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1947年8月14和15日,二戰的喧囂剛剛過去兩年,一次隨意的分割,一條草率的界限,造成了一場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紛爭。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如果說二次大戰後的世界秩序中,有哪兩個國家既關係緊密,又"彆扭"的對立,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堪稱這種關係的典型。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印度國旗】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便是"印巴分治"事件。這場由一個"沒譜"的爵爺、一條草率的"國界"表演的鬧劇,影響的不僅是國際形勢,更影響了千萬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最普通的人。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巴基斯坦國旗】


時間要倒回到"二次大戰"之前。眾所周知,從1600年東印度公司開始涉足印度,到1858年英國政府在印度建立殖民統治,英屬印度都是英國最重要的海外屬地之一。這塊地方包括今印度共和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以及緬甸,是曾經的大英帝國繁榮強盛的象徵。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英屬印度國旗】

這塊面積廣大的區域從被英屬東印度公司控制開始,就是英國的財力、人力、物力的最重要來源之一。也因為此,這個被當作原料產地、商品市場、以及財稅源頭的土地,近百年的時間裡都經受著英國的壓榨。

印度的獨立於反抗運動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從印度人反對東印度公司的苛捐雜稅,到莫臥兒王朝末代皇帝之子的抗英運動,雖然英國對印度的統治越來越深入,印度的反抗卻仍舊愈演愈烈。


英國在印度引入的自己的這套制度,既更加便利地統治了印度,也同樣給印度的反抗運動輸入了血液。尤其是1909年的莫萊-明託改革使得印度人在中央及各級立法會都有了有限的權力,即使這些選舉權只針對上層印度人,但這些經選舉產生的議員漸漸成為政府官方的反對派,成為了抗英運動的主要力量。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1936年的英屬印度】

而1885年和1906年,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和全印穆斯林聯盟(簡稱穆斯林聯盟)相繼建立,為日後英屬印度的獨立乃至印巴分治開啟了前奏。


最初由於獨立是第一要務,印度各個不同種族與信仰的人們對於各自獨立還沒有產生強烈的訴求,甚至作為巴基斯坦國父的真納,在1919年之前都一直是國大黨的成員,保持著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成員的雙重身份。

但隨著二戰的臨近,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也逐漸鬆動,獨立事業高歌猛進的同時,少數族群對於自身權利的追求逐漸逐漸成為了慢慢浮上水面的問題。

而其中,力量最強大的穆斯林群體對於自身權利的訴求尤為強烈,由於印度教徒在印度人口中佔絕大多數,穆斯林群體對於印度最大政治團體國大黨中穆斯林的數量以及享受的權利提出了非常大的質疑。而這種質疑在1930年阿拉馬·伊克巴勒穆斯林聯盟就職演說中變成了明確的理論,提出在印度次大陸中應該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

二次大戰之後,雖然勝利但元氣大傷的英國無力繼續支撐對印度的統治,印度的獨立成為箭在弦上的事情。但與此同時,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激化,尤其是以真納為首的穆斯林聯盟提出的"二民族論"使得兩個民族分而獨立的聲音越來越大。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真納(左)與甘地(右)】

畢生追求建立一個統一的、涵蓋整個次大陸的印度的甘地毫無疑問對於這樣的觀點強烈反對,而國大黨也希望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主義的印度,對於以宗教進行種族區分也表示反對。之是奈何穆斯林聯盟此時的勢力已非常龐大,印度教徒內部同樣也有民族主義者支持各自分離,分裂的大勢最終無法阻止。


此時工黨內閣執政的英國急切的希望將印度儘早的獨立出去,不僅將更多的權力分到印度人手中,更是宣佈英國政府不再對印度的前途起決定作用,只協調和維護印度的法律與秩序。

擔任印度總督的蒙巴頓伯爵,抱著讓自己青史留名和扶持親英大國更有利於自己的小算盤,贊同建立一個統一次大陸的印度。奈何以真納為領導的穆斯林聯盟以發動內戰相威脅,決意成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

1947年,這年才剛剛上任的蒙巴頓伯爵便開始主持印度獨立的工作。起初,英國提出了一個由印度教徒較多的印度斯坦、伊斯蘭教徒較多的巴基斯坦以及各藩王國共同組成的"印度聯邦"的獨立方案,卻沒有得到廣泛的同意。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分佈(粉色是印度教,綠色是伊斯蘭教)】

1947年4月,在穆斯林聯盟不惜發動內戰的威脅下,蒙巴頓最終放棄了建立統一印度的想法,而是在國大黨同意分治的情況下,制定了《蒙巴頓的方案》。

蒙巴頓方案簡而言之,就是將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一起分割的包括印度高等文官、印度軍隊、以及印度的鐵路。而這份方案的發佈,僅僅在4月份談判兩個月之後的6月。而方案的內容更是宣佈在1947年的8月,英屬印度將會分成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分別獨立。一個決定兩個國家命運的方案,卻是在兩個月時間裡就草草決定了,蒙巴頓爵爺的確是無心做這個印度總督。


其實從方案的宣佈到方案的最終實施,中間也只有兩個月時間。而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最重要的事情——國界線,卻還沒有決定。英國冠冕堂皇的提出為了保證國界劃分的中立與公平,主持劃分的人將是與印巴雙方都沒有關係的中立人士。

而也因此,英國律師西里爾·雷德克里夫被任命為英國邊界委員會主席。雷德克里夫劃定分界線的時間十分短暫,不僅僅是沒有太多時間收集資料的問題,雷德克里夫在1947年7月8日第一次到達德里之前甚至從未去過印度,由一個從沒去過這個地方的人為這個地方劃定邊界,實在是最草率得決定了。這條線因為是由雷德克里夫劃定,因而叫做"雷德克里夫線"。

在劃定界限的過程中,伊斯蘭教徒佔多數的地區分別在英屬印度東西兩地是最嚴重的問題。因此,西部的旁遮普地區和東部的孟加拉地區被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分割。旁遮普地區被分為旁遮普省和旁遮普邦(之後又分為哈里亞納邦、喜馬偕爾邦和昌迪加爾),孟加拉地區則被分為東巴基斯坦和西孟加拉邦。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印巴分治(橙色箭頭代表印度、錫克教徒遷出,綠色箭頭代表穆斯林遷出)】

而更加荒誕的是,這條線直到宣佈印巴分別獨立的8月14日和15日當天才對外公佈,也就是印巴兩地的人們直到國家各自獨立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邊的國民。這一劃分在之後引發了一系列的糾紛,其中最重要也是持續至今的便是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爭奪。

在這兩個被隨意分割而成的國家,居住在印度教地區的伊斯蘭教徒和居住在伊斯蘭教地區的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不得不逃往對面,其中很多人因強制遷移而淪為難民。短時間內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引發了大混亂,兩教徒之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衝突、屠殺以及報復。

最保守估計也有至少5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一千二百萬人無家可歸。而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產生的憎恨與不信任,為日後半個多世紀的對立與衝突埋下了伏筆。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一個只是去做總督"玩玩"的伯爵,一個從沒去過當地的國界劃分人。被隨意劃分的兩個國家,雖然各自滿足了很多人的願望而獨立,卻因此導致了幾十年的更悲慘的暴力、衝突和苦難。

┃雜談┃印巴分治—糊塗爵爺留下的糊塗賬

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