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要移民太空?这只是一个小目标

11月5日,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腾讯WE大会发表演讲。霍金在演讲中谈到了自己的星际旅行计划“突破摄星”,霍金认为到了2600年,世界将拥挤得摩肩擦踵,避免出现这样的最好方法就是移民到外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存的可能。

霍金要移民太空?这只是一个小目标

霍金的突破摄星计划

霍金的“突破摄星”计划启动于2016年4月,该计划是向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α星系发射数千个邮票大小的飞船,飞船依靠光子撞击光帆获得动力,地球上强大的激光发射阵列将激光集中到光帆上,推动着飞船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这样,飞船只需要20多年的时间就可飞到距离地球4.3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α星系,并传回信号。

霍金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否实现呢?虽然这个大胆的设想没有违背基本的科学原理,不过以目前的技术去实现,可能性为零。

霍金要移民太空?这只是一个小目标

演讲中的霍金

霍金在演讲中也列举了该计划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飞行器必须经受极限加速、极寒、真空和质子,以及与太空粉尘等垃圾的碰撞;由于大气湍流,将一套总量100吉瓦功率的激光组瞄准光帆,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如何让飞行器不被大功率的激光器烧毁?光帆容易被吹偏,如何让它们准确的瞄准到4.3光年外的星系?此外,还需要让纳米飞行器在冰冷的真空环境中工作二十年,还需要让那邮票大小的飞船发射的信号被4.3光年外的地球接收到。

一连串的技术问题中,哪怕只有不起眼的一个小问题没有解决好,“突破摄星”计划就不会成功。

霍金要移民太空?这只是一个小目标

哥伦布

在困难面前,人类是不是该驻足不前呢?恰好相反,霍金在演讲中讲:“我们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霍金在演讲中举了哥伦布的例子,500多年前的欧洲人很可能相信哥伦布的探险是徒劳无功,可新世界的发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远远超出了发现新大陆。“突破摄星”计划也一样,为实现突破摄星计划进行的技术创新绝对不会仅仅用在突破摄星上。比如,不被大功率激光烧坏的材料一旦制造出,定是材料科学领域爆炸性的大事;邮票大小的飞船在4光年以外发射给地球的信号能够被接收,定是建立在通讯领域革命性的创新基础上的。这样的技术创新定会更早的利用到“突破摄星”之外。

“突破摄星”就像是一位女神,她闪烁的光芒令人向往。为了靠近她人类必须在技术领域甚至科学领域取得一个个开创性的成就。有一天,当人类用智慧和汗水铺设好通往女神的道路后就会发现,“突破摄星”这位女神的光芒并不比为接近这位女神所开发出的新技术耀眼。“突破摄星”只是人类技术进步后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这只是霍金、只是人类的一个小目标,人类最终所收获的必然比“突破摄星”价值百倍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