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看門人」單霽翔退休,如何評價他執掌故宮的七年?

yl大愛牛奶


曾經的故宮是一座病態泱泱的故宮,


而我們如今如今到的故宮是一座活力四射的故宮。


曾經的皇家建築群,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紅殿堂”!!!


而在背後推動這一切變革的正是我們的主人公---單霽翔。


這座承載了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家建築群曾經很少有人能夠完完整整的瞭解它,不是大眾不想了解它,而是沒有機會,也沒有可能瞭解這座皇家建築群。


58歲的單霽翔剛剛來到故宮的時候,他所看到的是一座死氣沉沉的皇家建築群,更多的地方甚至連基本的照明都沒有,現有的建築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本來已經保存完善的文物開始漸漸失去了歷史的原貌。


似乎所有的景點中,排隊買票成為大家最大的難題,曾經的故宮博物院的購票問題也同樣讓人詬病,大多數的遊客甚至在排隊買票的過程中已經浪費了大把的旅遊時光,也喪失了旅遊的興致。


即便是進入了故宮裡面,沿著中軸線望去,你會失望的發現:


咦!竟然沒有座椅可以足夠遊客休息。


故宮的女廁永遠都在排隊,這無數條的“一字長蛇陣”成為了故宮中最為耀眼的一道風景線。


單霽翔的到來,無疑將故宮這座皇家建築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故宮的涅槃重生讓越來越多人喜歡上了這裡的每一座建築,每一座樓閣。


網上數不清的故宮美照開始爆出,人們在喜歡故宮的這些照片的同時,卻儼然不知道這一切的背後有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在兢兢業業的支持著。


網絡售票、休息座椅、增加女性洗手間、整修文物,這一切的一切都彰顯了一位老人的兢兢業業。


更為重要的是,在網絡大潮的衝擊之下,單霽翔將故宮活生生的打造成了“網紅”。


2019年,“一場初雪”、“一場燈光秀”又將故宮推上了浪潮,在大家的眼中,如今故宮所有的一切都讓人美的無法接受,一張張雪景圖、一場場燈光秀。


而我們的單院長所做的一切,無疑不是在彰顯著“責任”二字,無一不是在告訴我們中國的文化在歲月的長河中,可內斂、可張揚。


處於盛世迷夢中的這座皇家建築群在以後未來的歲月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無數的風風雨雨仍然在考驗著每一位院長。


歷史總探長


1.單霽翔上任之前,故宮面臨“十重門”的打擊,不但社會美譽度降到冰點,原院長鄭欣淼更是含淚退休。當然“十重門”其實是故宮的一次群運失控,內部職工將多年黑點積攢到一起透露給媒體,希望利用媒體效應將一位副院長擠落馬,沒想到輿論洶洶,反而使一把手院長下課。

2.單霽翔首先解決十重門問題,經過梳理,他選擇了兩重門作為危機公關的突破口:

失竊門:香港兩依藏博物館在故宮齋宮舉辦的展覽《交融——兩依藏珍選粹展》,發生展品離奇失竊事件

故宮副院長因失竊門鞠躬道歉

會所門:媒體爆料故宮建福宮被改建成全球頂級富豪私人會所。

首先,單霽翔利用一次在人民網強國論壇回答網友問題專訪的機會,說:

對於石柏魁來說,他在判決以後,我想他會在法律制度下來接受教育。將來事情過去以後,到時候我也不是故宮博物院院長了,我只是一位老人,但是我願意陪同他走進故宮,討論故宮悠久的文化、燦爛的歷史和我們故宮為什麼要進行人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通過努力來達成共識。我想他會來。

在多次表態故宮不會把建福宮花園建成會所之後,單霽翔先後在那裡舉辦了記者招待會、志願者座談會、各類學術會議等等,之前為故宮捐贈文物的何剛的追思會也是在建福宮花園舉行的,單霽翔還表示故宮“防火防盜不防記者”,一舉化解了故宮和媒體的緊張關係。

此後,故宮調整了對媒體的策略,和各路媒體保持一個較為良好的關係,所以連故宮殺人案被爆出之後,都沒有媒體惡意爆炒。

其餘的幾重門,因為不好回應,所以單霽翔選擇了冷處理,效果不錯。

3.但是,僅憑媒體工作是沒有辦法完全挽回已經喪失的公眾形象,所以接下來單霽翔選擇“實幹”+“信息公開”。單霽翔是個善於應對媒體的領導,這在☭的幹部中已屬難得,隨後他開始推行“故宮新政”,包括改造安防措施、擴大開放區域、及時披露信息、提升展覽質量、改善藏品環境、健全管理制度、編制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並且選擇了安防措施改造、辦公機構外遷、及時準確公佈信息等方面作為重點宣傳點,提出“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的口號,通過媒體報道他腳踏實地調研,走過故宮每一個角落等等事蹟以一個“實幹家”的形象出現,重建了公眾對於故宮信息。

4.從“危機公關”的角度看,總結至此,基本上可以說以上事件足以“力挽狂瀾”,故宮基本上重塑了公信力和美譽度。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不能迷信危機公關,以我在網絡世界和各類人等交往的經驗,依然有一些人因為十重門事件對故宮多有微詞,踏踏實實做好日常工作要比危機公關重要得多,切莫曲突徙薪者無遺澤,焦頭爛額者為上客。


螺旋真理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故宮第六代掌門人單霽翔院長宣佈退休,一石激起千層浪,驀然回首,單院長自任職故宮博物院院長以來,勵精圖治,大力革新,為了故宮瑰寶操勞奔波已有7年,自2012年臨危受命,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至今,短短七年時間,故宮不僅僅走出當年的陰霾,更走出中國,走進全世界人民的視野。正如單院長所說,“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

如何評價單院長執掌故宮的這七年呢?

小哥詳細分析。

新官上任三把火,鳳凰浴火重生放光華。

2011年5月起,從香港兩依藏博物館(私人博物館,藏主馮耀輝先生)展品在故宮展被盜,到後來網爆“端門外西朝房展覽逃稅”,短短三個月時間,故宮經歷了大大小小十重門事件,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故宮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2012年1月,單霽翔博士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為什麼稱單院長為博士呢?要知道單院長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國家文物局局長。

單博士上任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痛定思痛,通過多次召開內部會議,探究故宮所存在的原因,隨後召開記者會,一一解開大家心頭的迷惑,重新樹立故宮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單院長通過記者招待會,發現人們對於故宮並不是非常瞭解,在大家心目中,這在古代是皇宮大院,在現代是一座神秘的古城。單院長內心非常痛苦,要是連國人都不瞭解自己的歷史,又如何讓世界上認識擁有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大中華呢?所以多次記者招待會之後,單院長就暗下決戰,一定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瞭解故宮,讓故宮和中國文化一起,走向世界。

經過單院長的努力,故宮信任危機解除,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故宮在民眾的眼中不再那麼神秘,要透明化,直觀化。


從基礎做起,從細節做起。

“我是故宮第六任院長,每一任院長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單霽翔

這些院長都想把事兒辦好,都想把故宮博物院辦好,但是由於各個不同的閱歷和不同的角度,都遇到了不同的問題。

- 賈英華

單院長上任之後,思慮良久,認為故宮博物院第一要務是保證文物的安全,其次就是及時對文物進行規範化管理,及時維護,為了全面瞭解故宮的情況,單院長穿著老北京布鞋,走遍了故宮九千多所房屋,一千兩百多座建築,每天沿著宮牆走一圈,踩破了二十雙布鞋,他每天撿垃圾,抜野草,走遍了故宮的每個角落。

上任之初,他設下三道禁令:

禁菸,禁火,禁車。

為此,故宮強化了安檢措施,安檢人員由以前的本院職工,改為專業的安保人員,在禁火的第一天,保安們就截下了8000多個打火機。故宮禁菸,他每日在故宮例行檢查的時候,都會親自去撿遊客丟棄的菸頭,以身作則,所以以後大家都非常自覺,故宮的地面上再也看不到一個紙片,一個菸頭。故宮也經常舉行“無煙故宮”主題活動,單院長和志願者們一起為遊客發放印有故宮logo的“無煙故宮”多彩手環,推廣禁菸活動。

禁車之後,不僅是普通遊客,即便是本院職工,也不得開車上班,最多騎自行車到崗,即便是國際政要,要參觀故宮,也需要從禮賓車上面下來。曾經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前來參觀故宮,單院長沒有辦法,只好命令保安將午門關起來,他自己站在門外親自迎接法國總統的到來,最終完成了接待。從此以後,國際政要乘車參觀故宮的事例都成為了歷史。

按照單院長的說法,他就是要給故宮尊嚴,同時給公眾一個尊重。在故宮這裡,大家都是遊客。

故宮院長被稱為“高危職業”,因為問題很多,牽扯的也很多,就比如故宮內的違建問題,有的人為了更好的顯示,做了現代化的標語和牌匾,裝在故宮古建築上面,雖然減輕了講解員的工作負擔,但是於遊客瞭解歷史文化有百害而無一益,並且違建完全破壞了故宮的文化價值,因此單院長說服各方面,在拆除違建方面決不含糊,力求為大家還原一個有濃郁歷史氛圍的故代宮殿。

單院長在上任之初,就深入故宮,從宮殿到門楣,從文物到日常用品,從內部職工到外部遊客,發現問題就即可開工改善。

比如故宮洗手間問題。故宮每天接待大量的遊客,景點面積又大,但是故宮內部多為古老建築,堅決不能修改,因此遊客上洗手間就成了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很多遊客上洗手間需要排很長的隊伍,而對於那些全家遊的人來說,單單上洗手間就要花費大量的遊園時間。單院長上任以後,派人仔細統計了男女洗手間使用頻率問題,最後得出女洗手間應為男洗手間2.6倍的科學數據,隨後對洗手間進行合理化調整,更將職工食堂改為洗手間,解決了故宮遊客上洗手間難的大難題。

同時,本著服務於民的原則,故宮有了讓遊客休息的椅子,購票渠道更加多元化。



“盤活”故宮。

單院長上任之初就清楚知道自己肩頭所擔負的重量,如何讓這座600多年(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的建築群永葆青春,是他的首要任務。

講到文物,就不得不提文物的維護工作,無論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還是兩漢的玉器,又或者唐朝書畫,宋元瓷器,每個時代的物件每種物件的特性,都決定了它們的不同維護方式,而面對故宮如此大規模的文物,拋開平常的管理,單單就日常維護而言,都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

當人們獲得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收益權的時候,文物才更安全。

-單霽翔

為了讓大家真正瞭解故宮,單院長採取“開放,嚴謹,時尚,多元化發展”的策略,以故宮濃厚的文化氛圍為載體,依託互聯網的高效便捷,讓故宮文化進入民間,讓世界遊客進入故宮。

2010年,故宮文創網店“故宮淘寶”開張。物品以“故宮文化研究為基礎,將故宮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

2014年,故宮文創產品“朝珠耳機”走紅,獲得消費者一致好評。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央視播出,播放量居各類綜藝節目之首,這部以“修復文物”為故事題材的紀錄片迅速俘獲了很多年輕人的心,提升了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工作的熱情,此片播出後,前來故宮應聘文物修復工作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2016年,故宮淘寶店單店銷售額破10億。

2017年,故宮文創產品已突破一萬件。

2018年,為支持國家扶貧工作,故宮博物院決定對“天燈”和“萬壽燈”的復原品進行公益拍賣,拍賣所得善款全部用於貧困地區的教育和文化事業。

故宮博物院每年都會舉辦各類文化主題活動,年齡段涵蓋了小學生到老藝術家學者,為傳播故宮文化做出了很多影響巨大的實際行動。

單院長也出席各類文化活動,積極向大家介紹故宮文化,基本上是“三句話不離本行”,為大家所尊敬。


我在故宮修文物。

正如上文所言,文物修復工作是非常艱鉅的一項工作,面對人才匱乏,經費緊張的各種難題,單院長是如何攻克難題的呢?

第一:開放。

以前的故宮是神秘,但是單院長接任院長以來,從故宮最初開放30%到2016年開放70%,推測2019年開放率達到90%,從故宮博物院以前很少出現再屏幕到《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紅網絡,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故宮文化的更全面釋放。

第二:激發民眾熱情。

以前,故宮文物專業修復人員較少,加之工作量大,人員非常難招,但是故宮以全新的姿態出現,《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之後,很多年輕人對文物修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都有人來應聘,而故宮文物修復的老師傅則最為開心,因為以前人少,很多事情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他們都帶了徒弟,對於文物修復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時,自己修復文物的手藝得以傳承,這也是每一個匠人最為看重的人生大事。

據悉,故宮博物院有文物醫生200多名,每次修復文物,都需要先召集權威專家分析探討,再用高科技設備檢測,然後由專業人士探傷,最後再全力進行細緻修復。

故宮博物院的修復工作多麼艱鉅呢?小到一塊鐘錶,大到一座宮殿,比如我們熟知的宮殿屋脊的走獸,單單是每尊瑞獸的造型,就要調集多方面資料,由專家分析,匠人論證,最終確定造型。

第三:深入民間。

俗話說,民間出高手,文物修復工作同樣如此。

以前走街串巷修補瓷器的匠人想必很多人都有影響,破碎的瓷器在他們手中也能用銅釘鐵線重新連接起來,讓瓷器繼續發揮功用,這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沒這金剛鑽,別攬這瓷器活”,偏偏有些技藝高超的工匠就有這個金剛鑽。

單院長經常拜訪民間專家、學者、藏主、藝術家、工匠藝人,向他們請教相關知識,為修復文物凝聚各方力量,一起將這悠久文化傳承下去。

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

在單院長和故宮廣大工作者的努力下,故宮博物院現在已經是國家的形象名片,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

故宮博物院通過一系列方式,讓自己在世人眼中不再神秘,讓世人更加深刻的瞭解和學習中國文化,讓故宮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2018年12月5日,由《中國新聞週刊》舉辦的“2018年度人物榮譽盛典”活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獲得了年度文化人物。頒獎詞是這樣寫的:

近年來,這座古老的宮殿以愈益年輕、時尚、親和的姿態呈現於世人面前,不復古板,不再隔絕,不作高深之態。


古梁鏞


單霽翔:不安分的“看門人”與愛折騰的“領路人”

今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引發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毫無疑問,單掌門成功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四載,先後經歷了六任院長,時至今日,能被公眾記住的也唯有單霽翔這三個字。甚至於,時至今日,新院長的名字還是路人甲。因退休而被國人關注的人著實不多,前有商業鉅子馬雲,今有故宮掌門單霽翔。不過,單霽翔又比馬雲成功:一名學者,因退休而不是辭世便被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或許還是首例。

單霽翔執掌故宮的七年,也是讓公眾走進故宮、瞭解故宮的七年。無論榮辱還是成敗,這筆“賬”終究要記在掌門人身上。如今,單霽翔卸任,不管他揮不揮衣袖,都勢必留下的一片爭議。

作為博物館,有兩項與生俱來的使命:收藏與展示。作為一院之長,守著偌大的紫禁城,無疑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須知,前任院長鄭欣淼兢兢業業地耕耘多年,卻因文物失竊案而含淚離職。大家心知肚明:若求安穩,只要在收藏與展示這兩個問題上不出問題,雖不能載譽而歸,倒也不至於聲名狼藉。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單霽翔這七年並不“老實”,而是一直在“折騰”。

提及故宮,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有兩件事:一是到紫禁城看展覽,二是在電視上看單霽翔。而單掌門所起到的作用,或許不僅僅是一半那麼簡單。可以說,他已經讓自己成為了故宮的標籤之一,或者說,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單霽翔已經是行走的故宮。也正因如此,不少人稱單霽翔為“明星學者”。

在學術圈,很多老先生,包括不少中青年學者,都對“明星”二字頗為排斥。顯而易見,單霽翔這些年所承受的壓力如山,卻又有苦難言。正因如此,他在接受魯豫採訪時曾坦言,自己是“如履薄冰”。

就故宮本身而言,它所經歷的改變或許並不容易被察覺,畢竟新增的攝像頭、長椅、衛生間、車庫等硬件設施,比起雄渾壯麗的紫禁城和摩肩接踵的遊客,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可是,近年來進入故宮遊覽的民眾,卻屢創新高,而故宮二字也前所未有的現身於各大主流媒體。畢竟,僅單掌門自己便先後在《魯豫有約》《朗讀者》《楊瀾訪談錄》《國家寶藏》等知名欄目亮相,而他每次出現在宮中面前時,都在不遺餘力地介紹和展示著故宮。

故宮與文創聯繫,也是近年來的一大亮點。單霽翔在任的這幾年,著實向世人展示了文物巨大的“經濟價值”,從膠帶到口紅,從日曆到面膜,每當故宮文創推出一款商品,勢必成為“爆款”。而前不久的上元燈會,則更是讓大家見證了什麼叫一票難求。

在市場經濟下,追求經濟效益無可厚非,搞文化產業更離不開故宮這樣的龍頭老大。只是,步子邁得太大,終究是要引發爭議的。依我個人來看,在不違背底線和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收手去做,遠比故步自封可敬。故宮,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規的看門人,而是具有執行力、號召力和掌控力的領路人。所幸,單霽翔在任的這幾年,領著故宮走了很遠,而又沒有太多的偏離方向。

今日,單掌門卸任,榮辱成敗,自有公論。上元燈會,是單霽翔呈獻給公眾的最後一場盛宴,雖然褒貶不一,但他留給世人的不僅是霓虹。我想,當單先生以遊客的身份再進故宮時,自然又會是一番別樣的感受!退休快樂,單掌門!


史海爛柯人


單院長在故宮的這些年,為博物館界樹立了一個高不可及的標杆,會讓接任者亞歷山大!

他的貢獻,可以總結為這三點:

一是使故宮人性化。他處處為遊客考慮,在各處安裝了11000個座椅;2015年故宮展出《清明上河圖》真跡,觀眾排六七個小時的隊才能一睹真容,因此不少人一進宮門就狂奔去看展,由此產生了一個新名詞“故宮跑”,單院長為遊客送來熱水、方便麵,一直等最後一個遊客看完展覽,故宮再關門——最後一家人離開的時間是凌晨4點;為了使遊客更好地體驗,從2015年6月13日,故宮開始實行每天8萬人限流參觀,參觀不再人山人海,而是有條不紊。

二是使故宮透明化。一入侯門深似海,故宮深深深幾許?故宮有多少家底?公眾從他口裡知道,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故宮有9371間房屋,這是他花費5個月時間、踏破布鞋20餘雙量出來的;他上任後,把佔用故宮的部門、單位清理出去,不斷擴大故宮的開放範圍。2014年,故宮開放面積首次過半,達到52%。2017年,開放面積達到76%;“南大庫”開放後,達到80%,靜默的宮殿變成展區,有了人氣;第二,故宮擁有1,862,690 件文物藏品。雖然誰也不可能都看遍這些藏品,但在他的努力下,藏品展示的比例不斷增大。

三是使故宮現代化。他把紫禁城打造成了活力四射的現代生活館。他想方設法讓故宮在網絡上展示,大力開發文創產品,推出《我在故宮修文物》、故宮口紅等爆款文創產品,使故宮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文化價值,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在2017年的收入已達15億元。他組織故宮過大年、文化活動“上元之夜”等等,屢屢在互聯網上掀起波瀾。2017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推出了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通過巨幅互動長卷、孫羊店沉浸劇場、虹橋球幕影院3個展廳,融合了多種高科技互動藝術,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每日故宮》APP、故宮博物院微博微信、數字故宮博物館等網絡展示,擴大了觀眾範圍。

2020年,故宮即將迎來600年慶典。故宮可以自豪地說:“我沒有落後於時代,沒有錯過網絡這一波現代化,這都要歸功於單院長。”

退休快樂,單院長!


金臺望道110


照例先了解一下今天上了熱搜的主人公單霽翔,單院長是一個標準的50後,擁有中國知名學府清華大學工科博士學位,他當年的研究專業為城市規劃與設計,可以這樣講,單院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科男,在仕途中,他也稱得上順風順水,曾任北京文物局局長,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後來官至國家文物局的局長,而故宮博物館院院長則是他最後一任工作崗位,連他自己都說,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最後一班崗,竟然是全世界最大四合院的看門人。

2019年4月8日,也就是今天,這位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宣佈退休,正式把故宮大門鑰匙交給了繼任者王旭東。對於單霽翔院長所執掌的這7年故宮掌門人的工作,筆者認為他幾乎對故宮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革命”。其所作所為主要體現在下面亮點。

第一。通過對故宮整體的改造和庫存文物的清點,頻頻的展出高質量的文物特展,讓故宮的文化屬性迴歸到了它應該有的位置,同時開放了更多的故宮景點,讓從前很多不為人知的禁地成為遊客可以遊覽,讓這座近600歲的紫禁城更多的走入大眾視野。通過頻頻發表的古建築,古文物學術的研究成果,薰陶公眾更好的古文化知識。同時單霽翔清退以前故宮的亂象(售賣無關故宮的商品,高價食品等),單獨做了一個故宮文創板塊,讓故宮通過這些文創產品走向全世界。深化和提升了故宮的專業水準。


第二,讓故宮充分的利用新媒體的廣泛傳播,利用最新技術來展現故宮更美的另一面,(例如今年正月十五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讓這座古城煥發出生機,讓中國人瞭解老祖宗的傳統文化,單霽翔功不可沒。如今他卸下看門人職位,願他樂享退休生活,但估計他一定不會閒著。


老豬的碎碎念


時間真快,故宮博物院單院長居然就退休了。

外界稱他是故宮的“掌門人”, 他說自己只是故宮的“守門人”, 看護好9371間古建築, 守護好1807558件藏品, 把故宮交給下一個600年。

是他,向國家爭取來四個億的資金, 修整落後的世界最大地下收藏庫;

是他, 磨破20多雙鞋, 歷時五個月, 第一個走遍了整個故宮, 數清故宮一共有9371座古建築;

是他, 拆除了故宮內一切山寨、粗製濫造的建築;

是他,為了讓觀眾更體面、更有尊嚴地參觀故宮, 實木座椅一做就做了1400把,售票窗口開到32個, 保證遊客能在3分鐘內, 最遲不超過一刻鐘買到票,門票也從不漲價;

也是他, 移除了故宮內所有私家車, 讓騎自行車和電動車上班成了故宮人的常態。從此, 故宮終於和世界上其他幾所博物院一樣, 總統來訪, 也不得乘車進入。

他不僅守住了門, 也守住了決定大國自信的文化。

這樣一個人離開如今的位置,每一個熟悉他的人都有不捨。

時間,不會磨滅所有人對他的記憶。




沂溪風


單霽翔下午從故宮博物館館長的位置退休的新聞刷了屏,可以看到單霽翔如今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大眾對他退休的錯愕與不捨。

故宮成為超級網紅的締造者,彈活故宮的主導者

單霽翔七年前成為故宮院長時,故宮正處在一片醜聞之中,真是救故宮的使命而來。

單霽翔大刀闊斧改革,先改善大眾遊覽故宮的便捷性,在保存故宮文化底蘊的前提下,廣泛用新的思維進行故宮的開發。

故宮文創的迅速走紅,《我在故宮修文物》驚豔眾人,《清明上河圖》展覽的萬人空巷,故宮遊戲的爆紅,一直到今年元宵節故宮通宵燈會,等等,我們不斷見到故宮的妙筆生輝。這一切都離不開單霽翔的坐鎮。


留下一個大眾更喜歡更感親切的故宮,單霽翔急流勇退,讓人佩服智慧。

單霽翔能夠在故宮如日中天之時退休,也能展現出他個人的大智慧。

你對單霽翔的最深印象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說實話,本人只去過一次故宮,對故宮博物院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印象,但是就2011-2019年我對故宮的認知來說,單院長真正完成了令故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過程。

六百年前,明成祖將首都遷到北京,開始仿照南京重新規劃設計北京城和宮城,紫禁城由此而來,在此後的五百年,這裡上演了無數愛恨情仇、悲歡離合、你爭我鬥、勾心鬥角。

一百一十年前,大清江山已經風雨飄搖,但作為宮禁的紫禁城依然是皇家絕對權威的象徵;

一百年前,儘管清帝已經遜位,但是在優待條例的保護下,他們依然可以在紫禁城裡稱孤道寡,儼然一個獨立小王國;

又過了五年,馮玉祥將軍打開了紫禁城,驅逐了溥儀,紫禁城也改名為故宮,成為了博物館。

然而,巍然屹立在北京城中心的故宮卻依然是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它依然是權力的絕對象徵,縈繞著它的無數傳說使得這座曾經的皇家禁苑依然沒有褪去那層神秘的色彩,與外面現代化的北京城依然顯得格格不入。

誠實的講,在單院長上任以前,我是真的不知道故宮是個什麼狀態;但是我知道,故宮在他上來以後,作出了許多改變。

除了題幹裡提到的《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檔節目以外,故宮還積極參加《國家寶藏》欄目的錄製,使得更多人,無論是參觀過故宮還是沒參觀過的,都對故宮的藏品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對中國古代的文物有了更加直觀的瞭解,這一點,單院長功不可沒。

就在去冬今春,故宮還搞了兩個大事情——一個是出了類似於口紅之類的聯名周邊,一個是元宵節的宮燈。作為曾經的皇家禁苑,故宮從未有過如此接地氣的時刻。如果非要一比的話,大約就是像唐宋時期,元宵節天子親臨城門與民同樂吧。

同樣是古代宮禁,盧浮宮、明治神宮、白金漢宮都把旅遊和商業開發的不錯,而長期處於體制內的故宮,很明顯做得還不夠好,很幸運的是,在單院長的帶領下,故宮已經有迎頭趕上的趨勢了。

封建帝制已經死去,再也不會復活;而作為那個時代的象徵,故宮也應該成為一處人民的旅遊勝地,一處百姓們都可以進進出出的景觀。



青言論史


怎麼說呢?單霽翔在故宮的七年,是故宮翻天覆地的七年

還記得七年前,當時的故宮博物院由於錦旗錯字事件廣受社會輿論批評,認為其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居然會有錯別字,由此可見,故宮人員對待工作估計也不會上心到哪裡去。

這一切,在單霽翔上臺後得到了改變

\t單霽翔在就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前,是國家文物局的局長,其時故宮裡還有13家不屬於故宮博物院的單位還在裡面作業。出於文物保護和開放的需求,這些單位都需求搬走。但他們在故宮很多年了,想做他們的作業是繁瑣而又費勁。“13家有7家是國家文物局下面的單位,其時國家文物局局長就是我,我就幫鄭院長搬我自己的單位。沒想到最後一個單位搬走的第二年,我就調到故宮博物院了。所以啊,一個人要多做好事,沒準最後好事就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網紅故宮

對傳統文化開了個腦洞賣周邊、賣御膳、做H5,故宮做的事越來越頻頻地出現在咱們眼前。的確,故宮近幾年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故宮不但一改嚴肅的風格,做起了故宮火鍋,故宮睡衣的生意,還上了電視,今年一檔《上新了,故宮》不僅製作精良,而且富含歷史文化,具有不小的教育和娛樂意義,收視率還是很不錯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