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

lotea


题主描述的这种情形显然是源自于影视作品或武侠小说,客官们吃完饭,豪爽的扔下一个10两的银锭或一些碎银,起身便走,这才能渲染出古代侠客们的万丈豪情和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尚格调。假如侠客们吃完饭拿出银两付钱,然后等着店小二拿称给你找零,显然不符合编剧要求,既浪费时间,又突出不了豪气。

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的实际情况。

其实古代白银并不是官方主要流通的货币,即便是在明清时期,也是以铜钱为主,银两只是在大宗的交易买卖中使用,平时只做储存用。以明清为例,出门住客栈吃饭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官员,另一类是商人,平民百姓基本上没有,而所谓的侠客们也只是存在于小说和影视中。

银锭为明清时期国库用银,一般分为50两和10两两种。正常情况下,民间是不会有银锭的存在,更不可能堂而皇之的使用银锭来消费,不管你说商人还是侠客。即使偶尔有用的,客栈也不敢收,必然会报官,这样的东西出现,非抢即盗。

不过,使用碎银来消费的也很平常,碎银携带方便,一般都是称重使用。请朋友、伙伴一起来吃饭,碎银就比铜钱方便多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影视作品中也会见到,吃完饭基本都能估算来价格,所以付给的碎银也是八九不离十,也多不了多少。

好了,说完明清时期古人消费的实际情况后,我们再来回答题主的具体问题。题主说的这种情况一般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我们就以这个角度来说。

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为何不数(其实是称)银子呢?

首先,我们先看看明清时期的消费水平。明朝中期,生牛肉一斤为0.015两,也就是铜钱15文;生猪肉一斤为0.02两,也就是铜钱20文;干鱼一斤0.036两,就是36文;鸡一只0.05两,就是50文。当然,这些都是没有加工过的,就按翻倍的单价算,一两白银可以买70斤牛肉或者50斤。说明白银的购买力是非常强的。

明万历时期的《金瓶梅》中说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时,称出四两银子,“买了一头猪、一只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扎、鸡鸭案酒之物”,共摆下两大桌宴席,平均一桌花销二两银子。明朝时,烧酒每坛0.05两银子。而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客栈,一天的总收入也就几两银子。

如果吃饭的客人们结账时,扔下银子,即便是碎银,也是完全足够付饭钱与住宿钱。要是侠客一人的话,更是绰绰有余。店小二显然不用去称银两,只管舔着脸笑纳便是,还要免费送一句“客官慢走,下次再来。”

古人吃完饭为什么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

其中一个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就是用银两来付饭钱,绰绰有余。那么为什么不让找零呢?是要赶时间吗?赶时间这种现象在影视作品中也很多,看见仇人或者看见自己不想见的人,扔下银两撒腿就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影视作品需要体现出英雄豪杰的豪爽气。如果等着找零或者用铜钱来结账,瞬间让侠客们失去豪气。影视剧中的客栈吃饭有三种可能,一是豪爽付钱,二是没钱付账,三是吃霸王餐。但总归是有人给店家银子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侠客们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要么是别人接济,要么是劫富济贫自己留些,再或者是充当刺客的劳动报酬。得来这些钱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所以花起来就显得很豪爽,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我们也曾看到过许多情景,就是直接拿出一锭银子来付钱,这显然与事实相违背。

综上所述,这些就是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原因。其实说白了就是故事情节需要,但也应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完全杜撰虚构出来的情节就失去其意义了。


野史也是史


首先,电视里东西不要将他当做一个历史事实来看待。

其次,中国历史几千年,古人指哪个时期的古人呢?

所以,这个问题语焉不详,隐含前设有问题。但是,不等于没有讨论价值。

因为就我看到的历史资料显示,明清时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对银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确实特别在行。

这应该这是长时间使用银子训练出来的。

就跟今天一个杂货店老板,辨认人民币的真假,绝对不逊色于银行工作人员。

超市收银员女孩,收钱、找零、辨认真假的速度,应该又快又准吧?

说明一般人经过训练,可以达到收银员的水平。


所以,我对题主的问题中的「古人」,设定为明清时代。先假设问题的隐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国古代以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是从元代开始的,而且标准单位是「两」。


那种像船一样的「元宝」,就是所谓「元代的宝货」。元朝的元宝银锭以两为单位,有「50」、「20」、「12、5」三种规格。

元蒙没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亚国家的影响,曾经铸造过银币。

也受汉文化影响,也铸造过外圆内方的「大朝通宝」。

入主中原以后,主要货币就是「元宝」。

从元、明、清开始,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铜钱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钞票等信用货币,其【标的物】也是白银,而不是铜钱。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时期银子都是以「两」做主要单位计算的。

到清末民国才有「银元」这种标准统一货币,「元」就成了货币单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两银子购买力是非常强的,一般的普通消费,一两银子绝对是要割开使用的。


我们知道,白银本身就是贵金属,是非常保值的货币。


(中国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当时的丝绸、瓷器、茶叶贸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夺来的白银,大约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明代隆化以后,白银开始贬值,但即便是这样,白银的购买力依然很强。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在此不讨论。)


我看了一些学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两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币。


详见换算过程就不讨论了,见【注:2、3、4】


在元、明、清三代,国家发型的银锭,最小的单位是「十两」。

「十两银子」在明清也能过几个月的日子。在唐宋时代是一笔巨款。

平时生活购物,银锭就要分割开来用,以「两」、「钱」做单位,或者再以铜钱作为辅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单位,作为辅助一样。


第三,明清时代的大妈、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银子和识别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银子跟金子一样很软,牙齿都可以咬出印记,所以,用铁器很轻松的就可以割开。

因此,久而久之,市场上购物流行的银子,都是「碎银子」。

十两、五十两一个的元宝银锭,用于大额支付、官方、银行结算等场合。

碎银子的形状是不规则,也很容易参假,那么做生意的小商人,饭店老板,平时买菜买米的大妈,经过生活经验的「千锤百炼」,就拥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银员一样的技能。

我看到过一些明清时代西方传教士著作史料,他们发现中国当时的老百姓使用白银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标准单位的银币,而是形状随意的银条、金条。

2、妇孺老少对准确估算银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谓「稳准狠」,让「老外」十分吃惊。

法国人杜赫德编写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有很详细的描述【注解5】:

传教士利国安神父的信中,对中国不铸造标准金币和银币,而是使用不规则的金块、银块十分惊奇。

信中描述中国人善于辨别金银的成色,银子经常被分割小块(页118):

如果是大额支付,也就是以【两】为单位的银子,中国古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秤。而且户部官员随时要校验: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册1,页538)引用西方传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如何使用白银【注6】:

  • 随身携带剪刀和一种叫戥(děng)子的东西

  • 估算白银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惊讶,中国小孩子都会。

  • 随身带着蜡块和盒子,收集白银的银屑。

这就是传教士口中的【戥子】

-----------------------------------------

综上所述:

因为古代中国没有标准化的白银货币,吃饭、购物这种小额支付,当时的古人必须将以「两」为单位的白银,分割为「钱」这样更小的单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么,收银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银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银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银员一样,并不值得稀奇。

那么结论是:

这就是经常使用「非标准单位」的白银货币训练出来的。

-------------------------------------

  1. 温才荣. (2006). 中国货币发展史. 广东教育:页225-226

  2.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产权导刊(2), 70-70.

  3. 钟正和. (2007). 古代银两价几何. 知识窗(3), 18-18.

  4. 林泉. (2016). 我国古代的物价. 社区(2), 39-39.

  5. 杜赫德, & 郑德弟. (2005).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大象出版社.页118

  6. 布, 罗, 代, & 尔. (1992).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联书店.页538


小汉字见大历史


实际上,我们一直被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剧误导着。侠客吃完饭,不问饭钱多少,掏出一块银子放在桌子上,扭头就走。店小二走过来拿起银子在手中掂量掂量,喜笑颜开,拿走送到掌柜跟前入账。这样的桥段完全是文艺作品中虚构出来的,古人吃完饭绝对不会出现这么潇洒付账的情况。

银子在古代可是大面值货币,在明、清之前,西方大量白银还没有流通到我国,因此,银子在此时还不是主要货币,主要货币是铜钱。即使在明清之后,也只有一些富商出门才携带较多银子,普通老百姓生活消费用铜钱支付就足够了。

一两银子约等于1000个铜钱的价值,其购买力非常强悍,由于物价、生产力等方面的因素,一两银子在各个朝代的价值也不一样。如果以大米作为物物交换的基准,换算下来,在唐代,银子的价值最高,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5000元人民币,宋代相当于1500元左右,明代是1000元左右,清代最低,相当于500元左右,清代晚期,甚至下降到了300元左右。

在看一个侠客一顿吃多少食物?以古典小说或影视剧常常描述的情节为例。

就算是1碟小菜,2斤酱牛肉,4个馒头,5斤花雕,这些食物放到现在也最多值200元。实际上,在古代,还要更便宜一些。

东汉文史学家班固(32年——92年)曾经撰写了一本《汉书·食货志》,是一本纪传体史书,详细记载了历朝历代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以及老百姓吃喝玩乐消费的情况。自汉代后,各个朝代都效仿《汉书·食货志》的题材,编撰和记录本朝的各行各业发展情况。

其中,《清史·食货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百姓拿1文钱去酱货铺买东西,店小二用小碗,跟喝茶的盖碗大小相当,给他打了四样东西,分别是酱、醋、油、酒各1碗,如果按照重量来计算,每碗不会少于1两。可见,1文钱在清代还是挺值钱,抵得上现代的5毛——1元钱。

而清代1两银子等于800文钱。如果拿1两银子购买这四样东西,要买好大约320斤。也现在的物价来计算,这几百斤东西少说也值2000元。进一步说,清代1两银子的实际价值不止500元或300元。

如果一个侠客一顿吃了1碟小菜,2斤酱牛肉,4个馒头,5斤花雕,就放下1块银子离去,那不是败家子就是傻子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实际上,这些吃食用几十到100个铜板完全够支付了。

况且,古代银子都由官方统一铸造,每块规格主要有50两,20两,10两,5两,2两,如果吃那么一点东西,扔出这么大的钱,分明不合常情。购物时也极不方便,需要别人找出好多钱,做小生意的商人也不愿意接收。

所以,人们就把银子切割成小块来使用,即使这样,还是很少用到银子。银子只有在那些钱庄结算时才用到,或者在购买大件东西时才用到,普通人家还是用铜钱。


鸿鹄迎罡


这一幕只能在电视上能见到,古人总会在客栈吃完是,尤其是大侠,进去之后屁股一坐,巴掌一拍,“小二,来二斤牛肉,一壶酒”,然后吃的时候还可以从旁边的人那里听到点消息,接着不管吃没吃饱就说“小二,结账!”之后丢下银子就走了,也不问这顿饭要多少钱?让人吃惊的是,就连小二还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拿起银子也不数,随口说一句“客官慢走!”

根据我对古装电视剧的了解去推测,古人之所以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也不问多少钱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视金钱如粪土,他们明知道一顿饭要不了这么多钱,但是还是要给,大侠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是常有的事,自己的钱都是抢来的或者很多行走江湖的人都不缺钱,真正缺钱就不会出来了,所以他们对钱并不看重,更多的是结交好友,游历四方,因此,这点钱也不在乎。

其二:有急事,或者是剧情需要,问了多少钱也没用,只能丢在桌子上就走,因为古代的白银一两能换取1000文铜钱,据说清朝普通人一个人的薪资也就二两,这意味着一两银子,店里面不可能有那么多铜钱找给你,再者一般古人这样做,可能有急事就走了,反正够这顿饭钱,问多少钱也白问,最主要是大侠的话还可以强行装酷一把。

店小二不数,是因为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这顿饭远没有这么多钱,都是多给的,因为古代还有一种叫碎银,一顿饭基本上几个碎银就解决了,留下一整块银子小二自然更加高兴,还有什么好数的。

以上都是根据电视剧情推测,接下来说点实际的。

银子其实是明清时期才逐渐成为货币,一开始也是银锭,也有面值,基本上是五两,后来才有了碎银,碎银的出现就和现在的一块五块一样,按照当时的物价,据统计,一两银子可以购买377斤大米,一亩地的价格也才八两银子,从这里来看,一般人是不会带这么多钱出门的。

所以人们开始将银锭敲碎,弄成碎银,这样就解决了银两面值太大,出现找零困难的问题,毕竟一些商家都是小本生意,没有那么多零钱,有了碎银就不同了,可以更好的购买等值产品。

其实碎银也是要估值的,他们会用一个小秤,专门称一些碎银的重量,这样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碎银的价值,其实还有个经验问题,很多人尤其是经商的人,碎银只要用手一掂量就知道大概的价值,而古人即使给的碎银,小二在看的时候往往也会用手掂量几下,这就是经验,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古人一般有钱的都会多给,不会少,所以小二才不会看,而真正的穷人也就不会进客栈,即使进了也都是用的铜钱结账。


羽评郡主


说个很有意思的桥段,出自金庸先生的新版《射雕英雄传》第七回“比武招亲”(郭靖张家口初见乞丐黄蓉)。

话说郭靖来到南北通道张家口这个地方,牵着红马,四处张望,这里他未曾来过。恰逢肚子饥饿,便找了一家酒店,大快朵颐起来,爽乎其爽。

这时,门外吵闹了起来,原来店伙计在呵斥一位衣衫褴褛的瘦小子,十五六岁,郭靖见他可怜,便给了馒头。不料,这小子不买账。一推二就,郭靖请客,一斤牛肉,半斤羊肉。



之后又点了几个菜,什么果子蜜饯,什么鸭掌,什么鸭舌羮,什么爆獐腿。等等,十二个菜,八样点心。比较起之前郭靖吃的一盘牛肉下二斤面饼,极为的奢侈。

菜是点了,店小二道:“价钱了不少嘞。”意思待会你们有能力付账不?少年手一指,“莫非他吃不起?”店小二心里盘算,郭靖身上着一身珍贵的黑貂,心里嘀咕“够抵债。”

两人喝酒讨论,快哉快哉。但郭靖这人,第一次使用银子,丝毫不知这顿价格详情,加上他乡遇故知,说话也投机。应该的!

事后结账,一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郭靖所给的是一锭黄金,让小二去银铺兑银。然后付账。

而旧版中,总共是三百零九两七钱四分。这次郭靖摸出的是两锭黄金,同样让店小二往银铺里兑,总共是五百两。付款结账后,掌柜小二皆是欢喜,恭敬送人离去。



所以说,天下没有霸王午餐,吃完放下银子就走,说明钱够,否则还能离开吗?至于多余的钱,就当小费。大侠或公子哥阔绰,不行吗?好比吃碗牛肉,丢一百块后顺当离开。若是给五块,能出店门?

银子主要是元及之后明清时期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铜钱倒是其次,退居二线。平常上街买卖,借贷,皇帝的赏赐都是白银,尽管它起起伏伏,贬值厉害。

而银子的大小、成色都是价值的体现。问题来了,银子怎样进行买卖?

一般来说,对于商户,他们随身都会携带一杆秤,双方都认为公平的秤,不大,很小,最大不超过二十五两,银子很软,用一把小剪刀,一剪,便可进行交易。

碎银子就是这样来的,也是市面上较为流通的一种银子形式。



事关自个利益,人都成精了,客人给的银子价值几何,看不出来?若面值较大,或者碰到金子,或者货物抵押,如同前文所说,可去银铺兑换,再来交易。

所以,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不存在钱少的情况。

一壶浊酒喜相逢,这里是史小二记,关系关注我!


史小二记


古人、客栈、吃饭付银子、大喝一声:“不用找了”!店小二抓了银子往钱屉子里一放。这样的一系列场景我们只有在电视剧里看到吧。


实际上古代吃饭如果用碎银子付账的话会很麻烦的。古代能用碎银的,做大生意的店家,他们会用专门的一个道具叫做戥(deng)子来称这个银子的重量,就是称银子的,老板们为了信誉,客人给的银子多了一定要找零的。

如果身边没有足够的碎银子,就用钢剪刀剪下大块的银子找零。


而身上能带银子出门的也都是些豪们,因为在古代银子也是相当值钱的。明朝一两百银=200元人民币=1000文钱=1吊(贯),而1钱=0.2元。例如在清朝一两银子足可以买150斤高档大米。宋朝一两银子买200多斤大米。《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用一年的了” ,明代一两半银子够一个老百姓用一年了。

所以如果是两个人吃饭有酒有肉的话,几十个铜板就够了,像有些人说的“放下银子就走”不现实。如果再看到电视剧里这样的坑人镜头大家就可以说:这都是骗人的哈!


话说回来用碎银子作为交易的货币实在太不方便,碎银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称过来称过去的实在浪费时间,由于银子贵重还得精确到几钱几厘浪费精力,而且还有磨损损耗。另外古代人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有的人把智慧用错了地方就叫卑鄙! 他们有的会在银子里掺锡、铅制造假银,如果被收银方发现,还得打官司,找专业鉴定的地方鉴定,实在让人头大。

另外,银子也分好坏,好银子叫纹银,差的叫底银都得需要估价,无论怎样使用碎银子是很麻烦的。为了达到银子的纯度一样,就要使用铸银。始于汉代,盛行与明清。有小锭,中锭,银元宝,有一定数额。一般用于置办田产等大的交易。


古代平常人最常用的就是用铜板来付钱。清朝一两银子大概能换2000铜钱。清朝末年慈禧祸国殃民,大量白银外流,一两银子能换到3000铜钱。要是做大生意海外贸易的就用银票啦。


小姐姐讲史


气质这种东西是藏在细节里的,倘若一个大侠进了一个客栈吃了点牛肉喝了点酒,然后找店小二结账,掏出来丑陋的铜钱或者一两银子,然后等着店小二找钱,店小二拿过银子来仔细看了看,然后拿过剪子来在银子上剪下一小块来,用戥子称一称,多退少补,这一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大侠抱着剑在旁边冷眼旁观,如果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脑海中会浮现出的一个字大约只能是“俗 ”。

大侠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或者急着去劫富济贫,或者急着和某个女孩子有约,或者和谁有一场决斗等等,因此在这样的时刻,还是扔下一两银子最为妥当,不仅姿势帅气,显得豪爽大气,又最大程度节约了时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至于给的银子是不是能够买十桌二十桌刚才的消费,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银子也不是自己种地或者打工得来的,而是劫富济贫来的,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富二代,不差那点钱,还是时间最宝贵。

这一场景相信但凡看过古装剧的人都有印象,一位大侠进了一个客栈,吩咐小二:“上二斤牛肉,一壶酒。”很快大侠就起身告辞,来一句“小二,结账”,然后在桌子上留了一两银子轻飘飘的走了,小二一边说“客官慢走”一边把那银子收起来,似乎全然没有计算这账目是不是正确,大侠有没有少给。

除去这种付钱的方式,古装剧中还有几种别的方式,比如,住店的那种,会将每天吃饭住宿所需要的钱计算在一起,等着最后走的时候结算,反正也不会出现找零的情况。再比如还有一种是来吃霸王餐的,不会付钱也就更没有找零的情况。

然而更多的情况是,当时在店里吃饭的那些人,在电视剧中不曾演出来的普通人的付款,就是贴近生活的,他们会付碎银子或者铜钱,可能大方点的会给小二一点小费,更多的人则是花多少付多少,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白捡的。这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只是群演,在客栈里凑人头而已,自然没有必要在电视剧中出现他们付款的场景,出现也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在电视剧中,吃饭这件事都不是特别重要,更不用说是付钱找零了。

分析完了这几种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吃完饭扔下银子就走这种情况,为何大侠从不问饭菜多少钱呢?而店小二也从来不数呢?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自然不是的。

实际上,客栈在古装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食和住,还有消息。古代消息闭塞,不向现在的我们,足不出户,只要能上网,就能知道天南海北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在古代,你想知道更多的事情就要走出去打听,客栈就是很好的一个地方。天南海北的人都可能来到客栈吃饭,说说话,聊聊天,有些事就不知不觉传开了。所以很多人与其说是在客栈吃饭不如说是传递消息和打听消息,吃饭是顺便而为,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自然愿意付多出菜饭的价格。

而且这些大侠走南闯北,吃饭大部分都是在客栈解决,自然对饭菜的价格了如指掌,不用店小二告知就能大体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付的时候自然多付点。而店小二即便还没有看到大侠付了多少钱也会让他走,这其中有一个信誉的问题,一个大侠要想在江湖上混,必须要注重自己的名声。倘若自己少付了钱,传出去就丢大了,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客栈这种地方传递消息如此迅速,说不定自己前脚少付了钱后脚自己就背上了坏名声。明显的得不偿失啊。

所以大侠们只会多付钱,但是古装剧中这种动不动就付一两二两银子的情况是不是真是情况呢?一大半是假的,因为一般的一顿饭是不可能花掉那么多钱的。

实际上古代用银子付款的朝代只局限在明清时期,在更早的朝代,很少会有银子在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中流通,而一直流通的多是铜钱。现在很难准确计算出古代的一两银子与人民币的换算数值。因为不同的朝代甚至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之间的购买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能大体上估算一下。

拿唐朝来说,贞观年间的斗米有时候是三四钱,有时候是五钱,永徽年间曾达到了斗米十一钱。当然在开元年间有的达到了斗米十五钱,而低的时候能达到斗米二钱。

按照斗米四钱来算,一贯钱(1000文铜钱)能买250斗米,也就是25石,折算成现在就是2950斤,而且一两银子多是大于一贯钱的,所以一两银子能买三千多斤大米。如果再换算出人民币的话,就只能是大概了,按照一斤大米两元来算,一两银子大约是五六千块钱。

如果斗米十五钱的话,一两银子可能就是一千五百多块钱,而斗米二钱的话,则一两银子就相当于一万块钱了。当然这些换算是非常不严格的,只能大体上得知一两银子是非常多的。二斤牛肉再加一壶酒无论如何是花不上一两银子。

那扔下银子就走的这种情况会不会在古代有真实的存在呢?应该是有的,只是不多见,比如富二代请客就会有这种情况,呼朋唤友吃一顿,还是可能花上不少的,即便花不上,也会赏赐一些给店小二,毕竟铜钱多了带在身边不方便,对他们来说,带银子比带铜钱方便。


萧晓四姑娘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食客,点一桌饭菜,几两小酒。大快朵颐之后,从身上拿出几块散碎银子,然后朝店小二大喊:小二,结账!于是小二笑嘻嘻地跑来拿起银两,还不忘说一句:客官慢走!

<strong>

这样的场景固然是经过加工之后的文学艺术作品,虽然有点夸张和简略,但却并非杜撰和虚构,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这基本上是可以实现的。至于详细的原因,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白银流入,成为主要通货。

用散碎银两结账,前提就是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我国古代白银成为主要通货主要是在元明清时期,可见题中所描述的场景应该主要发生在元明清年间。

首先,由于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十分发达,从泉州港和广州港一直到东南亚、印度的贸易来往十分发达。元朝结束了宋朝南北分裂的状态,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海上贸易规模更大,距离更远。

从元朝一直到晚清的1865年,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处于贸易顺差状态的。中国的瓷器、绸缎和茶叶换来了大量的白银。因此,这一时期白银逐渐取代以往的铜币,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另外,明代中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也大大促进了白银的货币化。“一条鞭法”令人民用白银交税,征银入官,促进了白银在市面上的流通,从此散碎白银的使用逐渐普遍化。

二、白银支付,切割称重。

在元明清时期,官方发行的银两重量是很足的,一般是以两作为最小的单位。当时的白银尽管很多,但是购买力是很强的。

明代嘉庆、万历年间,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币;清中期,一两银子可以兑换约2000枚铜币,即使在白银大量外流的晚清,也可兑换3000枚左右的铜板。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刘姥姥曾说:20两银子足够庄稼人用一年了!尽管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当时白银的购买力之强。

由于官方发行的银锭最小的也是五两起步,因此,普通的老百姓买卖结账自然用不到大银锭,这时就需要切割和称重。元明清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小商小贩都有两样切割白银的工具:一是小剪刀,一是戥子(deng三声)。

由于白银较软,易于切割,因此,普通的小剪刀就可以担当切割的重任。所谓戥子就是小型杆秤,我们小时候在药铺抓中药时经常见到,它所用的秤砣也是极小的,称几两银子完全够用。有了这两样神器,白银支付的便利程度就大大提升。

三、百姓有绝活、一掂知轻重。

那么,为什么在影视剧里,食客和小贩常常不仔细清点银子的多少呢?俗话说:高手在民间。从元朝到清末,白银成为主要通货已经有了500-600年的历史,那些经常与散碎银两打交道的市井小民,自然很熟悉银两真伪的判断与重量的估计。

银子质地柔软,因此,判别真伪与成色并不难,观察颜色,再用指甲摁一下或者用牙咬一下就可判定。而由于经常和散碎银子打交道,市井小民和小商小贩们往往轻轻一掂量就知道银两的轻重,轻轻一切就可以切出想要的重量。

而对于那些使用银锭支付的达官贵人们来说,根本不差钱,多几钱少几两都不在乎;若是往银锭里掺假,那反而丢面子,有钱人丢不起这人啊!因此,白银支付就逐渐简化到了这一拿一放之间!

由此可见,影视剧的场景并不完全是虚构的,没有现实作为支撑的影视作品定然是没有血肉的。而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或许它们背后的历史真相也是有趣而精彩的!


无笔史官


这种剧情常见于各种武侠剧,大侠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足饭饱之后,大呼一声“痛快”,然后长袍一卷,桌上掷一锭银子,飘然无踪。

店小二脸上堆满笑容,目送大侠远去,不问饭资。


其实能掏出银子来,支付这顿饭钱是绝对绰绰有余了,以古时的消费水平,一家人一年的消费也就五六两银子。

也就是说,银子这个东西是妥妥的大额交易现金,一般人不会随身携带,就是吃一顿大餐,也不过是几十个铜板罢了。

银子在手,店小二不亏。

既然银子贵重,为什么古人还要用它来支付呢?

其一,装逼;有钱人大部分都还是比较低调的,就像是如今,出租车司机就可能在深圳有三四套房,捡破烂的人就可能有几百万存款。


那么不低调呢?好说,花钱,摆阔。举两个例子,北宋蔡京喜欢吃两种菜,一为鹌鹑羹,做一道这个菜就需要杀掉300只鹌鹑;一为蟹黄包子,一道蟹黄包子要花掉1300贯钱(五十户中产阶级一年生活费)。

童贯宴客,第一道菜使银碗,第二道菜使金碗,第三道菜使玉碗,饭毕,这些个餐具直接不要了,赠与来客,来客将之变卖,立成当地首富。

蔡、童二人如果出门吃饭,扔出去的东西怕不是银子可以相比的,毕竟身份在那儿,不能掉价。


其二,就大侠而言,扔下银子就走比较符合他们的形象;大侠当然是豪迈不羁、不拘小节的,花钱自然也不可能扣扣索索,而且,大侠不缺钱。

我们看电视剧也好,小说也罢,就没有几个大侠是正经打过工的,也就是说他们够富,不需要靠薪水活命,否则他们哪有什么时间去行侠仗义、打怪升级?

乔峰是丐帮帮主,座下十几万弟子打工;张无忌是明教教主、武当第三代高层,马仔众多,况且,他的女人们也非常有钱;“小李飞刀”李寻欢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世代簪缨……
当然,不论是身为大侠,还是为了装逼,用银子付账都属于上层圈子的消费方式,财大才能气粗,放之古今皆准。


浮沉于史


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古装剧,几个大侠一进店,就吆喝小二,最好的酒最好的菜,吃饱喝足放上银子就走。推测可能是当时的饭店就跟现在的快餐店一样,各种菜品都已明确标价,顾客吃完后知道消费了多少,所以直接给钱走人,就跟现在的二维码支付一样。

其实,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和价值设定非常复杂,许多铜钱、元宝都是掂重计量,不知你发现没有,每次在物品交易日时,收款方都在手里掂量掂量,然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其实,当代的电视剧中,也时常出现这种场景,特别是那种安静的主题餐厅,用完餐顾客也是直接把钱往桌上一放就走人。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体现,特别是电子支付出现后,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大到买房买车,小到街边小吃,都已经普及了电子支付。放到当下,这不但是一种支付时代的变革,更是一种社会风气的变革,这种支付方式进一步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又增强了买卖双方的效率。


再有,运用到现在经营学上,也可以转变为一种营销方式,还拿餐饮来说吧,一碗面、一种套餐定个成本价,由顾客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随意加价,让顾客定价这种形式可能比为产品定价收到的效果还要好。

总之,好多古装剧里的剧情,值得我们仔细推敲,放在当下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