》

京都元夕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说到元好问,最初想到的是他的《摸鱼儿》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首《京都元夕》描写了京都元夕佳节的热闹场面,连诗人自己亦参与其中。


暖折


↑ 关注【语文大师】—— “家长的好助手,孩子的好老师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南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生查子·元夕

北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京都元夕

金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灯

清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 关注【语文大师】—— “家长的好助手,孩子的好老师 ”


语文大师


古诗詞我不知到.我耒给你们闹个元宵吧.正月里.闹元宵.情妹许我花荷包.段子荷包花围到.花荷包.绣一針.一绣天上一朵云.寅时下雨卯时晴.二月里.百花开.要把荷包绣起耒.绣了不少巧古怪.花荷包.绣二針.二绣你是两样心.丢下我耒爰别人.三月里.正清明.花花荷包绣其灵.绣个天孑管万民.花荷包.绣三針.三绣桃园三个人.三人结拜一条心.四月里四月八.荷包上边绣蓮花.绣个娇女缠住他.花荷包绣四針.四绣无桐树一根.树下占着美隹人.五月里.五端阳.荷包上面绣鸳鸯.绣个美人把房上.花荷包.绣五針.五绣金鸡闹五更.半夜孑时叫五声.六月里.天气热.花花荷包绣不得.汗手摸花花变色.花荷包.绣六針.六绣六月热的很.汗手难拿绣花針.七月里.七月半.幺妹无錢买花綫.看茌容易绣茌难.花荷包.绣七針.七绣天上七朵云.当中绣个紫徽星.八月里.是中秋.花花荷包绣的愁.绣个狮子滾绣球.花荷包.绣八針.八仙过海各显能.你我两难为何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