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里,你的月全食之夜就不会失望

1月31日晚,天空会上演月全食景观。这次的月全食,不仅是在黄金时间(不用熬夜哦)上演,而且月球还是在近地点附近。一些媒体宣传这次的月全食是152年首次“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看到这样的宣传,可能一些人已经审美疲劳,因为已经对类似的多少年一遇奇观感到麻木。也有一些人会满怀期待,待月食结束后也会感到失望,因为自己看到的月全食和媒体宣传的100多年一遇的奇观差别甚大。

比如这次百年不遇的月全食奇观,血月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而“蓝月亮”却不是指月亮是蓝色的,指的是一个公历月份中的第二个满月。那个“超级月亮”看起来也不超级,月亮好像还是那么大,比媒体宣传超级月亮时配的图差远了。

看这里,你的月全食之夜就不会失望

媒体宣传的超级月亮

看这里,你的月全食之夜就不会失望

你看到的“超级月亮”只有这么点

宣传中的超级月亮那么大,自己看到的只有那么点,是不是感觉被媒体的宣传忽悠了?不要急,借这次月全食的机会一起来做,你就会有超出月全食的收获。

之所以叫做“超级月亮”,是因为月亮看起来稍微大一些。怎么样月亮才能看起来大一些呢?一种情况就是月球处于近地点附近,这次的月全食就发生在月球的近地点附近。很多人还会想到另一种情况,月亮处在高空中,看起来就比较小,当月亮位于地平线附近时,看起来就很大。

超级月亮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是不是当月亮处在地平线附近拍出来的月亮就大?可以借这次的月全食机会试一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就有新的发现。当月亮在地平线附近升起时,用数码相机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记下相机的焦距。当月亮升到高空时,再用刚才的焦距给月亮拍一张玉照。在高空的月亮尽管看起来比地平线附近的月亮小很多,可同样焦距下拍出的照片却记录下月亮的真实大小,把照片放在电脑上比较一下即可发现两个月亮是一样大。地平线附近的月亮看起来大只是一种错觉。

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非常大的超级月亮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一般不是用PS,而是用双重曝光。双重曝光就是在曝光过一次但尚未显影的感光板上再进行一次曝光,这在胶片时代就是一种常用的技巧,现在大多数手机拍照软件上也有二重曝光功能。

用数码相机拍超级月亮时,先用长焦距拍摄一个超级月亮,拍摄时尽量保持月亮周围的空旷,并构思好月亮在画面中的位置,拍好后这张月亮的底片就是原始底片。然后再用短焦距拍摄景物,拍出后超级月亮就会和景物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由于景物用的是短焦,月亮用的是长焦,月亮在照片中就突出的表现了出来。超级月亮的照片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手机上往往不能光学变焦,但是可以数码变焦。拍超级月亮时直接用相机软件自带的二重曝光功能,第一下拍大月亮底片时用手将月亮拖大,然后和第二下拍景物再把景物拖小即可。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多重曝光将月全食的过程在同一张照片上突出显示出来。一张照片集中了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把你亲手做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照片发到朋友圈,瞬间就会收获一片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