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湘潭縣花石法庭為湘蓮企業挽回損失近百萬元

3年內,花石法庭為湘蓮企業挽回損失近百萬元——

用法治護航產業發展

湘潭在線4月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建強 通訊員 黃戌娟)湘潭縣花石鎮以盛產和加工湘蓮聞名全國,湘蓮產業是當地的龍頭產業。近3年裡,駐紮花石鎮的湘潭縣人民法院花石法庭共審執結涉湘蓮案件52件,為湘蓮企業挽回損失近百萬元。

開通涉民營企業糾紛案件“綠色通道”,提供並協助落實司法建議,製作並送達法律風險提示書,定期走訪並開展法治講座、送法宣傳……花石法庭服務湘蓮企業,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綠色通道”,快!

“一天之內立案、調解、拿文書,給法庭點贊!”

2018年2月7日,花石法庭受理了被告為同一個人的13起涉湘蓮案件,被告彭某拖欠了13名原告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湘碎蓮款。立案當天,法庭即聯繫被告與13名原告協商調解。經調解,除兩案是通過小額訴訟判決以外,其他均以調解方式結案,當事人當天便拿到了裁判文書。

花石法庭對涉民營企業糾紛案件開通立案、審理、執行綠色通道,實現快立快審快結,近3年來,該庭審理的涉湘蓮案件的平均週期只有12天。

司法建議,實!

“湘蓮市場的規範需要各方的努力,法庭在建立誠信檔案、解決湘蓮糾紛、宣傳法律知識等方面做出很大貢獻。”今年3月,記者在採訪花石鎮黨委副書記劉新軍時,他對花石法庭這樣評價。

2011年,花石法庭向花石鎮政府和花石湘蓮協會同時發出一份《司法建議書》,提出了維護花石湘蓮品牌、規範湘蓮市場、為蓮商建立誠信與質量檔案、發生糾紛時由相關部門及時聯動處理等5條司法建議,該建議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在建議落實過程中,花石法庭與當地鎮政府和湘蓮協會保持聯繫,為他們出謀劃策、提供法律服務。法庭將審理完畢的涉湘蓮案件及時與鎮政府進行對接,便於鎮政府建立蓮商誠信檔案和質量檔案,以利於政府維護湘蓮市場的秩序;經常走訪湘蓮協會和企業負責人,就如何維護花石湘蓮品牌提供法律服務;定期培訓人民調解員,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提高他們處理糾紛和適用法律的能力,更好地解決湘蓮糾紛和服務湘蓮經濟。

風險提示,準!

法律風險是民營經濟在生產經營中必然要面對和防範的,花石法庭根據多年的審判實踐經驗,製作了一份涉湘蓮民營經濟體法律風險提示書,把在審判執行過程中發現的、企業容易忽視的法律風險進行提示,從合同的主體和履行、商標權、民間借貸等方面進行風險防控,並將提示書送達給當地的湘蓮企業,這樣做既有利於湘蓮企業加強自我風險防範,也有利於法院在案件辦理中準確適用法律,共同努力構建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3月22日,利用給湘蓮企業及私人加工廠負責人講課的機會,花石法庭再次將風險提示書發至聽課人員。“這份風險提示書增強了我們的品牌意識,也給我們在合同簽訂、融資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實用的防範措施。”湘蓮協會會長、湘潭興宏運湘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鬍運庚說道。

法治宣傳,全!

“最近在生產經營中碰到什麼新的情況,需要我們提供法律諮詢嗎?”1月28日,花石法庭幹警走訪花石鎮兩大龍頭企業——花石鎮北馬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湘潭興宏運湘蓮食品有限公司,與兩公司的負責人共同探討民營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面臨的法律困境和破解方法,從法律層面為他們建言獻策。

3月22日,花石法庭庭長崔贛給當地湘蓮企業負責人、湘蓮私人加工廠主要經營者、鎮村幹部和銀信系統負責人等150餘人上了一堂民營經濟體法律風險提示的法治課,結合審判實例,就買賣合同、民間借貸及擔保方面需要注意和防範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為發揚做強湘蓮品牌提供法律後盾。

定期走訪企業、開展法治宣傳已經成為花石法庭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湘蓮經濟發展的一項常態工作。近3年來,花石法庭走訪花石鎮、排頭鄉範圍內企業覆蓋面達90%,開展法治宣傳次數年均達8場次,獲得當地企業和政府的一致好評。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