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字關注“燃燒的島群”,我們不做他人文章的搬運工,只提供準確的歷史依據和獨到的見解分析,用地緣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來講述歷史和旅行的精彩!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自媒體第153篇原創文章。

本系列將探究中國近代海軍抵禦外侮的歷史,從甲午時期開始一共六篇,本作為最後一篇,全文共8267字,配圖39幅,閱讀需要20分鐘。

前作關於甲午海戰的思考,詳見 ,和

前作關於甲午海戰後的中國海軍重建,詳見 , , 前作關於江陰海戰9月22日的戰鬥,詳見

1937年9月23日凌晨5時,長江下游的中國監視哨報告日艦10餘艘軍艦正向江陰前進!“平海”號掛起備戰旗,長長的汽笛聲在江陰江面久久迴響著。各艦官兵衝上炮位,期待著最後的廝殺——艦隊對決。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 海軍“寧海”艦,擁有6門76毫米日造三年式高射炮,防空火力強度為各艦之首

然而,新形式的海空戰沒有給中國海軍留下這個機會。日艦隊推進到長山附近,距離江陰要塞尚有20公里處,便發現中國艦隊已嚴陣以待,經過一番議論後,日艦隊折返上海將戰鬥主導讓給航空兵。7時,“平海”艦下令各艦收炮。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 畫作:在長江上盤旋偵查的日本95水偵

上午11點30分,兩架日本偵察機在江陰要塞附近盤旋良久,半小時後方才離開。可惜的是中國海空軍配合度很差,一直無力呼叫空軍的支援,讓日軍得以從容窺測偵察。中國艦隊隨即下令提前開午飯,準備應對一場惡戰。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 本作攝於長江上空,背景可見大批軍艦,前景有一架日機

下午12時55分,警報聲響起,14時5分,緊急警報再起,幾分鐘後,日第13航空隊的12架94艦爆自艦隊西面襲來,距離尚遠時便在空中盤旋,似在等待戰機(實際上該機隊只是牽制機隊,所以先在遠方盤旋待命)。同時,艦隊左舷東面又發現敵機14架(日第13航空隊的96陸攻),左後方則有一個20架敵機的編隊(自“加賀”號起飛的94艦爆和96艦攻各8架,以及96艦戰4架)!艦尾方向還有作為要塞火力壓制的日第12航空隊9架92艦攻和3架95艦戰!共有58架日機同時前來圍攻中國海軍艦隊,可見日軍已決心通過這仗一勞永逸解決掉中國海軍。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4. 淞滬抗戰時期的長江江面,前景軍艦國籍未明

按照前一天晚上設定的方案,日第12航空隊的92艦攻首先轟炸江陰要塞以壓制防空火力,並引發火災,剩下的46架日機則採用飽和轟炸來對付中國艦隊。長江上空頓時被黑壓壓的機群籠罩,日機由第13航空隊下田久夫少佐擔任空中指揮官,分成3、6、9架不等的機群從三個方向分頭襲來。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5. 畫作:中途島海戰中正進行俯衝轟炸的美軍俯衝轟炸機

日機冒著猛烈的炮火,一架接一架地向兩艘中國艦隊主力艦俯衝投彈,這是日本海航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單縱列式的俯衝轟炸法,優點是每一架轟炸機都可以參照前機的彈著點進行修正以提高命中率,缺點同樣非常明顯,就是投彈時的飛行軌跡固定,很容易被對方預測和擊中。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6. 時任第13航空隊艦爆隊分隊長的高橋赫一,後被調入艦載機部隊

“平海”號組織起綿密的對空火力猛烈開火,一架日機被高射炮彈直接命中,墜入江中。然而日機仍不顧炮火密集而來以各種方式投彈,未攜帶炸彈的戰鬥機也對軍艦猛烈掃射,位於“平海”號瞭望臺上的航海員林人驥被彈片擊中腦部,當場殉職。艦體前段各艙因受水壓震盪及彈片損傷,已有多處破裂,船艙逐一浸水。爆炸激起的江水如同暴雨一般劈頭而下,四處襲來的彈片在艦身上鏗然作響。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7. 畫作:江陰海空戰中的“寧海”號,注意此時艦尾已經中彈起火燃燒

3號戰位的見習槍炮官劉馥負責指揮1門高炮和4挺高射機槍,一隊94艦爆按照單縱列式隊形輪流俯衝而下,1號機率先被高射炮火擊中,倉促投下4枚60磅小炸彈後搖晃著爬升,掠過軍艦後桅在左舷20公尺外江面爆炸,將3號高射機槍震壞。後續2號機再無勇氣完成俯衝,沒衝到攻擊位置就爬高,將炸彈丟在“平海”艦數十米外的江面上。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8. 麥德森式機槍的對空射擊狀態

當3號機進入俯衝狀態後,3號炮位的高射機槍已經在劉馥的修理下恢復射擊。這架轟炸機衝到距軍艦約200米處時被3號炮位的機槍火力完全覆蓋,一頭栽入江面,由於江水的阻力,飛機在江面翻了個跟斗,螺旋槳繼續旋轉著捲起壯麗的水柱將飛機拽入江底。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9. 被擊墜的日本轟炸機,本照片可能攝於淞滬抗戰時期

3號機被擊落的喜悅讓3號炮位的射手興奮得停止了射擊,緊跟3號機的4號機趁機投下4枚近失彈。“平海”艦艦體被巨大的震動波推出江水再重重落下,濺起巨大的水花。這次爆炸中也導致了射手的犧牲,機槍槍架縱軸也被震斷,劉馥只能劉馥用左臂將灼人的機槍架在鋼板上繼續射擊,以致左臂皮肉全被燒焦,很久後才“猛地覺得左手被燙痛極,伸開一看掌皮已是幾道的烙痕”。他用一桶江水給機槍強行冷卻,再用棉紗簡單包紮後又加入戰鬥,此後“徒手替槍架”就成為海軍中的佳話。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0. 平海號上的40毫米防空高射炮

後來劉馥回憶道:“鬼子也是很厲害的,不怕死。有一隊飛機俯衝下來轟炸我們,領隊的飛機最危險。我搶在它的俯衝線路之前射擊,曳光彈在它的機翼上竄來竄去。但這個日本領隊仍然堅持俯衝,絲毫不顧我的射擊如何有害。因為他如果不這樣做,整隊飛機的攻擊就不能實行。它衝到很低的時候,我急著緊扣我的擊鐵,向它不停地狂射。它被我連續擊中數發,但他還是堅持俯衝投彈,並且用機槍向我掃射。我瞄準他的時候,清楚的看見一排機槍子彈打在我左近。我也不是孬種,咬牙繼續射擊。他沒有打中我,反而被我打中了。受傷的敵機幾乎拉不起來,差點就衝入江裡。但這個勇敢的敵人還是搖動雙翼飛了起來,掙扎著返航!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1. 平海號艦長高憲申和平海艦

嚴峻的現實終於使陳季良司令醒悟到只有實施機動才能更好地避免空襲,14時40分,他命令各艦起錨,並領航向上游水道駛去。日軍隨即以兩個編隊30餘架96艦攻追擊“平海”艦,輪番掃射、投彈。因為當時已天色陰沉,硝煙瀰漫,日機遂對“平海”及跟進的“逸仙”艦改用9機密集編隊水平投彈。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2. 海戰世界遊戲裡的“寧海”號巡洋艦

日軍嚮導機估算出兩艦的航向和航速後發出信號,兩個9機編隊緊隨而來,在兩艦上空來回投下兩批250磅炸彈,一彈直接命中“平海”號,兩艦的四周也激起密集的水柱。此時“平海”艦新補充的100枚開花彈已將近用盡,各高炮把穿甲彈乃至照明彈都用上了,導致防空火力銳減,但這輪彈幕至少又擊落了一架日機。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3. 擱淺在十二圩淺灘的中國海軍旗艦“平海”艦

但“平海”艦右舷艦身已遭重創,艦首的3英寸高射炮彈艙開始進水,在水平轟炸結束後,水線下各艙也紛紛進水。日機退去後,“平海”已傾斜至20餘度,陳季良中將只能移旗“逸仙”艦繼續戰鬥,而炮彈打光的“平海”艦則駛近江邊,努力堵漏。23日午夜,乘“中山”艦前來督戰的陳紹寬檢查該艦後下令撤離不必要人員。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4. 9月23日被加賀號艦載機擊沉在江陰江面的旗艦“平海”號

9月25日清晨,“加賀”號又派出94艦爆、96艦攻機各8架在96艦戰4架的掩護下集中攻擊“平海”艦。此時“平海”軍艦高炮彈藥用盡,軍艦的下沉已經無法控制,代理指揮的葉可鈺副艦長下令軍艦駛往江北靖江縣的十二圩淺灘擱淺,並拆卸火炮與重要零件撤離。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5. 擱淺傾覆的“平海”號

這艘中國自制的主力艦在擱淺之後繼續向左傾斜到45度,緩緩滑入長江,前主炮尚露於水面上。戰鬥中,官兵共陣亡軍需官葉宗亮,中士張朗惠,下士謝道章,水兵王允吉、黃憶順等11人,負傷20多人。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6. 1938年被日軍打撈出水的“平海”號

“寧海”號也遭到日機來自四面八方的同時攻擊,大量炸彈落在軍艦四周,艦上水兵死傷慘重,尤其是高射炮兵,死傷過半。槍炮副軍士長陳耕炳在指揮發炮時不幸陣亡,同時犧牲的官兵還有上士陳金魁、下士任積興,一等兵梁意和、鄭迪柏、韓亨端;二等兵董小文、沈長雨、何禮育、張再裕;三等兵鄭守鈺、陳芝生、江元桂和劉志成。艦長陳宏泰急令高射炮專打空中敵機,高射機槍改為平射,對付俯衝低飛的飛機。兩架日機被炮火擊墜在江心,但大量密集的近失彈使得“寧海”艦薄弱的艦體遍體鱗傷,最大的破洞達十餘寸之多。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7. 時任“寧海”號艦長陳宏泰

在接到可以起錨的命令後,“寧海”號的起錨機卻已被破壞無法啟航,眼看著“平海”與“逸仙”兩艦越駛越遠,“寧海”號成了日機的固定靶標。下午3時30分,“寧海”艦進水已經甚多,艦體向右傾斜,如再在此處挨炸,軍艦沉沒就只在轉瞬之間了。艦長陳宏泰命令:“斬斷錨鏈向上遊轉移!”輪機兵江鏗惠下士在橫飛的彈片中,操起一把消防斧衝上艦首砍斷了錨鏈銷,隨即主機啟動,“寧海”艦在硝煙中蹣跚向上遊駛去。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8. 日軍拍攝躲避轟炸的“寧海”號巡洋艦

因進水過多,“寧海”號艦艏已經下沉,十餘架日機死追不捨,冒著高射炮火跟蹤投彈。起航後20分鐘,一顆炸彈命中了“寧海”號主三足桅的右後方,其中一足當即被炸斷。水櫃、下望臺、煙囪與海圖室一角都被破壞,左舷懸掛的舢板四艘以及高射炮被炸飛,右舷的魚雷管也遭損壞。據黃以燕輪機長報告說,軍艦的爐艙、前後風機以及後機艙均遭嚴重損壞並浸水。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19. 1937年12月由日軍拍攝的“寧海”號,坐沉于靖江八圩港口外

又一顆炸彈在艦橋指揮室左門口爆發,橫飛的彈片擊中了在此指揮的陳宏泰艦長,他的左腿大血管被切斷,鮮血流滿了指揮台,在副艦長甘禮經的苦勸下方才同意去救護室接受治療。寧海號軍需官陳惠回憶:“寧海號前段高炮由我指揮。激戰中,寧海號先後被60公斤炸彈2枚炸中。我奔上駕駛室向艦長報告損毀情況,發現駕駛員林人驥已經倒在血泊中,腦漿濺滿了駕駛艙。陳宏泰艦長自己身負重傷,但仍然鎮定自若的指揮。戰鬥進行了一個多小時,裝彈兵 彙報:開花彈(防空用彈)已經所剩無幾,怎麼辦?為了不讓敵機暢所欲為,我下令‘以穿甲彈繼續還擊’。趁著我防空炮火減弱的機會,敵機又炸中艦橋。我覺得一陣熱浪衝過來,頓時失去知覺。甦醒時敵機已經飛走,戰鬥停止,寧海號擱淺在江邊,官兵紛紛游水登岸!”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0. 從岸邊拍攝坐沉擱淺于靖江八圩港淺灘的“寧海”艦

隨著日機的不斷投彈掃射,“寧海”號上的高射機槍全部被毀,機庫也發生火災,更為嚴重的是舵已失靈。甘副艦長見形勢緊迫,只得於16時30分命令軍艦駛入江北靖江縣的八圩港,並在淺灘擱淺。擱淺時“寧海”號艦尾進水,艦身右傾20度,艦首和前半部艦身露出江面。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1. 國產巡洋艦“逸仙”號的下水儀式

空襲過後,“威寧”號炮艇靠上“寧海”號左舷,接走各輕重傷員赴南京治療。黃昏後,艦上的高射炮、測距儀等裝備皆被卸下,剩餘水兵們依依不捨地離開崗位。據“寧海”艦的統計,日機累計投彈約150餘發,直接命中兩彈,“寧海”艦消耗高射炮彈700餘發,高射機槍彈1.5萬餘發,擊落敵機4架,自身傷亡高達62名之多(其中陣亡19名)。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2. 逸仙號巡洋艦,紅圈內為150毫米前主炮

23日的大戰後,旗艦改由噸位稍小的“逸仙”艦擔任。9月25日,該艦正泊於江陰與上游的目魚沙之間。日軍第12航空隊6架92艦攻及3架95式艦戰突然而至,對這艘新旗艦實施猛烈轟炸,不久另一架94艦爆也加入了攻擊行列。“逸仙”艦高射炮彈在22、23兩日的反空襲中已消耗殆盡,只剩99發開花彈,“逸仙”艦兩舷相繼落下炸彈20餘枚。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3. 被日機轟炸傾斜沉沒的“逸仙”號巡洋艦

危急時刻,“逸仙”號以前方150毫米主炮猛烈發射日本專門開發的“三式彈”,彷彿有如神助“突發艦艏十五生炮兩發,擊落敵機兩架,落入江中”。這時,該艦已經被擊中多處,機艙的左旋轉軸機柱被震斷,電機、自動制氣門全毀,舵艙與行李艙中大量進水,軍艦很快向左傾斜,組織堵漏收效甚微,不得不將艦駛往江邊擱淺。以後幾日,日轟炸機又不斷對其實施攻擊,終於使艦體傾倒沉沒在江中,“逸仙”全艦共14人陣亡,8人受傷。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4. 第1艦隊最後的旗艦“逸仙”號也被擊沉側翻在江面

由於日軍掌握了制空權,海軍也始終無法得到空軍的支援,只能依靠區區9門高射炮和數十挺高射機槍對抗日機的轟炸。“平海”和“寧海”沉沒後,剩餘軍艦僅剩下高射機槍可用,面對日記機的飽和轟炸生存幾率很低,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在海軍部長陳紹寬的命令下,清末購入並一直以來作為中國海軍主力艦隻的四艘“海”字號舊式巡洋艦艦也奉命自沉,走完了他們坎坷的一生。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5. 江陰戰後日軍正在將“平海”號主炮吊起

在江陰的海空激戰中,中國陸海軍攜手,先後擊落日機9架、擊傷多架,多達11艘艦艇被炸燬沉沒,12艘軍艦自沉,幾乎打光了兩大主力艦隊。失去艦隊的陳紹寬成了光桿司令,到抗戰勝利時,中國海軍的全部家當僅剩位於重慶港的幾艘淺水炮艇,總噸位不足2000噸,為海軍自清末建軍以來最低水平。當我們重溫抗日戰爭歷史時,不應忘記民國海軍“

忠勇壯烈不惜犧牲”的抗戰事蹟!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6. 日軍正在打撈中的“平海”艦,該艦的重要部件仍需進口

而對加賀號以及整個日本海航來說,發生在長江上的這場小型海空戰鬥戰果豐碩。日方不僅以不到10架飛機的微小損失取得了摧毀整個中國海軍的戰果,而且對演練多年的艦載機攻艦戰術做了一次系統的“大考”。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7. 日軍正在打撈扶正的平海艦

從9月22日到25日,日軍累計發動6次對艦攻擊,累計命中直擊彈11發、近失彈22發(均為日方統計數字),其中俯衝轟炸機命中率26%,2500-3000米的水平轟炸命中率為15.5%,證實了俯衝轟炸較之於高空水平轟炸威力更大的結論。所有日機平均命中率為18.5%,為平時訓練中的一半,凸顯了突破高射炮火力屏障的重要性。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8. 日軍在打撈出水的建安艦上合影的醜惡嘴臉

第2聯合航空戰隊在江陰作戰後提交的報告稱,當攻擊有強力防空炮臺掩護的軍艦時,應首先以部分兵力壓制對空炮火,隨後進行俯衝轟炸,效果可有顯著提升。至於本次作戰中使用的陸用60公斤炸彈,其穿甲威力與破片殺傷效果均太小,而250公斤炸彈對輕小艦艇的毀傷效果則十分顯著。日本海軍據此在同年開發出了九八式250公斤陸用炸彈,1938年又研製成功穿甲能力達50毫米的九九式250公斤常規炸彈。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29. 畫作:江陰-靖江江面的中國艦隊沉船

也正是通過了這一場惡戰,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水準實現了飛躍。第二聯合航空隊的很多表現突出的飛行員被選入艦載機部隊併成為骨幹,他們在偷襲珍珠港的作戰中,達到了俯衝轟炸命中率59%,水平轟炸27%的驚人紀錄。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0. 時任第2聯合航空隊參謀,後任第1航空艦隊參謀的源田實

時任第2聯合航空隊參謀的源田實隨後完成了其以艦載機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設想,並機緣巧合的將該方案送達山本五十六的手中!以航空兵偷襲轟炸珍珠港內艦隊的思路,或許正是形成和完善於江陰海空戰!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1. 時任第12航空隊分隊長,後來任蒼龍號艦爆隊隊長的江草隆繁

時任第12航空隊艦爆隊分隊長的江草隆繁後來先後任龍驤號和蒼龍號艦爆隊隊長,偷襲珍珠港時江草隆繁率領第2攻擊波第2俯衝轟炸機組,擊沉了戰列艦內華達號和賓夕法尼亞號。江草最高光的時期是在1942年4月的印度洋上,他率領的俯衝轟炸機隊連續擊沉了英國遠東艦隊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多塞特郡”號、“康沃爾”號重巡洋艦和數艘其他軍艦,創造了高達82%的俯衝轟炸命中率,將遠東艦隊驅趕到赤道以南的阿杜環礁和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江草本人也被日本人吹噓成“艦爆之神”。直至1944年6月15日,他才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被美軍高射炮火擊斃。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2. 從左到右:村田重治、高橋赫一、板谷茂

時任第13航空隊艦爆隊分隊長的高橋赫一也被調入艦載機部隊,任新組建的第五航空戰隊翔鶴號艦載機聯隊長,駕駛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參加了偷襲珍珠港和珊瑚海海戰。此人最出名的反而是在珍珠港第1攻擊波時負責指揮俯衝轟炸機隊,卻領會錯了總指揮淵田美津雄的兩發信號彈的意思,直接率隊先去轟炸了機場,差點壞了魚雷轟炸機隊的好事。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海戰中,高橋赫一指揮的攻擊機群擊沉了美軍“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隨後其本人也被美軍戰鬥機擊斃。

江陰作戰結束後,由於中國空軍飛機幾乎損失殆盡,日第2聯合航空隊完全掌握了京滬前線的制空權,加賀號也在9月26日將部分艦載機轉場至上海公大機場,隨後返航回國,重新運載另一批增援到侵華戰場的艦載機。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3. 日本海航通過江陰海空戰完成了一次實戰練兵

單純從軍事的角度來說,江陰海空戰是對初生的海軍航空兵戰鬥力的一次實戰證明。雖然日軍沒有在狹窄的江面施放航空魚雷,但是

僅靠水平和俯衝轟炸就擊沉和逼沉了中國艦隊的幾乎全部主力艦隻,打破了中國海軍意圖憑藉要塞岸炮支援阻擊日軍的計劃,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成功的作戰。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4. 江陰保衛戰中的日軍戰鬥序列

更深層面來看,甲午戰爭以後中日間的國力和軍力差異越來越大。戰後清政府追加採購的五條“海”字號巡洋艦實際上還只是防護巡洋艦的改進型,無論航速、火炮和噸位都與日艦“吉野”號相近。但同期的日本海軍已從英國購入12533噸級的前無畏艦“富士”級兩艘,戰鬥力迅速成為亞洲一霸。1910年,也就是清政府追加採購英造“肇和”級巡洋艦(2600噸)的同一年,日本完成了第一艘國產前無畏艦“薩摩”號(19372噸)。一戰前夕,日本建成第一艘無畏艦“河內”號(21157噸),同時,日本又斥巨資購入英國造“金剛”級超無畏艦(26330噸)。1922年,第一艘專用航空母艦“鳳翔”號也在日本完工服役。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5. 江陰保衛戰中的中國軍隊戰鬥序列

在1937年江陰-靖江海空戰爆發時,日本海軍的軍艦已經領先中國海軍整整三代(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航空母艦)!在這種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繼續發展大型海上艦隻的確已非明智之選(採購寧海艦之前老蔣就表示過對大艦生存能力的質疑,省下這些錢多買飛機是否會更好?)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6. 時任中國軍事顧問的德國法爾肯豪森將軍

除了海戰兵器上的代差,日本海軍在戰術應用上也非常大膽。在全世界首先使用艦載機在實戰中炸沉水面艦艇(之前已有飛機炸沉靶船的實驗)。在江陰要塞觀戰的各國軍事觀察員不由得如此感嘆:“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我所見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戰。”(出自中國軍隊最後一任德國軍事顧問亞力山大·馮·法爾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言下之意其實並不難體會!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7. “海陸空軍抗敵出師圖”,可惜只存在畫作中

江陰海空戰同樣對各國海軍的建設之路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日軍加緊完工了蒼龍級兩艦,並開工建造瑞鶴級兩艦,進一步加強了其海軍航空兵力量,並將海航的作用從提供偵察和騷擾提升為削弱敵方主力艦隊。1940年11月英國艦載機奇襲意大利塔蘭託港,1941年12月日本艦載機偷襲珍珠港和幾乎時同時發生的日本海航陸基攻擊機擊沉英國“威爾士親王”和“反擊”號戰列艦,都不能不說都或多或少帶有江陰海空戰的影子。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8. 陳紹寬為中國海軍提詞

而中國軍民為構築“江陰封鎖線”前後沉船達43艘(其中軍艦12艘、商船23艘、碼頭船8艘),共計64000噸;並填巨石3000多立方,碎石65000多擔,沿江軍民均作出了重大犧牲。1938年初,已經佔領長江下游的日軍一方面打撈有修復價值的大艦“寧海”、“平海”、“逸仙”等艦,一方面也組織了1000多人簡單疏通過江陰航道。解放後從1953年起,上海救撈局開始清除“江陰封鎖線”沉船,至1968年為止,共打撈沉船40艘,基本清除了江陰水道障礙,保障了萬噸輪安全進出長江。

來自海上的飛賊——比塔蘭託更早的一次海空戰!(最終篇)

圖39. 位於泰興白馬廟鄉的人民海軍誕生地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江蘇省泰興市白馬廟鄉成立,這是人民軍隊第一支專門的海軍機構,當天也被確定為新中國海軍的誕生日。巧合的是,白馬廟鄉就在靖江縣隔壁,距離民國海軍覆滅的江陰江面僅有不到50公里。新生的人民海軍,幾乎就是在舊海軍的廢墟上誕生!今天可以欣喜地看到:這個新軍種在強大國力的支持下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二大海軍!希望和祝願這支前所未有強大的中國海軍,能夠不負國人重託,真正實現“

靖海衛江”、“平海定遠”!

附錄:江陰之戰中的中國海軍序列(未必完整,尚待考證)

海軍部部長、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

海軍第1艦隊司令陳季良中將

海容巡洋艦(江陰自沉)艦長歐陽勣上校,副長楊道釗少校,輪機長黃輝如少校

海籌巡洋艦(江陰自沉)艦長林鏡寰上校,副長鄭翊漢少校,輪機長黃輝如少校

海琛巡洋艦(江陰自沉)艦長張鳳仁上校,副長吳支甫中校,輪機長陳精文中校

海圻巡洋艦(江陰自沉)艦長唐靜海上校,副長劉乃沂中校,協長許世鈞中校,輪機長邱崇明中校

寧海輕巡洋艦(被日軍撈起,改裝為“八十島”號巡洋艦)艦長陳宏泰上校,副長甘禮經少校,輪機長姚法華上尉

平海輕巡洋艦(被日軍撈起,改裝為“五百島”號巡洋艦)艦長高憲申上校,副長葉可鈺少校,輪機長周烜

應瑞輕巡洋艦(1937年10月23日於採石磯空襲沉沒)艦長陳永欽上校,副長華國良少校,輪機長郎昌熾少校

逸仙輕巡洋艦(被日軍撈起,改裝為“阿多田”號練習艦。戰後歸還,1958年6月退役) 艦長陳秉清中校,副長楊希顏上尉,輪機長黃貽慶

自強巡洋艦(江陰自沉)艦長張日章中校

大同巡洋艦(江陰自沉)艦長羅致通中校,副長曾侍琯上尉

中山炮艦(1938年10月24日於金口空襲沉沒)艦長薩師俊中校,副長張天浤

永績炮艦(1938年10月21日於新堤被日軍繳獲。1949年5月於上海被解放軍繳獲) 艦長曾冠瀛中校

咸寧淺水炮艦(1938年1月九江遇轟炸沉沒) 艦長薛家聲少校,副長賈珂上尉

德勝號水上飛機母艦(江陰自沉)艦長劉煥乾中校

威勝號水上飛機母艦(江陰自沉)艦長王夏鼐少校

皦日測量艦(1937年8月26日被擊沉)艦長謝為良少校

辰字魚雷艇(江陰自沉)

宿字魚雷艇(江陰自沉)

武勝測量艦(江陰自沉)

海軍第2艦隊司令曾以鼎少將

建康驅逐艦(被日軍撈起改裝為汪偽海軍“海綏”號)艦長齊粹英中校,副長嚴又彬,輪機長呂文週上尉

江貞淺水炮艦(1938年7月空襲擱淺,11月於岳陽自行燒燬)

江元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49年12月退役)

楚同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49年被人民解放軍軍繳獲)

楚有淺水炮艦(1937年9月29日於六圩港空襲沉沒),艦長鄭耀恭中校

楚觀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56年退役)

楚謙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1949年退役)

湖鵬魚雷快艇(1937年10月3日於江陰目魚沙空襲沉沒)艦長梁序昭上尉

湖隼魚雷快艇(抗戰中期因老舊報廢)

湖鶚魚雷快艇(1937年10月3日於鰣魚港空襲沉沒)

民權炮艦(保存至戰後)艦長劉煥乾中校

民生炮艦(1938年7月空襲擱淺,11月於岳陽自行燒燬)艦長鄭世璋中校

永綏淺水炮艦(保存至戰後)艦長傅成少校

江犀淺水炮艇(1941年8月21日四川巴中空襲沉沒)

江鯤淺水炮艇(1941年8月21日四川巴中空襲沉沒)

甘露測量艦(1941年9月3日巴中空襲沉沒)

青天測量艦(1937年10月於龍梢港空襲沉沒) 艦長葉裕和少校

敬請關注“燃燒的島群”,搜索訂閱同名公眾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