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牛爸不僅是成功的“晉商”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武則天的牛爸不僅是成功的“晉商”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隋煬帝

隋朝末年,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勞民傷財,致使老百姓民不聊生,尤其是對於老百姓的欺詐和壓迫,逼的老百姓是走投無路,天下豪傑紛紛拔杆而起,涿鹿中原,晉陽就成為藏龍臥虎之地,風雲疾會之所。許多英雄豪傑麋集於唐國公、河東撫慰使李淵周圍,醞釀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武士彠就是其中一個“積極分子”!

武則天的牛爸不僅是成功的“晉商”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武士彠

武士彠生於公元557年,卒於公元635年,字信,出生地為晉陽文水縣。也是赫赫有名武則天的生身父親。武士彠的家庭在當地屬於富商人家,在當地主要是做木材生意,兼營當地土特產(皮毛、核桃、大棗、山雞等等)。有關文獻記載:“士彠,自幼才氣詳敏,少有大節,及長深沉多大略,每每讀書見扶主立忠之事,未嘗不三複研尋,定以慷慨為志”。見《冊府元龜》。步入青年後以“販賣木材為業,因而致富於財”。

然而自漢魏以來,門閥觀念甚濃,光宗耀祖的觀念更加強烈,到了隋末越發顯得重要,所以庶族地主、商家之類,雖然你是家財萬貫,但對於一個家族來講也難人士族豪門之列,類似武士彠這樣的家庭也只能歸類於“微賤”或者是“寒門”之類。於是武士彠雖有大志,也只能是空有一腔抱負而無以進升。頂大也就混了一個“鷹揚府”隊內一個小軍吏而已。用現代語形容就是衙門裡一個小隊長。

武則天的牛爸不僅是成功的“晉商”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李淵

隋大業十一年,隴右士族之子李淵出任河東撫慰使,也作晉陽留守使,駐守晉陽,主要任務是防止突厥南侵。李淵在晉陽駐守期間經常巡遊於幷州、汾州、交城、文水之間,由於武家在文水當地是有名的經商大戶,也是富裕之家,更是鄉紳之家,所以李淵途經文水時就歇息在武士彠家,晉陽人的天性是什麼?就是待人熱情、厚道。李淵住在武家感覺比住在自己家都舒服、都溫暖,人常說家是心的港灣,李淵當時就有切身體會。一方面李淵感覺挺好,另一方面武士彠也確實盡心盡力去招乎了李大人,李淵也心裡有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兩人的實際交往,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李淵通過細心觀察也發現武士彠膽識兼備,便於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推薦其任留守府行軍司鎧參軍,服務於自己左右。於是武士彠的政治生涯從此開始,步入叱吒風雲的士途階段。

當世之時,隋朝大業之勢分崩離析,反隋起義大軍紛紛四起,國之大廈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關鍵的問題是人心渙散,怨聲載道。武士彠洞察天下大勢,悄悄地勸李淵舉義旗開始創業之舉,以圖天下。這時武士彠採取了幾條措施:

一、將自家幾代人的“積累”全部拿出來支援李淵,那麼武士彠到底給李淵貢獻了多少銀子至今還是個歷史謎團!

二、通過他的朋友裴寂、劉文靜一起開導李淵抓住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人常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並且和李淵多次蜜謀,運籌帷幄最後達成共識!

三、建議李淵開倉濟民,“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武士彠理解的比李淵深刻。

四、鼓動李元吉設計把隋煬帝安插在李淵身邊的“眼線”高君雅、王威“解決”掉。

五、起草舉兵繳文,刻制印符,召誥天下,向李淵彙報,豈知城府頗深的李淵,感覺時機並不成熟,唯恐洩密招來殺身之禍。反而耐心地勸導武士彠:“請以後再不要提及這事,兵書、印符都是國之禁物,那有隨便刻制的道理?但是你的真情厚意我心領啦!如果將來能得天下,我當與你分享富貴”。武士彠嘴上沒說,心裡說好厲害的李大人呀!

沒過多久李淵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舉義旗反隋,推翻這個混庸的隋煬帝。武士彠即聚集銀子,交給李淵充做軍餉,並且頻繁來往於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之間,加強聯繫積極溝通以防出現什麼疏漏!對於武士彠捐錢捐物,忠心耿耿李淵是深為感動!所以晉陽義旗一舉,馬上任命武士彠為義軍最高指揮機構——大將軍府正護大夫,並中郎將司鎧參軍。兩個月後克霍邑,又拜為開國公,過潼關以至兵臨城下(長安),又提拔其為光祿大夫,到了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正式建立大唐,以武士彠首當其功為由,爵拜晉陽公,並榮獲免死金牌以表彰武士彠的功勳,武德三年武士彠榮升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對於唐高祖的知遇之恩,武士彠是感恩戴德,竭盡忠誠。武德年間武士彠擔任禁軍要職“簡校右廂宿衛”(專職保護皇帝安全的官員)任上,兒子夭折,夫人病故,他從不請假,也不言語。忠於職守到了忘我的地步!消息傳到唐高祖李淵那裡,李淵馬上下旨大加褒獎,稱其“遺身殉國,舉之與比”。並親自選派隋朝貴胄遂寧公楊達之女,許配給武士彠續絃。命令當時的桂陽公主做主婚人。武士彠娶了這個新夫人是“英才冠絕,志行賢淑”。她就是武則天的親生母親叫楊牡丹。武德九年(公元627年)武士彠異地做官,任揚州都督府長史,揚州是長江與大運河的交匯處,經常發生洪澇災害,武士彠想方設法,把原來設在江南丹陽郡府讓給老百姓居住,自己卻搬到江北揚州辦公。在任兩年“開闢田疇,示以刑禮,數月之間,歌謠載路”。確實為當地老百姓實實在在辦了幾件好事情。

武則天的牛爸不僅是成功的“晉商”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初臨帝位,利州都督是皇親名叫李孝常,他暗自潛回長安,陰謀勾結禁軍準備“造反”,李世民雖然殺掉了李孝常,平叛於萌芽,但是其餘黨卻沒有一網打盡,到處燒殺搶掠,尤以利州為甚,於是唐太宗委派武士彠為利州都督,前往平息餘孽之患,武士彠到任以後,“審時度勢,洞察民情,先禮後兵,招撫之役,撫助老弱,賑其匱乏,開導叛首,語言感化,兵不血刃。在任五年很快使利州郡境人安,餘亂平息,再無生枝”。貞觀六年(公元632年)75歲的武士彠改任荊州都督。任內大力開展打擊“奸右”,鼓勵農桑之事,興修農田水利設施,勤勉吏治,頗有建樹。史載武士彠任荊州都督兩年,境內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白狼嘉禾之瑞”,意思是農田裡生長的稻穗如狼尾之大。

武則天的牛爸不僅是成功的“晉商”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武則天

武士彠在政治上特別精明,他清醒地認識到皇家內部爭鬥之險,他追隨李淵、李世民多年,但是從來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爭端,也不以開國功臣自居,處處小心謹慎,尤其是管住自己的嘴,遇到關鍵問題裝聾作啞,所以頗得李淵,李世民信任。貞觀八年(公元635年)武士彠故於任上,享年78歲,唐太宗李世民追授其為禮部尚書。並且遵照其遺矚,將其靈柩運回晉陽文水縣厚葬!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李顯又追贈武士彠為幷州都督,司徒、且周國公。武則天稱帝后,追封其父親武士彠為“孝明皇帝”。

這就是唐初“晉商”武士彠以商及仕的真實歷史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