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豔輝:讓列車控制系統更安全更智能

4月,塞上江南銀川,春風拂面。寧夏第一條高鐵銀川—吳忠—中衛城際線,即將進行靜態驗收,全部工程正進行驗收前最後的緊張查驗。

3月31日一早,中等身材、一臉黑紅的王豔輝照例步行在線路上,將負責的銀川—吳忠段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等項目巡檢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隨後召開現場工作會,叮囑技術員仔細查驗,務必保證每個環節都達到精而又精。

銀川—吳忠—中衛城際線,全長212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350公里,四電設計為目前高鐵CTCS-2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預留CTCS-2級接口,其中銀川吳忠段為寧夏境內段,全長76公里,也是在建的銀(川)西(安)高鐵寧夏段。

這條寧夏第一條高鐵,也是中國鐵路建設著力打造的第一條250公里標準高鐵,將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樣板工程,採用了大量新技術新工藝,也是創新最多的高鐵線。僅銀吳段四電項目,就有20項新專利,而王豔輝一人就擁有8項。

2017年7月,35歲的王豔輝被任命為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銀吳四電項目總工程師,開始按中國鐵路打造時速250公里最高標準,對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建設進行大膽創新,創造了四電建設多項新技術、新材料應用和新工藝,如通過對隧道壁弧型結構的參數測量,找到了與之匹配的支架參數,發明了適用隧道壁安裝箱盒的支架;為解決信號安全數據網單網管終端功能,發明了一款易行的單網終端;為解決信號設備限界單人測量問題,發明了單人測量限界的工具……這些在勞動中的革新發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將原定一年工期減少為10個月,節約成本100餘萬元。

2005年,22歲的王豔輝從北京交通大學自動控制與鐵路信號專業畢業後,即投入中國剛開始的高鐵建設中。“許多新技術基本從零學起。”王豔輝回憶說,從中國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合(肥)寧(南京)起,連續參建了鄭(州)西(安)、京石武、寧(南京)杭(州)和目前的銀川吳忠等數條高鐵項目的信號通信工程,14年間,一直在向更好的列車防護系統追逐,歷經了中國鐵路列車控制系統(CTCS)從CTCS-1級升級至CTCS-2級再到CTCS-3級,成為鐵路通信信號專業的技術中堅,接連被任命為多個大型項目的總工程師,也收穫了多項“建設標兵”和“優秀總工”榮譽稱號。

“畢業後參建高鐵,第一次接觸世界最先進的列控系統,很震驚時速350公里的列車速度,也非常好奇這麼高的速度是如何被控制的。”在雲南蒙自長大的王豔輝,從小就與鐵路結下不解之緣。

“那是一條100多年前法國建設的米軌鐵路,車站就在家門口。”王豔輝說,家門口那列火車,時速只有十幾公里,信號是鐵路職工手裡舉的紅綠燈。

走出家鄉已18年的王豔輝,早已將自己的青春融入中國鐵路建設大潮,隨著鐵路技術不斷升級,不斷追逐更安全更智能的列車控制系統。“下一個目標,將是CTCS-4級。”這將是更加智能、基於衛星導航生成車載信號的列車安全防護系統,王豔輝對此充滿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