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项费用计入成本和费用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丘崇坛


非请自来。

同一项费用不管计入成本或费用,不仅直接影响利润而且还影响更多方面。我们通过一些财务数据来分析一下吧。

举个例子

比如某企业财务报表显示:资产总额为100,负债为40,所有者权益为60,资产负债率为40/100=40%,现在发生一笔支出10,分别看下计入成本或费用有什么区别吧。

计入费用

该支出属于费用化,比如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懂会计原理的都知道,管理费用要转入本利利润,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假设该业务中其他条件不变,资产减少10,所有者权益减少10,变动后的资产为90,负债为40,所有者权益为50,此时资产负债率为40/90=44.44%。

计入成本

如果记入成本,比如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资产一增一减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考虑折旧因素,假设该固定资产每期折旧为1,折旧期间资产余额分别为99、98、97……90,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40%、40.82%、41.24%……44.44%。

结论

对比上述,该支出记入费用直接减少该企业资产及利润(影响所有者权益),使资产负债率增加;记入成本,虽说会形成资产,但随着该资产的摊销,也会使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应增加资产负债率。



形象地讲,计入费用相当被判死刑,立即斩首;计入成本相当于秋后问斩,两者最终的结果都是砍头。


龙门账


举例说明如下:

公司发生了一笔电费支出,此项开支是制造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是产品的组成部分,我们把这笔开支称做成夲。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构成存货的一部分,属于公司的资产。

上面发生的那笔电费开支,比如应归集到产成品科目,若放到了管理费用中,则期末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属于公司所有者权益一部分,表现为公司利润的减少,正好是那笔电费。

短期看,在管理费用科目表现利润下降了。长期看,在存货出售后,这笔电费同样在利润表中抵减了利润,最终还是表现为利润的下降。

实质上,成本费用是同一类科目,只是根据生产和管理的不同需要做了区分。这笔电费进成本还是进费用,长期看结果是相同的,短期看,调节了利润。


二月梅竹


这个问题如果进行高大上的翻译,往往会变成“费用的成本化还是资产化问题”\r

表格君小结:\r

资本化当年,公司的利润会比费用化当年的利润高。\r

资本化本质是将成本费用平分在多个年度分担。\r

公司准备IPO前,往往倾向于资本化,这样子,公司上市的最初几年利润数字就会很有吸引力。\r

小公司,倾向于费用化,这样可以直接抵免税务负担。\r

表格君脑洞分析:\r

企业发生了一笔费用,这个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决定这个费用最后计入会计的什么账目。\r

资产负债表(B/S)\r

账户有: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y)、所有者权益(Equity)\r

利润表(I/S)\r

当企业发生一笔费用(假设使用的是自有资金)\r

比如公司购买了一个房产900万元,第二年房子增值到1000万元。\r

1.如果公司把它计入资产账户(资产负债表)。\r

第一年:会计科目上 资产增加900万元,资产栏的现金减少900万元。\r

在公司存续期间,资产需要做减值处理。假设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一年减值90万元。\r

第二年:公司出卖房产,这个时候公司因为房产的出让获得1000-(900-90)=190万的利润\r

2.如果公司把它计入费用账户\r

第一年:会计科目上:资产栏的现金减少900万元\r

利润表的成本增加900万元\r

第二年:公司出卖房产,这个时候公司因为房产的出让获得1000-(900-900)=1000万的利润\r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于公司第一年、第二年的利润产生巨大的影响。

资本化的第一年利润比费用化的第一年的利润多得多;\r

资本化的第二年利润比费用化的第二年的利润少的多。\r

公司实现了利润在不同年度的转换。\r

所以在实践中,国际会计准则、GAPP(每股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对于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有着严格的规定。公司在会计处理中需要严格准守会计准则的指引,所以学习财务的人,会计准则就是自己的新华字典。


表格君记录世界


首先你要理解费用和成本的区别。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公司,如果一项支出的发生不影响产品的生产出来,那么就是费用,反之就是成本。


知秋一叶138444893


一项费用计入成本与费用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这其实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的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说、一笔现金的流出的目的(会计上通常定义为费用或成本)是为了未来的更大的现金流入、二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利润、从资源的消耗角度看二者沒什么区别、但从会计的角度看费用通常是一年的会计报告期内一次性开支了、而成本则形成了摊销的概念、即费用通常不计入商品的成本中、而做为企业一年內的列支、而成本则可以留存在产品中(假设该产品尚未售出)因此不同的会计政策(费用与成本的计价方式)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因此财务报告上就有了操控企业利润的空间、如把大量的开支列入成本、在不同年度间进行摊销(会计上称为权责发生制)可以人为调控利润、因此对上市公司有非常严格的会计准则去规范费用、成本等会计科目的使用、并且要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第三方独立公正的审计并出具会计报告、保证会计报告的公允和准确。在税收政策法规上国家更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基于企业收益之上的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因此看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外行人看热闹通常看利润表、内行人除分析利润表之外、更要看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的资产状况及实力、现金流量表最不会撒谎、可以更真实看到企业获取现金利润的能力。


三耳50929341


计入成本,则当期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增加),对考核控制成本和销售利润有影响。计入费用则直接减少了当期利润总额。在实际操作中应按照各项目的消耗分别计入成本和费用科目,真实反映,达到控制成本和费用的目的,以加强企业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