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

這一切要從2015年說起。這年3月,王女士關注到了上海大愛城養老項目,幾番考察後,終於被它良好的環境、項目返租模式吸引,以20萬元拿到了上述公司養老項目的床位所有權,因暫時不去居住其又將床位返租於上海大愛城,每年獲得利率為15%的收入。

但這樣的模式沒能持續,從2018年7月份開始,王女士再沒有收到從上海大愛城打來的資金。

這家公司出事了:因資金週轉不利、 P2P平臺爆雷,以及涉嫌非法集資,掌舵者陳威洋被逮捕,也使這場轟轟烈烈的養老佈局走向黯然。 據王女士介紹,她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約有1940人被騙。據他們估算,金額約在5.2億元。

龐氏騙局!

“這種事情今後還會發生。”一位資深養老行業從業者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養老機構都面臨資金流動性問題,不論新建還是改造項目,一次性投資後都要依靠後面的服務利潤收回。但消費者消費能力並不強,支付意願也有問題,一次性大的投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無法收回。

據他介紹,現階段自己拿地做養老項目的公司越來越少,有時候免費給地都未必賺錢。

“於是,從業人員這時就會想出各種方式提前部分收回投資,不論賣會員卡還是籤返利合同,都是解決資本流動性的模式。不過上海大愛城模式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返還的利率,養老行業本身就盈利比較難,怎麼承受得住15%的資金利率成本呢?”

對於目前是否有比較成功的可借鑑的經驗模式,他說,不論怎麼鼓勵民間資本來投資養老項目,現在看來除了一次性產權銷售,真正做養老服務設施的成功的模式很少,尤其是做普惠型養老的盈利很難。

對於上海大愛城養老項目的爆雷,他表示,“不願意相信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詐騙老人而誕生,因為也有許多真正想做養老行業的人也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崩盤了,這是一種經營風險,是否為詐騙要看資金的流向和法院最後的裁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