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不寻常 网络祭奠达15万次成为一大亮点

今年清明不寻常

网络祭奠达15万次成为一大亮点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赵立峰)清明节期间,我市积极号召和规范引导广大市民通过文明祭祀、网上祭祀等健康时尚的方式缅怀亲人,过一个绿色、文明的清明节,多种文明绿色祭奠方式成为今年清明节的亮点,清明节期间祭扫秩序良好。

网上献花点烛祭酒达到15万次

为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和谐、平安、便利的清明祭扫氛围,4月4日,环渤海新闻网网上祭奠专区正式上线。

环渤海新闻网网上祭奠专区以唐山抗震纪念碑为背景,以灰、白、黑为主色调,开设了“献花”“点烛”“祭酒”3个功能。网友通过点击对应按钮,可为逝者“敬献花束”“点燃蜡烛”“倒酒祭扫”,以遥寄哀思。由于网上祭扫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相比焚烧冥币、烧香化烛、燃放鞭炮等传统祭扫方式,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更便捷、更环保、更文明。

“大家都来参与一下,为文明城市助力!”在朋友圈,唐山劳动日报社职工纷纷将这条消息转载,传递给亲朋好友,邀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用自己点滴之力,将正能量传递。记者在网上看到,几天来市民参与网络“献花、点烛、祭酒”合计达到15万次之多。

专项整治不文明祭扫行为

提倡绿色文明祭祀方式,同时加大对不文明祭扫行为的整治力度,做到疏堵结合。清明节期间,市城管执法局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对不文明祭扫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新华道、建设路、北新道、长宁道4条景观大道沿线及59个重点路口开展巡查监管,路南、路北、高新、开平区城管执法单位同步在各自辖区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重要节点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实现专项整治“全覆盖”。依法取缔在城市主次干道和公共场所占道售卖锡箔、冥钞、纸钱、纸扎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劝阻广大群众露天焚烧冥纸冥币。同时,督导环卫部门安排80名清扫保洁人员值班备勤,调度35部洒水车对各路口进行循环喷洒,确保专项整治行动顺利、有序推进。

此外,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开展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公交车载媒体、公交站亭、建筑工地围挡、电子显示屏以及其他载体,广泛宣传文明祭祀理念,倡导绿色祭扫、网络祭扫,文明祭奠亲人。

清明祭扫秩序良好

清明节期间,记者来到冀东烈士陵园,看到这里正在组织烈士亲属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当日9时许,包括节振国烈士女儿在内的烈士亲属、学生代表和社会各界群众共400余人,在冀东烈士陵园纪念塔前整齐肃立。全体人员为烈士默哀1分钟,武警礼兵向冀东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在讲解员引领下,全体人员瞻仰了烈士纪念塔,参观了纪念馆。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记者看到现场秩序井然。

为了迎接清明节,冀东烈士陵园管理处自3月初就进入了全面筹备阶段,多次召开动员会议,对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组织、烈士家属接待、环境整治、服务保障、安全维稳等各个环节作出周密安排,确保接待工作平稳有序。

清明节期间,开平区迎来了大量祭扫市民,车流量增长数倍。记者在巍山公墓看到,公墓外车流量较大,停车场内停放着不少车辆。“巍山公墓的停车位从去年的300多个增加到今年的400个左右。”现场一位执勤交警说,交警部门提前部署,全力保障交通安全和公路畅通,突出路面管控,严查违法行为,特别针对巍山公墓和开平骨灰堂等路段,制定预案、安排人员,如果接到轻微剐蹭事故,及时出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疏导交通。此外,交警部门清明节前通过发布通知告知市民,如果不是参加祭扫活动,尽量选择绕行这些线路,规避拥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