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敕勒川,敕勒民族的天然牧場

「五律」敕勒川,敕勒民族的天然牧場

未信勒川寂,春深若個長。

丹崖浮野翠,繡谷噴奇芳。

鳩羽凌高拂,鶯梭帶影忙。

遊人三四月,棹入武陵鄉。


「五律」敕勒川,敕勒民族的天然牧場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曲南北朝時期的民歌細膩的展現了出我國河套平原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牧民自由自在的生活場景,境界之開闊,音調之雄壯,堪為民歌上品。敕勒川,顧名思義,由“敕勒民族”所活動與居住之川原而來。歷史上的敕勒族即史書上的“鐵勒”,因其使用的車輪子高大,故而又稱“高車族”。現今蒙古族使用的“勒勒車”就是古代“高車”的演化物。

《魏書.高車轉》中記載,其先為匈奴之苗裔丁零,部族甚多。高車民族世代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杭愛山至貝加爾湖直接的廣闊地帶,大約在北朝時期有部分種族南移至陰山一帶。其中的敕勒一支越過陰山定居於陰山南麓一帶,即今天的內蒙古五原,包頭至呼和浩特和林格爾之間的廣闊河套平原地帶。這裡北有陰山做屏障,擋住了西伯利亞的寒流,南有黃河水的滋潤,形成了北國特有的一片氣候溫潤,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


「五律」敕勒川,敕勒民族的天然牧場


作為遊牧民族的敕勒部正是看中了這塊寶地,才從遊牧轉變為定居。也正是這個原因,河套平原才有了敕勒川之名。位於陰山南麓這片廣闊的河套平原,在歷史上向來為北方各部族爭奪的拉鋸帶。北朝後,由於多種原因,那支敕勒部勢力逐漸變弱,有的於漢、蒙等民族融合消失,有的遷移別處,再後來,這裡又被蒙古族的土默特部佔據。

土默特部後為達延汗之孫俺答汗所領有,至明末歸附後金(清朝)。明嘉靖年間在此築“庫庫和屯城”。清皇太極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編入蒙古八旗,稱“歸化城土默特”。1949年為“土默特旗”,1969年分為左右土默特旗,即今天位於包頭市至呼和浩特市之間的土默特左旗與土默特右旗。正是由於後來土默特部的人居,這塊河套平原由北朝時“敕勒川”演化為今天的“土默川”。

直至當今,河套平原的東部仍稱“土默川”,當地人俗稱“土木川”,在辭典中,又稱“前河套平原”或者“呼和浩特平原”。

「五律」敕勒川,敕勒民族的天然牧場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首部詩集《鳴玉集》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