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活下來到活出樣,製造業民企盛瑞傳動換擋提速記

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12年,能做什麼?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瑞傳動”)給出了答案——一舉打破了汽車變速器牢牢被外國人掌控這一技術壁壘,自主研發的汽車自動變速器實現了從無到有,並一路提擋變速,建成國內首條混合動力自動變速器智能生產線。“從 ‘活下來’到 ‘活出樣’,是一步步幹出來的。”4月2日,盛瑞傳動市場與品質運營中心總經理李衛強感嘆。

經濟導報記者近日走進濰坊高新區,深入企業車間,解碼盛瑞傳動“變速”秘籍。

從入職新人到行業專家

盛瑞傳動是變速器行業的引領者,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設立在此。“12年中,我們累計投資15億元,實現了8AT(第一代8擋自動變速器)的穩定投產,你看,這是中國發明專利金獎,這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李衛強如是介紹他眼中的盛瑞傳動。

作為一名“80後”,之前他一直在核心技術部門,跟企業一起成長,親歷了技術攻關的全過程。他從一名懵懂的入職新人蛻變為對變速器行業十分有見地的專家,用了7年,“從2007年到2014年,正好是研發的7年,期間,我們不斷試錯,也飽受外界質疑。”李衛強回憶。

“這是8AT,現在到了13AT;新能源車是方向和趨勢,這是混動6HT和8HT。”盛瑞傳動的產品按照“出生”年份在大廳一一展示,李衛強如數家珍,“這些產品就像自己的孩子,融入了心血。” 儘管沒少接到行業“獵頭”的高薪“挖人”電話,但他不捨的,始終是眼前的這一個個“孩子”,他們一路升級迭代,成為技術攻關的轉折和見證。

如今,8AT系列產品匹配一汽、北汽、奇瑞等9家整車廠的18款車型,10款車型已上市銷售,市場保有量達20萬臺。

今年1月18日,盛瑞傳動自動變速器新品發佈,盛瑞傳動“提擋變速”,進入了3.0時代。其自主開發生產的世界首款混動8HT達到了乘用車燃料消耗國六第四階段標準,現有兩條生產線,年產能60萬臺,其中國內首條混合動力自動變速器智能生產線,年產能達30萬臺,培育出一條完整的自動變速器產業鏈。

質疑:“你們哪來的人?”

國產車發展一直伴隨著兩大技術之痛:一是發動機,一是變速器。變速器的技術複雜性絲毫不低於發動機,因此長期以來,國產車所使用的變速器基本都要靠從國外引進。盛瑞傳動瞅準了這一國內市場的空白,2007年開始自主研發8AT,但當時技術團隊僅有10多個年輕人,李衛強是其中之一,他們要做的,是實現從0到1的突破。“借腦”德國一家在世界傳動領域的資深研發機構,這群年輕的技術骨幹從此走上了從圖紙、計算、樣件製造到工程化開發等的漫長“試錯”過程。

“最大的瓶頸是核心技術壟斷,國外一個模具總成高達千萬元,曾令我們可望而不可即。”在李衛強看來,或許也正是這種昂貴的“壟斷”,激發了他們自主攻關的鬥志。

2010年的一次北京車展上,當搭載世界首款前置前驅8AT的國產車亮相,不少國產車廠商投來驚訝的目光,更有同行對李衛強直言不諱:“哪來的人?你們哪來的人?!”質疑中還有幾分讚歎,這樣的試探,完全在意料之中,當時,全球範圍內能夠生產AT變速器的只有德國ZF、日本愛信和韓國現代派沃泰三家公司。李衛強印象深刻的是,就在這一場展覽上,有細心的日本客商甚至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尺子和本子,認真測量並記錄一番,那神情,是質疑中帶著敬意。

在李衛強心中,這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從這一年開始,國內的汽車製造廠商終於可以擺脫進口變速器捆綁銷售發動機的窘境:當年9月,8AT實現在整車上的搭載,盛瑞傳動與江鈴陸風汽車達成戰略合作, 2014年,300輛搭載8AT的陸風X5進入市場銷售。“8AT實現量產後,進口變速器價格下滑了三成。”李衛強和團隊技術攻關所產生的價值,用單純的數字已經很難估算。

推力:專班跟進 精準施策

汽車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眼下,盛瑞傳動與濰坊高新區打造的國內領先的百億級自動變速器研發智造基地二期正在趕工期,這一基地,與國產汽車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尤其是當自主研發的關鍵零部件實現更大範圍的量產,能夠大幅帶動國產汽車品質的升級。

這背後有個推力——濰坊高新區在重大項目上的精準施策和幫扶。“2017年2月,對盛瑞傳動30萬臺變速器生產線項目,開通了‘綠色通道’,項目提前一個月開工。”濰坊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明回憶。

作為高端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和示範區,濰坊高新區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該區在政務服務、科技金融、產業升級和城市環境等方面全力提升,對於重大項目,主動對接、靠上服務,在項目手續辦理、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幫助。

例如,去年10月15日,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個縣級全程網辦“零見面”改革試點。該局目前正在抓緊研發建設“微註冊”服務平臺,6月底前將實現涉及企業開辦的各類事項,全流程全環節“一網通辦”。如此一來,“市場準入的制度性成本還會繼續降低,去年已新增市場主體5408戶,實有市場主體突破3萬戶大關,同比增長12.29%。”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登記許可科副科長呂芳介紹。

濰坊高新區重大項目聚集,盛瑞傳動自動變速器項目、濰柴新能源動力產業園、歌爾智慧城,濰坊高新區19個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兩個市級重大項目、16個市級重點項目將落地,一個全國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群逐漸崛起。這些重大項目如何快速落地?高新區經發局內,“工作專班”辦公室是有力的推手。該局工信科科長張娜說,“採用‘專班推進法’,能深入瞭解重大項目推進存在的困難及問題,研究推進路徑,細化任務目標。”

像這樣,“專班人員”駐項目一線,力解實際問題,成為“工作落實年”裡濰坊高新區的工作“新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